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銅錢造幣總廠位址

2025-06-27 04:55:57 字數 1476 閱讀 9329

1樓:班響

造幣總廠。時代:1903年。

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

清代天津的通用貨幣種類繁多,交易時攜帶不便,後來因鑄錢氾濫,彼此之間差價太大,造成貨幣使用的混亂。為了整飭金融和鞏固封建統治地位,光緒二十八年(1902),袁世凱接任天津都統衙門後,任命周學熙為北洋銀元局總辦。周學熙先選址在離直隸總督衙門不遠處的河北西窯窪大悲禪院護衛宮原址(今天緯路26號)建廠。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九月在大經路上(今中山路137號)動工興建戶部天津銀錢總廠,時稱「東廠」。原北洋銀元局稱「西廠」(河東區東局子)光緒三十一年(1905)5月建成開李裂工。因其直屬戶部,故將原「天津銀錢總廠」,命名為戶部「造幣總廠」。

1909年清**行飢改組檔擾返全國銅元局,鑄幣權歸**,並將各地造幣廠併為九個分廠,天津為總廠,並頒佈了《造幣廠章程》,以防止偽造。至此天津的戶部造幣總廠成為全國貨幣制造中心。

2樓:521五公子

提起造幣廠,那不就是今天的印鈔廠?一想就是很高大上又很神秘的地方,但作為天津人可能都不知道,我們天津曾經是全國的貨幣制造中心,並且是全國最大的銀元和銅元生產基地。今天貨幣市場上舉世知名、**不菲的「袁大頭」,就是當年在天津造幣廠發明,並推廣至全國的。

天津造幣總廠舊址至今儲存在河北區中山路137號。為多進式四合院佈局,始建於1903年,1905年建成,距今已經有110多年曆史,雖然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都是一些一層的老旁李房子,但這裡卻曾是我國規模最大、裝置最先進的造幣中心。由這裡鑄造,繼而推廣至全國各地的錢幣和紀念幣總計近50種。

如今,這裡除了為數眾多的一層平房,還有一棟二枝啟層的洋樓,是當年造幣廠的辦公樓。據資料記載,光緒二十八年猛啟如,也就是1902年,清**為了解決貨幣混亂的問題,計劃在北京建造國家造幣廠,但卻找不到合適的地點,於是只能改在天津選址。1903年9月,天津造幣總廠開工建設,1905年5月,完工投產,當時的名字為「戶部造幣總廠」,由戶部直接管轄。

1910年,**收回各地造幣權,並將全國九個省份的造幣廠合併,以天津為總廠。由此,天津造幣總廠誕生,也成為全國貨幣制造中心。

作為全國貨幣制造中心,天津造幣總廠的歷史影響力可想而知。只是留存下來的造幣廠舊址,似乎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早些年造幣廠近乎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遺址周邊環境非常混亂,雜物滿地,裡面還有很多居民,在老建築的基礎上建了很多私人建築。但最近幾年,這處遺址終於得到了關注,先是被列為河北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來,又公升級為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在網上看到訊息,稱天津市有計劃將造幣廠遺址開發成一座造幣博物館。

走進天津造幣總廠舊址,隨處可見老式的一層房子,青磚灰瓦,造型獨特的木質門窗,二層的洋樓,基本上都保持著最初的裝飾和結構,讓我們很容易就能辨認出,這些建築經歷了相當久遠的歲月。只是不事先了解,很難知道這裡會是一百多年前的全國造幣總廠,曾經全國最大的貨幣制造基地,在近代幣制改革程序中,影響深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即便到了今天,天津造幣總廠舊址也被很多學者評價為:

全國同類物質文化遺產中級別最高、遺存最多的一處,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古人為什麼總用銅錢辟邪,古人怎麼用老銅錢辟邪?

銅錢辟邪的習俗源於漢代,除辟邪外還有開爐 鎮庫 饋贈 祝福 玩賞 戲作 配飾 生肖 吉語等銅錢,今人統稱為花錢。用於辟邪的錢上有的不是帝王年號,更多的是辟邪圖案,如北斗或是五岳真形圖,也有的是神靈名諱。辟邪花錢的材質不僅僅是有銅還有金銀材質。只是因為銅有成本優勢,今天看到的辟邪錢多是銅錢。因為古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