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我供佛供菩薩的香每次我點燃後只要出門都會被我母親折斷丟了,會不會影響什麼?謝謝

2021-04-25 13:29:44 字數 5461 閱讀 6839

1樓:水中應天

沒有什麼影響,不bai過這du證明了你學的並不太好。zhi沒有感化您的母親

dao。

如果您內學佛以後有所

容長進可以叫您母親看到您的改變,我想別說您燒香,就算是再有其他的您母親也不會反對的。還有是不是您所燒的香味道有些叫老人家受不了。好好找一下原因。

不過您母親的行為對您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她自己不是很有利。所以以後您要注意。或者是改變自己的方式或者等香燃完後再走。

總之折斷佛前香對您母親非常不好。

有人在我家給佛祖上香倒插然後我把香又拿出從新點燃給佛祖供上會不會有什麼不好

2樓:因緣法

沒事的,反而有功德。

供佛以香稱為香供。別人把香搞反了,你反正過來,這樣是對別人的幫助,也是對佛菩薩的恭敬,是有功德的。

我母親在幾十年前因為生氣把家裡給觀音菩薩上香的香碗打碎了然後不供奉了,從此家裡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直到

3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大神不計小人過,如果觀音菩薩那麼氣量小,就因為你們打碎了香碗,不供奉他了而報復你們,讓你們生活走下坡路。那麼你們供奉的是大神還是小人呢?不要太過迷信了,家和萬事興這句古訓才是硬道理,只要你們不斷的努力,財富才會進入家門,信仰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現在火箭都上了月球。

吳剛嫦娥都搬了家找不到了。又試問有那位大神能真正和凡人見下面或幫助到凡人呢。凡人不靠自己努力神仙也沒有能力幫他。

所以不要將幾十年前的事梗梗於懷。忘記了家庭和諧努力工作你的家才會重新走上上坡路。再責怪你母親反而越走越差。

4樓:匿名使用者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繼續供奉菩薩就好,每天早晚誦經,我們供奉菩薩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供奉而走出迷途,供奉的目的不是迷信,我們信但心不迷,這是我們供奉菩薩的目的,讀經是為了讓我們明理,有正確的觀念而讓我們從根本思想上走出迷途,慢慢改正自己錯誤的認知和行為,最終走出迷途

5樓:信諾健康

去廟上找師傅開解一下。拜一拜。走下坡路,也不全是這個原因。

菩薩是向善的。都是普濟眾生的,都會希望你們好。不會希望你們差的。

還是家裡面,遇到事情。或者有不和睦的地方。需要全集一起努力才會。

家裡供奉了仙和佛,我求了乙個佛墜,會不會對家人有什麼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印光大師 對於佩戴佛像的開示

正信佛教裡面,不建議任何人佩帶佛菩薩形象,君不見,真正出家眾,都沒有佩戴佛菩薩形象的,正信《大藏經》也沒有寫說可以隨便佩帶佛菩薩形象的。可以用於佩帶的:楞嚴咒,手上可以戴菩提子佛珠。

等等。(印光法師文鈔開示).前三日接到歧路指歸二本,見後附之徽章,頗不謂然。

**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階法師做佛誕紀念會,以釋迦佛像為徽章,光絕不知其事。事後道階來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褻瀆。至十二年仍復如是。

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於道階。道階尚能講經,而於恭敬尊重,完全不講,亦可嘆也。

彼會中所來之一切人員,各須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則彼此折福。

然現在由道階提倡,已成通規。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過愛,不能不為一說耳。——《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卷二.復鄔崇音居書》現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製(或金銀等)佛像、觀音像掛件為護身符,不僅不帶在衣服外,還緊貼**,進廁所也不摘,洗澡也不摘,褻瀆之罪絕非淺淺!

還妄想依此植福消災,豈有如願之理?!更有傳言所謂『男帶觀音女帶佛』之說!印光大師乃近代高僧,於此弊端之始就極陳其過,鑑於此流弊之氾濫,唯願大眾惜福,莫造罪業!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哪聽的仙佛不兩立,要不你再去求個仙墜

8樓:匿名使用者

「仙」是乙個人,乙個山。比喻人應該以一種在山巔上看待塵世的態度,也就是所謂的智者。而「佛」是乙個人,乙個弗。

是指人必須對未知的東西有所敬畏,並且保持探索。你有乙個佛墜並不影響你成為乙個生活的智者,所以並不衝突。

9樓:樸力允盛

1、擺香案,神佛像居中,前面擺五供(香爐1具居中,插三枝香;左右2花瓶,插鮮花三枝或五枝,以單數為宜;左右燭台一對,插紅蠟燭。合稱「五供」)。

2、五供前面擺五穀(五種顏色的穀物,如大公尺、黑豆、綠豆、黃豆、花生等)、五果(五色水果如蘋果、橘子、香蕉、葡萄、梨子等),三杯清茶等,切記不可以放葷腥,否則有損神佛福德(因為成神則「不食人間煙火之物」)、也損害自己的福報。

