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術作品的感悟
1樓:承吉凌
曾經認為現在攝影器材那麼先進,電腦合成無所不能,美術的功能越來越弱化,會是乙個夕陽行業。
現在接觸多了,對美術有了新的認識。「美術」除造型的「術」之外,更重要的是「美」。通過專業的訓練,培養人的美學素養,提高發現美的能力。
再通過日積月累的技法訓練,把心中的美表達出來,讓人得到從視覺衝擊再到心靈震撼的層次感豐富的美學亨受。這才是美術的核心作用。
好的藝術作品,它是流動的光,是有生命力的散文詩。它個性鮮明,帶著作者強烈的主觀思想和情緒,通過象形化的符號作為媒介傳遞給觀賞者。美術作品的色彩變化,層次感是電腦合成沒辦法達到的,無論構圖多麼完美,美輪美奐只是表面。
它們缺乏美術作品的質感、溫度、情緒和思想,很難讓人產生共鳴。越來越多的樓盤或酒店的裝修會掛幾幅油畫作品來提高裝修的品味就是乙個例證。
國人大多都是文化分不是很高,為了考上好一點的學校而選擇學美術。其實這是乙個誤區,認為學美術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凳茄數平。各行各業都是這樣,要出類拔萃都離不開文化水平作基礎,特別是美術這類有著比較強的主觀意識的行業,更需要有很好的思維能力作支撐。
印象中學美術的人言行舉止,個人形象都比較特立獨行,比如乙個大男人留長髮,穿得花花綠綠的。其實我覺得這只是對美術的誤解,表面上的特立獨行並不能讓你與眾不同,也創造不出獨一無二的作品。真正的與眾不同的是你深邃的思想。
所以,乙個好的藝術家應該是有比較高的文化水平,有很好的理解能力,不斷努力提公升各方面的能力,多看書,多思考,多體驗生活。當這些必要的積累到了質變的程度,自然而然就建立了你獨特的美學體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美的鑑賞能力也納派隨之提高。我認為如果說20世紀未到21世紀初是鋼筋混凝土的世界,那麼到21世紀中期便是文化藝術的世界。我們太需要美的滋養了,包括到高雅的影劇院聽交響樂,到展覽會去看畫展,甚至於我們的建築,我們的日用品,衣著品位,都會增加越來越多美的元素。
美術教育的一點感想
2樓:會哭的禮物
最近有一位一年級的家長和我交流,我覺得應該是大多數家長的想法,所以記錄一下。
原因是孩子的學校要求交一幅畫,主題是春天。有的孩子能畫得很好,而這個孩子畫得不好。家長很疑惑,為什麼孩子上著美術班卻畫不好一幅簡單的主題畫。
首先我想問一下大家:什麼樣的畫是好的呢?
乾淨整齊的,色彩豐富的,畫得像的……
這是很多家長的定義,也是很多家長潛意識裡對孩子的作品的要求。
每個孩子的性銷纖沒格是不一樣的,喜好和能力也不一樣,畫面的效果也會不一樣。有的孩子嚴謹細緻,畫面規整乾淨。有的孩子活潑開朗,畫面絢麗多彩。
還有的孩子大膽潑辣,畫面粗獷無拘束……也有的孩子堅持而守一,只喜歡用一種顏色表達。
什麼樣的畫是一幅好的畫呢?我對此沒有具體的標準和要求。我認為孩子的畫沒有好壞高下之分,符合孩子年齡的,符合孩子能力的就是一幅好的作品!
回到那位家長的疑惑:有的孩子畫的春天很好:有藍天,有草地,有樹木,有玩耍的兒童……這應該也是很多家長對春天的印象吧?
為什麼我們會對春天有這樣的固有思維和印象?因為我們從小就是接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這樣的圖形形象通過書本,通過電視已經根植在我們記憶裡了。也根植在很多孩子的記憶裡,所以有的孩子能畫出符合我們大人記憶和審美的春天……得到大人的表揚,然後會繼續複製這樣的圖形形象甚至思維。
還有的孩子沒有學過這樣的形象,畫的畫面不''像''不''好''!
