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無所怙,唯忍可恃的意思?

2025-04-24 14:50:52 字數 5037 閱讀 1424

1樓:回憶如歌曲難成

世界上很多事情我們都不能隨心所欲去處理,只有多忍耐才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

2樓:

1、心無所恃迅頃所以隨遇而安意思是:因為心裡沒什畝稿陸麼奢望,所以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2、心無所恃,指心裡沒什麼倚仗的,心裡不奢望。恃敬裂是有依賴、依靠或矜持的意思。

3、隨遇而安,指處於各種環境都能安心自在。

4、出自:清代劉獻廷《廣陽雜記》一:「隨寓而安,斯真隱矣。」

5、譯文:碰到任何遭遇都能安然處之,這人確實成了乙個地道的隱士了。

3樓:靈長目讜依

當你沒有什麼可依賴的時候,快樂意味著什麼?當你沒有哪閉什麼可依賴的時候,快樂意味著什麼?1.

當你沒有什麼可依賴的時候感到快樂意味著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感到滿意,因為你心中沒有奢望。2.沒有依靠意味敬逗著沒有依靠,沒有奢望。

依賴意味著依賴、依賴或保留。3.放鬆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都放鬆。

4.摘自清朝(1616-1911)劉亮緩賣顯廷的《廣陽雜記》:「與我同住,我真的很隱蔽。

5.他可以安全地處理任何遭遇。這個人真的成了真正的隱士。

修忍辱波羅蜜是懦弱者為自己的懦弱找藉口嗎?

4樓:網友

忍辱是度瞋心,是修行「如何剋制自我認識、自我見解的執著」的一種方法,不是忍世間的事,而是忍「自我」對世間事物的侷限看法認識。有心在造作、在煩惱,就需要去忍。

忍是對自己的心,是忍自我意識的妄執,而對行為的判斷和行動,還是需要有的。

辱,則是源於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衝突,但是不是有受辱的感覺,則還是自己的心,同樣的事情,有的人會覺得很普遍而不在意,有的人會覺得很嚴重而求自我見解的表達。

忍是行為,是剋制和約束;覺察辱或者不辱,則是體會「無我」,是心的覺悟。忍的是對辱的感受對「辱」的妄想,而不是他人的行,是具體情況下自己的心理認識(如何看待辱而不產生自我的惱),而不是忍某件事就叫做忍辱,也不是針對某人(比如敵人)就叫忍辱。

如果對方的行為僅僅是針對我自己,是對方的無明思維造就的無知舉措,那麼我們完全可以不去理睬,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態忍讓對方的愚痴。但是如果對方的不理智行為是針對他人或有礙社會團結穩定,那麼在佛法中還有「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的話,因此並不是讓我們什麼都不管,只為自己而活。

5樓:境界如夢

否也!善男子,世尊於《羅雲忍辱經中》有云:

鶖露子!夫人處世不惟忍者,所生之處,不值佛世、違法遠僧,常在三塗,終而復始,輒有劫數。……

吾今得佛,諸天所宗,獨步三界,忍力所致。」

懷忍行慈,世世無怨,中心恬然,終無毒害。世無所怙,唯忍可恃。

忍為安宅,災怪不生;忍為神鎧,眾兵不加;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能濟眾命;忍者之志,何願不獲。」

6樓:廣學多聞又來

想完成忍辱波羅蜜慈悲、智慧和勇氣缺一不可!通俗的講忍辱波羅蜜的意思是:為了眾生能離苦得樂,所做的忍辱!

如果沒有慈悲心當別人受苦時,必然會選擇「關我屁事」!如果沒有智慧當別人無聊時,會選擇教唆別人吸毒,看似快樂實則再毒楚不過了!如果沒有勇氣,一旦受益者反過來不買帳、以怨報德,自己必然會傷及自尊而喪失興趣!咯!

