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的發現人是誰,秦始皇兵馬俑第乙個發現的人是誰

2021-06-04 12:57:32 字數 5068 閱讀 9318

1樓:熱愛健康生活的小公尺兔

秦兵馬俑的發現者是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

2023年0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公尺的地方打井時,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製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

2023年7月中旬,由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臨潼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進駐秦俑坑工地。隨著工作範圍的不斷擴大,2023年—2023年,考古隊又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方面的人員。一號坑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0多個修復組對兵馬俑的大規模修復。

2023年07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代兵馬俑坑進行發掘工作。 2023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23年0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大規模發掘。

擴充套件資料

1974—2023年在秦始皇陵東1千公尺處, 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一號坑在南,東西長216公尺,寬62公尺,面積13260平方公尺。二號坑東西長124公尺,寬98公尺,面積為6000平方公尺。

三號坑面積520平方公尺。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

陶傭身材高大,一般在1.8公尺左右。

2023年3月1日,二號坑保護大廳竣工後,舉行了隆重的二號坑開工典禮,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親臨現場,宣布了二號坑發掘工作的正式開始。為了保證這一重點考古工程的科學化、規範化,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了二號坑專家組,以指導考古發掘工作。

兵馬俑大部分是採用陶冶燒製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嚴格的工作系統。

當初的兵馬俑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區域性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2樓:一槓青年

一 楚兵神韻、漢代奇觀

徐州是漢代文化發源地,也是漢代文化重要的寶庫,素有"兩漢文化"看徐州的美譽。在這個寶庫中,被譽為"楚兵神韻、漢代奇觀"的徐州漢代兵馬俑,以它氣勢巨集大、英姿颯爽的楚兵馬俑,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令世人為之讚嘆不已。

漢兵馬俑出土是考古的重大發現。徐州市磚瓦廠在獅子山取土時,鏟出了一些"小泥人",考古工作者們驚喜地發現,這些"小泥人"竟是西漢彩繪陶質兵馬俑。馬俑身長70釐公尺,高60釐公尺,小巧精緻,分為王俑、盔甲俑、髮辮俑、立俑、跪俑、兵俑、官俑7種,兵馬俑皆為陶土燒製而成,原為彩繪,是大型彩陶儀仗俑群。

形象神武雄壯、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生活,體現了時代風格。

二 俑是什麼

俑,是我國古代墓葬仿生人的形象而製作的一種陪葬品,始於東周,到戰國時比較普遍,秦、漢兩代尤為盛行。漢代大力推行孝道:"厚葬為德、薄葬為鄙"。

統治者崇信天道、迷信陰陽災異之說,統治階級大小人物都把生前享用的東西,帶到死後的"世界"中繼續享用。他們用玉器、銅器和陶器作為殉葬。徐州漢兵馬俑是楚王漢墓的陪葬品的附屬部分。

漢兵馬俑的位置,布局嚴謹,符合古代兵書的布陣原則,從而構成乙個完整的、威武壯觀的軍陣構圖。

三 巨集大氣勢,寫實技巧

徐州漢兵馬俑,不僅以它巨集大的氣勢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形象的刻畫上表現了比較高的寫實技巧。俑中的將軍、武士,不論在容貌還是服飾上都各有不同。從這些人物的外形上,已經能夠表現出不同的容貌和性格。

而多種多樣的容貌和性格,又都是統一在全軍威武雄壯、嚴陣以待的氣勢和情景之中。其矯健的肢體、警覺的神態,則顯示了我國古代雕塑家高超的雕塑藝術。徐州喊兵馬俑一樣造型生動,陣容雄偉,其氣勢與秦兵馬俑形成東西遙相呼應之勢。

3樓:匿名使用者

秦俑的發現者是當地西楊村的四位農民,楊高健、楊志發、楊彥信、楊宜洲。

秦兵馬俑的發現人是誰?

