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五號 神州六號 嫦娥一號,神舟六號和神舟五號和嫦娥一號有什麼不同?

2021-03-22 21:13:29 字數 4622 閱讀 5440

1樓:匿名使用者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於2023年10月15日9時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202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這個飛船標誌著中國成為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有能力自行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航天員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

嫦娥一號是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尺寸為2000公釐×1720公釐×2200公釐,太陽能電池帆板長度18公尺,預設壽命為1年。

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型別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

2樓:匿名使用者

看到你眼

花,超長,選150字吧(複製)

神舟六號和神舟五號和嫦娥一號有什麼不同?

3樓:乾掉礙事的

多得是了

先說神舟的(下面簡稱 6號 和 5號)

太空時長:

5號的21小時

6號的115.5小時

航天員5號1人

6號2人

太空衣5號的太空衣始終未能離身

6號的太空衣主要由服裝、頭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組成活動範圍

5號僅限返回艙

6號能開啟返回艙艙門,進入軌道艙進行科學實驗。

活動內容

5號進行簡單的科學實驗

6號首次進入軌道艙生活,開展多項科學試驗

太空食品

5號即時食品

6號的好多,有50種左右:包括四種主食,「鮑魚」等菜餚及水果如廁問題

5號只用尿不濕

6號有專用馬桶

飛船結構

6號軌道艙更重,運載能力更強,其它與5號相同~~~~~~~~~~~~~~~~~~~

嫦娥是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第乙個月球探測器

4樓:匿名使用者

神舟系列是載人飛船 嫦娥系列是探月飛船 神五神六主要是載荷不同

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号、嫦娥一號、嫦娥二號以及發射時間、太空人,以及以

5樓:月馨謹熙

楊利偉神舟六號 2023年10月12日9時整 費俊龍·聶海勝

神舟七号 2023年9月25日21時07分至22時27分 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

嫦娥一號 2023年10月24日18時05分 (無)【人造衛星】

嫦娥二號 2023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345毫秒 (無)【人造衛星】

6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0月25

7樓:百度使用者

都市風格豆腐干豆腐干鳳凰城vbhrghfdsdf個人的風格的廣泛

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号、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及發射時間、太空人,及以後的航天計畫

8樓:kitty鎧

嫦娥計畫: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工程師歐陽自遠;

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測控通訊指揮部部長朱民才

衛星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葉培建,副總設計師孫澤州、孫輝先;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志強;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陳閩慷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劉建忠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

繞月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 副總指揮 李春來繞月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 副總設計師 張洪波「嫦娥一號」衛星副總設計師 有效載荷總設計師 孫輝先「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總指揮 吳季

巡視器總體主管設計師溫博(女)

測控數傳分系統主管設計師張婷(女)

天線分系統主管設計師戰榆莉(女)

供陪電分系統主管設計師陳燕(女)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董光亮等。

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神舟六號」和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發射成功,標識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進入世界

9樓:優樂美

(1)火箭在加速上公升過程中速度和高度變大,故機械能變大,但消耗了燃料的化學能,是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

在發射過程中,火箭是通過向後噴出氣流,對氣體施加了乙個向後的作用力,由於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受到了氣體對它施加了乙個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公升空.

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由於慣性的存在,所以火箭向東發射可以節省燃料;

(2)飛船在脫離火箭之前,飛船與火箭的速度相同,沒有發生位置變化,所以飛船相對火箭是靜止的;

(3)飛船在從遠地點到近地點執行的過程中,飛船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4)假如重力突然消失,物體就漂浮在空中,不會有萬馬奔騰、川流不息;

沒有重力,稱也不能使用,所以也就沒有短斤少兩;只與光的傳播與重力無關.

