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一流大學都不愛招中國人

2021-03-04 00:04:32 字數 6061 閱讀 9423

1樓:匿名使用者

據說 因為我們的教育方式太注重分數了,所以考的分數是挺高,但是實際生活、實驗技能在行的卻不多。就是死讀書的多。

2樓:小納茜

不知道從哪看到或是聽到這樣的訊息,世界一流大學可沒有不愛招中國人喔,相反很多大學都把招攬人才放到了國內的高校裡面,歐美不說,就說說同是共和联邦教育體系的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十二, 還有南洋理工大學和其他的學校排名也很靠前。像這些大學都很願意在中國招生吸引人才,還專門投立了**2全額獎學金計畫招攬中國高校的優秀學生,滿15周歲的學生都可以通過o水準考試進入新加坡的理工學院。所以你的說法太絕對了!

也沒根據

世界一流大學為什麼不願意招收中國學生

3樓:匿名使用者

那倒不是,主要是經濟管理類【就是國外商學】,世界一流大學不太願意招收中國學生。

最近,兩件事再次引發我對中國教育的擔憂。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國名牌大學金融教授談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說他們今後可能不再招收中國學生了。這不是種族歧視問題,他自己也是中國人,而是因為過去多年的中國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後來做博士**研究時雖然未必突出,但還行,可是,等到畢業上學術市場找教職崗位時,都表現不好,沒辦法找到一流大學教職。

所以,他們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中國學生了。

答案主要在兩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方式,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尤其是壞在我們推崇的「順從聽話」和孝道文化上,這些文化烙印實際是中國人一輩子的包袱,走到**都無法丟掉,到**都吃虧。

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學不愛招中國學生?

4樓:christy_舒

有兩件事再次引發了我對中國教育的擔憂。

乙個是,跟一位美國名牌大學金融教授談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時,他說他們今後可能不再招收中國博士研究生了。

這不是種族歧視問題,他自己也是中國人,而是因為過去多年的中國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後來做博士**研究時雖然未必突出,但還可以,可是等到畢業上學術市場找教職崗位時,表現都不好,沒辦法找到一流大學教職。所以,他們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中國學生了。

實際上,不只是他們大學有這個打算,我所在的耶魯和其他大學,也討論過同樣的問題。雖然我們沒有決定完全停招中國學生,但有意識地少招或者偶爾不招。

以2023年為例,美國的前30名金融系畢業的博士中,來自中國的不少,但找教職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學院,那個大學當然不錯,可是,這麼多中國博士生中沒有乙個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

由於這些博士都畢業於頂尖金融院系,這一結果很讓人失望,各學校投入的資源和教授精力那麼多,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第二是,在美國金融和矽谷高科技行業中,印度裔高管遠超華裔。

而且,不只是美國企業界裡中國人和印度人的反差這麼大,在大學裡也如此。比如,幾年前美國主要商學院中,有12個在選拔招聘商學院院長,其中有10個給了印度裔聘書,沒有乙個給中國裔。儘管後來一些印度裔謝絕了,但這本身也反映出中國和印度之間在教育、文化上的差距。

中國人天賦好,又聰明勤奮,但為什麼結果會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人差別那麼大呢?

答案主要在兩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方式;另一方面是與中國文化鼓勵「聽話」「順從」緊密相關,這些文化烙印實際上是中國人一輩子的包袱,走到**都無法丟掉,到**都吃虧。

先談教育

張三(匿名)出生於國內某大城市,高中畢業輕鬆考上北大清華這樣的國內頂尖名校,等他到耶魯讀博士時,哪怕再難的數理經濟模型對他來說都太容易。在我的博士生課堂上,他毫無疑問一直是最優秀的,即使在耶魯這樣的世界各地天才匯聚的地方,他的聰明才華照樣遙遙領先。

可兩年後的一天,正當他全力以赴深入做研究而且已經有出色成果的時候,張三找我私聊,說他在考慮是否退學回國去做pe投資**,因為他父母好友願意出資5000萬美元由他去負責管理,機會難得。

我問他:「你的天賦如此出色,我一直認為你最有希望出類拔萃,出一流學術成就。告訴我,你是否真的對學術研究、學術生涯有興趣、有激情?」

多年的經歷讓我清楚,乙個人如果對他從事的工作沒興趣、無激情,尤其當他做的是學術研究時,那麼,要他做好、要他做出別人想不到的創造性成績,那等於是趕鴨子上架,難!每天做自己沒興趣的事情,只會是應付,不會鑽進去的,那樣他自己也會痛苦、很累。

張三回答說:「對學術研究談不上有興趣。我可以做,也可以寫學術**,但這不是我的興趣與激情所在。

」這下好了,我跟同事原來期許厚望的博士生,對我們的專業也就是如此。我接著問他:「那你為什麼要申請金融博士研究生呢?

