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所謂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一般所稱的科譜,係指數字簡譜。
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乙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於五線譜的4分音符。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17世紀時法國天主教方濟名會教士j·j·蘇艾蒂加以改進後用來教唱家教歌曲。18世紀中葉,著名的法國思想家j·j·盧稜再加改進,大力倡導,並編入他的《**辭典》之中。
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19世紀末葉,簡譜傳到日本,再傳入中國。1904年沈心工編著出版的《學校唱歌集》是中國最早自編的一本簡譜歌集;之後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學校,30年代隨著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簡譜得以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由於簡譜的記法與中國的工尺譜(流行在中國民間的一種文字譜)相當接近,在中國簡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就世乎敗界範圍而言,中國是把簡譜吸收的最好、最發揚光大的國家。而五線譜,通過教育體制,以西方為中心的**教育,已基本流行於各個國家,在院校裡也是必修專案之一,它為世界**統一於一譜提供了基礎。
用來記載音符的五條平行橫線叫做五線譜。五線譜的五條線和由五條線所形成的間,都自下而上計算的。信頃冊。
假使**作品是寫在數行五線譜上,那麼,這數行五線譜還要用連譜號連結起來。
連譜號包括起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垂直線)和括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括弧)兩個組成部分。
括線分花的和直的兩種。
花括線為鋼琴、風琴、手風琴、豎琴、揚琴、琵琶等樂器記譜使用。
直括線為合奏、合唱、樂隊記譜用。在總譜中用滑巨集直括線來連線同為樂器,把它們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樂器組。有時在直括線之外還加上輔助括線(花的或直的)來連線同種樂器。
在總譜中,獨唱獨奏聲部如果只包括一兩行五線譜的話,左邊只畫一條起線,而不加括線。
為了標記過高或過低的音,在五線譜的上面或下面還要加上許多**,這些**叫做加線,在五線譜上面的叫上加線,下面的叫下加線。
由於加線而產生的間,叫做加間,在五線譜上面的加間叫上加間,下面的叫下加間。
加線和加間的計算方法是:上加線和上加間,由下向上計算,下加線和下加間由上向下計算。
五線譜和簡譜的關係是什麼啊?
2樓:林顧姝
五線譜和簡譜都是看譜子的方式 ,五線譜看起來沒有簡譜直觀,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乙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於五線譜的4分音符。
五線譜的每根線以及線與線之間的空間,自下而上分別稱為第1線、第2線、第3線、第4線、第5線和第1間、第2間、第3間、第4間。線和間如不夠使用,可在五線譜上方或下方增加線和間。加線及加間各分別稱為上加第1線、上加第1間;下加第1線、下加第1間等,各代表1個音級。
這些音級的固定高度根據所用的譜號來決定。譜號有 3種:高音譜號,亦稱g譜號;低音譜號,亦稱f譜號;中音譜號,亦稱c譜號。
五線譜的來歷是什麼?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五線譜。是用五條橫線來記載**的一種記譜法。它的出現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10世紀,法國人古多用四條橫線來記載**。這個發明幾乎震動整個歐洲。當時的羅馬教皇。
知道之後,立即將古多召到羅譜,用古多式的記譜法改記。
當時古多式的記譜法還很不完善,連拍號,小節線條還都沒有。直到17世紀初,人們將四條橫線改為五條橫線,又增加了一些記譜符號,才正式形成五線譜體系,併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採用。
五線譜的由來,為什麼**要用五線譜
4樓:忙碌枉然
