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什麼意思,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麼意思

2022-05-12 04:50:08 字數 5093 閱讀 3309

1樓: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dōng yú yǐ shì, sāng yú fēi wǎn

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

整句解釋: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例:歌德在四十歲以前,一心想成為一名畫家,但他所作的努力沒一點成效,一次,他去義大利看大家的作品,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後來,他及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終於在文學上有所成就,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參考資料: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什麼意思

2樓:驕學相長

晨光雖已逝去,珍惜黃昏卻為時不晚。

出自:《滕王閣序》王勃〔唐代〕

節選: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翻譯:即使喝了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潔;即使身處於乾涸的車轍中,胸懷依然開朗愉快。北海雖然遙遠,乘著大風仍然可以到達;晨光雖已逝去,珍惜黃昏卻為時不晚。

孟嘗心性高潔,但白白地懷抱著報國的熱情,阮籍為人放縱不羈,我們怎能學他那種走到窮途的就哭泣的行為呢!

文章對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中除了「磋乎」、「鳴乎」、「所賴」、「云爾」等嘆詞、語助詞與「勃」的自我稱謂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語和六字一語的對偶句。

這中間有的是單句對,如「雲消雨弄,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有的是複句對,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還有的是本句對,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中,「襟三江」與「帶五湖」對,「控蠻荊」與「引甌越」對。再如「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龍光」、「牛鬥」等也都是本句對。這種對偶句不僅句式工整勻稱,而且錯綜多變,讀來節奏明快,整齊和諧,鏗鏘有力。

3樓:秋狸

釋義: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

原文(節選):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譯文:馮唐容易老,李廣封侯難。把賈誼貶到長沙,並不是沒有賢明的君主:

梁鴻到海邊隱居,難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時代嗎?不過是君子能夠察覺事物的先兆,通達的人知道自己的命數罷了。年紀大了應當更有壯志,哪能在白髮蒼蒼時改變自己的心志?

處境艱難反該更加堅強,不能放棄凌雲之志。這樣即使喝了貪泉的水。仍然覺得心清無塵;處在乾涸的車轍中,還能樂觀開朗、北海雖然遙遠,乘著旋風還是可以到達;過去的時光雖然已經消逝,珍惜將來的日子還不算晚。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高宗時期,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此閣,並於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閣上歡宴群僚和賓客。作者前往交趾看望父親時路過這裡,也參加了盛會,即席賦詩,並寫了這篇序。

二、賞析

《滕王閣序》中多次出現的典故。且都用得恰當貼切,非但沒有冗贅晦澀之感,還使文章顯得富麗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這四個典故連用,隱喻作者命運坎坷、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擊和因作《檄英王雞》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雖心懷憤懣之情,卻含而不露,且無金剛怒目之嫌。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兩個典故是隱喻目己不畏險阻、壯心不已的堅強信念。「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愨意之長風」等典故。則隱喻自己「長風破浪」的浩氣和積極進取的決心。

4樓:匿名使用者

說的是早年的時光雖然已經逝去,珍惜將來的歲月,還為時不晚。

延伸: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是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後喻在某一面有所失敗,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語。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麼意思

5樓:汽車影老師

晨光雖已逝去,珍惜黃昏卻為時不晚。

出自:《滕王閣序》王勃〔唐代〕

節選: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翻譯:即使喝了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潔;即使身處於乾涸的車轍中,胸懷依然開朗愉快。北海雖然遙遠,乘著大風仍然可以到達;晨光雖已逝去,珍惜黃昏卻為時不晚。

孟嘗心性高潔,但白白地懷抱著報國的熱情,阮籍為人放縱不羈,我們怎能學他那種走到窮途的就哭泣的行為呢!

賞析文章對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中除了「磋乎」、「鳴乎」、「所賴」、「云爾」等嘆詞、語助詞與「勃」的自我稱謂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語和六字一語的對偶句。

這中間有的是單句對,如「雲消雨弄,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有的是複句對,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還有的是本句對,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中,「襟三江」與「帶五湖」對,「控蠻荊」與「引甌越」對。再如「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龍光」、「牛鬥」等也都是本句對。這種對偶句不僅句式工整勻稱,而且錯綜多變,讀來節奏明快,整齊和諧,鏗鏘有力。

6樓:匿名使用者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dōng yú yǐ shì, sāng yú fēi wǎn

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

整句解釋: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例:歌德在四十歲以前,一心想成為一名畫家,但他所作的努力沒一點成效,一次,他去義大利看大家的作品,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後來,他及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終於在文學上有所成就,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

東隅已逝 桑榆非晚是什麼意思?

