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作者是誰,憫農這首詩作者是誰

2021-03-04 00:20:06 字數 5367 閱讀 1436

1樓:溫馨

您說的是那首詩呢?古詩詞有很多種的。七言絕句,五言絕句。等等

這首詩作者是誰?

2樓:來自喵星的貓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詩人元稹,出自《遣悲懷三首》。意思是往昔開玩笑說死後的安排,今天都一一擺到我面前來。施捨衣裳早已沒剩下幾件;只留下針線盒我不忍開啟。

想起舊日情意更憐惜婢僕,也曾因夢見你而贈送錢財。我知道這種遺恨人人都有,貧賤夫妻樣樣事使人悲哀。

這首詩主要寫妻子死後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

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捨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儲存起來,不忍開啟。詩人想用這種消極的辦法封存起對往事的記憶,而這種做法本身恰好證明他無法擺脫對妻子的思念。

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僕,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僕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夢中送錢,似乎荒唐,卻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苦了一輩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貴中的丈夫不忘舊日恩愛,除了「營奠復營齋」以外,已經不能為妻子做些什麼了。於是積想成夢,出現送錢給妻子的夢境。

憫農這首詩作者是誰

3樓:對麵包的愛

憫農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

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

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4樓:匿名使用者

憫農這首詩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紳,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李紳,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

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二十七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

追贈太尉,諡號「文肅」。

5樓:牙牙啊

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

原文:《憫農二首》(一)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二首》(二)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賞析:《憫農二首》是 唐代詩人李紳的 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

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全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並運用了虛實結合與對比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這兩首詩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影響,近代以來更作為思想教材選入了小學教科書。

6樓:匿名使用者

《憫農》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紳。其全文古詩如下:

第一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詩人李紳所寫。《憫農二首》,題一作《古風二首》,是中唐詩人李紳年輕時所作的五言古詩。 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流傳甚廣。

【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台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ūn), 國內採用簡化字後,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為餐了。餐飧:晝飯為餐,晚飯為飧。

【翻譯】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裡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裡。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賞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

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

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食物,不浪費

第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註釋】

1憫:憐憫、同情。

2粟:(sù)穀子,脫殼以後北方叫小公尺。

3猶:仍然。

4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5閒田:無用,不耕種的田。

【翻譯】

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佞官奪去而餓死。

【賞析】

詩的第一首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羅隱《雪》)是的,豐收了又怎樣呢?

「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

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答案是很清楚的。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

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

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7樓:匿名使用者

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 唐·李紳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樓:天下的大路

《憫農》作者為唐代文學家李紳。其全文如下:   第一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9樓:石家莊萬通汽車學校

能把這首詩的內容或是經典句列出來嗎,一起**下

《畫》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10樓:匿名使用者

《畫》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 · 王維

原文如下:

《畫》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註釋: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驚:吃驚,害怕。

11樓:李公子

唐代 · 王維

原文如下:

《畫》唐代·

王維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註釋: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

驚:吃驚,害怕。

王維: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也很精通。

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所見》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是出自什麼朝代?

12樓:牙牙的弟弟

袁枚,清朝。

《所見》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寫了作者偶然所見牧童騎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過對牧童的動作神態變化的描寫,表現了牧童天真活潑機智靈活的性格和熱愛大自然情趣的特點。

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全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閒情逸致,實則寄託情思,用語活潑自由、淺顯明了。

全文: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13樓:匿名使用者

《所見》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寫的,詩句是: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14樓:匿名使用者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女**尤眾。

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另有同名影視演員。

15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是袁枚出自清朝代,???

16樓:匿名使用者

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

17樓:匿名使用者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詩句是,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秋思這首詩的作者是哪朝詩人誰寫的

18樓:球球

《秋思》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籍寫的。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回家書意萬重

憫農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憫農這首詩寫的是誰什麼時候幹什麼

陽光,田間,老農鋤地,牛拉犁頭,織女織布,農家小院 憫農 一專 唐 李屬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 二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憫農 三 唐 李紳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一笑不值錢,自然...

《竹石》這首詩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心聲

這首詩表面寫竹,其實是寫人,詩中的勁竹象徵了 詩人面對種種艱難困苦,寧折不彎,決不向任何惡勢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汙的錚錚傲骨。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譯文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

《天淨沙秋思》這首詩作者描繪蒼涼蕭瑟的秋景有什麼用意

1 作者通過描繪蒼涼蕭瑟的秋景抒發了乙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 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2 原文 天淨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 詞句註釋 天淨沙 曲牌名。枯藤 枯萎的枝蔓。昏鴉 黃昏時的烏鴉。昏 傍晚。人家 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