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在沒有統一全國時稱隋朝還是隨國

2021-03-04 09:01:24 字數 3743 閱讀 7102

1樓:嗚嗚祖拉

也是bai稱為隋朝啊,肯定不du是隋國不,大定元年(581年)zhi二月,北周靜帝禪

dao讓帝位於版楊堅,即隋文帝權

,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北周覆亡。隋文帝營建東都洛陽。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局面。

先建立了隋朝,然後隋朝統一了全國,而不是統一之後才是隋朝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隋啊,建國的時抄候就是

581年,楊堅襲迫使bai北周靜帝禪位,二月甲du子日,周靜帝以楊堅zhi眾望有歸下詔dao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楊堅由繼承父親楊忠的隨國公起家,其家族曾被賜姓普六茹,進稱隨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國號定為隨,他又感到隨字有走字旁,與走同義,不太吉利,便改隨為隋。

隋朝統一全國的時間是?

3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全國。

隋滅陳之戰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後,權臣楊堅於隔年廢北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內部、解決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併吞西梁後,隋開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統一戰爭中,隋文帝楊堅命令晉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

此役逼降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嶺南等地區。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4樓:enjoy蘰踄繧鍴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統一時間:開皇九年(589年)正月,

歷史記載:、

。。。。。。。賀若弼、韓擒虎先後渡江。當時,建康尚有**十餘萬人,但由於陳叔寶怯懦無能,也不懂軍事,唯日夜啼哭,把一切大權交給嫉賢妒能的施文慶,有才能的文官武將不能發揮作用,致使隋軍很快攻下建康。

。。。。。。。。陳叔寶與其愛妃張麗華、孔貴嬪三人跳入枯井,後被隋軍所俘。長江上游的**知大勢已去,也都解甲投降。至此,陳朝滅亡,全國又告統一了。

望採納~~~~~~~~~~~~

5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589年,這一年隋文帝楊堅滅掉了陳,也就是南朝最後乙個王朝,由陳霸先所建,最後乙個君主陳後主叫陳叔寶,隋滅陳,結束了南北朝**的局面,南北重新統一

6樓:好快樂的小豬

581年 實行東西兩京制:西京長安,東京洛陽 楊堅建立 統一時間589年

7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以隋滅陳的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為節點

隋朝為什麼稱隋

8樓:追隨不經意間

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襲此封爵,即位後立國號為「隨」,但其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為「隋」。隋朝是五胡亂華之後漢族在重新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

如果滿意請採納~

9樓:繁華有一夢

有人說是因為因為楊堅原為隨州刺史,但「隨」字的「辶」意思有忽走忽停不穩定之意,於是他便棄了「辶」,創了「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之名。或者是因為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是北周的「隨國公」。楊堅承襲此封爵,建國後,將國號定為「隨」又因為隨有走的意思,語義不吉,故改為「隋」。

還有種說法:楊堅雖然當過隨(繁體為「隨」)州刺史,但隋朝的得名和「隨州刺史」一點關係都沒有!楊堅的父親楊忠,是西魏、北周的軍事貴族,西魏時為十二大將軍之一,北周時官至柱國大將軍,封爵隨公。

而楊堅在當隨州刺史之前,就襲承了其父親的封爵—隨公(隋國公),可以說隨(即隨州)是隨國公的封地(隨是古國名,西周時封與姬姓),大部分朝代的名稱都**於封地,如漢、魏、晉、唐、陳、宋、齊等。公元581年,楊堅代周稱帝,他以自己曾受封於隨,因以為國號,又忌惡「隨」字帶「走」旁,便命去「走」為「隋」。同年,隨州改為「隋州」宋初復改為「隨州」。

中國歷史上統一王朝把州郡名的文字拆去偏旁而為國號,這是僅有的一次。

10樓:火爆浪子

隋的意思是古代祭祀用殘肉殘食,隨的隨就是走字邊的辵讀音chuo,辵的安步的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是隋朝開國皇帝想這樣叫的。

隋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但對中國的影響很大,為什麼?