」他的回答不奇怪:「因為父母要我這樣做,而且看到其他同學都這樣做。」

很多年來教過的中國學生中,真正因為自己喜歡而研讀經濟學、金融學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和安排。

既然他們都不是因為自己真實的興趣而為,出現上面我們談到的,那麼多讀金融博士、經濟學博士的中國學生最後在職場上表現一般甚至較差,就不足為奇。趕鴨子也許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我見過的很多父母可能從來沒有問過,更沒有想過「什麼是最好的學校」「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學過優化理論的人都知道,「好」「不好」「較好」「最好」這些價值判斷都只能是相對的,必須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對於誰」「相對於什麼」,因為不存在沒有度量指標、沒有參照系的「好」和「最好」。

很多人往往是根據父母自己認為「好」的標準去選擇「最好」的學校和專業,等於讓子女去過一種父母認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認為好的職業和生活。有時候,這實際上是迫使子女去實現父母自己沒有能實現的專業夢。

有得人是隨大流,去追求大家都認為最好的哈佛、耶魯或者北大、清華。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哈佛耶魯好、北大清華好」時,他們也說不上來。

好與不好,只有基於子女的個人興趣、偏好、個性和天賦才有意義。

否則,不僅沒有意義,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賦與人才的浪費,結果只會是子女學習、工作沒有熱情,無精打采,每天因為在做自己沒有感覺的學習或工作而特別累,而且會時常抱怨,對生活、工作失去興趣。

在任何社會中,人才資源是各項資源中最為重要的,因此,把每個人的興趣和天賦跟其專業盡量配置得一致,是整個經濟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也是決定乙個國家整體資源配置效率的最關鍵因素。

我們想象一下: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做自己並沒有興趣但為了養家餬口又不得不做的事,而且每件工作都是由那些並沒有興趣的人在做;在另乙個社會裡,每個人都選擇做自己有激情的事情,而且每份工作都是由對其有興趣的人在做。那麼,這兩個社會中,哪個社會的整體幸福感更高、效率和創造力也更高呢?

不同文化背景導致了中國人和印度人的不同表現

耶魯校長理查德·萊文也曾提出學習的用途,並不是為了自己的職業,而是追尋自己的價值。他說過:如果乙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那大學教育有什麼用呢?

理查德·萊文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中這樣提到,耶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在萊文看來,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通識教育的英文是,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

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這,才是萊文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學的觀念》的作者約翰·紐曼所說:「只有教育,才能使乙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

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職業和做人

下面這個故事很流行:一家矽谷公司招來三個實習生,分別是中國人、印度人和美國人。美國實習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馬走人。

他對一些問題儘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談,一分鐘可以講完的問題,能講五分鐘。中國實習生很努力,活幹得最多最好,但不愛多說話。

印度實習生工作做得沒有中國實習生精細,但也不差。雖然講話帶有口音,但最愛發問,擅長表達自己。在實習期間,學到東西最多的是中國實習生,但是,最後人們最能記住的是那位印度學生。

這個故事當然是中國人喜歡講的,因為中國人看重「硬本事」、看輕「軟本事」;按照這種我們熟悉的價值觀,這個故事實際是想抬高中國人、貶低印度人,也包括貶低美國人,很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因為我們這種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國人只能幹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樣在矽谷和美國大學等領域成為領袖人物;也正因為美國和印度社會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軟本事」,所以,反饋到文化和教育領域,就變成了不只是要強調數理化,也要強調人文社會科學,在判斷人才時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乙個風趣的人。

比較極端的是,不少中國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國大學讀書後,又偏偏要他們花大學四年學會計,這的確是「硬技術」,對找工作最便利。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實際上中國會計規則跟美國不完全相同,學完美國會計規則,到了國內還要補課才能做會計。而且像會計這種職業性這麼強的專業,根本不需要到美國大學去花錢學四年,在國內的技校就可以學到,然後在國內考會計資格,那樣既省錢又更實用。

這些朋友說,他們擔心子女畢業後不好找工作,會計好找工作。如果是這樣,國內技校不是更好嗎?而且,退一步講,如果只是為了找工作,麥當勞不是有很多任務作機會嗎?

