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同源性皆善,卻為何又差別懸殊

2025-06-10 04:49:52 字數 5701 閱讀 6875

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個差距也是分別心好陸檔分別出來的,道教的主旨是「虛」,把一切都看得是悉野「友亂虛無縹緲」,沒有實體還要存在必要的形式。佛教的主旨是乙個「淨」字,只要一心清淨,世間萬事萬物都與我無奈,所以就沒有必要降魔捉怪、驅邪鎮鬼之類的造作。

2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法無有高下。

什麼是佛道

3樓:阿蘭那處

佛,是覺悟者的意思。覺悟了的人,就是佛。

佛陀教導不同根器的眾生,有種種方便說法。有了後來的經律論三藏。最終的目的,無非是叫人出離煩惱,了脫生死痛苦。

而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兩個因素:慈悲心和大智慧。

佛陀沒有教我們無慾無求。

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示現種種因緣,種種方便,教化眾生了脫煩惱和痛苦。難道,這不是願望嗎?

作為乙個人,我們的佛道,就是要做對人類有益的事情,對眾生都有益的事情。不要貪圖短暫的享受,損害更多眾生的利益。也就是所謂,樹名要樹百世名。

求利要求千秋利。

立功要立萬世功。

而這些,仍然只是過程。仍然不是究竟的東西。但是至少不枉做人。

4樓:注就

佛道是三界之外比人層次高很多很多的生命,他們的能力遠遠超過人類,他們生活的境界無比美好,不僅是無慾無求,那是他們正常存在自然表現出來的狀態,人如果能達到神的思想境界就可以去他們的世界了。這就是歷史上修煉的人所追求的最終的目地。

佛這個稱呼是這樣來的,最開始叫「佛陀」或者「浮圖」,是梵語,就是古印度語,意思是覺悟了的人,確切的漢語意思是「覺者」。傳來傳去就省略成了乙個字「佛」了。通過修煉覺悟了的人,知道了宇宙的真相,知道了人為什麼存在,地球為什麼存在,人為什麼活著,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在他的境界中,他以下的宇宙空間,他一眼洞穿,就是覺者,大覺者,就是神,就是佛。

說白了,佛道神就是宇宙中更高階生命,人們這樣稱呼他們。

為什麼道士想成仙,和尚卻想成佛,仙和佛有什麼不一樣麼?

5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更注重與自然的關係,佛教則更注重自己內心的世界。所以說中的仙應該更自由,而佛應該是更封閉的,其實佛本是道,道本是佛,仙和佛都了最後都是一種對自我的完善,他們的最終目都是達到一種我是自然,自然是我的境界!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雲上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佛說人生皆前定,本命由己不由天。

是非恩怨留後世,道路曲折畏我行。

生在儒家遇太平。

懸纓重滯布衣輕。

誰能世上爭名利。

欲事天皇上玉清。

6樓:影客

我覺得樓上都是扯淡。

所謂仙還是佛其實都一樣,宗教要想忽悠到人,必須解決乙個重大問題,死。

所以不管是成佛還是成仙都是那麼回事,至於有沒有仙佛,歷史上又有沒有人做到過,我的答案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又不丟人。

但是我覺得啊!沒必要,活那麼久做什麼,即便稱王作祖萬人敬仰又如何,如過眼煙雲,不如幾十年後徹底消失,乾脆利落。

我一不求來生,二不問死後,不想投胎轉世,更不想成仙作祖,甚至別人追求的幸福快樂於我其實也就是那樣,沒啥意思。如此,方能不受約束啊。。仙佛於我如浮雲,老孔講的,怪力亂神,敬而遠之,甚好。

作為新時代年輕人,不可以被那些東西困住哦!有時間還不如找個婆姨多生幾窩崽子,也比那東西來的實際。

一家狂妄言論,且聽之一笑便是。

7樓:匿名使用者

教派不同啊, 天主教信奉的是誰? 佛教信封的是誰?伊斯蘭教信奉的又是誰?

教派不同,信仰不同。

談談佛道儒的區別

8樓:網友

佛:copy

萬法皆空!道:無為而治!

儒:仁禮安邦!

