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裡一般有幾個廚房啊,寺廟裡面,廚房做飯的和尚叫什麼?什麼僧?比如有種職務叫知客僧等。廚房裡的呢,叫什麼?

2021-03-04 08:55:55 字數 5203 閱讀 6859

1樓:海印放光

寺院一般只有乙個廚房。

但個別情況,會有兩個甚至三個廚房。有些寺院較大,香火很旺,在佛教節日或法會期間,乙個廚房根本無法安排寺院工作人員和義工、香客們的齋飯,因此會有幾個廚房,幾個齋堂。

寺廟裡面,廚房做飯的和尚叫什麼?什麼僧?比如有種職務叫知客僧等。廚房裡的呢,叫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廚房做房的和尚叫做飯頭。飯頭僧。廚房裡都叫飯頭僧。

知客僧:雖然知客未必「知客」(會哄施主),但職責所在,知客僧一般的任務,就是接待寺廟的客人(尤其是進香、參拜的施主),並安排食宿之類的事宜。

其它他介紹如下:

方丈:「方丈」原為寺裡的一處居所,是寺裡長老為大家參禪**之處。後來,傳法的長老逐漸演變成行政首腦,方丈也逐漸成為老大的私人居所。

住持:「住持」的本意,是指使佛法傳續。後來逐漸演變,行政上的職能代替了傳法的職責,住持基本上就以寺廟行政長官的身份出現。

不過,住持與方丈不同,理論上,再小的寺廟都有住持,但卻可以沒有方丈。

監寺/監院:

顧名思義,是監督管理寺廟/寺院行政事務的和尚。一般情況下,監寺/監院都是住持的左膀右臂,而對於大寺廟,監寺/監院也可能是方丈的左膀右臂,協助一把手處理行政事務,權力可不小。

維那:「維那」這是梵文的音譯。簡單地講,「維那」類似於班長+課代表的角色,幫助老師(住持和監寺/監院)管理整個班級(寺廟),同時,在上課(法會之類的活動)時,喊「起立」、點名,幫助老師收作業。

十方叢林中,比較典型的是設四十八單執事,依東、西兩序排列為:

列職東序:都監、監院、副寺、庫頭、監收、莊主、磨頭、寮元、殿主、鐘頭、鼓頭、夜巡

西序:典座、貼案、飯頭、菜頭、水頭、火頭、茶頭、行頭、門頭、園頭、圊頭、照客

序職東序:維那、悅眾、祖侍、燒香、記錄、衣缽、湯藥、侍者、清眾、請客、行者、香燈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後堂、堂主、書記、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參頭、司水

近現代的叢林,基本設定五個部分,即禪堂、客堂、庫房、大寮、衣缽寮,合稱為「五大堂口」;其中後四者又稱為「四堂口」。重要寺務由住持會同首座等班首與四堂口主事共議決定。此外,尚有首座寮以款待上座名宿,有侍者寮以待初學新參,有行者寮以處務行者和童行,有眾寮(雲水堂)以接待過往僧眾。

和尚剃髮有三重含義,一是按佛教的說法,頭髮代表著人間的無數煩惱和錯誤習氣,削掉了頭髮就等於去除了煩惱和錯誤習氣;二是削掉頭髮就等於去掉人間的驕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牽掛,一心一意修行。

在我國古代,人們把頭髮看得十分重要,認為頭髮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必須保護好,不能有損害,否則是對父母的不敬。而佛教要求斷除這些無謂的親情牽掛;三是為了區別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當時的印度,教派林立。

可人們一見到剃光頭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

初出家的,叫做沙彌(意思是勤加策勵,息惡行慈),生年滿二十歲,受了比丘戒,稱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飲食。中國人誤傳為「德比孔丘,故稱比丘」,那也是笑話)。

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內,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師;五年之後,若已通曉戒律,始可以所學的特長作師,稱為軌範師,梵語叫做阿闍梨耶,受人依止,教人習誦;到了十年之後,可作親教師;到了二十年之後,稱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稱為耆宿長老

3樓:二尖瓣很狹窄

廚房做房的叫做飯頭。

和尚的稱呼是一座寺院裡最高的職務,應該一座寺院就一位,也可以有多位(對修行到了一定層次的高僧大德也可以叫和尚),大和尚一般都是方丈,其次就是監院,副寺職位,當家師,知客師,維那師,典座,堂主,還有首座和尚。

