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和彌勒菩薩是同人嗎,彌勒佛和彌勒菩薩是同乙個人嗎

2021-03-20 11:43:11 字數 7020 閱讀 1185

1樓:阿離

彌勒佛(即 彌勒菩薩,也叫 彌勒菩薩摩訶薩),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裡,常見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

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彌勒為賢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出世於第十之減劫觀音菩薩第49次化身以華林園龍化樹下三會說法,化了一切之人**。

2樓:司徒長青釋姬

彌勒菩薩在兜率宮是補處佛,他下降人間的時候會成佛即彌勒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3樓:匿名使用者

賢劫第五尊佛是彌勒佛,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層天,彌勒菩薩現在正於兜率天內院為諸天演說佛法,那裡的一天是我們地球上的400年,經四千歲(兜率天的天壽是2023年,即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彌勒菩薩由兜率天內院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初過去之彌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乃至成佛,猶立是名也。

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的造像是宋朝時代布袋和尚的形象。滿臉笑容,肚皮很大,表法的意思特別明顯,呈平等心現喜悅相。彌勒菩薩教人們要拓開心量,包容一切,量大福大,健康長壽,事業有成。

彌勒將來乃是一尊福佛,他降世的那個時期,地球經過了許多變化,山河石壁,皆自消滅,多是平原,海水平靜,土地肥沃,多有自然樂園。一年四季,風雨調順,百花開放,萬類和宜,產物豐收,果實甘美,並產天然粳公尺,沒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長壽,毫無疾苦。又無任何災難,人心皆為大善,沒有貪、嗔、痴、慢、疑、……,更無殺、盜、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

人人皆知修習身、口、意三業清淨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別,無有爭執,相見歡悅,多以善言互相勉勵,人行萬善,無諸惡業,飲食無憂。

4樓:公尺秀英緒鵑

佛祖授記,下乙個佛就是彌勒菩薩。所以彌勒菩薩被叫做「未來佛」。

所以人們有時將彌勒菩薩叫做彌勒佛,儘管彌勒菩薩現在還沒有成佛。

5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 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即是未來佛 被尊稱為彌勒佛。

6樓:譚成弘斂芹

是同一人,但他現在是菩薩,在釋迦牟尼所傳佛法在這個世界消失後,人類經過漫長的沒有佛法的時代後,彌勒將從兜率宮降生於我們的世界示現成佛,說法渡眾。佛祖在經中已有此敘述。

7樓:千晚竹彤丁

彌勒菩薩現在兜率陀天為天人眾等說法,過「閻浮提(地球)歲數五十六億萬歲」

後,彌勒菩薩成為釋迦牟尼佛後的第二尊佛降生到地球,**與普渡。則「彌勒菩薩」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而我們在寺院看到的那位大肚笑臉的彌勒佛實際上是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因其圓寂之時留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便被後人認為是彌勒菩薩降生化身,既成「彌勒佛」。祝君快樂。

8樓:重慶阜新

在重慶市長壽區八顆鎮新橋村的天皇山上,有乙個同治年間的極靈廟,去年不知何時被人送來了一尊彌勒菩薩像。

村里有乙個人叫高仲文,他將彌勒菩薩抱回家,就生病了,而且很嚴重一直不好,家裡的人就思量是不是不應該私自把彌勒菩薩抱回家,於是就決定把彌勒菩薩抱回山上,剛抱回去沒多久,病就好了。

9樓:但微蘭牛昭

彌勒菩薩會在五十六億年後,自兜率陀天下降人世,在龍華樹下成佛!他是下一位佛祖,是未來佛,但是他現在是菩薩!其實佛、菩薩,別無二致,只是我們心中有妄想,非要區別一下!阿彌陀佛!

10樓:匿名使用者

五眼六通!凡塵中渡眾生以菩薩像教化眾生!

五眼六通!

彌勒佛和彌勒菩薩是同乙個人嗎

11樓:夢中的五颱

佛祖授記,下乙個佛就是彌勒菩薩。所以彌勒菩薩被叫做「未來佛」。

所以人們有時將彌勒菩薩叫做彌勒佛,儘管彌勒菩薩現在還沒有成佛。

12樓:淡淡的海風吹

彌勒菩薩現在兜率陀天為天人眾等說法,過「閻浮提(地球)歲數五十六億萬歲」

後,彌勒菩薩成為釋迦牟尼佛後的第二尊佛降生到地球,**與普渡。則「彌勒菩薩」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而我們在寺院看到的那位大肚笑臉的彌勒佛實際上是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因其圓寂之時留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便被後人認為是彌勒菩薩降生化身,既成「彌勒佛」。祝君快樂。

13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是因,乙個是果。比如說紙張是用木頭做的,紙是木頭嗎?

彌勒佛與彌勒菩薩是乙個人嗎?請詳細解說? 5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但是彌勒佛的說法不準確,因為彌勒目前還是菩薩果位,還沒成佛,現在在兜率天內院說法呢

15樓:菩提妙音

是的。醒世歌

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16樓:高某人

1樓的解釋不太清楚.

這樣講,就好比觀音菩薩一樣.

