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長恨歌》及《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中移情於物手法的運用

2022-08-22 20:50:02 字數 1171 閱讀 7966

1樓:學院派魚多多

南宋文學家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表達了作者恢復中原國土,統一祖國的抱負和願望無法實現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鬱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

採用了景中寓情、移情入景、以動作寫情、用典故達意的表達方式。

原詩:《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宋代: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欄杆 一作:闌干)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釋義:空蕩的秋空雖火紅似火,可是我心中卻千里冷落淒涼,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隨著天空流去,何處會是盡頭,這秋天無邊無際。無奈的眺望遠處的山嶺,為何,報國又比登天難,為何,國家又如此腐敗,只能怪人間正道是滄桑。

那群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難道說,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嗎?

斜下的太陽照著這亭子,在長空遠飛離群。孤雁伴著它那悽慘絕望聲從天空劃過,或許是映照著我這流落江南思鄉遊子。我看著這寶刀,卻不曾沾染著敵人的鮮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欄杆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天下知我者,還能有誰呢?。

我可不會像張翰那樣,為家鄉之景而歸。那劉備天下為懷,斥責許泛,辭氣激揚,令人佩服。只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著風雨飄盪中的國家,時間如白駒過隙!

連一拭英雄淚的紅巾翠袖也無人喚取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上片大段寫景:由水寫到山,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很有層次。開頭兩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是作者在賞心亭上所見的景色。

楚天千里,遼遠空闊,秋色無邊無際。大江流向天邊,也不知何處是它的盡頭。遙遠天際,天水交融氣象闊大,筆力遒勁。

「楚天」的「楚」地,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這裡戰國時曾屬楚國。「水隨天去」的「水」,指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長江。「千里清秋」和「秋無際」,顯出闊達氣勢同時寫出江南秋季的特點。

南方常年多雨多霧,只有秋季,天高氣爽,才可能極目遠望,看見大江向無窮無盡的天邊流去的壯觀景色。

關於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用了那些典故分別有什麼作用。同時寫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40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的用典以及作者的意圖

蘇軾的水龍吟全篇,蘇軾的《水龍吟》及賞析

1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 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 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2 譯文 楊...

賞析 蘇軾《東坡》,蘇軾的《水龍吟》及賞析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說點自己見解,第一句是起手句,雨洗代表自己遭受的磨難,中國人喜歡用風雨來形容磨難 東坡是雙關,既是地名也是自比 月色清代指自己歷經磨難依然不改自己清白的志向。末句以鏗然為結語,意思是說不論自己人生的道路多麼曲折,依然會自潔自愛,擲地有聲...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上片寫了哪些景物,有什麼作用

上片寫的景物 水 山 由 賞心亭 大江流 江南。作用 以無際楚天與滾滾長江作背景,境界闊大,觸發了家國之恨和鄉關之思。落日樓頭 以下,表現詞人如離群孤雁 像棄置的寶刀難抑胸中鬱悶。下片用三個典故對於四位歷史人物進行褒貶,從而表白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嘆惜流年如水,壯志成灰。最後流下英雄熱淚。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