騫翮思遠翥怎麼讀音,騫翮遠翥怎麼讀 什麼意思啊

2025-04-24 19:46:27 字數 4544 閱讀 1292

1樓:網友

騫翮思遠翥的讀音:【qiān,hé,sī,yuǎn,zhù】。

原文: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衫彎不得住。前塗當幾許,未知止泊處。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第一句賞析:「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淵明善於把人所共知、反習而不察的人生體驗指點出來,而且用的是極自然極簡練的語言。

這往往使人感到又驚訝又親切。此二句即一好例。詩人回憶自己少壯時代,即便沒有遇上快樂的事情,心裡也自然地充滿了欣悅。

無樂自欣豫」的「自」字,下得準敗桐確而微妙,直道出年青生命自身無窮的活力與快樂。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至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出生於乙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或枯悶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

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西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西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西元406年(義熙二年)至西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

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2樓:零學海江頡

騫翮思遠翥的讀音是qiān hé sī yuǎn zhù。

騫翮遠翥怎麼讀?什麼意思啊?

3樓:陽光愛聊教育

騫翮遠翥讀作:qiān hé sī yuǎn zhù,形容志向很遠大的意思。

出處: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翩思遠翥。——陶淵明 《雜詩》

騫翮,意思為高舉、飛起。翥,本義指振翼而上,高飛。

翥出處: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宋之問《度大庾嶺》

鸞鳥軒翥而翔飛。——屈原《楚辭·遠遊》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詩句賞析:

出自晉末宋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雜詩十二首·其五》,此詩是《雜詩十二首》的第五首,此詩之主題意義,為一種生命之憂患意識。此種凳罩憂患意識之特質,是形體生命逐漸衰老,而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實現,終於產生再奮發再努力之自我覺悟。

按照中國文化傳統,主體價值之實現,有三種模式。「大(太)上有此簡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其中,立德是為第一義。

陶淵明之一生,於立功的一面,雖然未能達成,可是,在立德、立言兩方面,卻已經不朽。

讀其詩,想見其為人,可以說,若沒有「古人惜寸陰,念此使森粗褲人懼」之精神,陶淵明之成其為陶淵明,將是不可想象的。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讀音

4樓:炳偉說娛樂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讀音:měng zhì yì sì hǎi , qiān hé sī yuǎn zhù。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出自陶淵明《雜詩》其五。

原文悔拿肆:

yì wǒ shào zhuàng shí ,wú lè zì xīn yù 。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měng zhì yì sì hǎi , qiān hé sī yuǎn zhù 。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rěn rǎn suì yuè tuí ,cǐ xīn shāo yǐ qù 。

荏苒歲月敏昌頹,此心稍已去。

zhí huān wú fù yú ,měi měi duō yōu lǜ 。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qì lì jiàn shuāi sǔn , zhuǎn jué rì bù rú 。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hè zhōu wú xū yú ,yǐn wǒ bù dé zhù 。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qián tú dāng jǐ xǔ ,wèi zhī zhǐ bó chù 。

前塗當幾許,未知止泊處。

gǔ rén xī cùn yīn , niàn cǐ shǐ rén jù 。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雜詩》其五翻譯:

憶我當碧轎年少壯時,雖無樂事自歡娛。胸懷壯志超四海,展翅高飛思遠去。歲月漸移光陰逝,當年心志日消除。

雖逢樂事難歡快,每每心中多憂慮。氣力漸覺在減退,我身已感日不如。自然總在變化中,使我不得停腳步。

未卜前程有多少,誰知歸宿在何處。古人珍惜寸光陰,念此使人心恐懼。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讀音

5樓:小於生活百科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讀音為rěn rǎn suì yuè tuí ,cǐ xīn shāo yǐ qù 。

騫翮,漢語詞語埋念,讀音為qiān hé ,意思為高舉、飛起。出處:陶潛《雜詩》之五: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譯文:胸懷壯志超四海,展翅型讓高飛思遠去。

賞析:向上的精神生命受了文化的教養,便昇華出「猛志」。按照傳統文化,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志向。

猛志」之猛,突出此志向之奮發、凌厲。「逸」,突出此志向之遠大、超越。「騫翻」即展翅,「」者、飛也。

猛志所向,超越四海,有如大鵬展翅志在高飛遠舉。

鯤鵬:

