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幸福奮鬥和知足常樂,我們該選哪個?

2025-05-07 09:05:15 字數 1360 閱讀 1291

1樓:網友

既要為幸福奮鬥,也要知足常樂!不要以為兩者是矛盾的,兩者的結合才更好。比如說吧,現在有乙份工作,好好的工作,天天的開銷就足夠了,還能有點存款。

是不是應該知足了。是呀!那我們是不是不要為幸福奮鬥了呢?

要呀,平常要好好的工作就是在奮鬥,不好好工作,不認真工作,老闆就可能會開除。只是,在奮鬥中要懂知足,比如,做著這份工,看到那份工能賺更多,想著自己的房子小了點,我要買大點的房,還想買輛更好的車,就花盡心思的要去做那份工,這就是有點不知足了,特別是當我們努力了卻還是得不到的時候,就報怨等等,這就更需要知足、感恩了,想想我努力了,我已經努力奮鬥了,雖然我得不到那個,可我還有這個呀!感恩呀!

我知足了!概括一下就是,在過程當中要為幸福奮鬥,在得失之間要懂得知足常樂。

2樓:網友

為幸福奮鬥和知足常樂,兩者不矛盾,可以一起選擇。知足常樂是面對得到和失去,為幸福奮鬥是目標和努力。對於想要的需要知足常樂,對於想做的,可以為幸福奮鬥。

3樓:錦語良言

幸福,不一定奮鬥就能得到,而知足就能常樂。

知足常樂還是努力奮鬥,哪個讓人更快樂

4樓:情感解說家

20210608《人類簡史》讀書筆記。

知足常樂還是努力奮鬥,哪個讓人更幸福。

人們常說,知足常樂,但卻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樣不上進,不如努力奮鬥更能讓人產生成就感。

赫拉利在《時間簡史》中寫道,種種讓生活變得輕鬆的努力,反而給人帶來無窮的麻煩,歷史上如此,現實也如此。有多少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投身大企業,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誓要努力賺錢,好在35歲就退休,去從事他們感興趣的事業?但等他們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揹著鉅額債務,要付子女的學費,要養在高階住宅區的豪宅,每家要有幾部車,覺得如果沒有高階紅酒和時不時去國外度假,他們的生活不知怎麼過?

他們會放下一切,去野外採果子挖樹根嗎?當然不會,他們要更努力的賺錢,繼續把自己累的半死。

反觀我們大部分人,雖然可能沒有大富大貴,沒有紅酒豪宅,但也都有自己的安身之處和不錯的生活水平,但又有幾個人願意停下來歇歇腳,告訴自己享受當下的美好時光,誰又不是在咬著牙努力奮鬥,追求自己所謂的理想和目標呢?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有許多本該讓生活變得輕鬆省事又如意的發明,例如洗衣機、吸塵器、洗碗機、手機、計算機、掃地機等等。這些先進的設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為我們節省了很多的時間,但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變得輕鬆的愜意,我們不用洗碗、洗衣服,但我們想獲取更多的資訊,想和更多的人交流、想幹更多的工作,賺更多的錢,我們的步調也變成了原來的10倍,於是我們整天茫茫碌碌,焦躁不安。

其實,想改變這種現狀,我們應當有知足常樂的心態,給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標,而不是一直再給自己的人生加碼。

知足常樂與不知足常樂,知足常樂與不知足常樂辯論

乙個人怎樣才能保持經常快樂?社會上流傳著兩種回答 一曰 知足常樂 一曰 不知足常樂 乍一看,兩種答案意思相左,奇怪嗎?不奇怪。因為兩者是從事物的不同方面 不同角度講的,是對促進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思考。筆者認為,兩者都是前人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它們之所以歷經長期實踐檢驗並流傳至今,想必都是有其道理的。...

知足常樂近義詞,知足常樂的同義詞

成語 知足常樂 拼音 zh z ch ng l 解釋 知道滿足,就總 回是快樂。形容安于已經得 答到的利益 地位。出處 先秦 李耳 老子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舉例造句 乙個快樂主義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養,就是古訓所謂 知足常樂 王西彥 古屋 第一部 拼音 zzcl 近義詞 ...

佛教知足常樂

善哉!還要知苦,更要離苦,出離六道,永恆快樂。做我當做,得我當得。慈念眾生,悲喜護之。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話是哪一句?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話是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這句佛經名言,包含著很深的哲學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們喜歡以此開玩笑,認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虛無或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