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裡雨露和啥相對

2021-03-04 08:54:18 字數 7126 閱讀 3926

1樓:匿名使用者

要看情況了。

可以: 雨露 對 風沙。雨露對

2樓:粉粉公舉小當

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是看橫批是從哪邊念的。婆家都是文化人,老公貼春聯好像貼錯了,家公家婆嗷嗷叫,要揭下來重新貼去說怕人家笑話這才是笑話呢,誰沒事研究恁家對聯咋貼的去??

**二年,某地農村百姓家中春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該春聯反映了什麼歷史問題 a.袁世凱

3樓:裂風

c關鍵是搞清楚「**二年」即2023年,而a項在2023年,b項始於2023年,d項不符合史實。只有c項符合題意。

**二年,某地農村百姓家的春聯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該春聯反映了什麼歷史本質?為什麼?

4樓:李su三

呵呵 請允許我猜想一下 當時是2023年溥儀退位但是沒有離開皇宮 老百姓的對聯應該是懷念反映的是對帝制的懷念吧 辛亥革命對底層的百姓並沒有很大的影響

5樓:至尊天可汗

反映了辛亥革命並沒有使中國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老百姓還深受封建帝制的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辛亥革命並未使人民的思想從封建社會中走出來

楹聯是什麼意思?

7樓:高小清清

楹聯指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春聯的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8樓:檬懵檬

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又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肇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楹聯六要素:

1、字句對等。

字句相等是指上下聯的字數和句數都相等的意思,這是對聯的第乙個要素。

2、詞性相當。

詞性相當是對聯的又一要素。上下聯中處於相同位置的詞或片語必須有相同的詞性才能構成對仗。

3、結構相應。

所謂結構相應,就是上下聯在句法結構上互相照應,彼此對稱。也就是說,句型要一致,即

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

4、節奏相稱。

節奏,即有規律的重複,也稱為音步。所謂節奏相稱,是指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也

就是指上下聯的句式一樣。短聯如此,較長的聯也如此。

5、語意相關。

對聯,顧名思義,不僅要對偶,而且要相聯。所謂相聯,一般地說,上下聯應圍繞相關的主

題,或並行表達,或正反表達,也可以構成延續、因果等各種關係。

6、平仄相對。

關於「平仄和諧」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1)、古四聲與今四聲不能混用。

(2)、平仄交替與平仄相對。

(3)、仄起平收。所謂「仄起平收」,就是上聯最末乙個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最末乙個字必

須是平聲,這是對聯創作中必須遵守的。

9樓:琦秉機舉

也叫「對聯」、「對子」。懸掛或貼上在壁間柱上的聯語。春節時貼在門上的對聯叫「春聯」。

字數無定規,但兩聯須相等。舊時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舊體詩詞的演變。相傳始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宋代推廣用在楹柱上,後又普遍用於裝飾和交際慶弔。

10樓:百度使用者

楹聯,亦稱「楹帖」、「對子」、「對聯」。書法藝術的一種幅式。由上、下聯組合,是懸掛或貼上在壁、柱上的聯語。

如新春進節張帖於門上的「春聯」。字的多寡無定規,一般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特多的長聯,叫「龍門對」。

相傳由五代後蜀少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演化而來。楹聯發生於明末而盛行於清代。

是十分普遍的文學和書法相融合的藝術形式。記述楹聯的專書有清代梁章巨所撰的《楹聯叢話》等。

11樓:慎美媛家午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12樓:煥柔

楹聯始於桃符。梁章鉅在《楹聯叢話》中說:"嘗聞紀文達師言:

楹聯始於桃符。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但宋以來,春帖子多用絕句,其必以對語、朱箋書之者,則不知始於何時也。按《蜀檮杌》雲:

蜀未歸宋(965年)之前,一年歲除夕日,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雲:新年納餘慶 / 嘉節號長春。後蜀平,朝廷以呂餘慶知成都,而長春乃太祖誕節名也。

此在當時為語讖,實後來楹帖之權輿。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潭嬋雪根據敦煌遺書斯坦因劫經0610卷背面有"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 福慶初新,壽祿延長/ 又:三陽□始,四序來祥/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立春曰:

銅渾初慶墊,玉律始調陽/ 五福除三禍,萬古□百殃/ 立春□戶上,富貴子孫昌/ 又:三陽始布,四猛初開/ □□故往,逐吉新來/ 年年多慶,月月無災/ 雞□辟惡,燕復宜財/ 門神護衛,厲鬼藏埋/ 書門左右,吾儻康哉",認為楹聯產生於晚唐以前(《我國最早的楹聯》,2023年第4期《文史知識》)。

其實,口頭上的對對子,詩文中的對偶句,還可以追溯到更遠的年代。例如,《晉書》載:陸雲與荀隱鶴第一次見面時,互報姓名"雲間陸士龍 / 日下荀隱鶴"。

《詩經·采薇》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常常為人們所樂道。但只能說,對偶是我國詩文的特色,不能說楹聯起源於那個時代。

楹聯最早從駢文脫穎而出。"新年納餘慶 / 嘉節號長春"(00101 / 11100)一聯,用的就是駢文句式。節奏點在"年"(0)、"慶"(1)字和"節"(1)、"春"(0)字上。

"新年"對"嘉節","餘慶"對"長春",對仗工麗。如果不了解早期對聯的這種情況,用律詩句式(00011/11100)衡量,認為"餘"(0)字違律,那是極大的誤解。宋代盛行"四六",採用駢文句式撰聯,允許相同虛字相對。

例如:朱熹松溪縣明倫堂聯"學成君子,如麟鳳之為祥,龍虎之為變 /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為澤,而雷霆之為威"。同時也已將駢文句式和律詩句式結合起來。

例如:朱熹"鳥識玄機,銜得春來花上弄 / 魚川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1100,1100011 / 0011,0011100)一聯。 駢文句式在長聯中佔主要地位,不過相同虛字相對的現象越來越少見了。

律詩句式在五言聯、七言聯以及長聯的五言、七言句中佔絕對優勢。

春聯之設自明太祖朱元璋始。梁章鉅在《楹聯叢話》中引用《簪雲樓雜說》雲:"春聯之設,自明孝陵昉也。

時太祖都金陵(1368-2023年),於除夕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太祖親微行出觀,以為笑樂。

偶見一家獨無之,詢知為醃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為大書曰:雙手劈開生死路 / 一刀割斷是非根,投筆徑去。

嗣太祖復出,不見懸掛,因問故。答雲:知是御書,高懸中堂,燃香祝聖,為獻歲之瑞。

太祖大喜,賚銀三十兩,俾遷業焉。"由此可見,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戶戶貼春聯,對形成春節貼春聯的風俗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清康熙六十壽辰(2023年)和乾隆八十壽辰(2023年)兩次重大慶祝活動是宮廷楹聯創作的高潮。雖然多數是"潤色洪業,鼓吹承平"之作,由於 "皆出當時名公碩彥之手",且大量製作,要求嚴格,因此必然有利於楹聯結構的規範化。這一點似乎尚未被人們重視。

有清一代是楹聯文學的全盛時期。南懷瑾先生早已將"清對聯"與唐詩宋詞元曲相提並論,從事清代文學史研究的趙雨先生也認為,"清代的主流文體是楹聯"(趙雨《走向對仗的漢語言文學--清對聯》,《對聯》2023年第5號)。我們認為,孫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和梁章巨的《楹聯叢話》(2023年)是清代楹聯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楹聯已經成為可以與詩詞曲賦駢文分庭抗禮、媲美爭妍的獨立文體。

從此,文人學士以楹聯贈答,用對聯作文本遊戲,成為一時風尚。以春聯、壽聯、輓聯,門聯、廳聯、廟聯,名勝聯、商業聯、遊戲聯等等為形式的對聯文化已成為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流風之盛,不因辛亥革命而衰落。2023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陳寅恪出題"孫行者"求對,周祖謨對以"胡適之",至今傳為美談。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深入人心,楹聯也以新的面貌開始復興。2023年成立中國楹聯學會,2023年創辦《對聯·民間對聯故事》,2023年創辦《中國楹聯報》,地方楹聯組織的發展如雨後春筍。從此形成了群眾性的對聯創作和理論研究新風尚。

13樓:無亟

楹聯的文體歸屬,是個沒有完全談清說透的問題。有的人認為楹

聯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有的人則認為楹聯屬駢體文範疇。有人說楹聯就是一種應用文,還有人說楹聯是民間文學。五花八門,莫衷一是。