五線譜 (musical notation)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種記譜法,通過在五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屬於運用最廣泛的樂譜之一。
五線譜最早的發源地是希臘,它的歷史要比數字形的簡譜早得多。在古希臘,**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聲樂,歌詞發音的高低長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羅馬時代,開始用另一種符號來表示音的高低,這種記譜法稱為「紐姆記譜法」(neuma),這就是五線譜的雛形。
圖1-1)。
由於四線的紐姆樂譜並不能把節奏標出來,因此必須對每個音的長短有精確的確定方法,這就是定量**的起因。13世紀,科倫對約翰教學樂僧佛蘭克著《定理歌曲藝術》一書首創了黑音符的長度(圖1-3)。
15世紀時,出現了白音符,音符種類也增加了。線譜發展到這種狀態時,已基本能記錄音的高低位置和音長短。到了16世紀,開始使用劃分小節的記譜法,符頭也變成了圓形。
17世紀,四線譜又被改進為五線譜,經過300年的逐步完善,現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公用的**記譜法。
五線譜傳入中國,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1713年的《律呂正義》續編,書中記述了五線譜及音階、唱名等。五線譜在中國逐步流傳和使用,則於19世紀中葉以後隨西方傳教士的傳教及新學的興辦而有所推廣。
五線譜的優勢:
相對於簡譜,五線譜的優勢是在視覺上音的高低有明白的顯示。比如那些複雜的和聲(在乙個位置上有幾個音同時出現)很容易識別,視覺非常清楚;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眾多音的形態更是一目瞭然。
另外,學習樂器的朋友都知道,五線譜的音頭在五條線的哪個位置,和彈奏、拉奏、吹奏的樂器確定音高的手指位置是一一對應的,這就非常便於學習和演奏樂器的人建立條件反射,因此在國際上廣為使用的基本都是五線譜。
5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第乙個問題:五線譜的由來。
五線譜是一種國際上通用的記譜法,差不多所有的國家都使用它。 遠在十世紀的時候,法國有乙個叫古羅又譯為古多的**家。開 始用四條橫線表示音的高低,又把當時流行的一種表示音的長短的符 號放在四條橫線裡,來記載樂曲,這便是五線譜的雛形。
這在當時是 乙個很了不起的發明,震動了整個歐洲**界。羅馬教皇聽說此事, 把古羅召至羅馬,給了他一筆重賞,並讓他把羅馬教堂所收藏的樂譜 一律改為「古羅式記譜法」,也叫「四線譜記譜法」。
到了十二世紀,有人把表示音的高低的四條橫線改成五條橫線, 但這樣的五線譜仍不完善。如小節線、拍號等符號,還沒有出現。直到十六世紀,五線譜才逐漸完善,和我們現在使用的差不多。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用五線譜。
首先五線譜線和間上的每乙個音都與鋼琴鍵盤上的音成一一對應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五線譜上的任何乙個音都能夠很準確地找到鋼琴上的鍵盤。所以五線譜上的圖象很容易成為指引我們手的執行方向的座標。
其次五線譜在記錄和聲和絃方面有統一的花樣,能夠讓我們通過觀察這不同花樣迅速知道和聲和絃的構成,以便作出快速的反映。
再次,五線譜通過具有代表意義的符號組成的圖象,能夠使演奏者演奏鋼琴時通過這些圖象的閱讀大致瞭解**作品的情緒和風格。
由於上述這些優點,可以使演奏者獲得快速閱讀譜子的能力,通過一定量的科學的訓練,演奏者不再是乙個乙個的閱讀譜子,而是一片一片的閱讀或者一把一把的閱讀譜子。
上面的資料我都是在網上找的,粗粗地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簡譜和五線譜關係???
6樓:巧公尺樂
簡譜和五線譜是對照關係:
1、四分音符;
2、附點八分音符;
3、八分音符;
4、附點十六分音符;
5 、十六分音符;
6、附點全音符;
7、全音符;
8、附點二分音符;
9、二分音符;
10、附點四分音符 (附點音符是音符後的乙個黑色小圓點,表示把它前面的音符的時值延長一半);
在音符前新增#表示在此音符原有的基礎上上公升半音;在音符前新增b表示在此音符原有的基礎上下降半音;在音符前新增##表示在此音符原有的基礎上上公升乙個全音(在記譜中不常用);在音符前新增bb表示在此音符原有的基礎上下降乙個全音(在記譜中不常用)。
另外,要注意公升降音的用法:1.在同一小節內,有兩個相同的音符,如果前乙個音符有公升音,那麼後面那個與它相同的音符也應該上公升半音;2.