鯤鵬,古代傳說中的大魚和大鳥。據《莊子·逍遙遊》記載:鯤鵬的形態特徵為十分龐大,不論它是鯤這種魚時,還是當它變為鵬這種鳥時,其形體都不知有幾千里長。

在《逍遙遊》中,莊子賦予"鯤鵬"以深刻隱喻。在"鯤鵬"隱喻裡,莊子以北冥指涉慾望意志和動力,以南冥指涉心靈智慧和自然天道。鯤鵬由北冥飛往南冥的過程,就是以心靈智慧駕馭慾望意志,使人心迴歸道心的過程,就是人追尋大道的過程。

鯤鵬由魚化鳥、怒而飛且摶扶搖而上的三次飛躍過程,就是人擺脫慾望束縛,向物我兩忘境界靠攏的過程,彎租困也正是朝向與道同體的無待境界進發的真正開始。

騫翮思遠翥 什麼意思

6樓:森海和你

「騫翮思遠翥」意思:展翅高飛思遠去。

出處:魏晉·陶淵明·《雜詩·其五》。

原文節選: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譯文:憶我當年少壯時,雖無樂事自歡娛。

胸懷壯志超四海,展翅高飛思遠去。

7樓:網友

騫翮思遠翥(qiān hé sī yuǎn zhù):騫:飛舉的樣子。

翮:羽翼。騫翮詞語,意為高舉、飛起;原意為:

期望展翅高飛,,現在就是形容志向很遠大的意思。

出處: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翩思遠翥。——晉·陶淵明 《雜詩》

8樓:我的小角落雙子

原意是期望展翅高飛,,現在就是形容志向很遠大的意思。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翩思遠翥」(《雜詩》十二首其五) 【作者】:陶淵明。

騫:飛舉的樣子。翮:羽翼。騫翮:振翅高飛。翥(zhù助):飛翔。

9樓:愛就乙個字

回憶少年時代,滿懷豪情壯志,想要超越四海,就像鳥兒一般,能夠揮動翅膀,凌空高飛騫:飛舉的樣子。翮:

羽翼。騫翮:振翅高飛。

翥(zhù助):飛翔。有超越四海的壯志,期望展翅高飛。

表達了作者回憶少年時代的飛揚壯志,如今年老志衰,不禁感慨萬千,深自誡惕的沉抑情感。

10樓:網友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11樓:倪茹茈動人

形容志向很遠大的意思。

12樓:節與點

騫翮思遠翥:展翅高飛思遠去。

騫:飛舉的樣子。翮:羽翼。騫翮詞語,意為高舉、飛起;原意為:期望展翅高飛,,現在就是形容志向很遠大的意思。

出處:雜詩·憶我少壯時。

陶淵明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譯文:想起我少壯之時,無論有無樂事,心情都明麗。

那一番壯志啊,遠遠地逸出天際,如同期待翱翔藍天的羽翼。

歲月更替,老邁衰頹,理想漸漸消失。

身處歡娛,卻難得快樂,時多憂慮。

心力漸漸衰弱,一日不如一日。

時光如同藏在大山裡的舟子,片刻即失,我留不住。

不知未來我還有多少時日,亦不知何處是歸宿。

古人珍惜每一寸光陰,而我虛度一生,想來令我心生恐懼。

13樓:網友

可惜,用了二次翮字,就錯了乙個。

靜夜思是怎麼讀的,靜夜思怎麼讀

靜夜思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怎麼讀 j ng y s 靜夜思李白 唐 chu ng qi n m ng yu gu ng床 前 明 月 光 y sh d sh ng shu ng疑 是 地 上 霜 j t u w ng m ng yu 舉 頭...

翥這個字怎麼讀啊是什麼意思?有啥含意

翥zh 中文解釋 英文翻譯 翥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 羽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4 五筆86 ftjn 五筆98 ftjn 倉頡 ja m筆順編號 12132511541541 四角號碼 4412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 7fe5 基本字義 1.鳥向...

草字頭下面思怎麼讀,草字頭下面乙個思怎麼讀

葸 x 詳細字義 形 1.形聲。從什,思聲。本義 畏懼的樣子 同本義 fear 慎而無禮則葸。論語 泰伯 2.又如 畏葸不前 葸葸 畏懼的樣子 小心謹慎的樣子 草字頭下面乙個思字在姓氏裡面怎麼念 你好哦,首先說明下俺是個文學愛好者,為你這個問題找了詳細的答案,如下哦 葸 確實是乙個姓氏,也有其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