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物理學的小故事
1樓:雪若仙子
物理學小故事——細微差別中的重大發現——精確測量的重要性。
在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在精確測量各種氣體的密度時,發現:由空氣取得的氮的密度為,而由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為。瑞利沒有放過這細微的差異,在化學家拉姆塞的合作下,於1894年從由空氣獲得的氮裡分離出另一種惰性氣體——氬。
氬的密度較大,這就是由空氣取得的氮的密度較大的原因。1904年瑞利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2樓:手機使用者
一、1v=___mv
1kv=___mv
二、電壓表連線接線柱必須使___接線柱靠近電源的負極,__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正極。
三、被測電壓不能___在不能預先估計被測電壓時,可採用___法來判斷電壓是否超過量程。
四、0~3量程的分度值為___v
0~15量程的分度值為___v
求身邊的物理小故事。
3樓:怡網
記得大學畢業剛到一所農村初中教物理,有一次學生問道乙個這樣的問題:人們坐在汽車上看外面的景物時,發現公路旁的樹木和其他建築物快速的後退,而遠處的大山和山上的樹木卻是朝前走得,這是為什麼呢?。聽到這個問題我吃了一驚:
這個問題以前可從來沒有思考過,簡單地選取汽車作為參照物去解釋這個問題顯然不符合實際。怎麼回事呢?我一邊支應著學生腦子快速的轉起來,眼前不斷閃過坐汽車看到過的這一幕。
思考了大約分鐘,其中的原因在我的腦子裡逐漸清晰起來:原來是由於我們觀察近物和遠處物體是得視角不同,我們下意識的選取了2個參照物的緣故:當我們觀察近處的樹木或建築物時,我們選取了汽車作為參照物,樹木等當然要後退;但是,當我們觀察遠處的大山等景物時,不知不覺地選取了正在後退的近處的樹木作為參照系,所以,遠處的大山才是前進的。
4樓:網友
槓桿原理什麼的,找乙個物理原理或現象編故事唄,又貼合生活又讓老師覺得用心了。
外國勵志的長篇故事2000字左右
中國人在海外的勵志故事150字?寫作思路 可以寫 鐵建工程師陳振成 敦煌研究院學者邵學成 港口引航員吳永明 維和飛行員徐洋 等等,維和飛行員徐洋 駕駛沒有 的維和 50公尺低空盤旋嚇阻武裝分子。正文 維和飛行員徐洋 駕駛沒有 的維和 50公尺低空盤旋嚇阻武裝分子。2017年,苗族飛行員徐洋和139名戰友...
戰爭小故事左右,戰爭小故事 200字左右
1974年1月19日10時23分,南越5號驅逐艦高速衝向我274獵潛艇,274獵潛艇政委馮松柏拿起話筒向敵艦喊道 這是中國的領海,你們必須立即離開 敵艦置喊話於不顧,炮口對著我274艇駕駛台 咣 的一聲,只見火光一閃,正在向敵艦喊話的馮松柏犧牲在戰位上。南越的侵略行徑,激起我海軍的極大憤怒。瀉湖內,...
奧運小故事,左右,奧運小故事,100字左右,4個
故事一 獲得女子擊劍金牌的美國運動員馬瑞爾 扎古尼斯 在奧運會開始前5個月,馬瑞爾在奧運選拔中落選了。可是她沒有放棄,繼續刻苦訓練。在比賽前幾天,由於一名運動員因傷退出,馬瑞爾才拿到雅典奧運會的入場券。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她最後過關斬將,為美國隊贏得了第一個女子擊劍冠軍。格林斯潘 此前很少有人關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