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窯洞簡介,陝北窯洞的簡介

2021-04-14 19:49:16 字數 1656 閱讀 8927

1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分享是一種樂趣

居形式。當地百姓自古以來就有住窯洞的習慣。  窯洞建築因地勢而導師有平頂式、靠崖式和天井式三種。

平頂式窯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磚石壘砌而成;靠崖式窯洞是將山坡一面垂直剷平,然後在平面上鑿挖窯洞。天井式窯洞是在平地上挖坑,深7公尺餘,四周見方。然後在坑的四壁下部鑿挖窯洞,形成天井式四方宅院。

另從窯院一角的一孔窯洞內鑿出一條斜坡甬道向地面,為住戶進出之階梯式通道。天井窯院內設定有出水通井,院內一般都種有高大樹木,沿窯院頂部四周築有帶水簷道的磚牆。宅院內有作糧倉用的窯洞,頂部開有小孔,直通地面打穀場,收穫之時可直接將穀場的糧食灌入窯內糧倉,平時孔口置避雨蓆棚。

宅院內有單獨窯洞,可作雞舍牛棚。天井窯院還有二進院、三進院等,即多個井院的組合。進入村內,只聞人言笑語,雞鳴馬歡,卻不見村舍房屋,所謂"進村不見房,見樹不見村。

"外地人又稱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窯洞建築美觀耐用、節約耕地、保護植被、冬暖夏涼、靜無噪音,內部陳設同樣可以"現代化"。  天井窯院既是遊覽農村的一大景觀,也是考察研究黃土高原民俗和原始"穴居"發展演進的實物見證。

雖然陝北有些地方窯洞形式有變化,但是窯洞自身的建築結構卻是一樣的。庭院結構和物品設計上,大多一戶一家乙個獨院。大門建築形式也根據經濟情況,大門既有木條訂編的簡易大門;也有用大量石塊和木頭及石獅建成的莊重氣派的樓門;

陝北窯洞的簡介

2樓:匿名使用者

土穴搖動建築居住心是最早發生在黃河中游,晉陝峽谷兩岸的黃土高原上。

陝西窯洞的介紹

3樓:王者泰山

陝西窯復洞是中

國北方黃土高原製上特有的漢族民居形式,分土窯洞

、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界面子窯洞多種。到陝西旅遊,無論是遊覽延安,還是遊覽榆林地區,抬頭低頭隨處可見那或傍山而建、或平地而箍、或沉入地下築成大井式院落的窯洞,一孔孔,一排排 遠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上的漢族先民就有挖穴而居的習俗。因為高原上的黃土粘、硬,不易塌陷。

窯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裡鑿土挖洞,施工簡便、便於自建、造價低廉,而且住在裡面冬暖夏涼。直到今天,窯洞式房屋還廣泛分布在黃土高原,居住人口達4000多萬。

黃土高原的窯洞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窯洞民居產生於黃土地,隱藏於黃土層中,沒有明顯的建築外觀體量,窯洞村落星羅棋布於黃土原下。

潛藏於黃土下的窯洞與大地融為一體,只有向陽的乙個立面外露,俗稱「窯臉」。這唯一的建築立面反映出拱形結構的受力邏輯及門窗的裝飾藝術,展示著窯洞的個性。各地窯居者,不管經濟條件差別多大,都力求將「窯臉」精心裝飾一番。

從簡樸的草泥抹面到磚石砌築窯臉,再發展到木構架的簷廊木雕裝飾,歷代工匠也都經心血傾注在這唯一的立面上。

窯洞院落或窯房混合院落的拱形門洞、門樓,一直是傳統民居中重點裝飾的部位。在傳統民居建築中,宅門可表現房主的社會地位、財富和權勢等。按中國風水觀念講,「宅門」是煞氣的必由之路,所以要用鎮符鎮住煞氣,鎮符在民間流傳最廣且最具感**彩的形式是貼門神。

後來演化為年畫、楹聯等。

5樓:匿名使用者

窯洞是靠山水平打(挖)的洞;由於土層厚,人住在裡面的特點是『冬暖夏涼』。

陝北的簡介,陝北窯洞的簡介

陝北 這裡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 繩結區域 從商周時代起,鬼方,獫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盧水胡,鮮卑,氐,突厥,党項,羌,女真,蒙古,滿等少數民族先後以戰勝者的雄姿,走上這塊歷史舞台,從而演出了一幕幕歷史壯劇。陝北成為華族 漢代以後的漢族 和其他少數民族融合與交流的 繩結區域 在陝北形成了以秦漢文...

黃土高原的窯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黃土高原的窯洞與當地自然環境有何關係

窯洞是bai 一種民居建築形式,是中du國大zhi 陸黃土高原地區dao 例如陝西省 回和山西省的特色建築答。主要特點是頂上覆土,內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 應天圓地方之說 多數後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見的單間窯洞寬3.5公尺左右,高3 4公尺,深5 9公尺。前面有木結構 帶門和格仔窗的外壁。內部牆面...

我國黃土高原的窯洞能反應當地的什麼氣候

乾燥少雨 夏季高溫冬季寒冷的氣候。內 黃土高原的黃容 土深達一二百公尺 極難滲水 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由於黃土高原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又兼乾燥少雨 夏季高溫冬季寒冷 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 十分經濟 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由於自然環境 地貌特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