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羅馬軍團真與漢朝軍隊戰鬥過嗎

2021-04-30 07:24:12 字數 4855 閱讀 2455

1樓:匿名使用者

打不過 漢朝,不用看了,在羅馬 幾萬人都是 大規模, 在中國漢朝 動不動都是幾十萬參戰,你說能打的過? 羅馬 是貴族之間的 戰爭,中國古代是 農民戰爭,不一樣

漢朝軍隊和羅馬軍團交過手?

2樓:匿名使用者

**10套前一段有播乙個專題片,當時甘延壽、陳湯的中**隊曾和當時打遍歐洲無敵手的羅馬軍團打過一戰,當時羅馬人幫助匈奴人,被中國騎兵一衝就潰,俘虜了好幾千人呢!

3樓:

驪靬作為地名早在西元前60年前就已經出現,早於克拉蘇被擊敗的年代,不可能是為安置俘虜而取的名。希臘詞開頭音節在中亞語言中常被省略,亞歷山卓里亞在中亞語讀音「坎大哈」,不會是驪靬的音轉,非名字**。驪靬也可稱犁靬,指古國塞琉西亞。

塞琉西亞的希臘文作σελεύκεια,讀音若「塞犁靬」則很有可能與漢文一樣讀作「黎軒」或「犁靬」。

陳湯攻殺郅支單于是西元前36年,離卡萊戰役已經接近20年,《漢書·陳湯傳》:「凡斬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級,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賦予城郭諸國所發十五王。」由此可見,陳湯已經將虜獲分給了協助漢軍作戰的15座西域國家,沒記載帶回漢朝,何況是驪靬。

魚鱗陣也並非羅馬軍隊特有的龜甲陣,根據相關史料, 中國使用這種隊形作戰的時間遠遠早於羅馬。《左傳》魯桓公五年(前707年)「原繁、高梁彌以中軍奉(鄭莊)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而城外有重木城的防城工事也並非由羅馬傳入中亞的,中亞地區早已有之。

牛崇拜也非羅馬文化。祭牛、鬥牛是農耕民族普遍風俗。春秋初年,秦文公建怒特祠,用於祭祀牛神。

今天的浙江金華等地以及苗族、彝族、黎族、侗族、布依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也都有鬥牛活動,多數是以牛與牛相鬥,日本、南韓皆有鬥牛。而在國外,既有近東地區的牛祭,又有源於愛琴海東部的公牛崇拜,還有被稱為西班牙國術的騎士鬥牛,但唯獨古羅馬既沒有牛崇拜,也沒有鬥牛之俗,只是人鬥獸和人鬥人。所以說者來寨村民對牛的崇拜是古羅馬人在此居住後的遺俗不能成立。

反對者還認為埋葬先人以頭朝西,也非紀念羅馬,中國古文化埋葬多半是頭朝西,表示靈魂寄託西方的意思。而在確認的結果發表的2023年科學家也通過對當地人的遺傳進行另一次鑑定後,發現其y染色體多為東亞本地固有型別,且大部分單倍型(haplotype)和羅馬人沒有關係,並指出報導當地人的去氧核糖核酸有羅馬血統的新聞為假新聞,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劉國鵬就曾經撰文介紹國際知名漢學家白佐良的觀點,認為「羅馬軍團流落中國」之說是各路新聞**爭相拋售的報道,而千篇一律的新聞報道也正說明其缺乏足夠的科學和文獻支援。

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交過手。在中國朝代中只有元朝軍隊跟羅馬軍團交過手。

5樓:匿名使用者

交過手,羅馬軍隊有一列軍隊迷路走到我國西涼境內,後來被三國時期馬騰給收了。

中國古代有和羅馬交過戰嗎?我怎麼聽說漢朝軍隊在搜尋匈奴殘部時曾經誤入羅馬,遭遇一支兩萬人的羅馬軍團 70

6樓:匿名使用者

西元前53年,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集七個軍團之兵力入侵安息(公尺提亞),在卡爾來遭圍殲。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第一軍團突圍,越安息東界,流徙西域,經多年輾轉,於西元前36年前後,相繼從大月氏匈奴歸降西漢王朝,被安置於今永昌縣者來寨。一說是西元前36年,被漢軍在與匈奴郅支單于作戰中俘獲,後來西漢王朝專闢祁連山下,今永昌縣的者來寨予以安置。

漢稱羅馬為驪靬,故設驪靬縣,賜羅馬降人耕牧為生,化干戈為玉帛。

7樓:ge丶

那是 驪靬古城的傳說,說甘肅 驪靬一帶有一部分居民長相很像歐洲人,並且基因個羅馬人極為相似,於是有人這麼猜測。但是後來經過研究證明這是假的了。

漢朝和古羅馬打過仗嗎?