7樓:

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勇若怯。

忍辱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忍辱是以因果為前提,是因為了解了事實的真相,為了解怨釋結所以忍。

忍辱要克服內與外兩種壓力,是大智大勇,絕非懦弱!

8樓:網友

修忍辱的同時要有正知見。 和壞人沒有計較的必要,和他們計較是浪費時間,也是降低自己 你忍辱是你有智慧 ,別人說你懦弱,你怎麼能聽沒有智慧。

9樓:煩惱即菩提

忍辱是為了修道。

如果你相信世俗法則,可以把它看做懦弱。

10樓:園覺自在

罵人罵自己。氣人氣自己。千萬別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就是忍辱。

佛教怎麼排解情緒難道把情緒排解出去也是造業

11樓:海印放光

誦經,唸佛,持咒,都是排解情緒的好辦法。

另外,即使不用佛教的方法,還有很多排解情緒的方法,比如運動,比如娛樂……總之,不要因自己的情緒傷害他人,就很好了。只要不傷害他人,就不算造惡業。

12樓:懺悔文人

被辱不嗔難。——佛(乾隆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忍之為寶。終始獲安。

佈施十方。雖有大福。福不如忍。

懷忍行慈。世世無怨。中心恬然。

終無毒害。世無所怙。唯忍可恃。

忍為安宅。災怪不生。忍為神鎧。

眾兵不加。忍為大舟。可以渡難。

忍為良藥。能濟眾命。忍者之志。

何願不獲。若欲願為飛行皇帝典四天下第二天帝釋。及上第六天。

壽命無極身體香潔。所願自然。猶若家物取之。

即得志願。清淨沙門四道。求之可得。

在己所向。吾今得佛。諸天所宗。

獨步三界。忍力所致。——釋迦牟尼佛(乾隆大藏經《佛說羅雲忍辱經》)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慾、瞋恚、愚痴、忿恨、慳嫉、憍慢、惡見、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熾盛,惱亂身心,常不安樂,有能至心稱名唸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貪慾等,身心安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世尊(乾隆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忍辱為本。以立忍力乃疾得佛。忍有四事。

何等為四。一曰若罵詈者默而不報。二曰若撾捶者受而不挍。

三曰若嗔恚者慈心向之。四曰若輕毀者不念其惡。——世尊(乾隆大藏經《菩薩生地經》)

13樓:金象同學

親手行善,放生吧,會會大大洗刷掉不順乃至不良情緒的。

那時你就不會有這疑問及煩惱啦!

