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藏戲》,你想對唐東杰說些什麼

2021-03-04 08:54:42 字數 5907 閱讀 3704

1樓:課文你來說

用精練準確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寫,間接歌頌了唐東杰布的高尚品質,說明他許下巨集願、發誓架橋的思想根源。

唐東杰布是藏戲的創始人、開山鼻祖,沒有唐東杰布就沒有藏戲。

蒐集唐東杰和藏戲的相關資料

2樓:匿名使用者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

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民間歌舞藏族早期民間歌舞百戲中就已開始出現帶有戲劇色彩的藝術形式。

一些藏史資料對此也曾有記載。如《**王統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松贊干布在頒發《十善法典》時舉行的慶祝會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躍,或飾嫠牛,或獅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獻技。

奏大天鼓,彈奏琵琶,還擊饒鈸,管弦諸樂,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裝飾巧麗,持諸鮮花,酣歌曼舞,盡情歡娛,馳馬競賽,至上法鼓,竭力密敲」;在桑吉嘉措的藏醫著作《亞色》中對民間歌舞的形式也有記載;「在桑耶寺落成典禮上,臣民們進行『卓』、『魯』、『諧』等文藝活動。『卓』是戴面具的鼓舞;『魯』是只唱不舞;『諧』是即唱又舞。」當時的演員全是僧人,表演時有時配上誦經為伴唱,這就形成了啞劇性的跳神頌佛祈願的新形式。

這種表演形式在乃東縣哈魯崗村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那裡還保留著「阿卓」這種古老的大型鼓舞隊組織,其領舞師的面具與早期藏戲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樣,戴面具者的名稱也同樣叫作「阿若娃」。

藏戲民間說唱藝術

早在**的苯教時期,被稱作「仲」的口頭神話、歷史傳說故事已成為當時**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苯教已有專門從事說唱的故事師和歌唱家。在**歷史中,歷代都產生過大量民間故事,這些故事被用民歌、讚詞、韻句等形式把人物的話吟唱出來,使故事更加生動感人。

這種演唱形式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這也是許多民間故事得以流傳至今的原因之一。例如產生於十一至十三世紀的藏族民間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其說唱性文體受佛教說唱文學的影響並有所發展,除獨白和對話是適宜歌唱的韻文之外,部分故事情節的敘述也改為可歌唱的韻文,而韻文的寫法採用的就是民歌體。

此外,其他一些說唱形式,如「折嘎」(意為吉祥的祝願)、「喇嘛嘛呢」等對藏劇的產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喇嘛嘛呢」這種說唱藝術,其對藏劇的影響非常之大,藏劇的劇本就是喇嘛嘛呢藝人的說唱故事指令碼。說唱藝術的特點還清楚地反映在藏劇表演中。

如藏劇演出時有劇情講解人,他講到**,演員就唱到**;講解人以一種固定的念誦調介紹之後演員才能上場表演。

藏戲宗教儀式和宗教藝術

藏史《巴協》中記載;「八世紀時吐蕃讚普赤松德贊修建桑耶寺時,蓮花生大師為調伏惡鬼所行軌儀中率先應用一種舞蹈」。這種舞蹈就是藏傳佛教寺院跳神「多吉嘎羌姆」(金剛舞,簡稱羌姆)的起源。羌姆是在原始苯教巫師祭祀自然神儀式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土風舞演變而來的新的宗教儀式舞蹈。

開始羌姆完全是在寺院裡為僧人表演,後來傳入民間,僧俗人眾均可**,逐漸成為僧人和俗人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具有一定娛樂性的宗教舞蹈。此外,在林芝還有一種與寺院完全無關的「公尺那羌姆」(俗人跳神),是為引回「村寶」進行驅邪迎祥而創立的民間祭祀舞蹈。其中象徵喜慶、幸運和吉祥的男性侍傭神跳的「波梗舞」,也被寺院跳神薩迦寺卓瑪頗章「孜瑪爾多加」羌姆和藏劇《白瑪文巴》所吸收。