3、無論神佛菩薩還是其實都是可以一起供奉的,也可以共用一爐香。至於「佛爭一爐香」的說法純屬迷信或民俗,當不得真的。因為佛菩薩是大成就者,他們是來度眾生的,大慈大悲法力無邊,已經沒有分別心了,自然不會計較;而神仙、祖神、包括天地君親師,都屬於還沒有跳出輪迴的六道眾生,自然願意親近佛法,不僅不會計較,而且更具歡喜心呢!

不過要注意的是,你上香的時候,一定要口稱你拜祭的佛菩薩神靈的名號(心裡想著也行),拜觀音菩薩就口稱「南無(發音「拿摩」)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拜佛祖就口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拜玉皇大帝就口稱「南無玉皇大帝」等等就可以了。如果想偷懶,或者時間太趕,你就可以統稱為「諸天神佛」即可。

供奉菩薩的香爐裡香根查滿了插不上了,我就用手把以前的香根攪上來了再繼續插香,我這麼做是不是不對?做

10樓:徭秀榮甕壬

阿彌陀佛!

若是有竹籤的香,在每次上香之前都要把上次剩下的竹籤先處理掉。

沒有竹籤的香,香根必須定期處理,您的做法沒有問題。

生意差跟這個沒有一點點的關係。生意好也跟您給菩薩上香沒有一點點的關係。

11樓:鐵牌殺手

施主著相了,如果菩薩是那麼小氣的佛,那麼他根本就修不成正果,假如你於心有安,那麼就燒香前直接通告,佛菩薩,你受人尊重,香爐都插滿香根了,世間瓶子裝水滿則溢,我來幫你清理清理,對了不搭話等於菩薩預設,呵呵,應該把香根全拔了,生意就好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點關係都沒有,不要迷信。生意好與不好和你香爐的東西沒關係!

13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關係的!佛菩薩不會怪罪的!

佛教信徒初一十五燒香擺供,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嗎?

14樓:魚兒讀書會擺尾

農曆的初

一、十五是「十齋日」,是所謂「諸罪結集」的日子,所以信徒們一般在這兩天都要燒香。燒香有講究,並非隨心所欲。

燒香前,先得清身、靜心。敬神佛燒香取奇數,因為奇數屬陽,神也是屬陽,一般以三支為宜,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也可以根據心願確定香的炷數,或三炷,或五炷,或七炷,或九炷,至多十三炷,即為功德圓滿的高香。

點香時,左手拿香,右手拿燭,香火點得越旺越好。接著,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把香插在香爐中的香灰裡,然後,雙手合十,雙掌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念。

插香枝也有講究,要用左手,因為右手日常處理萬事,常接觸不潔的東西。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

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淨而不染。」

焚香膜拜的儀禮一般是這樣的:雙手舉香合什,平舉過頭,往下至肚臍上,連續膜拜三次。為了表示虔誠,更隆重的是拈香跪拜,要三跪九叩。

一跪三拜,三跪則九拜。跪時先出左腳,手背向上,拜跪時如果拈香,則左手拈香,右手合什;不拈香,就雙手合什,自上而下,頭部觸地,雙手掌面分開按住地面。據說,拜神佛與拜喪者不同,拜神佛時,掌心必須向內;而拜喪者卻是掌心向外。

拜神佛是祈求與自己或家人有關的事,所以要掌心向內。

「燒香」的過程就是「拜佛」的過程,一系列行為過程雖然是外顯的,真正的「拜佛」、**、許願又是隱藏於內心的,雖然見到當時嘴巴略有張合,似念念有詞,但一定是默不作聲的。

15樓:歷史的集合號

我們知道佛教在東漢時期開始從中亞地區進入到我國境內,在南北朝、隋、唐時期達到了鼎盛,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對佛教非常敬仰,並逐漸形成了中原佛教自己的風格,佛教信徒每逢初一十五還要燒香擺供,那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嗎?