方丈:「方丈」原為寺裡的一處居所,是寺裡長老為大家參禪**之處。後來,傳法的長老逐漸演變成行政首腦,方丈也逐漸成為老大的私人居所。

再後來,住的「方丈」成了寺廟老大的代名詞,而且能稱「方丈」的,必定管理著一定規模的寺廟,小廟是沒有「方丈」的。

住持:「住持」的本意,是指使佛法傳續。後來逐漸演變,行政上的職能代替了傳法的職責,住持基本上就以寺廟行政長官的身份出現。

不過,住持與方丈不同,理論上,再小的寺廟都有住持,但卻可以沒有方丈。

監寺/監院:

顧名思義,是監督管理寺廟/寺院行政事務的和尚。一般情況下,監寺/監院都是住持的左膀右臂,而對於大寺廟,監寺/監院也可能是方丈的左膀右臂,協助一把手處理行政事務,權力可不小。

知客:雖然知客未必「知客」(會哄施主),但職責所在,知客僧一般的任務,就是接待寺廟的客人(尤其是進香、參拜的施主),並安排食宿之類的事宜。

維那:「維那」這是梵文的音譯。簡單地講,「維那」類似於班長+課代表的角色,幫助老師(住持和監寺/監院)管理整個班級(寺廟),同時,在上課(法會之類的活動)時,喊「起立」、點名,幫助老師收作業。

十方叢林中,比較典型的是設四十八單執事,依東、西兩序排列為:

列職東序:都監、監院、副寺、庫頭、監收、莊主、磨頭、寮元、殿主、鐘頭、鼓頭、夜巡

西序:典座、貼案、飯頭、菜頭、水頭、火頭、茶頭、行頭、門頭、園頭、圊頭、照客

序職東序:維那、悅眾、祖侍、燒香、記錄、衣缽、湯藥、侍者、清眾、請客、行者、香燈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後堂、堂主、書記、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參頭、司水

近現代的叢林,基本設定五個部分,即禪堂、客堂、庫房、大寮、衣缽寮,合稱為「五大堂口」;其中後四者又稱為「四堂口」。重要寺務由住持會同首座等班首與四堂口主事共議決定。此外,尚有首座寮以款待上座名宿,有侍者寮以待初學新參,有行者寮以處務行者和童行,有眾寮(雲水堂)以接待過往僧眾。

擴充套件資料

和,為三界統稱。尚,乃高上的意思。「和尚」之稱華藏世界只有釋迦能稱得,但後世確把比丘都稱為和尚了,也許是因為釋迦涅槃之後,在世比丘為世間第一福田的緣故吧。

和尚一詞,純由於西域語言的音轉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闐國則稱和社或和沙(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見寄歸傳及秘藏記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雜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4樓:飛過太平洋

八大執事,就是指五大堂口的主要負責人及其

他寺院重要執事僧,包括:監院(庫房負責人)、知客(客堂負責人)、僧值(又名糾察)、維那(寺院監察)、典座(齋堂負責人)、寮元(雲水堂負責人)、衣缽(方丈堂負責人)及書記等。

管事的就是典座,一般的就叫伙頭僧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的就叫伙頭僧,也叫典座。

6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叫典座師吧,典座(廚房、齋堂負責人)

寺院裡的齋飯是什麼樣的?

7樓:洗塵居士

簡單的來說,寺院裡面都是素食,而且不能放蔥,洋蔥,韭菜,大蒜這幾種有難聞味道的蔬菜,也不能放雞蛋,使用的油也是植物油,不能用豬油之類的.鹽當然要放了啊.

寺院裡的飯真的很香的,很讓我懷念我皈依**那裡的饅頭,好甜,呵呵,說遠了.

合十祝願吉祥,阿彌陀佛.

8樓:海灘的風鈴

齋飯原意指整齊和乾淨。道教和伊斯蘭教等餓祭禱儀式之一。道教中道士們進行敬神懺謝活動前,要使自己身心清潔、言行規整、精神專注,以表示對神的恭敬之意。

伊斯蘭眾法學家表示吃齋飯為可佳,不吃齋飯者無罪。艾奈斯的傳述:穆聖說:

「你們應當吃齋飯,齋飯中有吉慶。」

吃齋飯帶來吉慶的原因是齋飯能使封齋者保持體質,以充沛的精力繼續齋戒。眾法學家認為吃齋飯為可佳,不吃齋飯者無罪。無論吃多、吃少,即使喝一口水也算齋飯。

從夜半到黎明前,吃食齋飯為可佳。‍

佛教寺廟裡的職務有那些?稱謂是什麼?負責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寺廟職務性身份稱謂如下:

上座:原始佛教將僧人依戒臘年限之長短分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後轉而為寺院職務之稱。

上座為一寺之長,主要是弘講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後稱為方丈或住持。也用於對有德行之僧或僧臘較高者的尊稱。

