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什麼沒有變

2021-03-04 08:53:41 字數 3271 閱讀 3234

1樓:姓感bu是騷

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

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正向著形態更高階、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這一表態,無疑向全球傳遞了重要訊號,即對中國經濟無需擔憂,中國依然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就在各方對中國經濟前景心生疑慮之際,***總理李給出了積極樂觀的回應。

在瑞士達沃斯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李指出,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正向著形態更高階、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李的這一表態,無疑向全球傳遞了重要訊號,即對中國經濟無需擔憂,中國依然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此前幾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去年經濟資料,其中全年gdp增長7.4%,四季度增長7.3%,這讓外界對中國經濟走勢有所擔憂。

但本次李卻底氣十足地表示,「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很多人一定會問,這一底氣從何而來?

底氣來自國內市場需求的巨大潛力。在拉動經濟的三大需求中,儘管出口受外部需求變化,去年沒有完成預定目標,但國內最終消費的比重卻在提公升,特別是隨著未來城鎮化步伐加快,大量農民轉為市民,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消費需求。同時,儘管在經濟新常態下,投資增速逐漸放緩,但也要看到,我國城鄉之間、東西部區域之間差別依然較大,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依然不完善,其中蘊涵著巨大的投資需求。

去年底,國家***連續批覆一系列投資金額巨大的基建專案,未來配套投資將達到數萬億元,這必將拉動未來投資增長。此外,對投資下行拖累較大的房地產行業,在經過調整分化後,目前正出現一些積極變化,房地產銷售降幅在持續收窄,不少人預計下半年將企穩回公升。

底氣來自產業結構向好釋放的巨大動力。從產業結構看,去年服務業比重繼續提公升,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去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1%,快於第二產業與第一產業,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48.

2%.也正是由於產業結構的優化,服務業比重的提公升,在穩住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穩住了就業。去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22萬人,超額完成原定1000萬人的全年任務。

此外,在提質增效的結構優化調整中,我國工業中的高技術產業增速較快,成為工業結構調整的亮點與發展的新動力。在結構調整中,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得到提公升,比如全年勞動生產率在提公升,而單位gdp能耗在下降。

底氣來自改革所激發的市場巨大活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本屆**上任以來,著手簡政放權,推動**職能轉變,深化改革開放。

通過把「錯裝在**身上的手」還給市場,通過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通過增加金融供給、改善金融服務等,為企業發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營造出公平良好的市場環境,激發了市場發展活力與潛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經濟領域中與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有關的新興業態快速發展,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正在加速成長,新的動力正在加快孕育。乙個令人驚訝的資料是,2023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

7%,快遞業務量增長51.9%.

當然,儘管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也要看到仍然面臨著不少挑戰與困難。要確保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讓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執行,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對此,李分別從巨集觀政策、結構性改革以及激發市場活力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這也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政策路線圖的一部分。

此前,就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各界已經有充分解讀,本次達沃斯論壇開幕致辭中,李如此闡述:繼續保持戰略定力,不會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預調微調,更好地實行定向調控。可以說,更加強調「預調微調」與「定向調控」,再度為巨集觀政策定調,也回應了很多期待全面放鬆的聲音。

在巨集觀政策穩定,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推動結構性改革,成為新常態下更為重要的舉措。實際上,自去年至今,結構性改革已經邁出重要的步伐,***也多次強調要通過結構性改革促進結構性調整,要更多從供給端出發,通過結構改革,既改造傳統引擎,補齊短板,優化結構,又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市場活力。

2023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是6.9%,當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

2樓:為正義而奮鬥者

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的消費增長點成為經濟增長動力。近年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資訊消費、養老消費、健康消費,以及新型電子產品、智慧型家電、節能汽車等熱點商品消費等新消費新業態和消費熱點方興未艾。

二是產業結構公升級加快成為經濟發展新載體。產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承載之一,推動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階轉換是實現我國經濟優化公升級的主攻方向。近年來國家實施了創新驅動戰略和一系列振興新興產業、促進產業公升級的支援政策,積極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階轉換,我國經濟正在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

工業內部結構也不斷優化,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加快,結構優化出現公升級現象。

三是新的區域發展格局開啟國內發展新空間。中國的區域發展條件差異特徵突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是實現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充分挖掘區域潛力,也能夠為經濟發展釋放出更為長期、持久的動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全新的區域戰略構想和戰略舉措,為傳統區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形成了我國區域發展的新戰略,開啟了國內發展的新空間。

四是創新驅動成為經濟發展新戰略。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的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低於20%。相比之下,30多年來我國主要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推動了經濟高增長。

但也應該看到,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持續創新的系列成果,有總量穩居世界第一的科技隊伍,有4200萬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幾代科技人員的艱苦奮鬥,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公升,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並行者」甚至「領跑者」轉變。

五是新型城鎮化走出經濟發展新路徑。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國家近年作出了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要求。

「四化」同步必將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城鎮化發展與產業支撐、就業轉移和人口集聚相統一,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等配置,形成一共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六是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改革新紅利。30多年的改革開放,破除了阻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釋放了巨大的改革紅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改革仍將釋放新的紅利。

七是對外開放格局呈現新局面。隨著全球一體化不斷加強和綜合國力不斷上公升,我國開闢了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一是「走出去」開闢了對外開放的新局面。

金融危機之後,不少國家面臨資金匱乏,在一些領域對我國放開了投資的限制,我國對外開放領域正在消除部分「玻璃門」、「彈簧門」,是多元、全方位開放格局正在形成。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正在統籌推進,自由**區戰略加快實施。

結合當前我國經濟形勢運用你所學的經濟學知識和理論分析論述如何促進經濟增長

經濟向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 李穎伯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 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向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向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向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例項對經濟向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

我國當前實施的促進經濟發展措施有那些

中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空前挑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開了新一輪巨集觀調控。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傳遞了清晰的訊號 直接有力 擴大內需的調控措施將推動中國經濟走出困境邁向新的發展階段。11月份以來,從擴大內需的十大措施出台,到 經濟工作會議重申保增長的調控目標,再到目前 辦公廳關於當前金...

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同之間的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為什麼說我國將長期出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第一,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產生的歷史前提。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脫胎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生產力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必須要經歷乙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