故答案為:(1)增大、相互、熱值大、偏東

(2)靜止

(3)減小   增大

(4)c

及求神舟五號,神舟六號,嫦娥一號的資料新聞用英語

10樓:匿名使用者

神州七号

神州七号是中國航天的重要階段,現在神舟七号運載火箭已經開始研製,按照計畫是在2023年實現發射。屆時,神舟七号將重點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太空行走)技術。

原訂2023年發射,但由於部件的技術問題被推遲了半年,計畫2023年發射。

發射神舟七号飛船的仍然是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此前這種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六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術基礎。目前新一枚運載火箭元器件的採購與生產已經。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說,這一次他們將採用質量更高的元器件。

針對前幾枚火箭的飛**況,科研人員還將對這枚火箭進行區域性改進,來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們還考慮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攝像頭,使火箭的工作狀態更直觀。

從神舟七号開始,我國進入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在這一階段裡,將陸續實現航天員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等科學目標。整個二期工程的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由長征二號f型火箭擔任。

荊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間,他們要把載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後完成有人的交會對接工作,預計還有五六枚火箭的發射任務。

與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号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太空衣和氣門閘。因為「神舟」七号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門閘和太空衣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太空衣還要攻關,太空衣的研究進度決定了神七進度。」黃春平又補充說,「不過,中國完全有能力解決。」

為了適應真空的環境,「神舟」七号太空衣從氣密、通訊、排洩、通訊、電源、活動關節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較大提高。

「神舟」七号將有三名航天員,乙個要出艙行走,乙個在軌道艙迎接,返回艙還要留人。出艙活動將有行走、操作、擰螺釘等安裝裝置等專案,為今後建立太空空間站作準備

根據中國探月衛星工程的四大科學目標,嫦娥1號選用的有效載荷有6套24件,包括ccd立體相機、雷射高度計、成像光譜儀、伽馬/x射線譜儀、微波探測儀和太陽風粒子探測器等。其中ccd立體相機是拍攝全月面三維影像的專用相機,在中國屬首次使用;成像光譜儀用於獲取月面光波圖譜;伽馬/x射線譜儀用於探測月球表面元素;微波探測儀除用於獲取月壤厚度資訊外,還能給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溫度圖和月球兩極地面的資訊。

中國將於今年下半年實施「 神舟七号」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畫進行。據悉,「神七」此次飛天將實現多項技術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員人數將增至3人;二是將實現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後會擇機釋放一顆伴飛小衛星(本文簡稱「伴星」),等等。

「伴星」能幹什麼呢?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這顆「伴星」的任務是用ccd立體相機近距離為在軌飛行的「神七」拍照。屆時我們將獲得首張中國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的三維立體外景**,該**以太空為背景,展現「神七」高速執行的獨特景致,將成為中華民族飛天的永久性歷史見證。

「神七」僅僅是帶了乙個機器「攝影師」上太空嗎?呵呵,當然不是!

在此之前,中國已經成功地發**數顆小衛星,小衛星技術臻於成熟,「神七」攜帶「伴星」上太空意義更非同小可。

首先,是小衛星投放手段的變化。以前中國的小衛星都是靠運載火箭發射入軌的;而這次是將小衛星安放在「神七」留軌艙的最前端,當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後既可按指令自動彈出飛船,也可由航天員手動「擇機」釋放,投放方式更靈活,「擇機」釋放就是可以根據需要想什麼時候釋放就什麼時候釋放。

其次,「伴星」可以作為偵察衛星使用。港媒透露,「神七」攜帶的這顆「伴星」上,裝有與「嫦娥一號」類似的ccd立體相機,可以拍攝出高畫質晰度的地表影象。「伴星」由「神七」擇機釋放入軌對感興趣的地表進入拍照偵察。

神州六號飛船怎麼脫離地球的引力,飛到很遠很遠的太空的

人造衛星為什麼會飛出地球呢?我們知道,無論你把足球踢得多高,它總是要落回地面的。飛向幾公里高的炮彈,早晚也是要落到地球上來。踢向天空的足球,射往高空的炮彈,為什麼不能一直飛向高空離開地球呢?原來地球周圍的物體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跑不出它的引力範圍。人造衛星為什麼能環繞地球運轉,而長久不落下來?因為...

神州6號上天的時間,神舟六號是多久上天的

中國第二個載人航天飛船。於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公升空。搭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繞地飛行了115小時32分鐘。並於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7日4 33成功降落於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降落場。中文名 神舟6號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發射時間 2005年10月12...

簡述神舟六號飛船成功發射的意義

美聯社在評價中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就時說,對中國來說,載人航天計畫是個樹立威信的專案。2003年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把人類送入太空軌道的國家。這家通訊社還特別關注中國關於致力於太空探索的目的的表態,中國表示,中國發展航天技術完全是出於和平的目的,它反對在那裡部署任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