到十四世紀,噶舉派(白教)高僧唐東杰布(1385-1464)在雲遊途中於2023年主持營建了據說是**的第一座鐵索橋。在建橋過程中,他發現民工中有七個能歌善舞的姐妹(有說七兄妹),遂在白面具戲基礎上,吸收佛經中傳說和民間傳說故事中帶有戲劇因素的內容編排表演節目、設計唱腔動作和鼓鈸伴奏,指導七姐妹演出,藉以宣傳宗教,為行善修橋募集資金(行善積德)。七姐妹天生麗質、舞姿輕盈、歌聲優美動聽,觀者以為仙女下凡,讚其為「阿吉拉姆」(仙女)。

以後藏戲被稱作「阿吉拉姆」,亦由此而得名。據《唐東杰布傳》載,唐東杰布主持修建的鐵橋、木橋數量達上百座,碼頭渡口也有一百多個。而修建如此之多的橋梁渡口,所需資金除靠其遊說化緣所得外,主要靠組織募捐演出來籌集。

以後唐東杰布又將經其發展了的白面具戲帶回家鄉主廟迥·日吾齊寺,建立了迥·日吾齊戲班,將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裝飾改為藍面具,在白面具戲表演藝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各種歌舞和古老瑜伽功術、雜技等,編演了佛經故事《智美更登》。從此,藍面具戲逐漸形成。

隨著嘎丹頗章地方政權的建立,藏戲,特別是藍面具戲進入了乙個迅猛發展的繁榮時期。以唱為主,唱、誦、舞、表渾然一體的戲曲表演藝術形式已經形成。出現了具有較高文學水準的戲曲文學劇本和一批優秀的傳統劇目。

在民間,一些職業或半職業的藏戲戲班開始出現,在藝術風格上開始形成不同的藝術流派。到七世**時,出現了藏戲演出的盛會--雪頓節。在這個時期,五世**羅桑嘉錯(1617-1682)對藏劇的發展頗具貢獻。

清順治九年(1652),五世**率眾三千赴京晉見順治皇帝,歷史上第一次被****以金冊金印封為「**喇嘛」。五世**晉見期間在京住了兩個月,後又在內蒙古的代嘎(今涼城)逗留了三個月。在這五個月中,五世**看到了許多漢、蒙、滿等各民族的宮廷和民間**、舞蹈、戲劇、雜技、百藝等藝術表演,深受啟發。

返藏後,即將從拉達克傳入的具有西域風格的歌舞加以改造,組織成立了**地方**唯一的官營性專業歌舞隊--噶爾巴。五世**對藏戲也十分喜歡,在其尚未親政時,就在其授意和倡導下,寺院進行上期夏令安居修習結束的酸奶宴會上,邀集一些在民間享有盛名的藏戲班子進哲蚌寺作助興演出,從而開創了「哲蚌雪頓」調演觀摩藏戲的慣例。

之後,逐漸形成了開始在哲蚌寺,繼而在「吉彩洛頂」(幸福園林),最後於雪頓節期間在羅布林卡舉行一年一度規模盛大的藏戲獻演活動。五世**還曾指令其家鄉瓊結縣白面具戲班賓頓巴分為兩班,一為瓊結紮西賓頓,一為盤納若捏賓頓,並在拉薩舉行雪頓節時,把瓊結紮西賓頓安排在第乙個演出。這期間,各地民間出現了專門改編加工並記錄成文字的手抄或刻印的藏戲劇本,不少地方和部分色欽寺廟還組建了相對固定並帶有職業性質的藏戲劇班。

每年參加「哲蚌雪頓」的至少有幾個白面具戲班和江嘎爾、希榮仲孜、工佈卓巴等眾多表演團體。從這個時候起,藏戲開始從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成為乙個獨立的戲劇藝術形式;演員也逐漸脫離寺院,職業演出劇團開始出現。藏劇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影響面也逐漸擴大,繁衍出德格戲、昌都戲、門巴戲等多種戲曲劇種,並對一些兄弟民族劇種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藏戲的演出分為三個部分:開場儀式戲「阿若娃」、正戲「雄」和吉祥收尾儀式「扎西」。開場儀式又稱「溫巴頓」或「甲魯溫巴」,其內容主要是淨場祭祀,祈神驅邪,祈求祝福,並介紹劇情。