在同一小節內,有兩個相同的音符,如果後乙個音符有公升音,那麼前乙個音符不能上公升半音;3.此音符的公升降音只對同一聲部的同一小節的與它相同的音符起作用。
7樓:網友
簡譜中1=c或1=d,是調號,即所謂c調或d調,就是以c音為1(do),或以d音為1(do)。
在五線譜上調號是以公升降號多少來表示的,沒有公升降號的是c調,兩個公升號的是d調。
有個口訣可以幫你記憶。
公升號口訣:一是g二是d,三a四e五十b,六個公升號公升f,七個公升號是公升c。
降號口訣:一是f兩降b,三降e來四降a ,五降d六降g,七個降號是降c。
8樓:網友
1=c就是指把五線譜中的c唱成do,1=d就是指把五線譜中的d唱成do。。以此類推1=?是簡譜表達五線譜調性的意思,?是什麼五線譜就是什麼調。
1=d就是說對應的五線譜是d調的,也就是兩個公升號。
9樓:網友
第乙個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 萬事開頭難慢慢來。
10樓:教育仁昌
五線譜和簡譜的區別為:形式不同、起源不同、用途不同。
一、形式不同。
1、五線譜:五線譜通過在五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
2、簡譜: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級來記載**。
二、起源不同。
1、五線譜:五線譜發源地是希臘,它的歷史要比數字形的簡譜早得多。
2、簡譜: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
三、用途不同。
1、五線譜:五線譜主要用於鍵盤樂器。
2、簡譜:簡譜較簡單易學、便於記寫,主要用於演唱。
11樓:吳連海
五線譜和簡譜的區別:
一、記譜方法不同:
五線譜是通過不同的音符在五條線的線或間的不同位置記錄**。
簡譜是用等7個阿拉伯數字記錄**。
二、唱名法不同:
五線譜有 「固定唱名法」和」首調唱名法」 兩種唱名法記譜。
簡譜通常用「首調唱名法」記譜;
三、記錄音高的方法不同:
五線譜為了記錄不同音高的樂曲,避免過多加線,有」高音譜號」(g譜號)、「低音譜號」(f譜號)、「中音譜號」(c譜號)等三種不同的譜號。(而中音譜號又可分為c一線、c二線、c三線、c四線、c五線譜號,常用的c譜號是c三線、c四線譜號)
在簡譜體系中不存在譜號問題,它的音高是通過音符和調號來表示的,簡譜的音符本身即表示音的高度(音高)。(簡譜的音高通過在音符上面或下面加點的方法表示,加在音符上面的點叫高音點,每增加乙個高音點音符的音高提高八度;加在音符下面的店叫低音點,每增加乙個低音點音符的音高降低八度)
四、音符本身表示的意義不同:
五線譜音符本身只表示音的長度(時值)。而不能表示音高,其音高則是通過不同的譜號及音符在五線譜中「線」或「間」的位置表示。
簡譜音符本身即表示音的長度(時值),也表示音的高度(音高);
五、譜面的直觀形態不同:在五線譜的譜面上,可以通過音符在五線譜中「線」或「間」的位置變化而比較直觀的看出一首樂曲旋律的執行走向、**的高低起伏;而在簡譜上卻不易直觀的看出**旋律的起伏變化。
請問這段五線譜開頭符號的含義,五線譜小白先謝過各位大神
從左到右第乙個符號是譜號,這個譜號是高音譜號 號是公升號,乙個 號表示是g大調 c號是拍號,表示是4 4拍子 第四個符號是4分休止符,表示休止半拍。請教各個hz都代表什麼意思,先謝過各位大神了,最好告知的詳細一些!hz是赫茲的意思,這個應該是混音器,調不同頻率的音量,可以讓你聽到的 效果不同,具體可...
怎樣判斷一段簡譜或五線譜是什麼調?
如果沒有調號,判斷一段簡譜是什麼調,是幾乎不可能是事情 而五線譜,還可以根據結尾的和弦來做大致調高的推測。簡譜通常採用首調唱名法記譜,數字只表達著自然大調的音級,第一音級的實際音高決定著記譜的調號調名。比如當c調時,音階上各自然音的實際音高為cde fgab,簡譜數字記作 1 c 1 2 3 4 5...
本人不懂簡譜,更不懂五線譜,但是總能哼出一些好聽原創的旋律,而且自己能寫歌詞。求一種軟體可以講我
這個好像沒有吧,伴奏講究多了,編曲和聲編配是一門學問,要是有那種軟體,那麼那些 人不都的下崗呀,建議學學簡譜,很簡單的,在書店買一本帶簡譜的歌曲數,很快就能看懂了,再乙個學學吉他也是很好的選擇。有音高識別軟體 不過你得具備一些 的基本知識才能把譜子寫出來。這個屬於電腦 製作範疇了。給我分的話 我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