我上課有時候會很小心,我一般不會輕易出示虧納範畫,更不會一筆一劃教孩子畫形象。我害怕孩子複製我的範畫和感覺。我喜歡猜謎語,喜歡讀詩歌,喜歡看繪本,喜歡讓孩子看事物的真實**,以此引導孩子自己去觀察去感受去表達。
比如春天,草長鶯飛是春天,花紅柳綠是春天,竹外桃花三兩枝是春天,春江水暖鴨先知也是春天……或者在孩子的心目中一顆發芽的種子就是他的整個春天。
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的生活體驗並不豐富,他們也不能看到乙個繪畫主題馬上聯絡豎猜到相應的畫面(前面提到複製過形象的孩子會聯絡到相應的概念畫畫面)。這就需要我們用語言去引導。
有很多家長問過我怎麼指導孩子畫畫,我覺得給他們準備好畫畫工具就可以了,如果他能興趣濃烈地畫,完成後我們認真予以欣賞和鼓勵!如果他們遇到困難求助,我們可以給予語言上的引導和幫助。
另外,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增添生活體驗是最重要的!
學習畫畫的收穫和感受怎麼
3樓:
摘要。您好,學習畫畫的收穫感受如下:
畫畫是乙個靜心佈局,完美表達人和事物的過程,想一想,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甚至生活中是不是追求的就是這一過程呢,人生也是如此啊!
你是不是曾經為了乙份工作計劃反覆好幾次直到覺的完美,你是不是為了蒸出一鍋煊呼呼的大饅頭而絞盡腦汁想哪個細節出了問題沒達到預期,你是不是為了突出自己的獨特魅力,不怕費時費力挑選衣裙,這就是追求完美的過程啊!
縱觀古今,名師大家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佳作,我感覺就是畫者,心靈發現了美,傳達到畫筆,躍然紙上表達出來,凝聚了精華又反饋給世人,即成永恆的美。
學習畫畫的收穫和感受怎麼。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您好,學習畫畫的收穫感受如下:畫畫是乙個靜心肆賣鬧佈局,完美表達人和事物的過程,想一想,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甚至生活中是不是追求的就是這裂罩一過程呢,人生也是如此啊!你是不是曾經為了乙份工作計劃反覆好幾次直到覺的完美,你是不是為了蒸出一鍋煊呼呼的大饅頭而絞配段盡腦汁想哪個細節出了問題沒達到預期,你是不是為了突出自己的獨特魅力,不怕費時費力挑選衣裙,這就是追求完美的過程啊!
縱觀古今,名師大家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佳作,我感覺就是畫者,心靈發現了美,傳達到畫筆,躍然紙上表達出來,凝聚了精華又反饋給世人,即成永恆的美。
拓展:畫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在20世紀以前,繪畫模襲衝旅仿得越真實技術越高超,但是進入20世紀後,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繪畫開始轉向表現畫家主觀自我的方向。
繪畫是乙個捕捉、記錄及表現不同創意目的的拍凳形式,它及其參與者的數量同判舉樣地為數眾多。
對美術的感悟與體會學習美術的感想
美術欣賞 與感悟上了美術欣賞課,感受頗多。美術欣賞課使我的視野由古希臘 古羅馬倏而轉到了文藝復興時的義大利。古羅馬 古希臘的巨集偉的宮殿建築 眾多的雕刻作品,展現了這兩個偉大時代曾經的輝煌。文藝復興衝破了中世紀的宗教束縛,出現了人才輩出的局面。使我知道了中國的陶瓷藝術的源遠流長,和陶瓷藝術對於世界的...
美術作品構成的基本要素是什麼,構成美術作品內容的兩個基本因素是什麼?
藝術形象 構成形式 色彩組織 a,不過一般老師都會要求畫面有節奏感 美術作品的內容包括兩個基本的構成因素 一是客觀因素,一般稱為 題材 二是主觀因素,通常稱為 主題 這兩個因素是相互滲透 緊密相連的,是包含在作品的可視形式和形象之中的。對美術作品的內容的欣賞理解,也就是由對題材的把握深入到對主題的理...
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美術作品
波提切利 1445 1510 的蛋彩畫 春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前期重要的代表作。達 芬奇的壁畫 最後的晚餐 是舉世聞名的不朽之作。公尺開朗琪羅為羅馬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巨幅天頂畫 創世紀 人物多達300多人,分成 和左右兩側三個部分。部分又以原來的屋頂裝飾為界,分成9個小部分,每個小部分之間用健美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