為什麼呢?因為佛家認為大千世界都是由眾生業力所造,所以我們所在的世界都是虛無的,變化的。故而佛家提倡:看破,放下。所謂「凡所有像,皆是虛妄。」

而道家用樸素的陰陽**待世界,講究以陰治陽,所以提倡「無為而治」,如《道德經》裡所說:「為無為,則無不治。」

儒家在中國最興盛,高手很多,就不班門弄斧了!總而言之因該是提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為什麼我說仁禮安邦呢?

孔子說過,如果一生用乙個字來修持的話是「恕」,這說明孔子很看重寬恕,這不就是仁嗎?「禮尚往來」,這個是的中國成為禮儀之邦的思想當然也要概括進來。

9樓:網友

儒是處世用,道是做人用,佛是修心用!

10樓:陰陽有能

人類發展科學何其不易,就如天地生養萬物何其不易。世間一切皆是大道用迴心一點一滴答生出來的,如盤中餐,知辛苦?天地好生好養萬物,皆因其心有德,其性至善。

以道修心,以佛修性,以儒修身。

不知人心之機,就不懂八卦之理,自然不曉大道之機。心玄,道玄,道本玄之又玄。

世間一切有陰陽,陰陽和合而性空。空性透徹的物質,才能萌生出心。而人這種物質,空性最透徹,故而最有智慧。

少起浮躁心,應常住守虛無清靜心,身心性在於修。

常守虛無清靜才能有強大的神識,心能達空曠,才能有容乃大,將世間一切容納於己心、己的境界。只有心空,心中才有更多的地方容納與生出新事物,新永珍,新世界。***就是將眾生容納於己心,造就了新中國。

11樓:輪迴之朝朝暮暮

道講的是事物的組成,陰陽。佛是講事物推動的主因,因果。儒是講怎麼去做,君子之道其實算是合道。

三家對「道」的觀測方向不同,觀測高度不同,而做出的「道」解。……評判乙個事物的成敗,腦殘級多以個人喜好,大多人則從得失利益方面去思考。決定成敗的更深層次原因,得通過因果來看來理解。

存在無數的結局,而它一定會走成這種結局,這便涉及到道級的高度。

12樓:無謂楚門

佛家逃避世界,故四大皆空。

儒家逃避心靈,故妄規倫常。

道家逃避紛擾,故與世不爭。

三家根本不是一回事,其中佛道更是南轅北轍,水火不容。儒家更是乙個搞基層建設的,根本沒有終極法門。

13樓:he**en平凡

自擼是佛家,亂搞男女關係是道家,理智男女關係是儒家。

道法和佛法有那些不同,又有那些想同。

14樓:水瓶蕭兮

佛法與道法不同之處:

1、起源。道教是中國漢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乙個十分龐雜的文化綜合體,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醫學等的發展有過重大的影響。

佛教則是外來教,它是在吸收中華民族文化習俗的基礎上在中國紮根並對中國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的宗教。

2、教義不同。

佛法講究重視來世 追求解脫,修身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為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道法教義講究天人合一,修道修長生,人與自然的結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受制於地,地受制於天,天受制於規則,規則受制於自然。

3、目的不同。

佛說來世,勸世人忍耐,所謂今世作孽,來世償還,這輩子悽慘,可能下輩子不再受苦,簡單。

而道教則完全不同,所謂修煉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長生不老,道教講究今世,通道則信永生,來世的事來世講,反正今世就要成不滅。

佛法與道法相通之處:

1、在真理上,真如與道都無法用語言描述。

2、講的都是圍繞「無為「。

3、道法與佛法皆是探人之生命究人之處世。

佛曰:人若有緣,一切皆緣。如若無緣,一切成空。何為緣?何為空?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法從心想生 凡夫 迷妄為真 向外馳求 以輪迴心生輪迴見 迴圈不息 一切境緣皆自作自受 妄心即有緣 真心無緣也 妙有非有 真空不空 緣起性空 了不可得 本無一物 又何為緣何為空 阿彌陀佛。

16樓:匿名使用者

因緣果bai 首先 乙個行為的產生。

du 需要有助緣zhi 才能達到相應的結果dao舉個例子 有乙個人發了版。

善心想要權做一件好事 那麼他發的這一念善心就是善因 因此他為了這一念善心開始忙碌準備,比如要去放生,他開始去市場買魚,付錢,裝運,那麼這個準備的過程就叫做緣,最終目的地是河邊,他把魚成功地放入了河裡,並誦經超度,迴向,魚兒成功地解脫,這便是善果。因緣果,它們之間有著必然地聯絡過程,是相續不斷的發生的。也就是說缺一不可。