觀音已然有成佛的資本了,功德已經圓滿了,只是不取佛的果位,所以在稱呼上依然是菩薩.

17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彌勒佛是未來佛,接現在佛釋迦牟尼的班的。現在還沒有成佛,所以還稱為菩薩

18樓:最最小的飛迷

是的。只不過彌勒現在還是菩薩 只不過未來是釋迦摩尼的**人 那時候就是佛了

彌勒佛與彌勒菩薩是乙個人嗎

19樓:匿名使用者

是同乙個人,簡單來說彌勒作為釋迦牟尼佛繼任者在未來成佛,目前這個未來還沒有到,所以在現在彌勒還只是菩薩行,預備佛,但他早晚是要成佛的,所以,對他的稱呼就出現了彌勒菩薩和彌勒佛兩個稱謂。

彌勒佛與彌勒菩薩是乙個人嗎?請詳細解說

20樓:海印放光

是乙個人,彌勒菩薩現在是等覺菩薩,正在兜率天說法,佛經上都是稱為「彌勒菩薩」。因為彌勒菩薩將來會下世成佛,所以民間就提前稱「彌勒佛」,正規的佛經上沒有這種稱呼的。

21樓:有水酵素

彌勒菩薩就是未來的彌勒佛,【佛說彌勒下生經】

22樓:軍代芹亓進

是,但是彌勒佛的說法不準確,因為彌勒目前還是菩薩果位,還沒成佛,現在在兜率天內院說法呢

彌勒佛和布袋和尚是同乙個人嗎

2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彌勒尊佛】

即未來佛,藏語謂「強巴」。 「彌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簡稱,新稱彌帝隸,梅低梨,迷諦隸,梅怛麗,每怛哩,梅怛麗藥,昧怛[口*履]曳。菩薩之姓也。

譯曰慈氏。名阿逸多,譯曰無能勝。或言阿逸多為姓,彌勒為名。

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一生補處菩薩。先佛入滅,生於兜率天內院。

彼經四千歲(即人中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初過去之彌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乃至成佛,猶立是名也。

布袋和尚

[編輯本段]人物

不知名氏,來歷不詳的布袋和尚,自稱「契此」,他是五代明州奉化人(或說四明人)。笑口常開,蹙額大腹,經常佯狂瘋顛,出語不定,就地而臥,隨遇而安。他給人歡喜快活、逍遙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

手持禪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資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一生奇事不勝列舉,高興就臥在雪裡,雪也不沾身;能夠預卜吉凶和氣候,天晴時,穿著高齒木屐,跑到橋上,豎膝而臥,雨天則穿上溼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靈驗,被認為是一大奇人。有一首偈說: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遙放曠,無拘無束的一生。

24樓:匿名使用者

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佛,目前還未成佛)

25樓:匿名使用者

據說那個布袋和尚是彌勒佛的化身。現在在漢地佛教裡,彌勒佛大多是布袋和尚的樣子

26樓:匿名使用者

未來大乘世尊佛祖!

27樓:匿名使用者

布袋是彌勒的乙個化身

阿彌陀佛和彌勒佛是乙個佛麼嗎?

28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乙個佛。

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佛,正在極樂世界**。

彌勒佛,是將來佛,將來會在我們的世界示現成佛。

擴充套件資料

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大乘佛經主要如《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對阿彌陀佛及其西方極樂世界均有詳述。大乘佛教流傳之地,如中國、日本等大乘教區,阿彌陀佛信仰也尤為繁盛和重要。而漢傳佛教的淨土宗,則完全以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作為專修的法門。

彌勒佛(即 彌勒菩薩,也叫 彌勒菩薩摩訶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裡,常見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

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29樓:匿名使用者

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佛,正在極樂世界**

彌勒佛,是將來佛,將來會在我們的世界示現成佛,現在兜率天**

現在也可以念,也可以念拿摩彌勒菩薩。

30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彌勒佛是未來佛,現在還是彌勒菩薩,等釋迦牟尼佛這一劫過後彌勒菩薩會和釋迦牟尼佛一樣成佛來救度眾生,但是不管是阿彌陀佛也好,彌勒佛也擺,或者釋迦牟尼佛不管念誰都是一樣的功德,因為佛是沒有區別,沒有任何的是非心,佛心、佛性都是一樣的, 關鍵是你能否有顆善心和誠心

3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陀

彌勒佛現在還沒成佛,還是彌勒菩薩,在兜率天說法中

32樓:可靠的度爸

不是乙個佛,這都不知道,你還。。。

33樓:劉永虎

佛是同樣得佛。同時代變遷出現過得佛。彌勒是佛。彌陀是佛。是乙個人。為什麼叫做佛家呢。是乙個人是佛。所以佛家意義。佛家不可能分別幾個佛。

彌勒佛在佛教中是什麼地位?與釋迦摩尼是乙個人嘛?

34樓:無盡意

確切的說,是叫彌勒菩薩!因為現在是菩薩。佛祖釋迦摩尼,為他授記,當來下生我們這個世界,在龍華樹下成佛,號彌勒佛!