4樓:為誰為誰為

趙康民(2023年—2023年5月16日),中國秦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考古學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最早認定兵馬俑是文物並進行修復的人,陝西西安市臨潼區博物館原館長。2023年5月16日晚21時30分,因病去世,享年82歲。

關於「秦始皇兵馬俑發現權」,曾有過紛爭。據**報道,2023年12月,當年的打井農民之一楊新滿曾代表打井農民,聯名向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遞交「秦兵馬俑發現人」的資格認定申請,要求博物館頒發證書,確認包括他在內的9名農民的「兵馬俑發現權」。

楊新滿在當年接受**採訪時稱:「兵馬俑博物館在介紹兵馬俑發現時,只模糊地說,2023年由農民打井時發現。為什麼不提我們9個人的名字,這不公平,如果沒有我們,能有這個震驚世界的奇蹟嗎?

」2023年10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曾釋出《秦陵秦俑考古工作紀實:一號坑的發現、發掘和研究》一文。文中稱,「就考古知識而言,一般意義上的科學考古發現,應是指對遺址或遺物的時代、性質以及名稱的基本認識。

2023年3月,農民打井挖出的兵馬俑陶片,嚴格來說,不能稱之為『發現』,準確地說,是『偶然挖出』,它只是為考古工作提供了發現的線索。」

打井是多人合作的工程,「偶然挖出」兵馬俑應歸功於當年的「打井隊」集體。真正考古意義上的發現,是臨潼縣博物館原館長趙康民。當年,他知曉情況後首次趕到現場,運用專業知識,識別出了 「秦代武士俑」,並對它的時代、名稱有了基本認識,後來,趙康民還將殘碎陶片收集起來,進行修復。

5樓:汽車新論

村民楊志發。

兵馬俑的被發現,是一九七四年三月當地農民楊志發挖井時偶然發現的。他們當時將挖到的俑頭和陶片裝了兩個架子車,星夜拉到縣里,交給縣文化館。館長的確是位專家,他仔細看過之後,判斷是二千多年前的文物,喜不自勝,立即收下文物。

為了答謝這兩位農民,他摸遍全身,拿出他當月的全部工資三十多元人民幣,交給楊家兄弟。

楊志發後來被任命為兵馬俑名譽館長,月薪八千元人民幣,年逾七十的楊志發如果每月在館內坐館十天,為中外遊人簽名,還可另得五千元的津貼。

6樓:望水凡

說的正確!好!!!!!!

7樓:

他們在**發現的啊?

秦始皇兵馬俑第乙個發現的人是誰

8樓:不曾明了

2023年3月,嚴重的乾旱威脅著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村民的生存,為了解決緊迫的用水問題,村民們開始在秦始皇陵園東側1.5 千公尺處打井。3月29日,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日子。

就在這一天,村民楊志發、楊彥信在井下挖土,意外地發現了大量陶俑殘片,以及成束的銅鏃、銅弩機等兵器,還有大量地磚。訊息很快傳開,不久,一支考古發掘隊進駐西楊村,開始了艱苦的發掘工作。沒有人能料到的是,這項起初並不太起眼的考古工作,在半年後竟以驚人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

這是乙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東西至少長203公尺,南北至少寬59公尺。

請問秦陵兵馬俑的第一發現人究竟是誰?

9樓:浴血葫蘆

2023年3月,他們在西楊村選好了井位後,就由村民負責施工。楊新滿就是當時參與打井的農民之一。一天中午,當大家正幹的熱火朝天時,突然發現4公尺深的土壤中有些異常,再繼續深挖下去,竟顯露出乙個秦俑的傭頭。

接下來,他們又發現了許多兵馬俑的殘肢斷臂,挖井還能挖出寶貝?大家興奮極了。雖然他們那時還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和意義,但是這個突如其來 的收穫仍讓他們高興不已。

農民們爭著撫摩**兵馬俑,還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娃神。

是楊新滿

秦始皇兵馬俑是誰發現的,在什麼時候?