我認為,從中國古代文體的參照系來看,楹聯獨具一格,別是一家,是一種與詩、詞、曲、駢體文等並立的古典格律文學樣式。

一、楹聯非詩

前人多把楹聯看做韻文大家族中的一員,或者把楹聯看作是「詩餘」,稱為「袖珍詩」、「詩中之詩」、「兩行詩」。這種看法經不起推敲。顯而易見,楹聯無法劃歸韻文或詩歌範疇。

首先,楹聯不用韻,而中國傳統古典詩歌(韻文)都是押韻的。押韻是韻文最重要的特徵。否則,何以言韻文?

從四言詩《詩經》、騷體詩、古樂府詩、古詩到近體詩,都是用韻的。可見用韻之於詩,若對仗之於楹聯,乃根本法則,楹聯既不押韻,何以稱詩?再則,從句子看,詩的句子一般是較整飭的。

四言詩每句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每句分別是

五、六、七字。古風中個別句子略有長短變化。而楹聯則不然,句子長短可任意變化,只要上下聯對仗就行。可見,楹聯不屬於韻文範疇。

二、楹聯非駢文

一些學者把楹聯歸屬駢體文。象原金陵大學劉麟生在其《中國駢文史》中(2023年版)中,把楹聯列入第十一章「駢文之支流餘裔——聯語」。梁啟超也說過:

「在駢驪文裡(楹聯)原不過是附庸之附庸。」(《痛苦中的小玩意兒》)楹聯與駢體文共同的地方無疑是對仗。但顯而易見,這二者的對仗是有極大區別的。

駢體文的對仗叫駢偶,駢偶句句首句尾的虛詞以及共有的句子成份(主語、動詞、助動詞等)不算在對仗之內。如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情采》:「夫能設謨以位理,擬地以置心。

」「夫能」二字,不算入對仗。而楹聯之對仗,則無論虛實,要求嚴格工穩。再則,駢體文的句子,規定只能是「四六」句式,而楹聯,誠如上述,句子字數不受約束。

從整個結構上看,駢體文是由乙個個平行句子組成,而楹聯則兩個平行部分(上、下聯)組成。楹聯與駢體文,頗有形似之處,但終非一體。

三、楹聯別是一家

宋代詞剛剛興盛時,李清照曾指出:「詞別是一家」,被視為精闢之見。在對待楹聯上,也應該承認,它別是一家,而不是詩或駢體文的附庸和支流餘裔。

為什麼說楹聯別是一家?我們可以考察一下中國古典格律文學發展的流變和過程。中國古典文學樣式繁多,以往習慣於將之劃分為為散文和韻文兩大類。

韻文包括詩、詞、曲等,也可通稱為「詩歌」。我認為,似可劃分為格律文學和非格律文學兩大塊。非格律文學就是廣義上的散文。

包括古典散文和古典**等。所謂散,即不受程式、格律約束。格律文學則包括詩、詞、曲、駢體文、賦、韻文(用韻的散文,如某些銘、經、志等)及楹聯。

從詩經、楚辭、漢賦、六朝駢驪,到唐詩、宋詞、元曲、清聯,中國古典格律文學不斷流變,不斷創新,形成多種文體,多種結構,多種格律。以盛唐律詩的形成為分界線,中國古典格律文學大體上經歷了建構和解構兩大過程。從周秦到盛唐,是格律文學的建構過程。

表現為句式字數的增加,句式結構的規範化。句式,從二言開始,到漢代已達七言。《文心雕龍·章句》雲:

「二言肇於黃世,《竹彈之謠》是也。三言興於虞時,《元首之詩》是也。四言廣於夏年,《洛汭之歌》是也。

五言見於周代,《行路之章》是也。六言、七言雜出《詩》、《騷》,而體之篇,成於兩漢,情數運周,隨時代用矣」。齊梁以後,致力於句式結構的規範化。

四聲的發現和推廣,大大促進了規範化程序。到唐代,律詩、律賦的結構已臻於盡善盡美。

從盛唐到清代,則是中國古典格律文學的解構過程。一方面,從樂府、律詩、絕句衍生出 「長短句」。於是「詩」解構為「詞」。

另一方面,從律詩和駢文剝離出「對仗句」,由律詩單對和駢文偶對,發展為既對又聯的兩行文學。於是「詩」和「駢文」解構為「聯」。顯然,楹聯是中國古典格律文學在解構和發展中新出現的一大樣式。

格律文學各有其「律」。詩有「詩律」,詞有「詞律」,駢文也有「駢律」。楹聯則有「聯律」,什麼是「聯律」?

