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題在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2021-03-22 01:12:02 字數 5064 閱讀 2957

1樓:起點和終點歲月

1、利用鑽探技術獲取地球深層岩石

2、 通過**波分析地球的結構

3、 通過衛星利用遙感技術認識地球

4、利用計算機模擬地球形成過程來推斷.

人類是怎樣知道地球是球形的在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2樓:fly可達鴨

早在西元前5、6世紀,希臘哲學家畢達斯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觀念,而亞里斯多德則根據月食時月面出現的圓形地影推論出地球是圓形的.這是人類第一次以科學的眼光**地球的形狀.16世紀荷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經過長期的觀察和計算,提出著名的日心學說,為人類了解地球鋪平了道路.

隨後伽利略、克卜勒、牛頓等科學家不斷探索,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造衛星的上天,為大地測量找到新的手段,人們已經知道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顆極為普通的一顆星——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還有,地理大發現等都是重要原因!

人類在認識地球過程中科學技術起到怎樣的作用

3樓:匿名使用者

答:在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中科學技術起到了驗證人類認識地球各種現象只是否正確,

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是什麼?

4樓:齊心脅力

是這個嗎?不懂你說的意思 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趣談

現在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有了乙個明確的認識:地球並不是乙個正球體,而是乙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但得到這一正確認識卻經過了相當漫長的過程。

在我國,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著一種「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蓋天說。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各種知識的積累,人們終於發現,有一些客觀現象是無法用早期的那種直觀而質樸的觀念來解釋的。實踐迫使人們不得不修改原來的錯誤觀念,於是便有人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設想。

這就產生了「渾天說」。著名的漢朝科學家張衡在所作的《渾天儀注》中寫道:「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

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西元前3世紀,球形大地的觀念就已經產生,但這畢竟沒有直接的證據,所以人們對此並沒形成共識。直到2023年~2023年,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的船隊完成環球航行,進一步證實地球確實是個球體。從此,人們才一把我們居住的「大地」稱為「地球」。

麥哲倫環球航行的實現,是人類最終證實地球是個大圓球的里程碑。當時西班牙國王送給航海家們乙個最好的禮物,就是乙個人類共同擁有,然而又不被人們真正認識的彩色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上面刻著一行寓意深刻的題字——「你首先擁抱了我」。

大地是圓球形狀,到了16世紀,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爭論的了。但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並沒有終止。地球是個怎樣的球體呢,是渾圓體還是橢圓體,是扁球體還是長球體,是規則的還是不規則的?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於17世紀80年代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他從這個理論出發,提出地球由於繞軸自轉,因而就不可能是正球體,而只能是乙個兩極壓縮,赤道隆起,像桔子一樣的扁球體。也就是說地球的半徑隨緯度的增加而變短,赤道的半徑最長,極半徑最短。

法國天文學家裡希爾在南美洲進行天文觀測時發現,擺鐘是受地面重力作用才擺動的,在法國巴黎和在南美洲擺動的週期不同。他認為這是因地面上重力不同引起的,並進而說明地面重力變化的情況。他的推測與牛頓的理論完全吻合,裡希爾便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結論。

可是當時的巴黎科學院的權威接受不了地面重力會有變化的客觀事實。在地球形狀上,反對牛頓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當時巴黎科學院所屬的巴黎天文台第一任台長卡西尼父子。他們曾對從巴黎到其以北的城市敦刻爾刻之間的子午線進行過很不精確的弧度測量。

他們的測量結果與裡希爾的結論完全相反。因而伏爾泰在文章裡說:「關於地球的形狀,在倫敦認為是個桔子,而在巴黎卻把它想象成乙個西瓜。

」到了18世紀30年代,關於地扁和地長的爭論更加激化。法國巴黎科學院分為兩派,擁護牛頓在理論上確定的扁球學說的人,在科學院內形成了強大的力量。為了解決這個爭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出兩個遠征隊,再一次去實測子午線的弧度。

