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出家人受戒時法院判決書無效

2021-04-19 05:58:35 字數 2671 閱讀 5967

1樓:蝸牛太牛

法院判決書對所有人都有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例外。

2樓:小熊吧啦童鞋

都說出家人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之中。既然已是出家人,當然不受世俗的約束,但是佛教有屬於自己的約束機構,中國就有佛教協會,出家人犯戒,協會自有一套管制的方法,但是最重不會超過法院判決。

出家人受戒時的詞是啥

3樓:一次挑戰

沙彌戒按照佛家制度,出家人在接受剃度後,同時就要授沙彌戒,此人便成為「沙彌」。沙彌是梵語,義為勤策男,表示當勤受比丘的策勵,息惡行慈的意思。沙彌戒共有十條,前八條與八戒相同,再加上兩條出家人的戒律。

比丘戒當沙彌年滿二十歲時,經剃度師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長老,共同為之授比丘戒,漢地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此人便成為比丘。受比丘戒滿五年後,方可以離開剃度師,自己單獨修道。

丘尼戒至於女子出家,同樣要先隨一位比丘尼學習,受沙彌尼戒,沙彌尼戒也是十條。到年滿二十歲,受比丘尼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 條.正式成為比丘尼。

出家比丘傳戒 「三壇大戒」

出家比丘傳戒有所謂「三壇大戒」之說,也就是乙個出家人一共要經過三次大的傳戒。初壇即傳授沙彌戒。在三壇戒中,以傳沙彌戒時間最長,這是因為剛剛出家的人對寺院規矩和傳戒禮儀都很陌生,要花很多時間學習和演練。

傳沙彌戒的程式

在傳沙彌戒時,有掛搭、寫請啟、請引禮師、道喜看單、教習禮儀、貼單、通啟二師、請戒開導、查驗衣缽、露罪懺悔、下沙彌啟、夜禮通宵、傳沙彌戒等程式。所謂教習禮儀,是由寺院專門的引禮師教授新出家人佛家禮儀,訓練行、住、坐、臥、合掌、頂禮、長跪、持香、拈香、唱贊、搭衣、展具、過堂吃飯等規矩。

此外還要演習受沙彌戒過程中的禮節,如站隊形、禮謝、迎請等。所謂夜禮通宵,是指在受沙彌戒的前夜.新出家者要通宵禮佛,祈求業障消除,諸佛加被,使得以受沙彌戒。其他的形式,與受五戒等大體相同。

傳授比丘具足戒

二壇是傳授比丘具足戒。作為一名出家人,真正出家身份的完成,受具足戒是一種標誌。受具足戒的程式相對簡單一些。

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之多,但都以「四重戒」為根本,所以戒壇上只宣四重戒,其餘枝節戒律,命受戒者下壇後學習。

傳授菩薩戒

三壇是傳授菩薩戒。佛家認為。菩薩是由於受了菩薩戒而來,而佛都是由菩薩修成的,所以受菩薩戒是養育三世諸佛的搖籃。

菩薩戒的內容,即三聚淨戒,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部分。菩薩戒雖然非常高,但屬於大乘法門,包括人與所有生物,凡是發了無上菩提誓願者,都可以受戒。

如果沒有傳戒師,也允許在佛像前自誓受戒。不過,三壇傳戒的菩薩戒還是有一定儀式的。

從元代開始,受菩薩戒的乙個突出特點就是要在傳戒前燒香疤,也就是讓受戒者在頭項部燃香,或九炷,或三炷,或十二炷,以示終身守戒的決心。有些描寫唐代佛教生活的影視作品,那裡面的出家人頭上都有戒疤,其實這是錯誤的,燒戒疤只是元、明、清三代才有,唐代時並沒有這種儀規,現代中國佛教界也已經廢除了燒戒疤的習俗。

出家人受戒過程如此複雜。但舍戒卻是相當簡單的。佛家規定,受比丘戒以後,如果又厭倦了出家人的清苦生活,受不了戒律的約束,只要對任何乙個人(不一定是法師)宣告,自己願意舍戒,便可以放棄比丘身份,改變獨身的生活。

如若不捨戒,不放棄比丘身份,卻私自違反戒條,這叫做「破戒」,

祝你好運!

