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盧的由來,「盧」姓的來歷

2022-02-13 09:20:11 字數 6415 閱讀 7160

1樓:小星心啦

回答您好,您諮詢的問題我大概了解了,正在整理答案,請耐心等待哦

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23年,按人口來排行,盧姓在中國大陸為第42位,在台灣地區為第39位。中國盧姓總人口約650萬,約佔漢族人口的0.

47%,以廣東、河北、廣西三地居多,三省區盧姓約佔中國漢族盧姓人員的48%。

在北起青海湖以東、南到雲南橫斷山脈以東的其他地區,盧姓在當地人口比例多為0.24%一0.56%之間,上述地區居住了大約40%的盧姓人群。

中國大陸形成了以兩廣為中心向四周散發的盧姓聚集地區。

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更多2條

「盧」姓的來歷

2樓:

盧姓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為盧姓始祖。

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23年,按人口來排行,盧姓在中國大陸為第42位,在台灣地區為第39位。

中國盧姓總人口約650萬,約佔漢族人口的0.47%,以廣東、河北、廣西三地居多,三省區盧姓約佔中國漢族盧姓人員的48%。

盧照齡

3樓:可愛的墨染吖

在?在這裡等車回家的時候發現我家小孩兒常常讓

4樓:

姓氏**

**有四:

1、出自姜姓,為炎帝(傳說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領。因居於薑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四嶽,他們與姬姓周族結成聯盟,最後終於打敗了商紂王,滅了商朝)神農氏之後裔。

西周時,有炎帝的後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輔佐周武王興周滅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於齊,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名尚。

2、出自複姓改單姓盧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以盧蒲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傳自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齊桓公,到後來,紛紛改了單字的盧氏。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代北(今內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複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莫蘆氏改為漢字單姓盧氏。

3、出自他姓賜盧氏。隋煬帝時,河間人章仇(複姓)太翼,善天文,賜姓盧氏。

4、出自他姓改盧姓。如范陽有雷氏,以盧氏為著,又以雷、盧音相近,所以在後周初改姓盧氏。還有,唐時,三原(今屬陝西)有閭氏,訛為盧氏。

盧姓分布

盧氏的發源地有多處,而以地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東省長清縣的西南地。秦時,齊國的盧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齊,盧氏便散居燕秦之間,其後盧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帶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陽最為旺盛。

至漢時,又有盧綰,原從山東遷入江蘇豐縣,其後裔世居涿郡。同時,有盧氏已遷至寧夏固原與甘肅平涼間地。此外,戰國後期,盧蒲氏改為單姓盧氏後,繁衍於今河北大興縣一帶,以後屬涿郡。

至三國魏時,涿郡改為范陽郡,盧氏便以范陽稱,俗稱范陽盧氏。之後,范陽盧氏歷代顯赫,一舉成為四海大姓之一,世稱崔盧王?quot;,其社會地位高於皇族。

魏晉南北朝之際,盧姓開始大舉南遷。西晉末年因永嘉之亂,盧氏大族有隨晉室南遷;又有一支盧氏遷居東北,後成為遼西盧氏大族。唐代,盧姓在北方的繁衍區域更廣,其中以河南繁衍最為著稱,南遷主要繁衍於江西、江蘇、四川、福建等地。

盧姓於唐末入閩,宋時入粵。元明清之際,盧姓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但盧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歷代盧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為突出。

可見,歷史上盧氏是我國乙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大姓

郡望堂號

堂號:專經堂:東漢盧植,少年時和鄭玄一塊兒拜馬融為師。馬融在講壇上設絳紗帳,帳後設女樂,在帳前講書。盧植只專心聽講,幾年從沒看女樂一眼。

郡望:范陽郡:三國魏時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縣(今河北涿縣)。西晉改為國,北魏復改為郡。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河間郡:漢高帝始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

