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描寫了兩個場景哪兩個

2021-03-04 08:05:46 字數 5274 閱讀 3325

1樓:

我的家鄉在長春,長春一年四季的景色非常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四季很迷人。

春天,天氣漸漸地暖和了,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迎春花開了,一片片金黃色的花瓣張開了笑臉,好像在迎接春天的到來。柳樹抽出嫩綠的新芽,小草從的面鑽出來,湖面上的冰融化了,他們給大地換上了綠色的新裝。

夏天的景色更加美麗。蔥蔥蘢蘢的白楊樹上長著密密層層的枝葉,像一排排強壯的哨兵在放哨。南湖開滿了荷花。

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畫家的鬥筆,蘸上了粉紅色的顏料。開放的荷花,有的兩三瓣,有的全部。粉紅色的花瓣中露出一絲黃色的花蕊和嫩黃色的蓮蓬。

翡翠般的荷葉露出清晰的葉脈,像乙個個大圓盤浮在水面。一陣微風吹過湖面上泛起一層層魚鱗般的波紋。荷花荷葉隨風飄動,好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

秋天到了,天氣涼爽了。柳樹的葉子由綠變黃了,一片片樹葉飄落下來,像乙隻只蝴蝶在空照翩翩起舞。松樹、柏樹、楊樹向一排排堅強的哨兵排成整齊的隊伍站在秋風中,依然那樣翠綠。

綠油油的小草由綠變黃了,枯黃的小草在秋天種吹拂下像一塊塊軟綿綿的大地毯。

冬天,是乙個快樂的季節,是乙個冰天雪地的季節。小朋友們在冬天裡嬉戲、玩耍。有的小朋友打雪仗,有的堆雪人,還有的滑雪橇。

雪人站在雪地上很可愛,它們高興地看著小朋友做遊戲。冬天下著鵝毛大雪,天地都變成了白色。我愛冬天。

我喜歡家鄉的四季,我愛我的家鄉。

故鄉的榆錢兒這篇短文描寫了怎樣的兩個場景

2樓:微雨去塵

答:1、榆樹的外貌,類別,生長週期

2、家鄉的榆錢兒成

熟了,母親給我們吃

原文:我曾經居住的鄉下,榆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植物。在田園,在荒野,在路邊,在溝谷,隨處都可以發現它的身影。彷彿貧苦鄉下乙個辛勞的子民,在並不肥沃的土地上,生長著一生一世的渴望。

無論土地多少貧瘠,無論環境多少惡劣,榆樹都以堅忍的品格,倔強地展現著生命的頑強。即使生在懸崖峭壁之上,根也會緊緊地擁抱著微薄的泥土,並在風雨飄搖中突兀成獨特的景致。

這類生命力極強的榆樹,大抵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類似於灌木,長大後的高度大概有一公尺五左右,大都生長在野外溝溝坎坎的地方,特別是溝谷裡的石壁或者土壁上,根鬚錯綜盤結,一部分深入泥土,一部分裸露在外,就像一件天然的根雕作品,栩栩如生,令人遐想。

這種灌木型的榆樹,綠綠的葉子上面有些許絨毛,結出的榆錢圓大而厚實。我想,這大抵與生存環境有關。只有這樣,才能更多更好地儲存賴以成長的養分。

還有一種大都生長在村莊,特別是農家小院裡。野外也有,但為數不多。這種榆樹按照常規的審美方式,與生長在野外的灌木類榆樹相比,有種規則的美。

成年的榆樹,高高的個子,茂密的枝條,細密的葉子,每乙個部分,都長得很有條理。倘若遇到勤勞的人家,經過修枝打叉,就會更美觀一些。

這兩種榆樹都有乙個共同的習性,就是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便在陽光溫柔的眼神裡,萌動出許許多多的榆錢兒。剛開始,只是微小的嫩芽。但不出幾日,就由小變大,彷彿一夜之間,便由懵懂無知的孩童,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那綠綠的圓圓的嫩嫩的榆錢兒,在暖陽和春風交相呼應的景致裡,顯得煞是靈秀和清純。

山里的榆錢兒個大肉厚,像乙個剛剛滿月的胖娃娃。院裡的榆錢兒小而清透,像是乙個含羞的少女。無論哪一種榆錢兒,都讓人愛惜倍至和垂涎三尺。

榆錢兒圓圓的臉蛋中間,有一處微小的凸起。用指甲輕輕地剝開,才發現,這裡面原來住著榆樹的種子!宛若母親懷裡的嬰兒,靜候著待產的時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榆錢兒慢慢地由綠變黃,再慢慢地由黃變白,在不同的日子,展現著季節的變幻。到了白得像一張薄紙的時候,倘若有一陣風來,榆錢兒便會紛紛地脫離母體,自由自在地飄落到它想去的地方。然後,把種子貼近厚實的泥土,靜靜地等待著另一次萌發。