8樓:與死亡垂直

總的來說,沒有。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相隔十分之遠。專而戰爭,是兩個文明之間屬的劇烈衝突,可以說是衝突的最高形式了,相隔如此之遠的文明是不會有戰爭的。

就好比人一樣,和陌生人總不會有太多的交集,更不會有爾虞我詐了。。。。

羅馬人的領地曾延伸到了波斯,但是由於過於偏遠,統治起來相當困難,哈德良皇帝放棄了那片領土。漢武帝時期漢朝的勢力滲透到了西域,但離義大利遠著呢= =

有一種說法是曾經有數千曾服務於克拉蘇的羅馬雇傭軍在卡萊之戰戰敗後輾轉奔逃投靠匈奴最終被漢朝軍隊擊潰。但是就算這種說法是真的,也不可以算作羅馬和漢朝之戰。畢竟,幾千人的雇傭軍不能代表羅馬的戰爭機器。

就好比乙個美國球隊裡有乙個中國人,這個美國球隊很強,並不能對中國球員的總體實力作乙個詮釋。

9樓:我隨風動

最佳答案

古羅馬最興盛的時期,正值中國的秦漢王朝時期。羅馬與秦漢同時存在於歐亞大陸的兩端,而且都建立了幅員非常廣闊的帝國。兩大帝國彼此了解對方的存在,並且通過歐亞大陸這一陸上通道(以雙方之間其他古國與民族為中介),以及地中海(紅海)-印度洋-南中國海這一海上通道,有著一定程度的接觸。

古羅馬稱中國為賽里斯國,即絲國,漢代中國稱呼羅馬為黎軒、大秦或海西國。

謎案一:周穆王是中國遠行歐洲第一人嗎?

《史記》等中國典籍中所記的、通過西亞陸路或東南亞海路來到中國的黎軒善眩人或幻人(雜技魔術藝人),可能是最早來到中國的羅馬人。那麼,誰是前往歐洲的中國第一人?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歷史上前往歐洲的中國第一人,可能是西周的第五位國王——周穆王,其在位時間約在西元前2023年左右。這時的歐洲,還是特洛伊戰爭的時代。但這只能說是個歷史謎案。

周穆王的故事,要從中國歷史上最有文化價值的一次盜墓事件說起。

西晉時期的公元281年,在汲郡(現河南汲縣),有乙個名叫不准的盜墓者,盜了戰國時魏襄王(西元前318-前296在位)的墓。這次盜墓最重要的發現,是陪葬的戰國時期的竹簡數十車。由於事關重大,晉武帝馬上命令**和學者進行研究。

其中的兩部書,一是《穆天子傳》,一是《竹書紀年》(並稱汲冢古書)。

《穆天子傳》講的是乙個有趣的故事:周穆王(即穆天子)西行。周穆王在北征犬戎之後,帶領「七粹之師」,駕著「八匹之乘」,從西周的東都洛陽出發,開始長途跋涉。

先向北經過山西北部的雁門關,然後轉而向西。書中記載了非常多的地名、國名、部落名稱、山名、水名、人名,非常複雜。這些地方究竟在**呢?

近代以來的學者,對《穆天子傳》書中的地理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考察,提出了很多思路與猜測。有人認為,周穆王西行可能在中國的寧夏、甘肅一帶。有人認為,他越過了新疆邊境,經過中亞,進入西亞,甚至越過烏拉爾山進入歐洲,最遠來到了今天的波蘭。

為什麼?因為書上所載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神話傳說、民俗習慣,能夠與這些地方的歷史資訊一一對上號。

比如,周穆王曾經來到「群玉之山」,這是不是盛產美玉的新疆河田?比如,周穆王登「崑崙之丘」,有學者認為,此即阿爾泰山。又比如,周穆王到了瑤池,會見了西王母,有學者認為,此處即今哈薩克的齋桑泊。

西王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也許是某乙個母系社會部落首領的神化的形象,也有學者認為,這位女神的原型就是起源於小亞細亞、流行於地中海許多地區的「眾神之母」西比利(cybele)。關於周穆王見西王母的傳說是《穆天子傳》中最精彩、文字最多、也最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西王母在瑤池設宴招待穆王,兩人互相酬唱,然後依依惜別。

除《穆天子傳》外,《史記》和《竹書紀年》都有周穆王與北方民族打仗和駕車遠行的事蹟。那麼,《穆天子傳》是基於歷史事實的中國第一部**,還是帶有神話傳說色彩的歷史記載?周穆王真的遠行到了歐洲嗎?

他是踏上歐洲的第乙個中國人嗎?