10樓:遊子逸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緣於2023年3月,兵馬俑面世,當時下和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2023年7月中旬,由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臨潼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進駐秦俑坑工地。隨著工作範圍的不斷擴大,2023年—2023年,考古隊又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方面的人員。

一號坑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0多個修復組對兵馬俑的大規模修復。

1974—2023年在秦始皇陵東1千公尺處,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一號坑在南,東西長216公尺,寬62公尺,面積13260平方公尺。二號坑東西長124公尺,寬98公尺,面積為6000平方公尺。

三號坑面積520平方公尺。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

陶傭身材高大,一般在1.8公尺左右。

11樓:晉城005號

秦始皇兵馬俑是什麼時候發現的?下秒她的話,讓人震驚!

1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3月29日,陝西省西安市臨潼縣西楊村的農民在打井時挖出了秦俑的陶片,從此,這裡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七大奇蹟,秦俑坑的發現堪稱第八大奇蹟

13樓:手機使用者

2023年的春天,驪山腳下的陝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下河大隊西楊生產隊決定打一眼機井抗旱。 3月29日,楊志發、楊彥信、楊培彥、楊新滿等9個農民輪流下井挖掘,陸續挖出大量瓦人殘體碎片。4月25日,晏寨公社管水利建設的幹部房樹民前來檢查工作,看到扔棄在土堆裡的瓦人殘體覺得奇怪。

他下到井底,從井壁摳出半塊磚,去掉泥土一看,發現同縣文化館裡的秦磚一樣。於是,房樹民找到趙康民一起來到井旁,仔細察看了從井裡挖上來的土堆,十分震驚。因為這裡距離秦始皇陵有四五華裡,在陵區保護範圍之外,陶俑怎麼會放到這麼遠的地方呢?

趙康民覺得這些疑問需要研究,便統統收攏碎片集中保管。 就在趙康民修復這批陶俑的時候,當時的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從北京返回陝西臨潼探親。一天,藺安穩來到文化館的文物修復室,見到趙康民修復好的陶俑,再聽趙康民對其價值的闡述,禁不住為之一震,隨即寫了一篇題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內參,向**報告秦俑的出土和秦始皇陵的破壞情況,引起**高度重視。

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試掘,發現是座規模巨集偉的大型兵馬俑坑(即一號俑坑),裡面埋藏著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6000件。這一巨大的發現,在中國和世界上引起了轟動與震驚。 2023年9月,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兵馬俑時說:

「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傭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傭,不算真正到過中國。」從此,「世界第八大奇蹟」就成了秦傭的代名詞。

秦始皇兵馬俑發現的人是誰,秦始皇兵馬俑第乙個發現的人是誰

1974年3月,嚴重的乾旱威脅著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村民的生存,為了解決緊迫的用水問題,村民們開始在秦始皇陵園東側1.5 千公尺處打井。3月29日,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日子。就在這一天,村民楊志發 楊彥信在井下挖土,意外地發現了大量陶俑殘片,以及成束的銅鏃 銅弩機等兵器,還有大量地磚。訊息很快傳開,不...

秦始皇兵馬俑簡介,秦始皇兵馬俑的簡介

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是 1975年底開始的,1976年2月負責籌建工作的人員陸續進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動工。建館伊始正是國家多災多難的困難時期,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許多大的建設工程紛紛下馬,建館資金嚴重不足,建材籌集困難重重。但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建館的人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克服了各種困難,於197...

秦始皇兵馬俑觀後感,秦兵馬俑觀後感

乙個個冷峻的武士,一件件古老的兵器,讓我感受到了秦國的戰爭與生活.仔細觀察這些兵馬傭,他們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他們的臉型 體態 神態均有差異,就連髮髻也個不相同.陶馬則形體高大,勁健有力,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顯示了他們的機警敏捷,強壯善馳.在陶傭中,找不到乙個相同的面貌,每乙個陶傭都神形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