燒香首先佛教中是有很多講究的,我們要有一顆虔誠清淨的心去朝拜菩薩,要心如止水、一塵不染,這是佛教信仰中最重要的要求。如果帶著乙個功利的心來朝拜就是非常急功近利的,是不可取的。

每當信徒在初一十五燒香祈福時都會供一杯水,這杯水的寓意並不是給菩薩喝,而是信徒借助這杯水希望自己的心能像水杯中的水平面一樣心如止水、波瀾不驚,達到內心中的平靜。

點香其次燒香擺供的供品也很有說法,這會根據信徒擺放的水果、鮮花的種類、數量的不同而所隱含的寓意也會不同。比如水果的寓意並不是給佛菩薩吃,而是一種教育,這種教育叫做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個「果」字就代表著結果。當我們拿水果上供時就是在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要眾善奉行、諸惡不做,種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這個在佛教中是非常講究的。

拜佛上香時也是三根為最佳,點燃時舉過頭頂一鞠躬,再插入到香灰中。同時叩拜也有講究,當我們叩拜時是用我們最珍貴的頭顱去頂禮佛菩薩的雙腳,這個意思是要消除我們心中的貢高我慢。貢高我慢是人類一種自負、瞧不起別人的心態,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因為這種負面的情緒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比如目中無人、剛愎自用都是自負的結果。

總之每當初一十五上香時的這些講究,都是在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消除自身的缺點,在為人處世的時候要保持清醒冷靜,才能將生活過的順心如意。

16樓:十日讀書閒話

佛教信徒在初一十五燒香擺供,裡面有很多的講究,不能隨便侍弄,否則的話就不如不去燒香唸佛了。首先,燒香擺供之前,需要有一顆虔誠向佛的心,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其他的任何講究都將真的只是擺設了;其次,擺放的供品的不同,代表了所隱含的寓意不同;另外,即便擺放了供品,燒香之前,也需要保持一顆虔誠的心,和一顆平常心,而不是一顆功利的心。下面作個簡單的介紹。

第1、在初一十五燒香擺供之前,首先要懷有一顆虔誠向佛的心,而不是想要通過燒香擺供,敬獻佛祖,從而期望從佛祖那裡交換到什麼。需要做到的是,哪怕不是初一十五,都需要懷有一顆虔誠的心。這樣,到燒香擺供之時,才不至於讓燒香擺供只是表面功夫。

第2、所擺放的供品不同,所隱含的寓意自然也不相同。任何一位信徒為佛祖菩薩獻供品,不會因為供品價值的高低而表示虔誠與否,敬獻一盤普通的水果,和敬獻一盤名貴的水果,實際上只需要有著虔誠的心,意義自然沒有什麼區別。佛祖有著大慈悲的心,對於想要得到福報的人,可以供上水果,而對於一心禮佛的信徒來說,可以供上清水,以期獲得澄澈透明的菩提心。

第3、擺放了供品,同樣需要保持一顆虔誠的心,和一顆平常心。燒香之前,需要洗淨雙手,因為燒香就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不可燒香之時懷著一顆功利心。上香以3支為宜,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同時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

上香的數量不在多,而在心誠。

總之,佛教信徒在初一十五燒香擺供時,裡面有著不少的講究,但所有的一切的前提,是需要有一顆虔誠向佛的心,否則即便已經按照所有的講究將供品擺放好,又上了香,實際上所做的這一切都只不過是真正的表面功夫。時刻懷有一顆虔誠的心,哪怕是在平常的時間,也在誠心禮佛,到初一十五真正上香擺供之時,這些所做的事情自然就具備了這些講究。

為什麼要給佛菩薩供花,供花,供香

佛像前面供花,花是代表因,所以因與果,世 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佛在大乘經上常說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為什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講這一切萬法的轉變,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個因果互相轉變,相續不斷。所以因果是講相續不斷的意思,是講無量無邊變化的意思,這個是事實的真相,所以說因果不空。先開花後...

供佛怎麼擺饅頭,供觀音菩薩需要幾個饅頭怎樣擺

我們這樣擺 下邊五個中間三個上面乙個 一共五個,地下三個上面兩個,一倒一正,三層 供觀音菩薩需要幾個饅頭 怎樣擺 其實我們供奉佛菩薩的一切貢品都是表法的,比如 花果 表示因果,饅頭不需要太大 五個就好,下面四個上面乙個 這些沒有過多的講究 恭敬心去做就好。本無規定,但佛門中 7 為完滿之數。擺放於觀...

家裡供的佛堂供的太多了能送走麼,家裡供佛堂不想供了怎麼辦

家裡供的佛堂不能送走,該送哪尊,往哪送,家裡供佛心中有佛,不論你供多少都要供,不能有這種想法 家裡供佛堂不想供了怎麼辦 既來之自安之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更不要說佛堂啦 燒香簡單 供果哪怕是蔬菜就可以的 不怕少 燒香時候會有無形來拜佛 無形會因為你創作的機緣對你有一定的分聯絡 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不允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