盧姓的來歷

5樓:郜堯

系承齊姜太公 盧氏老家山東

關於盧姓的**,《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古籍都有源源本本的記載,是這樣的:「姜氏,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高,高孫¤,食采於盧、今盧縣也,因姓盧氏,秦有博士盧敖,漢有燕王盧綰。」

齊太公,就是輔佐周武王興周滅紂的姜子牙。他於大功告成之後,被封在齊國,爵位為公,成為後世許多同宗而不同姓的家族的共同始祖。盧氏,既然是創自齊文公的曾孫¤,當然也是名正言順的姜太公後裔。

如果再往上推溯,則姜太公是炎帝神農氏的直系姜姓裔孫,那麼,盧姓自然也是最為道地的炎黃子孫了。

盧氏的得姓,是由於「食采於盧,因姓盧氏」。春秋時代齊國的盧邑,在當時的歷史上也相當有名氣,《左傳》上面就有一段:「隱三年,齊侯、鄭伯盟於石門,尋盧之盟也」的記載。

這個地方,根據考證,就是在現山東省長清縣的西南方。換言之,盧氏目前雖然是到處都有,但他們的「老家」卻在山東。

春秋時代繁衍於齊國的姜太公後裔中,以盧字為姓的,除齊文公曾孫¤的「以邑為氏」而姓了單姓盧之外,還有以「盧蒲」兩個字為姓的一支。這一支盧蒲氏,是傳自「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齊桓公,傳到後來,也紛紛改姓了單字盧氏,並且以今河北省大興縣一帶為繁衍中心,使得盧氏的陣容,越來越是龐大。

由複姓的「盧蒲氏」而單姓的「盧氏」,這段淵源,可以從《通志》的《氏族略》找到證據,是這樣的:「盧蒲氏,出自桓公,亦為盧氏,范陽。」

正跟漢、唐兩代的金碧輝煌一樣,盧氏在這段時期也表現得精彩出色。漢代的盧綰、盧植,以及唐代的盧照鄰、盧同、盧綸,無一不是在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

百家姓中「盧」姓的由來?

6樓:匿名使用者

百家姓中「盧」姓的由來(1)出自姜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文公之子名高,高有孫名傒[xi]為齊國正卿,諡曰敬仲,食采於盧邑,(宋代)濟北盧縣(今長清縣),其後人以「盧」為氏,田氏代齊,盧氏族人散居燕秦各地。

秦博士盧敖,子孫家於涿水之上,遂為范陽涿人。裔孫盧植為漢北中朗將,生毓,為魏司空、容城侯。生三子欽、簡、班。

欣為晉尚書僕射,班為晉侍中尚書燕穆子,三子浮、皓、志。誌為晉中書監衛尉卿、三子為諶[chen]、謐、詵[shen]。詵為晉侍中中書監。

五子勖、凝、融、偃、徵。偃仕慕容氏,為營丘太守。其子邈[miao]范陽太守。

邈子玄,魏中書侍郎、固安宣侯。其子世青州刺史、固安惠侯。其後盧氏分居各地,多有官守。

元、明、清以後,盧氏族人徙居東南亞各國。盧氏開姓祖高奚死葬齊都近郊,臨淄敬仲鎮白兔丘村東南即其故冢。2023年,於冢墓附近發現有銘文的「高子戈」及石磬[qing]數枚。

海內外盧氏的共祖之墓在臨淄,高奚號白兔,諡號敬仲,故敬仲鎮、白兔丘村之名由來已久。(2)以國為氏。《風俗通義》載,古廬子國,後有廬氏,亦作盧。

(3)南北朝時鮮卑族複姓所改。

盧姓在宋編《百家姓》排名第167位,當代盧姓的人口已近440萬,為全國第五十五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5%。盧姓在2023年4月24日公布為當代中國第42姓。

7樓:螢火蟲練字

盧字的寫法及注意事項

盧姓的**

8樓:靠名真tm難起

盧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乙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為盧姓始祖。

