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的起源,「易」姓的來歷

2022-02-10 13:15:08 字數 3855 閱讀 3314

1樓:匿名使用者

源流一戰國時期中山國被滅以後,其王室後代後來被秦國遷至太原,再逐漸南遷,分散於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並改姓易。

源流二易姓乃黃帝後裔,黃帝象日月之形以作《易》,徵日月之兆以為姓,易者,日月為之也(象形文本,上日,下月);開物成務,生生不息之意也;《易》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周易彖辭上》,詳見《周易譯註》,黃壽祺、張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9月版,538—563頁。

源流三源於姜姓,出自姜太公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作者在陝西黃帝陵,見館藏百家源流紀念館中,所記如此,並有盾章作為紀念。

據史籍《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期,姜太公的後裔中有人被封於易州(今河北易縣),他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河北易氏。

**四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畢公高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該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畢萬在晉獻公屬下為大夫。在畢萬的後裔子孫中,有人食采於冀州東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孫遂以水名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

**五源於韓信後裔,呂后殺韓信一門,韓信一幼子得太尉陳平幫助,由乳母帶出,遠遁江南,改姓為易以自保。故今廣東鶴山坡山易姓一族,逢農曆四月初二,必紀念陳平陳太尉生日,至今兩千多年,不曾中斷,太尉恩典,永誌不忘。

2樓:

三字經裡說過易姓起源

「易」姓的來歷

3樓:你好嘛

1、戰國時期中山國被滅以後,其王室後代後來被秦國遷至太原,再逐漸南遷,分散於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並改姓易。

2、源於姜姓,出自姜太公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作者在陝西黃帝陵,見館藏百家源流紀念館中,所記如此,並有盾章作為紀念。

3、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畢公高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該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畢萬在晉獻公屬下為大夫。

在畢萬的後裔子孫中,有人食采於冀州東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孫遂以水名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韓信後裔,呂后殺韓信一門,韓信一幼子得太尉陳平幫助,由乳母帶出,遠遁江南,改姓為易以自保。故今廣東鶴山坡山易姓一族,逢農曆四月初二,必紀念陳平陳太尉生日,至今兩千多年,不曾中斷,太尉恩典,永誌不忘。

擴充套件資料

「易」姓名人

1、易 雄

易雄(公元257年),字興長;長沙瀏陽人(今湖南瀏陽)。著名晉朝官吏。出身貧苦,他的祖先於蜀漢章武二年由江蘇太倉州遷來瀏陽、安家在淮川境內的巨湖山下(今西湖山)。

易雄曾任縣吏,後辭官不就,再後繼任郡主簿,恰逢匪寇張昌反叛,將太守萬嗣抓捕,即將斬殺之時,易雄挺身而出,與張昌抗爭,張昌怒不可遏,下令將易雄推出,一同斬首。

2、易元吉

易元吉:字慶之;長沙人(今湖南長沙)。著名北宋畫家。

天資穎異,靈機深敏,善畫。初攻花鳥、草蟲、果品,後專寫獐猿。曾遊荊、湖間(今湖南、湖北一帶)搜奇訪古,深入山區,入萬守山百餘里觀察野生動物生活和林木岩石景物,每遇勝麗佳處,輒留其意,心傳目擊,寫於毫端。

3、易紹宗

湖廣攸縣(今屬湖北)人,明代洪武年間因軍功授象山縣錢倉防千戶,後在建文三年(2023年)在與倭寇作戰中喪身。洪武時從軍有功,授象山縣錢倉所千戶。

4樓:孤竹雨痕

易姓家族,根據《姓氏考略》一書所說的:「以地為氏」,應該是發源於現在河北省的易縣。

不過,在過去的漫長時間裡,易氏家族卻主要活躍於濟陽。所謂濟陽,指的就是自漢代初年以來置於現在山東省境內的濟陰郡,包括有今荷澤、定陶、濮城、武、曹、巨野諸縣之地。因此,目前遍布於世界各地的易姓人家,仍然世代相沿相襲著「濟陽」的堂號,時時刻刻不敢或忘記自己家族的來處。

山東的濟陽,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齊國的領域,而過去的姓氏學者,也有人認為易氏是系出當時的齊國公族,算起來是姜太公的後裔。譬如,著名的《盧若虛集》就曾指出:「太公後有易氏。

」這派說法,言之成理,又與古氏家族過去的活動情形相符,所以一向甚受採信。

另外,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易氏的始祖是春秋時代甚受齊桓公親信的寺人易牙,像唐代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就持此看法。該稿指出:「《左傳》齊大夫易牙之後,魏有易懂,晉有易雄。

」而易牙原不姓易,他的姓名是雍巫,字牙,食采於易,乃稱易牙

易姓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源流一戰國時期中山國被滅以後,其王室後代後來被秦國遷至太原,再逐漸南遷,分散於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並改姓易。