乙個人只有善心,但什麼也不去做,那麼這便是空想。有了善心,善緣。是必然達到善果的。

也有惡因,相續善緣而結善果的。但是無緣,確實都成了空想了。不過善心無緣仍有善果,噁心無緣也有善果的。

佛陀說得這句話,主要是從緣起的角度說的,包括善心,噁心,善果,惡果,每乙個心念的產生,都是乙個新的緣起。如果沒有心的造作了,那麼什麼也不存在了,自然是空。

17樓:小腳飛魚

順其自然,不去計較得失。

各位高僧,法師居士,**誤解空理,認為眼前世界皆是虛幻,身心皆是虛無,佛法佛道皆不存在,退卻了道...

18樓:蠶潺禪

唵。牟尼。牟尼。三牟尼。薩婆訶。

入了空相雖然是迷,但能認識到就說明已經離開那迷,而現在卻落入執著,因怕而生的執著!這個執著就是我執,試想,若沒有我,誰還能入旁道?空相是迷,執著仍是迷。

請發懺悔心,念滅罪咒。唸到能感到深刻的印象,清晰的認識到不會再犯這個錯誤,心平靜後繼續修行。

不知同修是修哪個法門的!請看我部落格裡的「有求必應",和」「放下的方法」同修應該用得上!

19樓:文君度

其實我覺得你前面認識沒錯,皆是虛幻,只是推理出來得出個不當的結論。

也說明沒有正確理解虛幻含義以及和佛法關係。我試著說說看:

虛幻乃是指事物是變化,是相對運動的,前一眼看到的和後一樣看到一是不一樣的了,因為地球在轉,物質在變化,這個是從物質是運動的角度反映事物狀態。人們理解佛法也是這樣,你原來的理解和現在的理解可能也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同一句話。

但這個不等同於不存在,你承認它也好,不承認也好它就在那。如果你真的悟道了,確實不必依照佛法,但也不是否定方法,因為你本來就是根據佛法來悟道的,何來否定之說呢。只是到了那個水平,一般的規矩將是無效的了,不必遵守了。

佛祖從來沒有要求別人事事按他要求做的,只是為了便於大家修煉以及管理團隊,做了些方便的日常事務規定而已。

所以你不能推理出方法不存在,佛教也是在變化的或者說與時俱進的,對吧。

你更不必覺得誹謗了佛祖,他是不會乖你的。只會覺得你推理有些偏頗有點極端而已。

想法變了,相信你也開悟了。

時間有限,不知是否有效,還可繼續交流。

20樓:網友

萬法皆空的空是虛無的意思,但又不是虛無的意思,那是什麼意思,其實真的簡單來說,就是空的意思。空不等於虛無,雖然空的含義囊括虛無,但空也有虛無所不能表達的另一重意思。

不過你說唯恐自己墮入魔道,可是何為魔道,何為佛道,你所遵循的佛道會只因為你對它的一點怠慢而讓你萬劫不復,可是也許你本就不知它的存在反而不會遭此厄運,也許你本就在佛道之中而不自知,拐入魔道後反而朝朝勤佛拭,生怕惹塵埃,到換得心中時時掛念,無法瞭然。

平常心是道,自然是理,失了平常心,做得好不自然,莫說參禪禮佛,平常做人都會感覺非常累。

當感覺自己好像有所曲解、無法領悟的時候,不如放空心思,不去想它,做做其他事,說不定在其他事中,你會突然頓悟。如果太過勉強,反而可能把弦繃得太緊,身處魔道地獄而不自知。

佛道一切皆流,無物永駐是什麼意思

萬物諸性本空豈能有恆長不變的理。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能見之物皆無實體 2.四大皆空 地 水 火 風是構成宇宙的四大原素,都是空無所有3.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牲地獄皆心所為心 宇宙萬物及所有自然現像都是心理作用 4.芸芸眾生,皆能成佛 清淨的心就是佛性 所以一切萬物都在流逝,沒有永遠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