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月映清江美景的詩句有哪些

2021-03-04 09:00:52 字數 4175 閱讀 5252

1樓:匿名使用者

1、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明月松間照,清內

泉石上流。——王維《容山居秋瞑》

3、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5、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6、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公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11、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2、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3、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14、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湖》

15、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梁章巨《滄浪亭志》

詩中描寫了月映清江的美景的詩句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1、詩中描寫了月bai映清江的美

du景的詩句是

峨眉山月半輪zhi秋,影入平dao羌江水流。版2、原文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權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3、譯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峨眉山月歌描寫月映凊江的美景的詩句是什麼

3樓:shine再見涼生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滿意請採納謝謝

《峨眉山月歌》中描寫月映清江美景,同時暗示秋夜行船的詩句

4樓:孟想城鎮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63638君不見下渝州。

作品原文

峨眉山月半輪秋,(1) 影入平羌江水流。(2) 夜發清溪向三峽,(3) 思君不見下渝州。(4)[1]

註釋譯文

作品註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輪秋:

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 (3)夜:

今夜。 發:出發。

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為峨眉山附近。 三峽:

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4)君:

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下:

順流而下。 渝州:今重慶一帶。

[2] 作品譯文 在乙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裡,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乙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 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我思念不已。

[2]作品賞析

這首詩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於725年(開元十三年)以前。全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唐詩箋注》:

「『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發清溪,及向三峽,忽又不見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詩自神韻清絕。

」[3][4]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

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讀者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在固定位置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戀戀不捨。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而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現了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語短情長。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

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詩中詠月的地方,都在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詩人感到很陶醉。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

二十八個字中,地名出現了五處,共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王麟洲語),其原因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

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於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也有不同。這樣,詩句就顯得沒有痕跡,妙入化工。

[5] 明代王世貞評價說:「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洲。使後人為之,不勝痕跡矣,益見此老爐錘之妙。

」[3] 詩中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

5樓:匿名使用者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6樓:匿名使用者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峨眉秋夜

影入平羌江水流。 月映江水

夜發清溪向三峽, 夜裡行船

思君不見下渝州

7樓:在同安飛蓮

想念友人或情人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的前兩句是寫什麼景色,抒發了作者秋夜什麼的感情

9樓:9點說史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創作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動著月亮映影。

首句是仰望,寫靜態之景。

次句是俯視,寫動態之景。第三句寫出發和前往的地點,第四句寫思念友人之情。全詩連用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語言自然流暢,構思新穎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顯示了青年李白的藝術天賦。

擴充套件資料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10樓:佳人醉月

描寫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抒發了作者秋夜行船時思念故鄉和友人的感情。

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句有哪些描寫西湖春季美景的詩句有哪些?

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西湖留別 唐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描寫荷花美景的詩句有哪些描寫荷花美景的詩句?

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採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採蓮曲 南朝梁 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採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溼釧,風莖乍拂鈿。古風 其二十...

描寫美景的詩句,描寫黃山美景的詩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 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離思五首 其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春曉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