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階段,德育工作到底如何進行?

2025-05-03 22:35:08 字數 4012 閱讀 6042

1樓:春兮秋復思

德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國家也對基礎教育中的德育提出了要求,大力倡導將德育與學科教育相結合。我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德育工作的進行方式有以下三種。

首先,德育工作的茄猜進行離不開校風的建設,校風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校風建設方面,學校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校園裡貼一些愛國的,正能量的標語,可以在校園的展示欄裡張貼一些英雄人物和品德高尚的人的事蹟。學校還可以舉辦一些與德育有關的校園活動。

學校對怎麼上課下課,問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都要做明確的規定。

其次,德育工作的進行離不開班風的建設。在班風建設方面,班主任老師可以利用班會課的時候向學生宣講好人好事,告訴學生要熱愛祖國,做對國家有貢獻的人;還可以在班級裡建乙個讀書角,裡面放一些有關德育的書,讓學生閱讀。老師可以聯絡實際,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如誇獎含納笑某位同學做了什麼好的事情,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

老師也要以身作則,學生會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老師做得好,學生也會跟著老師這麼做。學生在耳濡目染下,自然能夠有好的道德習慣,心中也會有國家大義。

最後,進行德育工作的一種好的方式是將德育教育與學科教育相結合。任課老師需要設計好自己的教學方案,把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和德育教育聯絡起來,比如在學習長方形的時候可以用國旗的形狀匯入課題,這樣學生老師不僅教授了學科知識,還談含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老師把德育滲透到學科教育的方方面面,學生在充滿德育的氛圍裡上課學習,自然能養成好的道德習慣,心中生成對國家的熱愛之情。

德育教育是基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校老師可以採取以上方式在學校中開展德育教育的工作。

2樓:小阿星

我覺得一定肆賣要加強裂滾逗德育教育,然後也應該開設相應的課程,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需要舉辦一備或些活動來鞏固相應的知識。

3樓:巨集盛

進行的特別不錯。在未來也會有乙個特別好的發展,也會讓很多人在生活中變得特別有品質。

4樓:阿樂秋季雨

學校裡就應該給學生們安排一節這樣的課程,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一定的幫助,也能夠更好的教育孩子。

小學階段德育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5樓:教育評論員說

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

篇一:2021年秋季小學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文化育人,和諧發展」切實推進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

二、全期德育工作目標。

1、培養學生構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2、加強學生自主管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潛力。

3、用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三、本學期班級德育工作基本要點。

1、確立班級奮鬥目標。

在實現班群眾的奮鬥目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群眾每個成員的用心性,要讓他們分享群眾的歡樂和幸福,從而構成群眾的榮譽感和職責感。

2、行規方面。

充分利用班會的時間強調《一日常規》、《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並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明白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我們將在班級設立「值日班長」專門負責監督檢查學生的日常行為。班主任每一天在放學前進行一日總結,對錶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強教育。

3、在學生中培養競爭意識,有「你追我趕」的比學風格。

1)透過各種方式,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態度,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方法和良好的習慣。

2)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德育進行教育,經常與各門學科的任課教師進行溝通,瞭解學情做好協調工作。

4、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做到不亂扔、亂吐、亂畫。學會清理書包、抽屜,學會打掃教室衛生。培養學生講衛生,重禮儀,守紀律、愛公物的良好行為習慣,把每乙個習慣的養成落到實處。

5、健全班委會,明確分工,提高小幹部的管理潛力。

發揮班幹部的帶頭作用,要求各班幹部嚴以律己,主動做到模範帶頭作用,督促班中的學生自覺遵守行為規範,力爭上游。

6、抓好兩操的教育。

合理利用公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舉行一些有好處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

7、家庭教育指導方面。

加強家校聯絡,及時瞭解學生在家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家長共同教育孩子,使他們全面發展。

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的奠基工程,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用很大,本學期將會按照計劃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德育過程是什麼呢?

6樓:大龍聊教育

德育過程(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即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教育者把一定社會的思想準則和道德規範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思想品德的過程。其結構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的內容與方法;一說還包括施教與受教活動。

其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均為能動主體,是過程的兩個基本方面。對德育過程的開始與結束的界限有不同的理解:從人出生到老死;從幼兒到少年、青年;從某一具體德育任務的提出到該任務的實現;一次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的開始與結束。

在我國,德育是指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的總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社會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這裡的思想品德,包括人們的政治立場、世界觀以及道德品質等。

德育過程,也稱思想品德的教育過程,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對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的積極作用養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講,德育過程是乙個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要求、薰陶與感染之下,自覺地將社會的道德規範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同時,德育過程又是乙個管理過程,是教育者運用各種手段,創造各種環境,對影響德育的諸多因素進行調控使之達到最優化的過程。

7樓:小琦最愛說教育

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 響,通過受教育者能動的認識、體驗和實踐,從而使其養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過程。

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係:

1、思想品德形成過程是學生個體品德自我發展的過程,德育過程則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教育過程,是雙邊活動過程。

2、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學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自發的環境因素的影響,德育過程中學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影響。

3、從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結果來看,品德形成可能與社會要求相一致,也有可能不一致,德育過程的結果,學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則與社會要求一致。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中學德育工作?

8樓:深情的鄧公子

中學德肓應如何創新,首先是思想創新,理念創新,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新發展,新觀點,這樣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其次要結合現行教材,找典型,樹模範,以點帶面,全面提公升課本的內在意義。

再要利用多形式抓好學校的德育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目標,有落實,使學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創新效果明顯。

我國中學德育改革的主要趨勢。

第。一、落實德育工作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第。二、確立符合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德育目標。

第。三、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德育方式,改進德育內容。

第。四、積極改進中學生思想品德教學方法和形式。

第。五、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積極探索實踐教學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群服務的有效機制,建立科學的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綜合考評制度。第。

六、因地制宜開發德育工作。

新時代中小學德育評價改革需要引領個體與社會的價值融合。在這個思想多元、文化多元、利益多元的社會,個體的價值終歸要在社會和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實現,樹立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主流價值取向在當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和迫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今時代主流的價值取向。

小學階段的教育重要嗎,小學教育階段的重點是什麼?

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是很重要的。在啟蒙教育階段,學生還不具備論證和驗證科學理論的能力,往往通過類似的生活常識來說明道理,這種方法被稱之為啟蒙教育。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接受前人的知識,學校教師需要通過啟蒙教育的方式,讓學生記住結果,把前人的經驗牢記在頭腦中,形成對科學的基本認識,而這些基礎知識對以後的...

在幼兒教育階段,教育機構的好壞會有很大影響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現實中不是教育機構,補習班不一定是好的。並不是所有的教育機構 學院都有積極的意義。這畢竟是產業,任何產業中總是存在一些非正規和不合理的問題。教育產業中自然也有可能存在。雖然我個人沒有見過面,但在新聞和電視上總是能看到一些。對孩子合理選擇教育機構 補習班有什麼積極影響?但是老實說,看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全文

d小學制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 語文 數學 體育 藝術 或 美術 等課程 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 語文 數學 科學 外語 綜合實踐活動 體育 藝術 或 美術 等課程。初中階段設定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 語文 數學 外語 科學 或物理 化學 生物 歷史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