姓源1、源自姜姓,齊文公的曾孫高傒出任齊國正卿,因迎立公子小白有功,封食盧邑(今山東長清縣西南),其後裔族人遂以盧為姓。

2、源自媯姓,帝舜因生於媯河而姓媯,其後有一支在夏商時期活躍於盧地,在今湖北南漳東北和襄陽西南地區,與戎蠻相處形成了盧戎。西周初,因其為舜之後裔而封為子爵諸侯盧國。春秋中期楚穆王時盧國滅於楚,成為楚國廬邑,子孫遂以國為氏。

3、源自雷姓,唐朝瀛洲刺史盧祖尚的祖先原本姓雷,在北周時期以「雷」、「盧」聲音相近改姓盧。

4、源自閭邱姓,唐朝蜀州司馬閭邱珣,上元年間改姓盧。

5、源自鮮卑族慕容姓,慕容姓的一支後裔豆盧姓《姓氏尋源》曰:「魏太和(477-499年)初,詔豆盧氏改盧氏。」

9樓:sunny柔石

1、出自姜姓,為炎帝(傳說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領。因居於薑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四嶽,他們與姬姓周族結成聯盟,最後終於打敗了商紂王,滅了商朝)神農氏之後裔。

西周時,有炎帝的後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輔佐周武王興周滅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於齊,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名尚。

2、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代北(今內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複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莫蘆氏改為漢字單姓盧氏。

3、出自他姓賜盧氏。隋煬帝時,河間人章仇(複姓)太翼,善天文,賜姓盧氏。

4、出自他姓改盧姓。如范陽有雷氏,以盧氏為著,又以雷、盧音相近,所以在後周初改姓盧氏。還有,唐時,三原(今屬陝西)有閭氏,訛為盧氏。

5、古代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蘆」的,後來改為姓「蘆」,再後來則去掉草字頭,歸於盧姓。又有少數民族姓「吐伏盧」、「豆盧」或「奚什盧」的,也改為姓盧。

10樓:酒丹遊書

**有四

1、出自姜姓,為炎帝(傳說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領。因居於薑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四嶽,他們與姬姓周族結成聯盟,最後終於打敗了商紂王,滅了商朝)神農氏之後裔。

西周時,有炎帝的後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輔佐周武王興周滅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於齊,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名尚。

2、出自複姓改單姓盧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以「盧蒲」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傳自「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齊桓公,到後來,紛紛改了單字的盧氏。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代北(今內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複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莫蘆氏改為漢字單姓盧氏。

3、出自他姓賜盧氏。隋煬帝時,河間人章仇(複姓)太翼,善天文,賜姓盧氏。

4、出自他姓改盧姓。如范陽有雷氏,以盧氏為著,又以雷、盧音相近,所以在後周初改姓盧氏。還有,唐時,三原(今屬陝西)有閭氏,訛為盧氏。

姓盧的歷史是?

11樓:仙悅人

盧 一、**有四 1、出自姜姓,為炎帝(傳說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領。因居於薑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四嶽,他們與姬姓周族結成聯盟,最後終於打敗了商紂王,滅了商朝)神農氏之後裔。

2、出自複姓改單姓盧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以"盧蒲"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傳自"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齊桓公,到後來,紛紛改了單字的盧氏。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代北(今內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複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莫蘆氏改為漢字單姓盧氏。 3、出自他姓賜盧氏。隋煬帝時,河間人章仇(複姓)太翼,善天文,賜姓盧氏。

4、出自他姓改盧姓。如范陽有雷氏,以盧氏為著,又以雷、盧音相近,所以在後周初改姓盧氏。還有,唐時,三原(今屬陝西)有閭氏,訛為盧氏。

二、遷徙分布 盧氏的發源地有多處,而以地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東省長清縣的西南地。秦時,齊國的盧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齊,盧氏便散居燕秦之間,其後盧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帶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陽最為旺盛。

