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懷念季羨林的講稿
1樓:l上門家教***
季羨林老人是我最尊敬、最喜歡的一位大師,他精通12國語言,但是,我所敬佩的不僅是他的博學,更多的是他的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文化態度,一種文化責任感!剛剛聽朋友說季老辭世的訊息,我的心裡隱隱作痛,我想哭,但是我忍住沒哭出來,因為我想,季老自己坦然面對生死,或許他更想看到的是我們後輩承擔起傳承文化的責任吧。沒必要哭哭啼啼,或許這樣對季老也是一種解脫吧。
讀季老的文章,總是有一種溫暖的感覺。總是能夠感覺到一位老人在對我們年輕人的諄諄教誨,那麼真誠,那麼樸實,那麼的發人深省。他在《談人生》一書的最後,寫到對年輕人的希望,他沒有用什麼華麗的言辭,而是引用了朱子的一首詩: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我能體會到季老對我們的殷切希望。
可是,我卻沒能很好的做到他所希望我們做的,很多時候我卻在浪費時間。真的很對不住季老,對不住這位樸實老人的那份質樸的心。
忍住,不哭,季老不希望我們這樣。
季老在文章中,也多次談到過生死,他很看得開,坦然面對。王羲之說「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真是令人「痛哉」!
我想,這或許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一脈相承吧。上千年來,這種培亮慶文化精神從沒斷過,這其實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夠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但是當今卻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配握。
令人痛心。我很慚愧自己沒有很好的文采去悼念季老,僅用這樣一篇小文章懷念他,但是我是用心去寫,用真誠去寫。這或許也是季老所喜歡的。樸實,真誠。
我一直堅信,季老能夠活過100歲,但是沒有。其實這對季老來說也已經無關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他對中國文化所做出的貢獻,重要的是他無愧於自己的一生!
季老離開了這個世界,一代國學大師就鍵襲這樣的靜靜的離開了。世間再無季羨林!!沒有華麗的文字,我只想說:季老,您走好!!
關於季羨林的演講稿怎麼寫
2樓:姒華性元英
還告逗是主要以季羨林先生的生平和貢態槐獻來說吧他在德國的留學。
他翻譯的作品。
他的老師。推薦看一下季羨林的《讀書帆友友與做人》很詳細的。
季羨林《黃昏》的語言分析,求,季羨林《黃昏》的演講稿介紹,
求,季羨林 黃昏 的演講稿介紹,為您奉上,請參考 曾經讀過不少描寫黃昏的詩文,讀過茅盾筆下那氣勢雄渾的黃昏,也讀過何其芳筆下那寂寞惆悵的黃昏,還讀過詩人勃洛克那纏綿悱惻的黃昏 惟獨唐代詩人李商隱那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的略帶傷感的詠嘆,在頭腦中還留下些許印象。然而,前不久讀了季羨林先生的散文 黃...
誰能把季羨林的《懷念母親》改寫成20句的詩?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乙個是我的生母乙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她們懷著同樣高的敬意和愛慕。.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母親歲棄養了我,抱終天之恨,一想到她我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我到德國留學時,祖國母親頻來入夢,我是第一次離開她 我的祖國母親。年月日 日記 我的心往往在沉靜時活動起來,我想到了故鄉,故鄉的...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秋天的懷念讀後感100字左右
秋天的懷念 這一課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這是一篇有著悲劇色彩又飽含著偉大的母愛的文章。讀了這篇文章,我心裡油然而生出兩個字 感動。這篇文章最使我感動的是最後一部分。這一部分非常感人,催人淚下。作者的母親坐上了三輪車,去了醫院,這一去竟是他們母子倆永遠的訣別。母親臨死前不像有些人那樣害怕死去,惦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