佛教出家人為什麼受戒一定要燙戒疤

4樓:青竹遺風

現在不存在一定。從2023年起**佛協已發檔案,明令禁止僧人授戒燙戒疤的習俗。有些人還在燙,屬於他自己發願供佛的個人行為。

5樓:匿名使用者

戒疤是佛教出家人持戒的印記。當下,大多數的寺廟已不再點戒疤。

6樓:

剃頭是 清規!

燙疤 是戒律!

出家人需遵守哪些戒律?

7樓:匿名使用者

沙彌及沙彌尼應守的十戒是:不殺戒、不盜戒、不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離高廣大床戒、離花戒、離歌舞等戒、不蓄金銀財寶戒、離非時食戒。

比丘及比丘尼應守的具足戒,在諸律中數目頗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條,二五0條;比丘尼戒三一一條,五○○條等說。凡要成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須先受過沙彌戒。年滿二十歲至七十歲者,身體康健,剃去鬚髮,披上袈裟,遵行數百條戒律,而受過受戒儀式的人,才正式成為比丘(尼)。

沙彌、沙彌尼十戒:正式出家而守持的戒律,開始學習遠離世俗生活,主要是讓年少、初出家的僧眾學習。

離殺生;

離不予取(離偷盜);

離非梵行(離淫慾);

離妄語;

離導致放逸原因的谷酒和果酒;

離非時食(離非食進食、過午不食);

離跳舞、歌唱、**、**戲劇;

離莊嚴(美麗)原因的花蔓、芳香(香水)、塗油、衣物、裝飾品;

離(坐臥)高廣大床;

離接受金銀(錢)。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戒律,通常指毗奈耶,廣義上尚指最初的屍羅、出家眾的學處、波羅提木叉、不同部派僧團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

毗奈耶(梵文:vinaya)是佛教術語,為三無漏學之一。有關戒律規定與解釋的佛教經典的彙總,稱為律藏(巴利語:

vinaya-piṭaka),與「經」和「論」合稱「三藏」。專門學習戒律的佛教僧侶稱為律師,以戒律研習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對於學習佛法者,嚴謹遵守戒律是絕對的重要。對研究佛學思想有些深刻而不可替代的意義。

出家人受戒時的詞是啥,出家人受戒是什麼意思

沙彌戒按照佛家制度,出家人在接受剃度後,同時就要授沙彌戒,此人便成為 沙彌 沙彌是梵語,義為勤策男,表示當勤受比丘的策勵,息惡行慈的意思。沙彌戒共有十條,前八條與八戒相同,再加上兩條出家人的戒律。比丘戒當沙彌年滿二十歲時,經剃度師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長老,共同為之授比丘戒,漢地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此人...

為什麼出家人提倡金剛經?

金剛經是一部關於 最高無上 智慧型的佛家經典。聞說 念誦 為他人說,都有無限功德。金剛經,在中國,是由佛門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提持的。提持金剛經 包括聞說 念誦 為他人說 的功德不可思議,這類資料在佛門到處可見。到寺院去,最主要的還是 聞法 佛法 聞思修證 的第一步!而 聞法 的前提,還是經典 佛經 附...

出家人為什麼要搭袈裟,什麼人能穿袈裟

袈裟不是單單指的是那件紅色的布,僧人們的日常穿著也叫袈裟,袈裟就是壞色衣也叫染色衣,是與俗家白衣相區別的。紅色的袈裟不是所有場合都要披搭的。影視作品的都是認為誇張了僧人披搭袈裟的場合場所。唯有僧人們於禮拜 乞食 講聞佛法 羯磨儀軌聚會等等場合才可以披搭。所以少林寺的僧人們的做法是合乎佛教規定的。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