出場人物一般有:甲魯二人,溫巴七人、拉姆七人。傳說這三種人物是根據《曲結洛桑》劇中人物演變而來。

甲魯是王子,溫巴是漁夫或獵人,拉姆是仙女。表演時先是溫巴戴著面具又唱又跳,然後甲魯領著一群仙女出場歌舞,藉以介紹演員,講解正戲的劇情,招攬觀眾。「雄」是正戲,先由「溫巴格更」(即戲師)用快板韻白介紹故事情節、地點、環境、人物造型、唱詞等,然後人物上場。

演出時間長則三天三夜,甚至六七天;短則二三小時,皆由戲師控制決定。

其表演形式為:全體演員,不論是否扮演劇中角色,全部出場,圍成半圈,輪到自己表演時,即出列表演,其餘時間參加伴唱和伴舞。其基本演出格式是:

先由戲師介紹一段劇情,然後由乙個角色出來演唱一段,然後所有演員共同起舞或表演技巧,依此迴圈。其演出不分幕和場次,劇情講解者和伴唱伴舞實際上起著分幕的作用。由於傳統劇目一般都是流傳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經典之作,所以大多數觀眾都熟悉戲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

他們**演出主要是欣賞劇中唱腔、舞蹈和特技等。因情節發展由戲師介紹,劇中人物可專心演唱或表演絕技。通過戲師巧妙安排,一台故事動人、唱腔優美、特技表演扣人心弦,並有同台演員幫腔伴舞的精美藝術形式就展現在觀眾面前。

「扎西」是藏劇演出結尾時的集體歌舞,意為祝福吉祥.

唱(朗達):

**地方民族戲曲劇種都以演唱各種人物傳記為主要內容。人們為了區分歌曲和戲曲,習慣地將戲曲唱腔稱為「朗達」(意為傳記)。藏劇唱腔高亢、嘹亮,均為自由節奏的散板。

唱腔的運用主要是按照劇中人物的身份來確定,且專曲專用,不得隨便借用。藏劇唱腔主要有:長調[達仁]、中調[達珍]、短調[達通]、悲調[覺魯]、歌戲混合腔[諧瑪]、說唱混合腔[諧瑪當木]等。

每個唱腔一般只能唱七字至九字句兩句,個別唱詞最多字數不得超過十三個。數板的詞句和字數可不受限制。

舞(曉卓):

藏戲基本上還是廣場戲,載歌載舞是藏戲的突出特點。舞蹈與劇情常常無直接關係,主要是為了烘托場上演出氣氛。舞蹈中只有少數動作帶有某種象徵意義,且多模仿勞動、生活和動物的動作。

韻(雄謝巴):

是一種類似快板和數板的韻白,主要是在劇情講解者念講劇情,介紹演員出來演出等場合中使用。

白(給卡):

藏戲中過去一般很少使用口語道白,即使使用也主要是喜劇人物用來打諢插科,但在以後的表演中為豐富表演手段,便於觀眾了解劇情,已適當增加了這種道白。

表(朗菊):

指表演。藏戲中的表演藝術比較簡單、純樸。許多角色因戴面具表演,故演員不太注意面部表情的表演,角色之間也較少交流。

技(呂則):

指藏劇中的舞蹈技巧、武功特技等。這部分表演成分多從民間藝術形式中吸收而來。

諧:指穿插表演的民族歌舞。它是民間歌舞與藏戲舞、唱和鼓鈸節奏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別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但其與劇情並無直接關係。

藏劇的演出服裝十分簡單,表演從頭到尾僅為一套,中間不再更換。演員一般也不用化裝,主要靠面具。**和平解放前的藏劇表演在表現底層勞動人民的角色時常在臉上抹糌粑面或鍋煙黑。

**和平解放後,尤其是自治區藏劇團成立後,在人物造型方面曾作過多方面嘗試,如將面具上的圖案直接搬到臉上,成為一種臉譜;或比照壁畫上的人物形象來化裝;有時也使用話劇的化裝方法。但藏劇自身具有的傳統特色人物面具仍保留了下來。

藏戲在幾百年的表演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

藏戲的演出,一般是廣場戲,少數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時,化妝比較簡單,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與紅脂,沒有複雜的臉譜。