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即「對仗」。

綜上所述,楹聯從文體上講,既不屬詩,亦不屬駢體文,也不能認為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或特殊形式的駢體文。它是一種與詩、詞、曲、駢體文等並立的又一種古典格律文學樣式。

四、餘論

1、現代文體理論中的楹聯位置

眾所周知,按照現代文體理論,文學有四大體裁,即**、詩歌、散文、戲劇。何為詩歌?它是最早產生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豐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楹聯強調精煉,要求以高度概括的筆墨反映社會生活,在語言上,楹聯講究節奏和韻律。在這兩點上,與詩是高度一致的。因此,楹聯可以認為是屬於「詩歌」或者說「詩文學」的範疇。

從這個角度說,把楹聯稱為「袖珍詩」、「詩中之詩」、「兩行詩」是完全正確的。

2、楹聯是應用文和民間文學嗎?

楹聯承襲了其前身「桃符」的社會功用,並將這種功用逐漸推廣到社會生活的許多層面和場合,使得楹聯在許多時候成為民俗學意義上的「實用文體」。近人呂雲彪在《楹聯作法》中說:「楹聯雖為小品,亦屬應用文之一」,這種把楹聯列於「應用文」的界定儘管描述了楹聯特徵的乙個側面,但從根本上說錯誤的。

楹聯具有實用功能,但它同時具有文學性和藝術性。那些膾炙人口、流傳後世的楹聯,其中更不乏文學名篇、藝術精品,怎麼僅僅算作一篇簡單的應用文呢?

把楹聯看作是民間文學,更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楹聯就象許多文學形式一樣,包括文人文學和民間文學兩部分,即可分為文人楹聯和民間楹聯。民間楹聯主要有四大類。

即戲謔智巧聯、諷刺聯、實用聯和言聯。智巧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多形成豐富多彩的故事;諷刺聯包含著深厚的社會內容,意義深刻,戰鬥性強,藝術精湛,是民間楹聯中的珍品。實用聯數量最多,與民間社會交際關係密切,並且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而言之,民間楹聯是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民間文學中獨有的一種文學形式。但對於整個對聯,它絕不屬於民間文學。

和半世傾塵相對應的情侶名有啥,晨曦微露傾半世陽光對應的情侶名?

半世傾塵 半世戀緣 半世傾塵 半生思辰 半世傾塵 一世結緣 半世傾塵 三生傾情 半世傾塵 半生惜緣 後面的詞可互換 晨曦微露 傾半世陽光 對應的情侶名?落日餘暉 許一生璀璨 親愛的樓主很高興為您分析你的問題我曾經也遇到過下面是本人的回答希望能給樓主帶來幫助愛,主要是看你怎麼去對待它了,我認為 平平淡...

建築圖里和山牆相對的牆叫什麼,在建築裡,,山牆指的是什麼牆?

橫牆 建築上沿建築物長軸方向布置的牆稱為縱牆,沿建築物短軸方向布置的牆稱為橫牆 這不同於我們平時所說的縱橫。縱橫牆按施工圖上軸線標號來分 以阿拉伯數字標的是橫牆軸線標號,以英語字母標註的為縱牆標號。叫縱牆,1軸和最東側軸叫山牆,2軸假如有牆叫橫牆 在建築裡,山牆指的是什麼牆?山牆來分 內山牆 外自山...

網路程式設計裡的同步和非同步有啥區別的

網路程式設計中,同步的意思是說,進行收發資料,等到資料真正傳送出去或者接受到,才返回 而非同步的意思是,可以把資料傳送到緩衝區立即返回,而傳送成功的訊息是通過事件通知的。非同步可以騰出更多的cpu來處理其他事情,所以非同步的方式比較靈活。執行緒同步是指,多個執行緒協同完成一件工作,一個執行緒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