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日應該是人去世的那天還是出殯的那天

2021-03-25 13:54:25 字數 1690 閱讀 4150

1樓:漫隨流水

去世的那天。

忌日,意思先人的卒日稱忌日,每逢忌日設筵席祭內祀稱為做忌日。「忌容日」過去也叫「忌辰」。忌日就是人死的那天的日子。

出自《禮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白話譯文: 君子有終身的悲痛,那就是每年父母的忌日。

除了清明節之類的日子外,家屬、親友也會在「忌日」這一天掃墓、燒錢、祭拜死者。

祭奠的獨特習俗:

出殯次日清早,晉南聞喜等地講究家人送飯至墓前澆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進便飯。翼城一帶,家人次日赴墳地致祭時,要用鍬往墳上添新土,使墳丘前後周正,不偏不斜,俗稱「扶山」。

而太原一帶自安葬後,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後清明祭掃時,才允許往墳丘上添土。兩地習俗,相異如此。

到新墳添土、奠紙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後第三天 ,稱為「復三」,又叫「圓墳」、「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長子帶領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親都去,如忻州河曲,親友帶上火鍋、柏柴去墳地匯聚,祭奠後食畢而歸。

2樓:左岸天使

注意,「忌日」和「祭日」是不同的語法內容。所謂「忌日」是為了忌諱或是回避諱一些事物或事件而設定的日子答!比如說老黃曆中的「宜」「忌」等。

「祭日」只是指去世幾週年,去世後百日祭奠不算祭日,「祭日」的週期是一年,即常說的逝世幾週年,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把「祭日」叫做「忌日」,因為「忌日」的範圍比「祭日」要廣。所以在親友逝亡方面,「忌日」應取「祭日」之說,也就是親人去世那一天!

人的祭日是算死的那天還是下葬那天

3樓:妄與梔枯

人的祭日不是算死的那天也不是是下葬那天,人們把清明節稱作「祭日」。紀念某人去世的日子應為「忌日」,也叫「忌辰」。

祭日活動由來已久,源於華夏先民對日神的崇拜。夏商周三代都有祭日的傳統。夏尚黑,祭日在日落之後;殷尚白,選在紅日當頂時舉行;

周尚赤,習慣於早晨和黃昏時祭日,此時太陽皆呈紅色但周代以「天」為最高神,日神品位下降,只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時節進行祭祀。

祭奠的獨特習俗

出殯次日清早,晉南聞喜等地講究家人送飯至墓前澆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進便飯。翼城一帶,家人次日赴墳地致祭時,要用鍬往墳上添新土,使墳丘前後周正,不偏不斜,俗稱「扶山」。

而太原一帶自安葬後,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後清明祭掃時,才允許往墳丘上添土。兩地習俗,相異如此。

到新墳添土、奠紙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後第三天 ,稱為「復三」,又叫「圓墳」、「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長子帶領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親都去,如忻州河曲,親友帶上火鍋、柏柴去墳地匯聚,祭奠後食畢而歸。

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節當日或前一日,晉中一帶還有一種「燒心」的習俗。這一天,家人、親友,特別是出嫁的女兒須親至墳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襪各式紙紮外 ,還要蒸空心的麵供和( huo活)「麵心」。

4樓:心靈的感悟

祭日,包括燒

七、燒百天、燒周,是從逝者死亡的當天計算,死亡當天算作一天。

對逝者的祭奠,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具有悠久歷史。通過祭奠活動,1,可以增加親人之間聯絡,加強感情,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2,可以教育年青一代,尊老、愛老、敬老,形成良好家風,良好家風推動社會風氣進步與發展。

5樓:大小哈

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祭日這句話你懂嗎

從去世當天還是出殯那天算起一百天,是百天祭日

人去世後,應該是先登出戶口還是先清算保險

從法律上說,應該是先登出戶口。因為房產的轉移,涉及都繼承權問題,雖然麻煩一點,還是應當按照規矩來。身故保險金是商業的人壽保險中的專用名詞,指被保險人在投保人為其購買人壽保險後身故的,保險公司依照保險合同給付的保險金。憑 居民戶口簿 居民身份證 死亡醫學證明書 或 死亡鑑定書 辦理,收繳 居民身份證 ...

資金是負數的時候應該是作借方還是貸方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或貸表示發生額和餘額方向的,盡量不用負數表示。貸方負數就是借方要用借方表示。應不應該是負數為什麼樣在借方時負數,在貸方是正 因為財務費用本身就是屬於乙個損益類科目,一般發生費用時都記在借方。財務費用 利息收入記在借方用負數表示,這樣體現的是費用的減少。在審計時,你的所有費用都記在借方...

過生日準確的說應該是按陽曆還是農曆

因為各地習俗或是家庭習慣的不同,城市有很多都過陽曆,農村大多過傳統的農曆,我認為生日過哪個應該根據你生日日期的情況,像我有個同學,生日是陽曆1月1日,他就每逢元旦過生日,好記而且挺有成就感的,還有個同學,生日是農曆正月十五,正好是元宵節,他就青睞過農曆,不僅生日大,而且還跟傳統節日一起過,我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