7樓:碧潭飄雪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dōng yú yǐ shì, sāng yú fēi wǎn

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例:歌德在四十歲以前,一心想成為一名畫家,但他所作的努力沒一點成效,一次,他去義大利看大家的作品,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後來,他及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終於在文學上有所成就,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

8樓:99琉璃

出自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中說,早晨失去的東西傍晚還可以撿回來(東隅:出太陽的東方,指早晨;桑榆:日落時太陽照在桑樹和榆樹的樹梢,指傍晚)。

比喻乙個時期裡的損失或失誤,以後還能得到挽回和補償。

東隅已逝 桑榆非晚的典故

9樓:阿沾愛教育

典故:公元25年秋天,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政權。接著,劉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義軍。

公元26年春天,長安斷糧,樊崇領導的幾十萬赤眉軍不得不向西轉攻城邑,但遭到佔據天水郡的隗囂的阻擊,只得又回到長安來。這時,長安已被劉秀部將鄧禹佔據。

經過激戰,赤眉軍打敗了鄧禹,9月又重新佔領長安。這年冬天,赤眉軍的糧食**仍然極端困難,不得已於12月引兵東進。劉秀一面派大將馮異率軍西進,在華陰(陝西華陰東南)阻擊赤眉軍;一面在新安(河南澠池東)、宜陽(河南宜陽西)屯駐重兵,截斷赤眉軍東歸的道路。

馮異率領西路軍,在華陰、湖縣一線,同赤眉軍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軍打敗的鄧禹,這時率部到達湖縣,同馮異的部隊會合。

鄧禹妄想取勝,派部將鄧弘搶先進攻赤眉軍,又被赤眉軍打得落花流水。鄧禹、馮異親率主力救援,在回溪(河南宜陽西北)又被赤眉軍打得大敗。鄧禹只帶著24騎逃回宜陽;馮異拋棄了戰馬,只帶著幾個人步行走回溪阪,逃回營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軍在崤底(河南澠池禮莊寨)被馮異打敗,遭到重大損失。剩下的起義軍折向東南,不料在宜陽又陷入劉秀重兵的包圍。赤眉軍經過艱苦的戰鬥,始終不能突圍。

樊崇等人在糧盡力竭的情況下,投降了劉秀。戰鬥結束後,劉秀下了一道詔書,名叫《勞馮異詔》。

這就是所謂在日出的東方吃了敗仗,在日落的西邊卻得到了勝利。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代詩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閣序》裡的一句名言。

原文節選: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譯文:北海雖然十分遙遠,雅浩的宮殿可以聯通;早晨雖然已經過去,而珍惜黃昏卻為時不晚。孟嘗君心地高潔,但白白地懷抱著報國的熱情;阮籍為人放縱不羈,我們怎能學他那種窮途的哭泣!

文章由洪州的地勢、人才寫到宴會;寫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扣緊秋日,景色鮮明;再從宴會娛遊寫到人生遇合,抒發身世之感;接著寫作者的遭遇並表白要自勵志節,最後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

文章除少數虛詞以外,通篇對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為多,對得整齊;又幾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較自然而恰當,顯得典雅而工巧。

作者寫到在滕王閣上登高遠望極目之景:開啟繡花的閣門來俯視雕粱畫棟的屋脊,遠闊的山川平原盡收眼底,近處的江河之水蜿蜒曲折令人驚奇。樓宇巷陌中盡是富貴人家;舸艦泊滿渡口,都是裝飾精美的雀舫龍舟。

秀美山川、繁華市井、眾多舟楫上承第一段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又與下面的「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共同構成一幅情景交融、動靜結合的圖畫。這一段中屬「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最為人稱道。

這句話是乙個視覺的饗宴,整幅畫面的主體是紅色的夕陽餘暉和藍綠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樣,白色的野鷺穿插其間。色彩美,動態美,虛實美,空間立體美,帶給讀者無暇的想象。

10樓:

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11樓:四季刻歌

早年的時光雖然已經逝去,珍惜將來的歲月時間還不晚。東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古人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說法。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什麼意思,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什麼意思?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現在多為指某人在這一方面雖然失敗了,卻在其他方面成功。回答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典故,是有關東漢地主階級和農民起義軍戰事轉折的事。公元25年秋天,劉秀建立東漢政權。接著劉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義軍。幾經回合,公元27年正月,赤眉軍在崤底...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桑榆和霞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出自唐代劉禹錫的 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譯文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髮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

但惜今生桑榆情什麼意思

珍惜這輩子的生活 寄託了一種瑰麗的期望 原句是不問來世輪迴路 但惜今生桑榆情,是一幅畫的題詞,多指老人之間相濡以沫的感情 珍惜這輩子的生活 寄託了一種瑰麗的期望 文學包括哪些方面?包括戲劇 詩歌 散文等。1 中國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 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當代中國四大文學獎。2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