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呼和浩特的歷史,呼和浩特的歷史是什麼?

2021-03-22 13:36:04 字數 3912 閱讀 1794

1樓:匿名使用者

30~50萬年前,呼和浩特地區就有人類生息。夏商周三代,北方許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動。戰國趙武靈王於陰山河曲築雲中城(遺址在托克托縣古城村西),秦置雲中郡,治在雲中城。

漢仍置雲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雲中郡增設置襄郡,建成樂城為郡治(遺址在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魏設雲中縣。魏齊王年間(240~254),鮮卑族拓跋部定都成樂城,改稱"盛樂",北魏建國後設為北都,北齊於此置紫河鎮。

隋唐時期稱"白道川"和"哈羅川",先後為突厥人和回紇人據地,**王朝與之時戰時和。隋於盛樂城置金河縣,並於城南築大利城,唐于此設單于都護府。唐神龍三年(707),邊將張仁願築東受降城(遺址在托克托縣城關鎮北),以扼突厥。

遼、金、元三代稱"豐州灘",遼神冊年間(916~921)築豐州城(遺址在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遼初又在東受降城置東勝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東勝州舊址置東勝衛,並於南部置鎮虜衛(衛址在托克托縣黑城子)。

明成化年間(1465~1487),蒙古達延汗統一蒙古諸部,領有此地;後其孫阿勒坦汗(俺答)率土默特部駐牧豐州灘,隆慶五年(1571)受明封為"順義王",次年築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清初為清王朝靖北據點。雍正元年(1723),置歸化城理事同知廳,直隸山西朔平府。

雍正十三年(1735)議築綏遠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為八旗兵駐防城,乾隆四年(1739)築就,設將軍署,後增置綏遠同知廳。2023年改歸化廳為歸化縣,2023年合併綏遠廳為歸化縣,2023年改為歸綏縣。2023年綏遠省建立,以歸綏城區設歸綏市,為省會。

2023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2023年4月25日,撤歸綏省,併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市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的城"。

2樓:

baidu百科 搜呼和浩特又詳細資料

呼和浩特的歷史是什麼?

呼和浩特歷史的變遷

呼和浩特歷史名稱的演變

3樓:匿名使用者

呼和浩特地區建城史可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至今已有2023年的歷程。

西元前475年,我國歷史進入了諸侯爭雄的戰國時期,趙國攻占了呼和浩特地區,並在這片土地上修長城,築城池。據史籍《虞氏記》載:「趙武侯自五原、河曲築長城,東至陰山。

又於河西造大城,一箱崩不就,乃改卜陰山河曲而禱焉。晝見群游於雲中,徘徊經日,見大光在其下,武侯曰:『此為我乎』!

乃即於其處築城,今雲中城是也」。文中所說趙武侯所築雲中城就是今天呼和浩特西南42公里處古城鄉的古城。可見,城市選址的主導因素是軍事和政治需要。

古城為方形,周長8公里,面積約4平方公里。雲中城是呼和浩特市的建城之始,不僅年代久遠,而且也是呼和浩特地區早期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古城。

漢代呼和浩特地區古城有三十餘座,城市設施較完善。從出土文物及古城遺址發現,這些古城形狀相仿,建築風格相同,大部分有內外兩城,城內置有官署、廟宇、民居、作坊、糧倉、街道等。城外有墓地。

有的城市還附有甕城,城障,烽燧等軍事設施,呈棋盤式的規劃模式。

隋唐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里坊制」城市形態形如「萊畦」發展到了頂端,這種城市形態也影響著呼和浩特城市形態的發展。

公元920年(遼神宗五年),在呼和浩特地區設天德軍和豐州城。豐州城故址在現呼和浩特市東郊9公里處的白塔村北,是當時豐州灘上最著名的一座城市。自建城後,遼金元三代沿用,長達450餘年之久。

豐州城,呈方形,面積約為1.3平方公里。城牆由夯土築成,高達8公尺。

沿城牆築有馬面和角樓。四面設城門,並築有甕城。人口最多時達到10萬居民。

根據考古發掘證實,當時城市的建築布局是仿照唐代中原地區的城市形制建造的。按照唐代城市的「里坊制」,城內分別建有許多整齊劃一的城市坊區。城市平面由東北坊、東南坊、西南坊和西北坊組成,名勝古蹟萬部華嚴經塔位於西北坊內。

當時的官衙府第、店肆民宅、各色作坊以及僧道寺觀等都排列有序地分布在各坊之內。金代承襲了遼代的城市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在前代中原城市留下的遺痕裡融入了新入主的民族帶來的地方特色。

頻繁的戰亂以及不活躍的城市經濟,使這一時期的城市形態突出了軍事防禦的需要,強調對內的集中控制和等級身份的劃分。用不同的「牆」進行隔離,用追求等級觀念的思想來規劃城市,以實現上述功能需求,是再好不過的方式。同時,在平面上而不是在起伏的曲面上構築牆體和規劃街道,當然,最容易選擇的設計方案就是直線正交。