實際上,這裡關鍵還是在於對「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問題。教育有兩項主要功能:一是為了職業,一是為了做人,尤其是為了做乙個有意思、有趣味、有意義的人。

職業培養是為了飯碗,而「做人」的教育是為了讓人不只是職業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做人。

許多朋友一聽到自己子女想學歷史、文學、藝術,或者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就很生氣,認為這些「軟本事」沒任何用,不便於找工作,等等。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軟本事」恰恰是使乙個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礎。

世界需要有「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說會道、知識淵博的人領導的。即使我們走出企業領導、**領導階層,在社會生活中,那些除了職業以外還了解我們歷史、社會、政治和經濟是怎麼來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時更可能是社會中的成功人士。

隨著網際網路資源的豐富膨脹,各類專業技術通過谷歌隨時隨地可以查到,獲得「硬本事」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學,也可以是通過上網就行。所以,「硬本事」的相對價值在降低。但,全球一體化的社會對於軟知識、軟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中國人不在「軟本事」方面追趕美國和印度,我們可能只能繼續以苦力活、以低利潤活為主,而高利潤、高收入的工作則繼續由美國和印度人控制。

就每個人的生活而言,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應該強化通識教育,也是為了讓自己能一輩子活到老幸福到老。通識教育不僅能讓乙個人增加「軟本事」,而且還會讓你接觸了解各種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與研究,激發你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和興趣。

一旦你對許多東西有好奇和興趣後,一輩子中的不同時段總會有讓你感興趣、讓你激動的追求和話題,不會過得枯燥,而會充實生命中每個階段的生活內容,最大化一輩子的幸福感。

中國文化鼓勵「聽話」和「順從」

之所以中國人跟美國人、印度人的差別這麼大,也當然跟中國文化鼓勵「聽話」「順從」緊密相關。在中國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等周邊的人都教你「乖乖聽話」、聽長輩的話。不管走到**,只要見到比自己年長的,都要小聲講話,要順從聽話,不能挑戰長者和權威的言論。

正因為從出生開始,二三十年之內,周邊大多數人都比自己年長,都是自己必須要順從聽話的物件,所以,每個人在成長的二三十年裡都會被馴化得乖乖的,沒機會鍛鍊講話辯論。長大後即使想學習辯論、學習作報告演講技巧,也很難改變從小被迫養成的「聽話不作聲」習慣。

在中國,別人說「你的孩子好聽話」是對你子女的表揚,父母也會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國生活的30年裡,從來沒有聽到美國人以這種話去誇獎人家孩子的,因為美國人會認為「聽話」「順從」是貶義,是沒有個性的表現,因此,沒有人願意被這樣評價的。

美國學校更注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看,正因為這種思辨能力的培養,現在我跟女兒討論問題時,她們一聽到任何話,很自然地就會去懷疑、審視,然後就看能否找到證據來證明這個話邏輯上或者事實上、資料上站不住腳。

這種習慣看起來簡單,但是對於培養獨立的思辨能力,讓學生畢業以後,特別是大學畢業以後,不只是簡單地聽領導的話的機器,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開端。

當然,思辨對於美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時候我也想,美國這個社會真的蠻有意思,不管是聰明的、還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還是沒有能力的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厲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個人物,對什麼事都會有一番高論。

中國為何沒有世界一流大學?中國為何沒有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大學的辦學理念和風格不太符合世界一流大學的評判標準。雖然一直在喊和國際接軌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本上說這是乙個文化相容的問題。其實中國有中國的國情和特色。中國大學也有自己的特色,不必追求外在的評價。走適合自己的路最好。除了清華北大,中國的浙大,天大,南京大學都挺不錯的。香港科技大學也特別牛 如果...

雙一流大學為什麼分A類和B類,雙一流大學中的A類和B類,有什麼區別

根據教育部的說法,考慮到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整體建設任務更重,示範效應更加明顯,更需要提公升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打破身份固化 激發建設活力,將一流大學區分為a b兩類。這樣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加快改革 加快發展,並推動歸入b類的高校正視差距 奮起直追。雙一流大學中的a類和b類,有什麼區...

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在世界一流大學讀書是怎樣一種體驗

中外百名校長縱論 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 教會學生獨立思考最重要他認為,一流的學生不能僅憑考試成績來評估,而是要看他的綜合素質。哈佛需要知道,乙個學到了很多知識的學生是否也具有創造性 他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動力去探求新的領域 除了學生本專業的領域,學生是否關心其他領域的東西,是否有廣泛的興趣。因此,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