廣度無量眾生。所以說彌勒菩薩是後補佛。不過我們現代人趕不上啦!

彌勒菩薩來時,我們這個世界人的平均壽命是八萬四千歲!那是我們娑婆世界毀滅後,又從新開始的時代!所以當下求生西方極樂淨土,最為穩當,最為具有現實意義的!

35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中國人最早首選的信仰,不是觀世音菩薩,也不是阿彌陀佛,最早得到中國民眾信仰的是彌勒菩薩。早在漢代,彌勒佛的佛經,被大量翻譯成漢語。在新疆,出土了用吐火羅語寫的劇本《彌勒會見記》,描寫和彌勒會見的故事。

這是中國最古老的劇本,上世紀七十年代被發現,是迄今為止吐火羅語出土量最大的一部經典。這個信仰在漢代,很快得到了中國信徒的認可和接受,很多人一心一意往生彌勒淨土。

唐朝初年,彌勒信仰依然盛行。著名的詩人寒山,他是乙個僧人,寫過這樣的詩:南無佛陀耶,遠遠求彌勒。

玄奘從一開始就是信仰彌勒淨土的,他是虔誠的彌勒信徒。非常推崇玄奘的武則天,唐高宗,也都是彌勒信徒。這就是玄奘為什麼要去印度求《瑜伽師地論》的原因所在。

武則天通過官方宣布,她是彌勒佛降生,見於《資治通鑑》。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權勢顯赫的女性,如呂后,慈禧,可都不是皇帝。而武則天是皇帝,她把李姓皇帝變成了自己的老公。

在中國傳統中,女性怎麼能當皇帝呢?武則天運用佛教的化身轉生理論,說我就是彌勒佛下凡。武則天用彌勒,構建了她取代李氏子孫,成為名正言順皇帝的理論基礎。

白居易是彌勒信徒,他組織了乙個學會,叫一時上公升會。希望大家共同上公升到彌勒境界。為了往生彌勒,白居易寫過一分決心書:

仰慈氏形,稱慈氏名,願我來世,一時上公升。慈氏就是彌勒,彌勒是音譯,慈氏是意譯。我敬仰慈氏菩薩的身形,我呼喚慈氏菩薩的名字,希望來世的我,一定要上公升到彌勒菩薩的身邊。

應該說,在唐朝以前,信仰彌勒的,佔佛教信徒的主要部分。

那麼,彌勒信仰又是怎麼逐漸衰亡的呢?這裡有佛教不同派別和學說之間的競爭問題,但是,根本的原因是,彌勒佛作為拯救百姓於水火,拯救人民於苦難,給人帶來一切美好願望和希望的乙個未來佛,早已成為民間反抗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的**,打著彌勒佛的旗號,反對殘暴統治,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因此,統治者是不能容忍這種信仰的。

唐玄宗下令禁止彌勒信仰,於是,漸漸默默無聞。唐朝開元以後,彌勒佛像,在漢族信徒中急劇減少。

彌勒的名字,用梵文念,或用巴利語念,跟彌勒二字毫無關係。玄奘發現了這個問題,因此,玄奘說你們翻錯了,從梵文翻譯過來,應叫梅旦利耶。玄奘認為,彌勒應該叫梅旦利耶菩薩。

跟觀自在菩薩的命運一樣,大家都不接受玄奘的意見,還是叫彌勒菩薩。彌勒是音譯,意譯叫慈氏菩薩。

如來佛,彌勒佛,菩薩是什麼關係,如來佛和彌勒佛有什麼區別?

所有具足智慧型覺行圓滿的人,都稱 如來 佛,當下講的佛,即是具足覺行圓滿的我們常提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彌勒佛當今還不是佛,只是菩薩果位,它的全稱 當來下世彌勒佛祖 現在可以稱 阿逸多菩薩 彌勒菩薩 菩薩是講修行果位還沒有到佛的境界,自性中尚有一絲執著,稱為菩薩。如來佛和彌勒佛有什麼區別?1 如來...

彌勒佛是不是人說的東來佛祖,彌勒佛是東來佛祖嗎?

彌勒佛是未來佛.梵文 maitreya 的音譯。彌勒是姓,譯作慈氏,他的名字是阿逸多,譯作無能勝。根據佛經的說法,他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修成正果後,住兜率天內院,他將繼釋迦牟尼佛在未來世的時候,成佛度眾生。並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開創者。彌勒佛是這個世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成佛,現在兜率天彌勒內院弘...

我比較喜歡彌勒佛,拜彌勒佛時我不太會念彌勒心咒,但我會念藥師心咒,能否念藥師心咒

當然可以,先念藥師咒,彌勒心咒慢慢學,總之你覺得哪個方便就念哪個好了,心誠最重要,至於所謂在哪尊佛前念哪尊佛菩薩的名號的說法,你覺得釋迦佛會介意你在他面前念阿彌陀佛麼?還有,拜佛是有功德,但學佛的目的不是求功德,金剛經也說了菩薩所著福德不應貪著,學佛的目的是放下,不是獲得,把蒙蔽本性的東西放下,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