12樓:打醬油的小阿雷

1、挖通了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

、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

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

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2、創立了科舉制度為後來的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在沒有科舉制之前,秦朝時期靠的是選士、養士制,漢朝時期靠的是察舉制,魏晉時期靠的是九品中正制,因此很多有才華但是沒有權勢的人很難入朝為官,一句話可以形容這一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換句話來說就是當官的市場被壟斷了。科舉制建立之後,中國選拔人才的方式由推薦、內部提拔變成了考試。後來的選拔方式也就一直採取了科舉制度,到了唐朝時期還開設了武舉制度,也就是說,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都靠考試來選拔。

13樓:野珂梅

為唐朝打基礎,創立了科舉制度,持續到清朝,還開鑿了京杭運河,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它是乙個統一了中國的王朝,為唐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15樓:魔紗兔

封建制度的改革

隋朝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此後一直沿用,直到清朝封建制國家滅亡。

16樓:肥肥的布丁

第一,隋朝結束了兩晉南北朝長期的混戰。實現了中國的又一統一。第二,開設科舉制度。第三,開鑿了京杭大運河。其實最重要的一點,隋文帝在某種意義上說他挽救了中華文明。

17樓:幻雪皇族

因為它結束了 自西晉以來幾百年的**形式 統一了天下

18樓:鐵桿奮鬥迷

統一祖國,有開皇之治,,趙州橋,京杭大運河等,隋王朝的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先進,對外交流頻繁,歷史地位讓後世矚目。

19樓:談談理想你有嗎

簡單來說,是隋文帝結束了少數民族的統治,以及終結了幾百年的戰亂史中國再一次大統一。而且漢化也是隋朝做的是最徹底 融入的最好的。還有就是文帝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皇帝,說千古一帝我覺得也不為過。

最簡單的來說就是人口,文帝期間人口增長了至少是五六倍,而且漢人的地位也提公升上來了(因為以前幾百年都是少數民族的政權) 恢復生產,富國強民,隋朝之前像北周北齊都要向突厥進貢的,而隋朝時期隋文帝是被突厥人稱為天可汗。軍事上面也是非常之強。而且重要的是隋朝期間的 三省六部制 科舉制 都是一直被延續的,三生六部制是到明。

科舉制也給了平民乙個飛黃騰達的機會。再有就是運河,只到唐朝時期有很多人是誇隋煬帝的。史書上對楊廣描述的太差了,如果楊廣有那麼差 能讓文帝廢長 。

而且大名鼎鼎的科舉制也是楊廣開創的。楊廣也是史上皇帝走路最多的乙個皇帝,幾乎把整個中國走過來了,楊廣的失敗就是有點太想做出成績,想超越漢武了 不注意民生導致的失敗 說白了就是有想法,有抱負 但是缺乏胸襟以及等等等 但是隋朝對中國最大的貢獻是再次統一了中國。否則的話中國就像古羅馬一樣**成乙個個小國家了

隋朝統一的歷史意義是什麼隋朝對全國的統一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隋朝的統一,我認為其歷史意義並不因其後的繁榮,而是從根本上鞏固和延長了我中華5000年從未斷絕的文明史。中國在經歷春秋戰國後中華文明已經進入甚至於顛覆的危險階段。中國並沒有像羅馬 希臘 埃及這幾個文明史一樣在危機後中斷,這是得力於漢代的統一而使中華文明繼續延續。漢朝結束後,中國再次進入 混亂,戰火綿...

隋朝統一全國的必然性是人民渴望統一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只要學生明確歷史必然性是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內在的固有的 必然的聯絡而非主觀因素就比較容易做出選擇判斷。人民渴望統一 是歷史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發展的要求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社會現象要求統一以適應於它的需要 江南經濟發展 使南北經...

隋朝對全國的統一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隋統一南北,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它結束了近三個世紀的混亂局面,使社會發展步入正軌,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創造了條件,為唐朝的強大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緩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懷疑,在軍事占領後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礙南人成為忠於隋室臣民的許多政治和文化隔閡。自此南北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