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中的蓑衣是什麼意思

2022-03-08 19:03:38 字數 1018 閱讀 6150

1樓:sunny桉藍

蓑衣,是勞動者用一種不容易腐爛的草(民間叫蓑草)編織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後來人們發現棕後也有用棕製作的。

作品原文:

《令牧童答鐘弱翁》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作品簡介:

《牧童》是唐朝詩人呂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閒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2樓:yiyuanyi譯元

蓑衣suō yī是勞動者用一種不容易腐爛的草(民間叫蓑草)編織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後來人們發現棕後也有用棕製作的.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裙兩塊,穿在身上與頭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這種雨具穿在身上勞動十分方便.

蓑衣於2023年代化纖產品的出現而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是用棕片縫成,棕片不透水也不透風,可當衣穿.它不但可以遮風避雨,也可遮羞掩醜.舊社會裡,極貧人家,十八歲的姑娘沒有褲子穿,也只好用蓑衣來掩醜避體、遮風擋雨了.

有衣穿的人就用它做雨具.蓑衣便是舊社會人們普遍用的雨衣,幹活、行路都離不開它.狩獵時它便是最好的「護身服」.

名稱來由 起源古老,用一種叫「蓑草」編織的像衣服一樣的雨具.蓑衣的名字由此而來.

《詩.小雅.無羊》:

「爾牧來蓑思,何蓑何笠.」何,即「荷」,帶著.唐·張志和《漁歌子》詞: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柳宗元《江雪》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宋·功軾《漁父》詩:「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隨到處綠蓑衣.」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為穿著蓑衣便於勞動,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裙兩個部分.上圖是用「棕」編制的比較簡易的蓑衣,比較薄,遮雨效果差.用蓑草編制的蓑衣一般比較厚,還有衣袖,遮雨效果很好,還可保暖.

由於化纖產品的出現,用化纖產品製成的雨衣代替了蓑衣.蓑衣上世紀七十年代用得越來越少,現在基本絕跡.

清晨鳥兒出巢去,夜半黃昏歸來時。是什麼意思

這是泰戈爾的詩句。讀者的經歷不同,會有不同的感受。黃昏的微光和沉默的鳥巢,可以理解為混亂昏暗的時代,也可理解為老年人的遲暮時光。清晨的鳥兒可以是新生事物新生力量,可以是歌聲是希望,也可以實指年輕人。今天有乙隻鳥,早晨飛來叫,中午又飛來叫,是什麼意思呢?呵呵!老家的風俗 報喜來了,估計樓主近期有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