如果有了足夠的陽光、空氣和水,一粒粒微小的種子,便鬱鬱蔥蔥了又乙個美麗的春天。

榆錢兒不但好看,而且還好吃。每當榆錢兒在春天的撫慰下肆意成長的當口,我們這些土生土長在鄉下、有著大東北一般野性的孩子,便會在大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爬到樹幹上,看準一枝結得大而多、一嘟嚕一嘟嚕搖擺的榆錢兒,毫不留情地折下來,然後哧溜一下滑下來,躲到暖暖的屋簷下,一片一片地摘下誘人的香味,細細地品味著大自然無私的饋贈。

偶爾,還會在榆錢兒中間,發現一兩條綠色的小蟲子,想來可能有點噁心。但鄉下的娃子們才不管這些,用手指輕輕地把蟲子彈掉,繼續吃得津津有味。「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這是鄉下的好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雖然沒有什麼科學道理而言,但生活在這樣境況中的我們,平時儘管不大講究衛生,可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硬梆梆的,極少有人生病。

現在看來,這與不乾不淨是不著邊的,但可能與我們吃的東西都是天然食品有關。那時,鄉下所有能吃的東西,都是天然的或是自產的,沒有任何有機肥和農藥汙染的成分。

這,也許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永遠都感受不到的。鄉下雖然窮苦,但無論是生物還是民眾,都帶有最原始最自然的本性。

所以,我們把摘下來的沒有洗過的榆錢兒吞進肚裡,非但不嫌髒,還能從中體味出另一翻生活的滋味。

榆錢兒除了生吃,還能與其它各種雜糧攪和在一起,做出很多種美味佳餚。比如榆錢兒蒸飯、榆錢兒大餅、榆錢兒熬粥、榆錢兒炸醬,等等。而每一種佳餚,都有各自的滋味,細細地品起來,都能品出鄉村最自然的味道。

在這些佳餚當中,我最偏愛的是榆錢兒「哺了」。 「哺了」,是東北鄉下的乙個俗稱,類似於普通的蒸飯,只是原材料不同而已。這也是我的母親最拿手的一道佳餚,直到現在,我思想中還留存著兒時狼吞虎嚥吃榆錢兒「哺了」的滋味,抹也抹不去。

每年春天榆錢兒最鮮嫩的時日,母親便會取出閒了乙個季節的梯子和很大很大的槐條筐,來到院子裡最大的要棵榆樹下,先把梯子架到榆樹的主幹上,再一手扶著梯子,一手拎著大筐,悠悠地爬上榆樹的最深處,找乙個榆錢兒最多最厚最嫩的地方,把筐掛到乙個粗一些的枝幹上,然後或坐或騎或蹲地,在榆樹之中穿梭。

那一把把嫩嫩的榆錢兒,在母親靈巧的手中,瀟灑地甩出一條弧線,然後輕輕地飄到筐裡,宛若一片片綠色的雲,徜徉著季節的溫度和美好。

而我們這些不諳世事的子女,只會仰著頭,用企盼的眼神盯住母親的每乙個動作。其實,我們是在等待那一頓渴盼已久的美餐呢。有時,還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些許哈喇子。

那模樣常常惹得母親哈哈大笑,但笑過之後,又會生出許多貧窮和辛酸。

待到筐裡滿得再也裝不下的時候,母親便從樹上一步步地挪下來,然後搬來乙個自製的木凳,坐在溫暖的屋簷下,安祥地、精心地侍弄起她的所有收穫。

母親收拾榆錢兒神情特別專注,揀選特別仔細,哪怕乙個很小的蟲子,一片有殘缺的榆錢兒,都逃不過母親的眼睛。一筐榆錢兒收拾好了,要消耗掉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但母親從來沒有半點厭煩,臉上總是掛著甜甜的微笑。

而我們這群子女,也圍在周邊,用焦渴的眼神等待著母親親手製作的美餐。

把筐裡的榆錢兒收拾好,母親就拿出乙個大盆,用清水洗上幾遍,撈出來放到蓋簾上,讓殘餘的水慢慢地流幹。這當口,母親已經把灶膛裡的柴草點燃,大鐵鍋裡已經燒上了水。然後,母親取出玉公尺麵,放上適量的水攪拌,不稀不幹,恰到好處。

待大鐵鍋裡的水冒出熱氣的時候,母親就把乙個大大的用來蒸豆包用的漏簾放到鍋裡,再在上面鋪上一塊大大的紗布。爾後,把玉公尺麵均勻地撒在上面。最後,再把已經瀝乾的榆錢兒均勻地撒到玉公尺麵上,再往上面撒一些鹽巴。

這些都做完,母親就用她那瀟灑的動作,把鍋蓋得嚴嚴實實起來。

灶膛裡的火越燒越旺。一股股熱氣順著鍋沿的縫隙鑽出來,夾雜著誘人的香味,惹得我們使勁地吸著鼻子,口水早就順著不爭氣的嘴角流下來了。

二十分鐘左右,一鍋香甜可口的榆錢兒「哺了」便出籠了。母親開啟鍋蓋的瞬間,一屋子的香氣便瀰漫開來。這時候,我們這些子女每個人的手裡,早就準備好了乙個大碗,還沒等母親盛滿,便搶過來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母親不急著吃。她依舊微笑著,幸福地看著我們狼狽的吃相。等我們吃得小肚溜圓、抹著嘴巴回味的時候,母親才給自己盛上一碗,慢慢地品味起自己滿足的付出。

整個房間,甚至整個院子裡,都飄著榆錢兒「哺了」濃濃的香甜!那是人間最真實、最原始、最幸福的味道!