謎案二:漢朝軍隊與羅馬軍團打過仗嗎?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和學者共同推動,反覆地炒作這樣乙個所謂歷史真相:說是在甘肅永昌境內有一座羅馬城,是漢朝軍隊俘獲的羅馬戰俘在此建立的,現在這個地方還有許多具有古羅馬體貌特徵的當地居民,就是那些戰俘與當地人通婚的後裔。擊敗過匈奴的大漢雄師,戰勝了威名赫赫的羅馬軍團?

這個故事太引人入勝了,引發了一次次炒作,而且調門一次比一次高,最早說是「永昌境內有一座羅馬戰俘城」,後來變成「一支羅馬軍隊在中國境內消失」,最後變成「中國境內駐紮過一支羅馬軍團」。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是牛津大學歷史學家德效騫教授最早提出來永昌境內有羅馬城這一命題的。

漢朝確實曾在永昌境內設立過乙個古城,叫犁鞬(即「黎軒」的異寫)城,這早已被中外學者確認。但是,有根據說它是因為漢朝軍隊跟羅馬軍隊打仗、把戰俘安置在這裡而建立的嗎?

持這種主張的學者,依據的是《漢書》中記載的乙個事件。

西元前36年(漢元帝建昭三年),在中亞地區一支匈奴人的首領郅支單于,向漢朝**政權挑戰。漢朝西域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矯詔(假冒漢朝皇帝的命令)與他們在郅支城都賴水(今哈薩克與吉爾吉斯斯坦交界處)打了一場大仗。漢軍在郅支城離城三里處紮營布陣,看到單于城裡有這樣一支軍隊:

「單于城上立五採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陳(陣),講習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重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

所謂羅馬軍團的傳說就出自這段記載。據稱,這種用圓形盾牌連成魚鱗形狀防禦的陣式(可能是古羅馬軍隊的龜甲戰陣)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羅馬軍隊採用。因此,他們是一支被匈奴單于僱傭的羅馬軍隊。

那麼,這支羅馬軍隊來自何處?德效騫教授推測,他們就是在與安息帝國作戰中失蹤的那支古羅馬軍隊。

西元前53年的卡雷戰役,是西方戰爭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古羅馬著名歷史學家普魯塔克在其名著《希臘羅馬名人傳》中生動描寫了這場戰役。

這年,羅馬著名軍事領袖克拉蘇,帶領著幾千羅馬軍團遠征由波斯人建立安息(帕提亞)帝國。他的兒子小克拉蘇與他一同出征。戰役過程中,小克拉蘇率領1800人,想繞到安息軍隊的後面實行突襲,但中了安息軍隊的埋伏。

小克拉蘇見局勢無可挽回,讓副手把自己殺死,他的士兵多數被殺死,一些人被俘虜。老克拉蘇背水一戰,最後兵敗身死。書中交代有「一萬人被生俘」。

德效騫教授就是從研究這「一萬人被生俘」的下落著手的。他推論,這些人輾轉地來到了中亞,投靠了在當地稱雄的匈奴人,做了匈奴人的僱傭兵,17年之後,即西元前36年,在郅支城與漢朝軍隊打了這場戰役。戰敗之後,這些人被漢朝軍隊俘虜到中國甘肅境內設立了犁鞬古城安置下來

秦軍與羅馬軍團哪個戰鬥力強

秦軍士兵勇猛善戰,稱為銳卒.據 商君書 境內 秦軍戰術單位為伍,由5個士兵組成.10個伍為屯,2屯為一將,5屯組成乙個住,2個主為一大將,由1000士兵組成.軍隊在作戰時,伍 屯 主 將 大將等戰術單位保持緊密聯絡,互相配合.以乙個伍為例,防守時5個軍卒互相保護,進攻時如有人數優勢則圍攻敵人.混戰時...

漢朝與羅馬是同一時期的嗎

1 漢朝 西元前202年 公元 220年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 繼短暫的秦朝之後出現的朝專代,分為 西漢 屬前202年 8年 與 東漢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兩個歷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稱兩漢 2 羅馬 西元前六世紀末,拉丁語族羅馬人建立的以羅馬城為中心的奴隸制國家。約西元前510年,過渡到共和時代。...

簡述早期東方文明與古代希臘羅馬的異同

按照歷史的走向和 科學發展特徵,可以把這一時代劃分為四個時期 愛奧尼亞時期 雅內典時期 亞歷山容大時期和羅馬時期.愛奧尼亞時期 雅典時期 科學發展主要在希臘本土上,其主要形式或特點是自然哲學,即自然 科學與哲學融為一體,這時的自然科學家同時又是哲學家。西元前6 西元前3世紀 亞歷山卓時期 這一時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