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代聖君的康熙皇帝,為什麼不成全自己的兒子,非要佔有寶日

2021-03-19 01:43:22 字數 6138 閱讀 1764

1樓:暖暖

寶日龍梅,乙個蒙古公主,在自己國家被消滅後,乙個人活了下來,並且千里迢迢跑到康熙那裡尋求幫助,這就說明她是去求救的,帶著目的去求救的,作為一代帝王,康熙能看不出她 的目的,只能說康熙心中有數另有打算。個人觀點,分析如下:

第一,起初康熙把公主安排在了大阿哥府,時光飛逝,他們暗生情愫,但公主深知,大阿哥並不能為她復國,掌權的是康熙。而康熙明知他們倆有事卻一言不發,因為康熙深知這女子要的是什麼,他的大兒子並不能駕馭她,而他能掌控他,也在他的一步步計畫之中

第二,在第一次公主獻身後康熙拒絕了他,因為他也準備攻打葛爾丹,但並不能讓公主覺得是為了她而攻打的,也不能讓將士們覺得他是為了個女人而打仗的。在第二次後康熙接受了,因為葛爾丹戰爭勝利了。康熙肯定要好好管理這個部落,如果他娶了部落裡的公主,那麼對他只有益處,大清接管葛爾丹的道路就順暢的多了!

第三,康熙在面對這位頑強的公主時應該動過心,她不僅有美貌,也有一顆雄心,只是他不能佔有她,要征服他。歷史上真正並沒有這位公主,但對比下章佳氏是原型,就是十三阿哥的生母,十三阿哥從小就不受重視,也跟他的出生有關,因為他身上留著敵人的鮮血。

康熙是一代帝王,帝王所做的事所走的路都要經過萬般考量的。他不能踏錯一步,只能步步為營,才能讓國家長盛不衰!

2樓:袁載譽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立青

在電視劇集《康熙王朝》中有這樣乙個劇情:亡國公主寶日龍梅、康熙、大阿哥胤禔三人發生了一段愛恨糾葛。

草原上的公主,本應是被家人捧在手心疼愛的。不曾想一朝被噶爾丹弄得國破家亡,昔日的歡笑與天真,都隨著那些逝去的靈魂一道被埋葬在硝煙之下。

從前的公主,現在的孤女,為了替家人復仇,為了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她隻身一人遠渡千里來到北京尋求幫助。

然而她克服了一路的風霜雪雨,卻沒能說動朝堂上威嚴的君主。康熙只將她晾在大阿哥胤禔的府中,暫未考慮徹底與噶爾丹翻臉。

寶日龍梅住進了大阿哥府,卻沒有放棄報仇的念頭,仍然時不時進宮遊說康熙。但是,胤禔卻愛上了這位亡國的公主。不僅因為她的美貌,更因為她隻身復仇的勇敢與堅毅,也因為她令人動容的遭遇。

於是,胤禔向他心愛的姑娘表白了,但寶日龍梅並未接受他。

揹負著血海深仇的公主,一心只想著復國,怎麼可能答應胤禔呢?一旦她同意了,就意味著從此以後她只能呆在這裡,沒有辦法復國,也沒有辦法復仇。更何況,在她屢次進宮面見皇上的過程中,她的心已經不知不覺傾向了這位睿智聖明的君主。

但是公主的拒絕並未澆滅胤禔心底的愛意,他仍然盡他所能對公主好。一邊是冷酷的君王,一邊是無微不至的阿哥,寶日龍梅心底也變得不確定了。然而令她更憂心的還是她的復仇計畫。

在這個時候,轉機也出現了。

由於噶爾丹的日漸猖狂,康熙終於下定決心對付他。聽聞這個訊息的寶日龍梅覺得她的機會終於來了。她把自己獻給了這位君主,希望通過這個懷上乙個孩子,也以此來保護她的國家她的子民不再遭受侵害。

此事過後,康熙想把她留在後宮,但是寶日龍梅自己卻不願意。可能她心底是有一絲對康熙的愛慕,但她最在意的還是她的國家。而戀慕寶日龍梅的胤禔,雖然他的內心悲傷不已,但也只有默默收回這份愛,珍藏在心底。

這個情節雖然是電視劇集虛構的,但是這複雜的三角戀也叫戲外的我們感慨不已。

單戀的阿哥最終只能獨自舔舐傷口;嚴正的君王置身於情愛的漩渦依然冷靜;亡國的公主也在愛情與血海深仇間選擇了後者。

在這個故事中,筆者也只能嘆一句造化弄人。如果沒有國破家亡,公主還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公主,或許最後,她會找到心愛的歸宿。沒有遇見公主的阿哥也不會黯然傷懷。

而冷靜的君王也依然端坐於朝堂之上。

身為公主的寶日龍梅沒有別的選擇,她的身份注定了她的責任。

康熙不是非要佔有寶日龍梅,不成全自己兒子,而是寶日龍梅她選擇了他,選擇了自己的責任。

生在當世的我們,雖然沒有她這樣沉重的身世,但在愛情中也會碰到無奈的時候。筆者謹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住心底最初的愛與溫柔。

參考資料:一代聖君康熙,為何不成全自己兒子,非要佔有寶日龍梅?