源流二易姓乃黃帝後裔,黃帝象日月之形以作《易》,徵日月之兆以為姓,易者,日月為之也(象形文本,上日,下月);開物成務,生生不息之意也;《易》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周易彖辭上》,詳見《周易譯註》,黃壽祺、張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9月版,538—563頁。

源流三源於姜姓,出自姜太公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作者在陝西黃帝陵,見館藏百家源流紀念館中,所記如此,並有盾章作為紀念。

據史籍《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期,姜太公的後裔中有人被封於易州(今河北易縣),他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河北易氏。

**四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畢公高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該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畢萬在晉獻公屬下為大夫。在畢萬的後裔子孫中,有人食采於冀州東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孫遂以水名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

**五源於韓信後裔,呂后殺韓信一門,韓信一幼子得太尉陳平幫助,由乳母帶出,遠遁江南,改姓為易以自保。故今廣東鶴山坡山易姓一族,逢農曆四月初二,必紀念陳平陳太尉生日,至今兩千多年,不曾中斷,太尉恩典,永誌不忘。

6樓:小易

1、來自姜姓,以易為氏。武王伐紂時,姜尚擔任統兵的軍師,協助武王取得了勝利,贏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於齊。

後來又封他的子孫於易地,這一部分姜尚的後代於是以地名作為姓氏,為易姓。這就是河北易氏的由來。

7樓:靜待花開

姓易的祖先有易雄……

8樓:匿名使用者

易姓絕大多數在湖南。易中天、易烊千璽,都是湖南人……

9樓:電子工業

海南省瓊海市村鎮城市。

易姓的起源?

10樓:匿名使用者

易氏之起源說法各異據宜春易氏總譜記載:易氏之受姓(變姓)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之久。由受姓(變姓)始祖尚公列為第一世起至今已蕃衍八十一代,其中入鶴始祖順之公蕃衍三十一代。

因朝代迭更,譜牒之不全,加之遠隔千里,交通不便,先賢無法探索真情。對易氏之起源、遷徙之過程,世代之番衍,歷代譜牒之闡述均各有異。(1)易氏之祖本子姓,是商之宗室,商紂失德,戕害諸父,庶兄啟懼,負祭器逃於荒服。

祖憂其禍,以避往大陸西耕,今為平陸縣,居山西平陽府,武王伐紂,封商宗室,祖變姓名漁於易水,遂以為氏,歿葬太原,子孫居之,遷於長沙(載吳川易氏族譜姓源)。(3)祖其先楚人周召公喪之後。其孫封於北燕,本姬姓,何有易姓,湖廣舊譜雲:

召公分陝夾輔成王有功於周,周思其績,至三十七世文公太子,因易水封為易王,遂以為氏,祖墓俱在易州,宋狀元禮部尚書祭基碑贊尚存,載之史冊,班班可考。(載厚齋祖墓碑文)(2)易氏受姓始其子,後其有功於殷,武王遂封朝鮮,與秦戰敗,奔燕,遂以為氏,(載易氏族譜舊序,明萬曆乙末年(一四一五)璘公撰。(4)吾易氏由來是以地為氏,據《史記·殷本紀》記載:

河北之易水流域,有個易氏部落,易氏正公是易氏部落後裔,仕週為上卿,名重破隆,上賜易地,以地為氏。(載宜春豐城河湖易氏族譜)(5)易氏之先,本出自有熊氏黃帝孫伯倏之裔,封南燕伯、至週時居鄭地,仕鄭封於雍邑,以邑為雍氏,雍倒之裔尚公,徙齊地仕齊,食采於易水,後以易為氏,移於山西陽曲,故以太原名郡。(載宜春溫泉易氏舊譜)

易姓氏的起源???

百家姓中易姓的由來

易姓是**於什麼? 10

易姓是怎麼來的,與楊姓又有什麼關係,易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易姓的 有二 1 來自姜姓,以易為氏。武王伐紂時,姜尚擔任統兵的軍師,協助武王取得了勝利,贏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於齊。後來又封他的子孫於易地,這一部分姜尚的後代於是以地名作為姓氏,為易姓。這就是河北易氏的由來。2 出自齊大夫易牙之後,以先人的名字作為姓氏。春秋時有齊王的寵臣壅巫,字牙,因採食於易邑,...

漢字的來歷和起源,漢字的來歷和起源

漢字是漢族祖先的重大發明之一。中國社會早在幾千年前就進入了文明時代,漢字的發明毫無疑義是起了重大促進作用的。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 結繩 八卦 圖畫 書契 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

原字的來歷起源,立字的來歷起源是什麼?

原是會意字,金文中的原字像泉水從石頭下流出。籀文寫作 厵 也是會意字,由表示眾多的泉水的 灥 x n 和表示山石之崖的廠 h n 會意而成,合起來表示眾多的泉水從山巖中流出。篆文寫作 厡 由廠和泉會意。原的本意是指水流的起始處。後用 源 表此意。由水源引申指開始的 最初的,又表示原來 本來。原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