乙個隊到北緯66度的拉普蘭地區,另一隊遠涉重洋到南美洲的秘魯地區(南緯2度)。這是18世紀科學史上一大壯舉。南美遠征隊經過10年工作,才回到巴黎。

這次精密的子午線測量結果一公布,便轟動了巴黎科學院,也轟動了整個科學界,因為他們用事實證明了牛頓的扁球說理論是完全正確的。為此伏爾泰風趣地寫道:兩個遠征隊用最雄辯的事實,「終於把兩極和卡西尼都一起壓下去了」。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應該說是西元前3世紀的希臘地理學家埃拉託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測量法測量了亞斯文和亞歷山卓城之間的子午線長,算出地球的周長約為25萬希臘裡(39600千公尺),與實際長度只差340千公尺,這在2000多年前實在是了不起的。

20世紀50年代後,科學技術發展非常迅速,為大地測量開闢了多種途徑,高精度的微波測距,雷射測距,特別是人造衛星上天,再加上電子計算機的運用和國際間的合作,使人們可以精確地測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狀了。通過實測和分析,終於得到確切的資料: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徑為6738.

14千公尺,極半徑為6356.76千公尺,赤道周長和子午線方向的周長分別為40075千公尺和39941千公尺。測量還發現,北極地區約高出18.

9公尺,南極地區則低下24~30公尺。看起來,地球形狀像乙隻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極有點放尖,像個「梨蒂」;南極有點凹進去,像個「梨臍」,整個地球像個梨形的旋轉體,因此人們稱它為「梨形地球」。

確切地說,地球是個三軸橢球體

5樓:手機使用者

地球資料

年齡:46億歲

公轉週期:365.25天

自轉週期:23.小時56分4秒(平太陽時)體積:10832億立方千公尺

6樓:匿名使用者

說實話,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是大陸漂移說……

地球科學的研究意義

7樓:中地數媒

地球科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基礎自然科學,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地球科學承擔著揭示整個地球系統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和形成、演變規律的科學使命。它的研究對於人類正確地認識自然界、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對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促進和推動作用。

近些年來,行星地球系統的整體行為、變化過程、層圈相互作用及地球動力學(包括宇宙環境影響)等方面的研究,促進人類開始建立全新的、科學的地球觀和宇宙觀。而且,當代自然科學的一些重大基本理論問題,如天體的起源與演化、行星系統的構造與動力學、生命的起源與演化等問題的探索與最後解決也都離不開地球科學的理論研究。

地球科學是人類在實踐和應用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其研究更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意義。

地球科學在尋找、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中起著巨大作用。自然資源主要包括能源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及土地資源等。能源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居於首要位置,而現階段的能源資源還主要是依靠石油、天然氣和煤等,這些都必須從地下尋找和開採;發展工業需要充足的礦產資源作為原料保證,發展農業所需要的磷、鉀等肥料的原料也是來自於地下的礦產資源;水資源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無論工業、農業還是民用都離不開水,而地下水是目前水資源的重要**,也需要用地球科學的理論尋找和開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60多年來,我國地質工作者以自己的艱苦勞動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重大貢獻。世界上已知的171種礦產在我國均已發現,已探明一定儲量的礦產達158 種,其中鎢、銻、鋅、鎂、石膏、石墨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銅、錳、鋁、鉛、錫、鉬、金、汞等礦產的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列;一批大型油田的相繼發現與開發,摘掉了我國貧油的帽子;在世界上有許多被認為是稀有金屬(如鈮、鉭、鈦、釩等)的礦產,經勘探查明在我國並不稀有。地質及水文工作者還在西北、華北的乾旱、半乾旱地帶探明了大量地下水資源,緩解了當地工農業及民用缺水的威脅。

地球科學在指導人類如何適應、保護、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以及同各種自然災害作鬥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氣象學的研究與人類的生活、生產等各方面的活動關係極為密切。在農業生產中,利用短期和中、長期的氣象預報,可以加強各種農事活動的計畫性,如播種、移栽、收割等;為了保護農作物,避免或減輕一些不良天氣現象,如霜凍、乾旱、大風、暴雨等的危害,必須洞悉這些天氣現象的發展規律。