於是,在坊牆約束下的城市大多呈現棋盤網格的形態。

元朝豐州經濟、文化及手工業生產又得到進一步發展。城坊制解體,封閉的城坊逐漸被開放式的街巷取代。城市布局出現了新的變化。

在豐州古城的遺址內的千年古塔———「萬部華嚴經塔」,還詳實記錄了當時豐州城內的30餘條街巷和城郊40多個村莊的名稱。

明清時期,呼和浩特地區最著名的城市是明代的歸化城和清代的綏遠城。歸化城位於今呼和浩特市舊城區的玉泉區境內。該城始建於公元2023年。

最初的歸化城,占地面積很小,城圍僅2.4裡、城垣也高不過10公尺。只有南北二個城門。

清代中期後,歸化城的內城逐漸成為官署衙門的所在地。外城,則主要是蒙漢官吏的住宅區。而一般平民的住宅、市肆、作坊等多散居在外城的城區周圍。

尤其是南門外一帶最為集中。這裡是當時最繁華的地方,也是歸化城的商業區和召廟寺院最集中的地區。自乾隆年後,歸化城又曾多次重修和擴建。

逐步發展成一座聞名塞外的歷史名城。

綏遠城是仿照北京城的形制建造的,最初的綏遠城,完全是一座駐軍的城堡。城內街道整齊、布局合理。全城共有大小街巷50餘條。

以鐘鼓樓為中心,分出通向東南西北四城門的四條主幹大街。在四條大街的兩旁又延伸出若干條整齊的小街小巷,構成了乙個棋盤式的圖形。

到清代末期時,綏遠、歸化這兩座姊妹城形成了東西相望的城區格局。這一格局也最終奠定了呼和浩特市近百年來一直到今天城市發展的基礎。

呼和浩特的歷史古城,大多是按照一定規劃思想建造的,據科學考古和史料查證從春秋戰國的城市一直到明清時代,為地區統治中心和軍事重地。城市形態基本上遵循了中國儒家傳統思想,因而一脈相承,由於所處於中原農業和北方游牧民族畜牧業過渡地帶,同時又融合較濃郁的少數民族地方文化特色。明清以前,經濟較原始,城市形態簡單,政治內容突出,城市形態為「向心」集中式。

隨著商業的發展,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商業的作用和影響逐漸顯露出來,城市的發展機制發生了變化。改變了傳統的市坊制度和日中為市的限制,建有歸化城,它與後建的綏遠城遙相呼應,形成姊妹城。

在全國城市演化大的格局下,呼和浩特城市也隨之經歷了頻繁的政治動亂與戰爭,興盛與衰敗,民族的遷徙和融合,城市形態也隨中原格局而建立,同時又融入游牧民族的文化內容。正是由於城市發展歷史原因,奠定了城市現在空間形態的發展基礎。

4樓:匿名使用者

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城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俺答汗傳》中。是書載有:

"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曆,即明隆重慶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呼和浩特。"

"哈刺兀那",蒙古語為蒙特內哥羅,明清著作中又稱作"哈朗兀"、"喀朗烏"、"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為呼市西北烏素圖谷匯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綏遠通志稿》中之"札達海河"。《俺答汗傳》中的呼和浩特之稱,是迄今所見最早的記載。

該書約成於1608至2023年間。

2023年瞿九思編撰的《萬曆武功錄》中的《俺答列傳》記載著:明朝為俺答所建之城命名"歸化"。其含義為:

"歸化遠人"或"遠人歸化",明顯地帶有歧視、貶低少數民族的用意。後來明、清的許多著作中,便把呼和浩特稱為"歸化"了。關於城市的確切位置,清顧祖禹編撰的《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

水泉營堡正北三百里,即歸化城。水泉營堡即今山西偏關縣水泉營村。這一記載與《俺答汗傳》所記相符。

2023年張鵬翱出使俄羅斯,他在《奉使俄羅斯日記》中寫道:"抵歸化城,蒙古名庫庫河屯。"這是把呼和浩特與歸化並稱的第一部著作。

2023年範昭逵隨兵部尚書范時崇西行,在所著《從西紀略》中記有:"二十二至二十九計八日,共起居於庫庫河屯即歸化城也。"

從上述各種著作中的記載,完全證實了:歸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的舊城。

誰是呼和浩特關帝廟小學的學生,呼和浩特關帝廟小學需要落戶幾年

我已畢業快40年了。我是,不過現在已經畢業了。誰是呼和浩特關帝廟小學的學生?我是,不過現在已經畢業了。我已畢業快40年了。那是我的 童真 呼和浩特關帝廟小學需要落戶幾年 呼和浩特關帝廟小學招生資訊,可上學校官網檢視。或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 教務處。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獻...

有沒有呼和浩特到南昌的火車,南昌到呼和浩特火車票 多少錢?

從呼和浩特到南昌沒有可以直達的車次,通過中轉到達的車次如下 方案1 呼和浩特 北京西 南昌 旅行最省錢 出發車次 呼和浩特發車 到達北京西 旅行時間 旅行距離 此區間票價 1186 包頭 北京西 23 38 09 55 10小時17分鐘 659 45 中轉車次 北京西發車 到達南昌 旅行時間 旅行距...

你覺得呼和浩特的交通狀況怎麼樣,呼和浩特的交通為什麼那麼差

呼市的路挺好,沒等路壞就挖掉從新修了,城市規劃也不錯,就是好像有點抽抽了,外面的進不來,裡面的出不去,好像我們這裡好繁華,人好多,車更多,但呼市人真的很幸福,人們也都很忙,不是開飯館,就是下飯館,外地人很奇怪,呼市人不僅清閒,而且不缺錢。少修路多規劃,別每天幹 開膛破肚 的事了。剛修好不到三年的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