3樓:向死而生的態度

作為一名帝王,必須要深謀遠慮,不可能為了成全兒子就讓整個國家處於不利之中,所以康熙帝佔著寶日龍梅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4樓:xz小摩托兒

寶日龍梅本身很有野心,她想復仇,這些權利只有皇帝可以給他,所以即使喜歡大阿哥,對她而言,實現家族的復興,比個人的愛情要重要的多。作為亡國公主,寶日龍梅想要振興家族,只能委身於康熙,康熙自然也無法拒絕美麗的女子。

5樓:uu孤獨患者

起初康熙把公主安排在了大阿哥府,時光飛逝,他們暗生情愫,但公主深知,大阿哥並不能為她復國,掌權的是康熙。而康熙明知他們倆有事卻一言不發,因為康熙深知這女子要的是什麼,他的大兒子並不能駕馭她,而他能掌控他,也在他的一步步計畫之中。康熙肯定要好好管理這個部落,如果他娶了部落裡的公主,那麼對他只有益處,大清接管葛爾丹的道路就順暢的多了!

6樓:baby壞小孩

因為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康熙皇帝雖然在年輕的時候非常的賢明,但是面對美色也是經不住**的,所以最後自己佔有了。

7樓:z辰辰

如此美貌的女子,能讓康熙皇帝這麼輕易就放棄嗎?色誘皇上,讓皇上非常不能棄她。

8樓:青茶木漆

說康熙是一代聖君,那說明他做出這個決定還是有自己的一定的考量的。他作為一國之君,對於乙個亡國公主,肯定會比較謹慎的。

9樓:

康熙在面對這位頑強的公主時應該動過心,她不僅有美貌,也有一顆雄心,只是他不能佔有她,要征服他。

歷史電影觀後感

10樓:匿名使用者

《火燒圓明園》觀後感

2023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於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圓明園的毀滅,即見證了帝國主義的傷天害理,令人髮指的罪證,也證明了那時清朝的腐敗和「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學校的《火燒圓明園》的記錄片後,我感受頗受。

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犯著罪惡。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

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願意面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

這不是我在誇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苟同.

對於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乙個新的高度。

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搶劫圓明園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

」這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這麼的自圓其說。

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

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訊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於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

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

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於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度:對於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後重演。

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於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

但是,它可以改變以後,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後中國美好的將來奮鬥。從現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

我們應該有奮鬥的決心。來!為了中國的以後,我們努力奮進吧!

歷史一定是正確的嗎?

1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實,沒有正確與錯誤一說,只有真實和虛假的區別。但歷史上的人物卻有正確與錯誤的評價,這必須是與這段歷史無關的後人才能給出的結論。在中國,也許結論要過去很多很多年才能得出,只要有利益人存在,歷史就很難做到真實。

12樓:岳陽周航

用日本人的話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最合適不過「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其中的貓膩現在你一定就會間接的明白,歷史書上的歷史,道聽途說的歷史,你自己懷疑的歷史,是怎麼回事了???

13樓:斟梎卂

首先要明確一點,歷史是正確的,但是記載或者說傳承就不一定是正確的了···個人偏向從通過古代文學作品來輔導正史思考歷史的真實性··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都知道,歷史是又勝利者編寫,再不涉及當代統治階級的利益下,只能說大體上是正確的,很多事情在歷史上已經成迷

15樓:匿名使用者

正確一詞的意思是正面確定乙個觀點歷史是個過程無正邪一說

16樓:司翰

我也老是想這個問題,像古代君王也可能篡改歷史也說不定

17樓:csr很天真

歷史都是被美化過的!

18樓:【甯兒

不一定。這個就要看史官怎麼寫了,但大部分還是正確的

19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定,手長在編寫歷史的人身上,他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比如《史記》我們不知道現實,也只好信嘍

20樓:陽小光跳

不一定。但歷史自信是要有的。

21樓:小費

啊可能,篡改歷史的多著呢。

2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是過去的史,當然不一定正確,許多是荒唐的歷史。史料也是勝利者寫的,站在自已的立場或利益上寫的。

23樓:穀倉內調外養祛斑

正確的辨別就好了。

是的,這你都知道

看來你是比較清楚的

是呀,看來你也很清楚的

中國的歷史大概有多少年?

24樓:那林子的小鳥

中華文明始於三皇五帝,距今大概2023年。

夏,商,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東漢,三國(魏蜀吳)東西晉,五代十國,隋,唐,南北朝,北南宋,元,明,清,**,共和國。這就是中國的程序。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2023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2023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2023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023年。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西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主義**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衝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絡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

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023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2023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23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三朝元老鰲拜,為什麼沒能鬥過年少的康熙皇帝

這裡也正說明了康熙的才智過人,充分的運用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妙處。足以說明康熙皇帝年少的時候就足智多謀,深算 年少的康熙帝謀略過人,懂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東西 鰲拜對於清朝的功勞還是存在的,只不過由於過於驕傲自大才忽略了康熙皇帝的智慧型,因此被康熙設計斬殺。為何鰲拜在臨死之前,一定要請求君王脫掉上衣,...

為什麼自己的一代人永遠鄙視下一代人

一代人鄙視一代人,這個其實我並不贊同,其實這種現象也很正常,90後出生在乙個非常特殊的時候,是乙個開放的時期,結果造成了這一代人也學著一些不好的事物,可以想想,如果六七十年代也有電腦,手機人手一部,恐怕這一代也不會太令人滿意,這種一代不如一代只是說某些方面,90後依然很有潛力,謝謝採納 就像你為什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為什麼要被背上不屬於自己的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責任 有可能確實不該你背,但你有想過你的上一代又憑什麼要背上養大你,這個責任嗎 藥伴我十年。為了不漲肉。真是。3年沒吃了 法律是誰發明的?法律是民族精神,不是個人發明的。法律起源的民族精神論,認為法的產生是民族精神的體現的一種理論。出現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德國。其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