1樓:宸辰遊藝策劃
六曲山墓群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六曲山墓群】為東周至漢代墓葬群。位於平度市東南25公里處的六曲山上。六曲山系大澤山支脈,南距古即墨城公里,東起龍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15公里。
墓葬群就分佈在古峴、麻蘭、雲山、洪山等四個鄉鎮10個村莊的30多個山頭上。經過近幾年的調查勘探,能確認的大小墓葬有360餘座,大部分為漢代墓葬,少數屬東周墓葬。
六曲山古墓,大部分坐落在山頭和山前,山後極為少見。有的墓孤立在乙個山頭。鎮侍有的。
兩座相連,也有的在一座大墓的兩側又排列著許多小墓。大型墓葬主要集中在雲臺山、童窿山、汪銀陵台山上。這些墓葬封土完整高大,並築有方臺,臺基用石頭或泥土築成。
臺前殘存有斜坡。墓的周圍散佈著大量的板瓦、筒瓦、瓦當、花紋磚、空`心磚等。推測當時可能有建築遺蹟。
古墓群中以西陵臺最大,傳為西漢膠東國康王劉寄之墓。劉寄,漢景帝第十二子。景帝中元二年(西元前148年)立為膠東王,都即墨,武帝元狩三年(西元前120年)死,葬於六曲山。
該墓位於古峴鎮蓬萊前村西雲臺山上,古稱「西陵臺」。墓葬封土完整,臺基高大。其方形臺基南北長120公尺,東西寬100公尺,高16公尺。
位於陵臺**的封困旅宴土高約6公尺,直徑約40公尺。墓臺上殘存有長28公尺,寬9公尺的建築遺蹟,周圍散佈有大量的漢代磚瓦殘片。1977年,六曲山墓群被山東省人民**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樓:網友
為你找到的資訊如下:
上述資訊可能存在變化,數旁請核對薯碧橡資訊當前是否有效。
青島六曲山墓群位址
3樓:旅行風光
六曲山墓群是青島的景點之一,此景點的位址是山東省平度市市區東南25公里處六曲山 266700。
此景點周邊還有很多酒店、景點、餐廳值得體驗,比如:
洪山東橋 與六曲山墓群距離。
平度雲山 與六曲山墓群距離。
青島即墨故城遺址 與六曲山墓群距離。
六曲山古墓群的介紹
4樓:網友
六曲山古墓群位於平度市城區東南25公里古峴鎮東的六曲山山脈,婉蜒15公里,東起龍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三十華里。分別在古峴、雲山、麻蘭三個鎮的山上村、八里莊、蓬萊前、劉家集木、東六曲、西六曲、大孫戈莊、戴家莊等十多個村的三十餘個山頭上,共有大小墓葬約400座,絕大部分為漢代墓葬,少數屬東周墓葬。墓群以康王即漢景帝十二子膠東王劉寄的墓為重點,該墓位於古峴鎮蓬萊前村西陵臺上,封土完整而高大,直徑 40公尺。
該墓群規模之大、分佈之廣,均為山東省所罕見。1978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曲山古墓群的古墓現狀
5樓:庾春翠
六曲山古墓群在1978年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又被***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西元1968年在河北正定縣滿城山區發掘了中山靖王劉勝之墓,出土文物極為豐富,尤其劉勝夫婦所著的金縷玉衣,為世界考古發掘所僅見,而且證實了史書記載的可靠,根據膠東王劉寄的身份和中山靖王劉勝完全相同來判斷,劉寄夫婦的遺體也應裹在銀縷玉衣或金縷玉衣裡。
六曲山古墓群的歷代墓群
6樓:眠鋤釣叟船頭
居住在即墨故城的歷代王侯及其家族,多葬於故城以北的六曲山山脈。東起龍虎山,西止窟窿山,蜿蜒15公里,分佈在古峴、麻蘭、雲山3鎮10個村莊的30多個山頭範圍內,共有大小墓葬360餘座,西漢康王劉寄等6代膠東王均葬於此。是山東省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古墓群。
墓葬大部分坐落在山頭和山前,有的墓孤立在一逗跡銷個山頭,有的墓兩座相連,還有的大墓兩邊排列無數小墓,宛如眾星拱月。窟窿山墓穴既多且深,有些彼此通滲,故有「一洞點火,滿山冒煙」之說。大部分墓葬封土完整而高大,並築有方臺,臺基用條石砌成,上鋪沙土。
臺前殘存有斜坡,可能是原來臺階,有古建築遺蹟。墓周圍發現大量漢代板瓦、筒瓦和捲雲紋的殘瓦當及花紋磚、空心磚等。墓葬大部分屬州仿漢代,少數為東周時期。
相傳康王墓就坐落在古峴鎮蓬萊前村西陵臺上。高6公尺,直徑40公尺,臺基高20公尺,周圍散存著大量漢代山遊磚瓦。康王名寄,景帝十二子,景帝中元二年(西元前148年)立為膠東王,諡號康王,都即墨(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
康王墓系歷代膠東王陵中的典型墓葬,影響大,知名度高。據傳,康王墓前的蓬萊前村,就是當年「棚靈前」的變音,而其東側的杜家集木、劉家集木等村莊則是當年建墓時堆放木料之場所,可以想象出當時殯儀之奢華。千百年來,膠東一帶一直流傳著「開啟康王墳,山東不受貧」的民謠。
1977年六曲山墓群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曲山墓群為研究膠東地區的歷史及殯葬儀制度提供了重要實物參考。
六曲山古墓群的古墓保護
7樓:小辰
古墓屢屢被盜,已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文物主管部門、公安部門、黨委**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於二00二年十二月批准成立了「平度市即墨故城及六曲山文物管理所」。同時,協調鎮、村健全文物保護網路和有關保護組織;劃定保護範圍,樹立保護標誌,建立保護檔案,徵集史料和出土文物。
對六曲山古墓群的西陵臺、窟窿山、華山等4000畝山巒實行封閉管理,封山育林,廣種花草樹木,嚴禁在山上採石、燒荒、放牧,加寬上山道路,加蓋漢闕大門,大路兩旁增加石刻、石雕,使之體現恢巨集大氣的漢代氣象,並準備建立「膠東王陵遺址公園」,最終形成膠東地區的著名文化名勝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