至漢時,又有盧綰,原從山東遷入江蘇豐縣,其後裔世居涿郡。同時,有盧氏已遷至寧夏固原與甘肅平涼間地。此外,戰國後期,盧蒲氏改為單姓盧氏後,繁衍於今河北大興縣一帶,以後屬涿郡。

至三國魏時,涿郡改為范陽郡,盧氏便以范陽稱,俗稱"范陽盧氏"。之後,范陽盧氏歷代顯赫,一舉成為"四海大姓"之一,世稱"崔盧王謝",其社會地位高於皇族。魏晉南北朝之際,盧姓開始大舉南遷。

西晉末年因"永嘉之亂",盧氏大族有隨晉室南遷;又有一支盧氏遷居東北,後成為遼西盧氏大族。唐代,盧姓在北方的繁衍區域更廣,其中以河南繁衍最為著稱,南遷主要繁衍於江西、江蘇、四川、福建等地。盧姓於唐末入閩,宋時入粵。

元明清之際,盧姓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但盧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歷代盧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為突出。可見,歷史上盧氏是我國乙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號 1、堂號 "專經堂":東漢盧植,少年時和鄭玄一塊兒拜馬融為師。馬融在講壇上設絳紗帳,帳後設女樂,在帳前講書。

盧植只專心聽講,幾年從沒看女樂一眼。 2、郡望 范陽郡:三國魏時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縣(今河北涿縣)。

西晉改為國,北魏復改為郡。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河間郡:漢高帝始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 四、歷史名人 盧芳:

東漢曾被封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稱為武帝曾孫劉文伯,聯合三水地區羌、胡貴族起兵,後被匈奴單于立為帝。公元40年投降東漢,被封為代王。盧芳是盧氏唯一稱帝的人。

盧照鄰:唐朝詩人。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所作詩多憂苦憤激之詞,以《長安古意》最為有名。

盧鏜:明朝大將。在浙東參與水陸十餘戰,斬敵千餘,成為抗倭名將,名僅次於戚繼光、俞大猷。

盧文紹: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呂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種,糾正錯誤多處。

著有《群書拾補》。 盧摯:元代文學家。

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 盧賢拔:曾被太平天國封為丞相、鎮國侯。

太平天國早期文獻、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創;歷任北洋軍師長。 唐代有盧氏宰相8人:盧冏、盧承慶、盧翰、盧邁、盧慎、盧杞.

姓盛的來歷,盛這個姓氏的由來

盛 sh ng 姓源出有三 1 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據 姓考 載,周滅商之後,分封了許多同姓國家,盛國即是其中之一。盛國始封於周穆王時,其地在今山東泰安南面華豐一帶。春秋時期,盛國不斷受到魯 齊 衛等強大鄰國的侵擾,終在西元前686年為齊國所滅。亡國後的盛國公族為紀念故國,遂以國名為姓,姓盛。因此...

姓蔣的名子的來歷,姓氏 蔣 的由來

蔣姓 一 姓氏源流 蔣姓出自姬姓,以國名命姓。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是周朝的乙個小國。後來蔣國被楚國所滅,伯齡的後代子孫就以原國名命姓,稱蔣姓。元和姓纂 中記載 周公第三子伯齡封蔣,子孫氏焉,國在汝南期思縣。期思縣因期思公復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濱縣城東南13公...

姓盧的女孩名可愛一點,姓盧的女孩名字

盧茜柯盧芃銘 盧欣澐盧晰宇 盧京絹盧委歐 盧青婓盧儷名 盧奴晶盧泓瑋 盧茹薔盧凱帆 盧娣綺盧娥嬡 盧璐佟盧泛夕 盧焉楦盧衡睿 盧成科盧弘星 盧軻翔盧瑩誼 盧嬿藍盧韋鳴 盧羽潞盧語皎 盧鴻吉盧映誠 盧琰潤盧穎鈺 盧舒樂盧皚迅 盧曦千盧公尺惠 盧清境盧寧俞 姓盧的女孩名字 盧佳易紫 盧善美惠 有點象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