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悲秋呢 中國人為什麼悲秋

2023-02-24 01:55:04 字數 2087 閱讀 2744

1樓:匿名使用者

在人體大腦底部,有一種叫「松果體」的腺體,它能夠分泌「褪黑素」。這種激素能促進睡眠,但分泌過盛也容易使人抑鬱,氣溫的變化對其分泌會產生間接影響,尤其是在冷熱交替的換季時節。

人體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慾與五行學說和四季變化存在著相應的聯絡。以五行學說中「金、木、水、火、土」的「金」為例:五臟中的「肺」屬金,七情中的「悲」屬金,四季中的「秋」也屬金。

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連綿的日子裡,人們除了容易「秋燥」,有時也容易產生傷感的情緒。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在我們的學習乃至生活中對秋的感覺都是悲的,尤其是對古代詩歌的學習與背誦,而這種心裡的只是會轉化為我們內心的一種對秋的基本意向,所以我們在秋天就會自然而然的感覺到傷感,另外還有就是秋天是落葉的季節,萬事萬物都開始凋零,與夏天的繁榮相比,人會在初秋有乙個適應的過程。

3樓:匿名使用者

是源自我們內心對生命的留戀吧~秋天葉落了,枝枯了,完成了乙個生命的輪迴;不免會讓我們產生感傷的情愫。

4樓:匿名使用者

就好像陰天一樣人的心情也會很壓抑。

中國人為什麼悲秋

5樓:涼乙

因為秋天有秋風,秋天漸漸變得冷,秋天葉子枯黃掉落。難道不讓人覺得感傷嗎。

古代文人為何總悲秋?

6樓:阿狸路路的城堡

因為秋天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落葉,落葉總能讓人產生思憶,流露悲傷之情,所以古代文人多悲秋。

悲秋主題肇始於詩,形成於賦,主要存在於抒情文學之中,其一形成便兼具表現與再現因素,兩者融合滲透,成為後世文人高山景行的口頭禪。屈原、宋玉愁的是政治失意,漢後悲秋的內涵迅速拓展,成為對社會人生慨嘆的一種固定表情方式。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秋天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落葉。

這在古人看來是很悲涼的,還有就是瑟瑟的秋風,總會有離別之情,讓人心生感嘆。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秋所獨有的悲涼肅殺能勾起人的情思。

9樓:匿名使用者

秋風竦竦,落葉滿地,鴻雁南飛……古人借蕭條景象。

表達內心煩悶等心情,即寓情於景而己。

10樓:匿名使用者

秋天比較蕭瑟吧。感覺有些傷感。

古人為什麼悲秋?

1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我國古代男子的一種表現。秋天本是乙個豐收在望的季節,而自己又是一無所有,所以就悲秋了。再乙個秋天,也是科舉的季節,那麼肯定就會有很的人要落榜,所以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的"悲秋"的詩歌出現,所以就會有悲秋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自身遭遇,加上秋天蕭瑟的景物,所以悲秋。一種是那些詩人一天太無聊了,就想靠假裝悲秋來憋幾句詩來。

為什麼古人悲秋

13樓:匿名使用者

秋天花凋零,葉子落下,看上去很慘。隨著天氣變冷,人的心情也會有所低落。「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4樓:彌敦商務_中心

因為秋天比較蕭條,影響了古人的心情。

15樓:匿名使用者

環境影響心情。

秋天也象徵人青春不再,嘆韶華流逝。

中國人為什麼悲秋?

16樓:俊小如

悲秋,實際上是古代中國文人在理想與現實矛盾中痛苦掙扎在文學上留下的「淚痕」。受儒家思想影響,古代文人積極入世,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可是,現實往往使他們如履薄冰,精神壓抑,命運坎坷,秋天成了他們釋放心中鬱悶和精神壓力的唯一處所,因為他們不能像西方文人和當今的中國人在面對同樣的生存困惑時,可以借助於其他手段去解脫,比如「性」的放逐。

秋天為什麼能成為古人的悲秋?

悲風為什麼是秋風,何事悲風秋畫扇是什麼意思

秋風有點冷,樹葉一片片飄落,然後枯萎。樹上掛著很少的樹葉,回想起春天是多麼的茂盛,多麼的繁枝綠葉。回到現在是多麼的悲涼 秋風涼涼的,代表淒涼,飄零,孤獨.如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也沒什麼為什麼,就是一種感覺,像春風,就是一種比較喜慶溫暖 夏風就是激情,狂熱.歐陽修 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

中國人為什麼買不起房,中國人為什麼買房

有兩筆大帳 1 房價的組成 成本 稅金 費用 利潤 成本 土地成本 原料成本 稅金 按目前稅種及稅率計算 費用 利息 工資 運費 倉儲 利潤 投資總額 追求的利潤率 2一般中國人收入的 及其能夠籌集資金的手段 原有存款 工資 按揭 兩筆賬算起來一般中國人既缺乏購買能力又缺乏還款能力加上房價增長的速度...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葫蘆,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葫蘆

葫蘆只有乙個入口,而沒有出口,意思是只進不出。生意人是最喜歡葫蘆的,這樣代表了多賺錢。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葫蘆 很多神話都有葫蘆,葫蘆的主要風水功能是化解病災 裝藥 在風水應用中的吉祥寓意。樂器上還有葫蘆絲。看葫蘆娃長大的能不愛葫蘆麼!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1 中國人一直都有燒開水的習慣,而且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