如今,我已經離開故鄉好多年了。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我的心思便會飛回那久別的家園。特別是在物慾越來越紛雜的時代,我很想再一次回歸故里,並親手折一枝榆條,美美地吃上一次香甜的榆錢兒啊!

還有母親精心製作的榆錢兒「哺了」,已經在我的記憶深處,牢牢地扎下了永遠與故鄉血脈相連的根!

3樓:快樂無限

故鄉的榆錢兒短文主要描述了兩個場景:

1、榆樹的外貌,類別,生長週期。

2、家鄉的榆錢兒成熟了,母親給我們吃。

4樓:匿名使用者

摘榆錢和你母親做錢給我們吃。

這兩段文字分別描繪了兩個場景。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1)

5樓:匿名使用者

1、藏在顧客旁邊偷偷的讀書

2、借下雨這個理由在書店讀書

6樓:匿名使用者

跟在大人旁邊偷偷讀書

以「躲雨」為理由看書

7樓:唯愛穎允西

(1)藏身於眾多顧客之中讀書(2)借雨天讀書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在書店人多的時侯去看書,我在下雨的時候去看書

9樓:匿名使用者

1、竊讀2、喜歡看書

一般文章裡的場景描寫有什麼作用啊詳細一些的 最好在

10樓:月似當時

文章裡的場景描寫作用有:塑造人物,表現主題;渲染氣氛,烘托事物;明示、暗點主題。

1、塑造人物,表現主題

場面描寫的最主要的作用是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現作品主題服務的,但在具體運用中來看,作用又各所側重。

如吳伯蕭的《記一輛紡車》中紡線場面的描寫,具有「萬馬奔騰」之感。作者通過這一巨集大的紛紜場面描 寫,把當年大生產運動的動人景象再現出來,深刻地表現了「延安軍民自力更生的樂觀精神和豪邁歡快感情」 這一重大主題。

2、渲染氣氛,烘托事物

有的場面描寫刻意渲染氣氛,或喜悅、恬靜,或悲愴、緊張,讓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真實地活動。

都德的《最後一課》寫上課的情景,巧妙地借助於乙個無知頑童的冷靜觀察和心理分析,特別是對韓麥爾先生臨下 課之際感人至深的神態言行的細摹,在肅靜而凝重的氛圍的層層烘托渲染中,最後突然如火山爆發般地噴出愛 國主義的激情,收到了強烈地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

3、明示、暗點主題

有的場面描寫著意突出主題,或明示,或暗點,讓人物在活動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將作者的傾向在具體的 場面描寫中自然流露出來。

擴充套件資料

場景由人、事、景、物組合起來的綜合畫面,不可能幾筆就同時都寫出來。因此,寫場面時要安排 好先後的順序。

一般來說,場面描寫可以按照由面到點來安排順序。比如,描寫慶祝教師節的場面,可以先寫歡慶活動的總體氣氛,勾勒「面」的情況,然後分別寫校長、老師、同學的表現。這樣就能點面結合、條理清楚。

場景描寫即把活動的場面和情景有重點地具體地進行描寫。關鍵是在場面描寫中要寫出應有的氣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場面,使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滴水石穿短文從哪兩個方面具體地描寫了竺可楨

屋簷上的水滴常年滴在乙個石頭上,滴水之處竟有乙個小坑洞。這個現象看起來或許有些不可思議。孱弱的水滴一點一點,渺小得微不足道,神力在何處?堅硬的石塊非斧鑿不能穿它,水滴豈能奈何?然而,細細悟來,便可以找到答案。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其一,它用了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的漫長時間。它每天滴呀滴呀,長年累月從不間...

用描寫秋天的兩個詞語造句,用描寫秋天的兩個四字詞語造句

秋天碩果累累 花果飄香我們坐在樹下欣賞著這美麗的風景。我不禁讚美到 我的秋天你是多麼的美麗富饒!我愛你 秋天!春去秋來 碩果累累 秋雨綿綿 春去秋來,告別炎熱,迎來了金秋。秋天是乙個收穫的季節,到處呈現出一片碩果累累的景象。可是秋雨綿綿,迫使果農們退去了忙碌,暫時在家悠閒自得,待天氣好轉又開始忙於收...

請寫兩個描寫秋天景物的詞語,請寫兩個描寫秋天景物的四字詞語?

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碩果累累,金桂飄香,秋菊怒放,層林盡染,滿山紅葉。描寫秋天景物的四字詞有 秋風習習和秋高氣爽。秋高氣爽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淨,氣候涼爽宜人。秋高氣爽。春華秋實。果實纍纍,一葉之秋。寫幾個描寫秋天景色的四字詞語 秋高氣爽 天高雲淡 瓜果飄香 丹桂飄香 秋風蕭瑟 一葉知秋 秋雨綿綿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