同樣,航空飛行也需要隨時掌握氣象情報來保證飛行安全;航海工作也要避免惡劣天氣的危害;強烈的暴雨、風、雪會影響陸上的交通安全;此外,水利、城市建設、林業乃至人類生活的一舉一動都無不與氣象或天氣變化有著緊密的聯絡。

人類在發展生產和建設的過程中,常常需要修建一些大型的工程設施,如公路、鐵路、港口、水壩、核電站等,為了確保這些工程在建成後能安全運轉,就必須事先應用地質學的研究進行詳細的地基選址與場地穩定性評價,弄清場地的地質條件,盡量避開各種不利因素。有些正在發生的地質作用常給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帶來不良後果,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這時,人類可以運用地球科學知識來設法保護和治理。此外,一些突發性的地質事件往往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災害,如**、火山、滑坡、泥石流等,這時,人們可以根據它們產生的機理和發展規律,**、預報或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災害的發生。

有關自然環境的利用、改造和管理的研究,首先必須進行定性評價,地理學是這類定性評價的主要依據。要實現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必須對全部地理條件加以綜合考慮,從區域規劃、建立合理的區域經濟結構出發,擇優選取。如農業區劃、工業布局、交通建設、環保、城市規劃、旅遊等多方面都有地理學的應用問題。

其中主要是自然資源和條件的評價,人類影響地理環境所引起的變化**,環境的合理地域組織,區域經濟結構的優選等方面的應用。

地球科學還將在指導人類社會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可持續發展主要涉及人口、資源、生態、環境、減災、經濟、社會等諸多方面,其中包括地球科學許多領域的綜合性研究與應用。當前,人類正面臨著一系列艱鉅的、緊迫的、深廣的、複雜的全球性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及社會發展問題,如大氣與水體汙染、氣候異常、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許多資源面臨枯竭、人口急劇膨脹等,這些環境、資源、人口等問題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而且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人類活動對環境惡化的影響強度還在不斷增加,對資源的過度利用與耗竭趨勢也仍在繼續。要盡快地控制、防止這種環境惡化的趨勢,並治理已出現的各種環境問題,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環境向良性轉化;抑制對資源的過度利用與依賴;並最終解決好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問題;這些都與地球科學有著密切關係,也是未來地球科學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因此,可以說地球科學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科學基礎,它不僅要研究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自然演變(特別是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等)規律,而且還要為社會發展提出規劃、管理依據(如資源永續利用、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等)。

地球科學是什麼意思什麼,地球科學是什麼?

地球科學是以地球系統 包括大氣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和日地空間 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物件的基礎學科。主要包括地理學 含土壤學與遙感 地質學 地球物理學 地球化學 大氣科學 海洋科學和空間物理學j以及新的交叉學科 地球系統科學 地球資訊科學 等分支學科。地球科學是乙個大題目,縱橫幾萬里,上...

地球科學類哪些期刊是重要期刊,地球科學是國家核心期刊嗎

地質科學 第四紀研究 地球物理學報 岩石學報 地球物理學進展 地學前緣 中國沙漠 地球科學 地球化學 地球學報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學報 乾旱區研究 古地理學報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地質 地球與環境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地球資訊科學 西北 學報 地球科學是國家核心期刊嗎 地球科學 自1998年以來獲...

地理問題地球科學地球科學和地理學有什麼不同

舟山漁場冬季帶魚汛,夏季墨魚汛 每年夏季到來時,舟山漁場附近的海面上東南風開始盛行。這種來自低緯的偏南氣流在使海水水溫上公升的同時,也會促使海水不斷自東南外海向西北島嶼沿岸流動。這時正值烏賊的產卵期,它們的卵要產在水中的礁石上,再加上烏賊本身的游動能力很差,它們就隨水流遊到山邊 舟山群島其實就是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