怎樣用寬容化解因果

14樓:懺悔文人

俗之所珍。道之所賤。清濁異流。

明愚異趣。忠佞相仇。邪常嫉正。

故嗜慾之人。不好我無慾之行也。寧吞然炭。

無謗三尊。忍之為明。逾於日月。

龍象之力。可謂盛猛。比之於忍。

萬萬不如一。七寶之耀。凡俗所貴。

然其招憂。以致災患。忍之為寶。

終始獲安。佈施十方。雖有大福。

福不如忍。懷忍行慈。世世無怨。

中心恬然。終無毒害。世無所怙。

唯忍可恃。忍為安宅。災怪不生。

忍為神鎧。眾兵不加。忍為大舟。

可以渡難。忍為良藥。能濟眾命。

忍者之志。何願不獲。若欲願為飛行皇帝典四天下第二天帝釋。

及上第六天。壽命無極身體香潔。所願自然。

猶若家物取之。即得志願。清淨沙門四道。

求之可得。在己所向。吾今得佛。

諸天所宗。獨步三界。忍力所致。

大藏經《佛說羅雲忍辱經》

15樓:now__誰主沉浮

觀身無常,觀法無我。

16樓:有水酵素

越寬越能容,就化解,

一些人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只是為了教會我們如何去愛

17樓:懺悔文人

若人輕於少物惡物羞不肯施。是人增長來世貧苦。若人共施財物。

福田施心俱等。是二得果無有差別。有財心俱等福田勝者。

得果報勝。有田心俱下財物勝者。如敏得果則勝。

有田財俱下施心勝者。得果亦勝。有田財俱勝施心下者。

得果不如。——世尊(乾隆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忍之為寶。終始獲安。佈施十方。

雖有大福。福不如忍。懷忍行慈。

世世無怨。中心恬然。終無毒害。

世無所怙。唯忍可恃。忍為安宅。

災怪不生。忍為神鎧仔空。眾兵不加。

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

能濟眾念橡瞎命。忍者之志。何願不獲。

若欲願為飛行皇帝典四天下第二天帝釋。及上第六天。壽命無極身體香潔。

所願自然。猶若家物取之。即得志願。

清淨沙門四道。求之可得。在己所向。

吾今得佛。諸天所宗。獨步三界。

忍力所致。——釋迦牟尼佛(乾隆大藏經《佛說羅雲忍辱經》)

無所恃 所以無所失 無所怙 所以無所懼什麼意思

18樓:靜雨霖鈴

不依靠什麼,也就沒什麼可畏懼,可失去了。我覺得就是為人處世,坦坦蕩蕩,完全靠自己,便會落得一身輕鬆。

真的有輪迴轉世嗎、如果有那為什麼有的孩子長得像父母、有試管嬰兒,那不就打破了輪迴轉世這一說法了嗎?

19樓:懺悔文人

唯我前世時 暴虐不至誠 不信生死苦 罪福之分明 行惡自招罪 今受畜獸形(乾隆大藏經《佛說鹿母經》)

寧吞然炭。無謗三尊。忍之為明。

逾於日月。龍象之力。可謂盛猛。

比之於忍。萬萬不如一。七寶之耀。

凡俗所貴。然其招憂。以致災患。

忍之為寶。終始獲安。佈施十方。

雖有大福。福不如忍。懷忍行慈。

世世無怨。中心恬然。終無毒害。

世無所怙。唯忍可恃。忍為安宅。

災怪不生。忍為神鎧。眾兵不加。

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

能濟眾命。忍者之志。何願不獲。

若欲願為飛行皇帝典四天下第二天帝釋。及上第六天。壽命無極身體香潔。

所願自然。猶若家物取之。即得志願。

清淨沙門四道。求之可得。在己所向。

吾今得佛。諸天所宗。獨步三界。

忍力所致。(乾隆大藏經《佛說羅雲忍辱經》)

20樓:金e順

不信你可以給孩子做dna。

21樓:樹信而知上

是有輪迴的,身體是從父母那裡來的,也是自己的果報。心一直在輪迴,無數次了。

22樓:有水酵素

有,長得像誰那是基因,試管也不能離開因果輪迴規律,

23樓:開心下快樂點

不會啊,因果輪迴這個你說的清楚。

守護甜心唯世喜歡誰,守護甜心裡的唯世喜歡亞夢

守護甜心裡的唯世喜歡亞夢?先是喜歡亞夢和蘭的變身,之後才喜歡亞夢這個人的。唯世已經跟亞夢告白了 我忘了具體幾集了 唯世好像在大結局親了亞夢!守護甜心 中,邊裡唯世的資料 3全部姓名 唯世 邊裡唯世。生日 3月29日 動漫人物沒有出生年份 星座 白羊座。年齡 12 故事開始時10歲 髮色 金黃。瞳色 ...

有木有強攻強受,類似傾世天下唯雙的古言耽美

傾盡天下之亂世繁華 傾塵落九霄 強者無敵 類似 傾世 天下唯雙 的耽美文 緋月如雪 copy紫鳩 晚風來急 索瞳 花容天下 皇兒接招 蝙蝠 美人皇帝酷相爺 無非愛恨 二分之一教主 潔癖少爺 落入凡塵 鬼說 似愛而非 傾世天下唯雙 入戲 影帝vs影帝 怎見浮生不若夢 瓊殤 鳳凰圖騰 揚書魅影 邪塵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