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負責一寺實際事務。唐代以後也稱寺監或監院。

維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眾僧雜務,調和僧眾糾紛,辨別度牒真偽等。又負責僧眾紀律事務。唐代以後維那成為叢林八大執事之一,主要負責宗教儀軌、佛事唱念等。

住持:為一寺之長,有護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

方丈:即住持。因其所居之處為「方丈」室,故而得名。

首座:為全寺修行之模範,掌禪堂中號令之權。

西堂:為西堂首座,輔助方丈教導修行的僧人。

後堂:為後堂首座,負責後堂修行之事務。

堂主:居首座之下,負責禪堂、唸佛堂之事務。

監院:負責協助方丈或都寺監理寺院總務。古稱監寺、院主、主首、寺主,後為特尊住持而改稱此名,俗名當家。大寺可設數名監院。

當家:為監院之俗稱。

知客:為客堂負責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設數名知客。

僧值:又稱糾察,管理清規執**況及僧眾威儀。

典座:為廚房、齋堂負責人,管理僧眾伙食及信徒供齋等事務。

寮元:為雲水堂負責人,管理來寺掛單僧侶的事務。

衣缽:為方丈室負責人,幫助住持處理一些日常事務。

書記:掌管寺內文書往來之事。

化主:一、指叢林中負責向施主募化的僧人。

二、意為教化之主人,通常指叢林之住持。

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大叢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為燒香侍者、書狀侍者、請客侍者(幫助接待客人)、衣缽侍者(幫助掌管住持錢物)、湯藥侍者(負責住持的飲食、醫療雜務)、衣物侍者(幫助漿洗衣物)等。

此外,大叢林中通常還設有副寺(管財會)、直歲(管農作)、知藏(亦名藏主,管藏經樓)、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衛生)、莊主(管莊田、領地)、園主(管菜地,或稱菜頭)、塔主(管理塔院)、門頭(負責門衛)、磨頭(管理磨坊)、淨頭(管環衛)、毛頭(管理發)、司庫(又名庫頭,掌管倉庫)、參頭(司掌法事禮儀)等等。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職務性身份稱謂在中國特別多,也很重要。自南北朝建立僧官制度以來,各個朝代按行政區劃設立了許多的僧官,名目繁多,如僧正、僧主、沙門統、昭玄統、僧錄、僧統等等,現已不適用了。近代社團組織興起,佛教界也建立了各級佛教協會和居士林等組織,於是佛教徒中有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林長、幹事、主任等頭銜,這與各界沒什麼差別,故不需贅述。

人們遇到比較多、易於混淆的是負責寺院管理的和從事佛教法務的職務性稱謂,下面就略作介紹。

早期佛寺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維那三綱負責。自唐代禪宗大興,百丈禪師創立叢林清規以來,天下風行,叢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執事也越來越多,按東西兩序排列,大叢林的執事可多達48位甚至上百位,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後堂、堂主)、八大執事(監院、知客、僧值、維那、典座、寮元、衣缽、書記)

和尚穿的衣服叫什麼名字,一般寺廟裡的和尚穿的衣服叫什麼?

禮服叫袈裟 日常便服叫海青,是宋 明時期的日常便服。小和尚叫僧衣 方丈長老叫袈裟 一般寺廟裡的和尚穿的衣服叫什麼?他們的衣服分為三種,有大衣 中衣 小衣,在舉行佛事活動時穿的是大衣,出寺廟進入村莊時穿的是中衣,進行勞作時穿小衣 樓主圖中的是叫短褂 短衫。還有衣襟長的到腳的叫長褂 長衫。主要顏色就是黃...

在寺廟裡面撿到一串星月菩提應該怎麼處理

機緣所在!好好儲存帶著就行了 真是緣分啊 佛與你有緣 好好佩戴 好自為之 我是生產的 我還能騙你 在寺廟請的一串開光的星月菩提可以送人嗎 開光這種事情因人而異,信則有不信則無,念珠這種東西是輔助人修行,沒有那麼大的因果,送出去是沒有問題的 請問一下,我在寺廟請了一串星月菩提,然後有個寺廟的工作人員,...

寺廟裡面的古鐘有什麼寓意,為什麼說鎮國寺的古鐘是一件珍稀之物?

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洪鍾初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府 通過扣鐘提醒生者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通過鐘聲,救拔幽冥眾生,使他們聞鐘聲息眾苦證圓通。為什麼說鎮國寺的古鐘是一件珍稀之物?平遙古城的鎮國寺建立於唐末五代的北漢時期,原名京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