樂器也較簡單。打擊樂只有一鼓一鈸,演出時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觀眾介紹劇情發展情況。劇中人道白很少,演員專心致志地吟唱,由於廣場演出,演員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顯示出粗獷有力的性格。

後台一般有幫腔,形式與川劇差不多。

藏戲唱腔很多,大致分為表現歡樂的長調,藏語叫「覺仁」;表現痛苦憂愁的悲調,藏語稱「覺魯」;表現敘述的短調,藏語稱「黨統」等等。

面具顏色

善者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純潔)

國王的面具——紅色(紅色代表威嚴)

王妃的面具——綠色(綠色代表柔順)

活佛的面具——黃色(黃色代表吉祥)

村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黃色,眼睛、嘴為乙個窟窿(代表村民老人的樸實敦厚)

女巫的面具——半黑半白(象徵其兩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

白色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純潔、善良、溫和,無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長壽,白色面具少者無理。

對比:京劇中的白色臉譜表示人物性格奸詐多疑,代表人物為曹操。

黃色黃色面具表示容光煥發、功德廣大、知識淵博,系活佛、仙翁所戴。

對比:京劇中黃色臉譜代表人物性格猛烈,代表人物典韋。

藍色藍色面具表示正義、勇敢,為勇士相。

對比:京劇中藍色臉譜表示人物性格剛直,桀驁不馴。代表人物為竇爾敦。

綠色綠色面具象徵賢良智慧型;美貌端莊,屬於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

對比:京劇中的綠色臉譜代表人物性格勇猛,莽撞。多用來表現綠林好漢。

紅色紅色面具象徵權力、正義,表示足智多謀、智勇雙全。凡扮演國王、大臣者均戴紅色面具。有時藏戲裡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忿怒狀也常用紅色。

對比:京劇中的紅色臉譜象徵著忠義。代表人物為關羽。

黑色黑色面具表示兇惡,為兇怒相。

對比:在京劇中,黑色臉譜代表著公正,鐵面無私。代表人物為包拯。

半白半黑

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兩面三刀,專門挑撥離間者。

面具形式

門簾式面具:亦稱窗簾式面具。面具形制為一塊於眼睛部位剪孔(便於透露視線),其它部位繪以圖飾的平面布片,表演時懸掛臉面,代以劇中角色面部化妝,這種面具主要表現在海北州門源縣珠固寺的華熱藏戲(在調查時此面具已失傳)。

門簾式面具形制雖然簡單,但在五官的描繪上,著力刻劃角色的表情特徵,用抽象多變的線條和具有象徵意義的色彩來表明戲中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及感情特徵,是青海藏戲中一種製作比較靈活方便的面具樣式。[

用自己的話簡要敘述藏戲的來歷談談對唐東杰布高僧的看法

高僧唐東杰布在山南瓊結認識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組成了 的第乙個藏戲班子,用表演的形式為人民在橋修路,行善積德,足跡灑遍了雪域高原,從此聲名遠播,唐東杰也因此成了藏戲的鼻祖。三人唐東杰布許下巨集願發誓架橋為民造福她與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組成了乙個 的戲班子,通過表演勸人行善積德,出錢出力,共同要求造了5...

你想對父母說些什麼,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麼

親愛的爸爸媽媽 謝謝您們在我成長路上的一路陪伴,在我遇到挫折與困難時理解我,幫助我,讓我得到了更大的進步!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女們長大後自然會理解你們的苦心。你們是我們的至親,懵懂時候在生活中也許有時會有意無意之間說些令你們傷心的話,請你們願諒 我們不是有心的,在你們面前,我們有時無需掩飾自己的喜怒哀...

你想對破壞長城的人們說些什麼,你想對大海說些什麼

人們不重視文物,沒有保護好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文物正在一步步消失,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好好保護文物,並傳承下去。你想對大海說些什麼 每次來到海邊,看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我就有許多的話相對大海說,因為我最喜歡的,就是大海了。大海,我想對你說,你是多麼迷人啊 海水那麼藍,縱然是名師高手,都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