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櫱期淤了一成泥咋辦啊,水稻分櫱期多長時間

2021-03-04 07:28:01 字數 5712 閱讀 5996

1樓:海和威低鹽軟營養肥

你好,一、促櫱:應採取淺水促櫱的方式,保持水層2—3釐公尺,不可上深水,不可重曬。如果田間有冒泡、異味、黑根、灰根,或根系向上伸展等缺氧或有毒氣體濃度過高情況,應撤水晾田,即田間泥面無水而腳窩有水,充氧壯根後及時上新水。

淺水可以平衡晝夜溫差,提高泥溫,促進分蘖芽生長。

二、施肥:水稻進入8葉是施用調節肥的時期,但應注意,8葉施肥量僅佔全生育期施用氮肥總量的10%左右,不宜過多,否則肥效是反應在10葉,10葉是水稻穎花分化和拔節階段,將造成基部第一節間伸長,易倒伏。

如果此時出現田間不平,青黃不均,或有脫肥情況,應及時補充氮肥,以防止脫肥影響分蘖或造成田間生長不均衡。施肥時要看田間長勢,顏色深濃不追肥,黃、稀、瘦、矮處要適當調節。

如果苗長勢弱,到分蘖末期可噴一次海餐沃葉面肥,對水稻提苗質量、壯苗、搶積溫有比較好的效果。

三、水層:葉期應進行曬田控櫱,分蘖量不足的地塊,建議延緩曬田,以淺水促櫱,待6月25日後田間每平方公尺達到600株時再曬田。如果有異味或冒泡等缺氧情況可晾田充氧壯根,恢復根系活力。

分蘖夠用的要及時曬田,要在拔節前曬,曬田標準是地表有微裂時再上新水。拔節後採用「淺—溼—幹」的方法灌溉,以保證根系不缺氧。7月10—20日是水稻減數**期,遇低於17度低溫應上深水護苗,建議在夜間氣溫低時上水,或通過曬水池曬水進田。

四、除草:田間雜草較多的地塊,建議採取莖葉處理的方法,以苯達松為主,分蘖期間盡量不用2-甲4氯,防止藥害。稻稗可採用氰氟草酯防除。

分櫱期水稻對藥劑敏感,除草要選擇安全性高的藥劑。

五、防病:肥量和密度大的地塊,如果長期淹灌會造成水稻根系缺氧,根量小,長勢弱,抗病、抗倒伏能力低,易發生紋枯病、稻瘟病等,紋枯病是造成倒伏和減產的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必須堅持「淺—溼—幹」灌溉法,即前水不見後水。每次都要待田麵落幹至有微裂時再上新水,這樣才能排出有毒氣體,恢復根系活力,提高抗病、抗倒伏能力。

水稻分櫱期多長時間

2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水稻分櫱期是30天左右。

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結實的分蘖稱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結實的稱為無效分蘖。有效分蘖與單位面積的穗數直接有關。

條件適當,分蘖就多。從理論上講,分蘖是無限的。有人曾用一粒小麥種子培育出上百個分蘖,並抽出100多個麥穗。

水稻等作物產生分枝的節稱為分蘖節,分蘖位的高低與分蘖的成穗率密切相關。分蘖位愈低,其分蘖發生愈早,生長期長,容易成穗;分蘖位越高,分蘖發生越遲,生長期短,往往不能成穗,而成無效分蘖。無效分蘖消耗植物養分,降低產量。

3樓:暴走少女

水稻分櫱期一般30天左右。分櫱期,禾穀類作物的物侯期。標準為第乙個分蘖芽萌發,並從基部葉腋內伸出1-2cm。全田50%以上植株出現分蘖的日期為全田分櫱期。

分蘖是小麥、水稻等禾穀類作物的重要特性,分櫱期是採取措施對分蘖數量進行促控,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增長根系的重要時期。

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結實的分蘖稱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結實的稱為無效分蘖。有效分蘖與單位面積的穗數直接有關。

4樓:武夷山大道

水稻分櫱期一般30天左右。

分櫱期又可以分為回青期、有效分櫱期和無效分蘖期。

一、水稻分櫱期是確定有效分蘖的關鍵時期,是獲得高產的基礎。管理技術的重點是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土質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全苗、壯苗。前期以「促」為主,促進前期有效分蘖增多;分蘖後期以「控」為主控制無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確保穗多粒大。

二、科學管水

移栽成活期應保持田水3~4釐公尺,使田間形成乙個比較合理的保溫、保濕環境,促進新根發生、迅速返青活棵。返青後,秧苗進入分櫱期,應進行淺水灌溉,一般保持2~3釐公尺水層。當水稻分蘖達到預計產量要求的分蘖數量時,要排水曬田。

曬田對土壤養分有先抑制、後促進的作用。對控制水稻群體、促進水稻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培育大穗多粒有較好的作用。曬田一般掌握膠泥田、低窪田、過肥田重曬。

砂質田、瘦田輕曬。一般曬到田麵開小裂,腳踏不下陷,葉色褪淡,葉片直立為止。這樣可控制無效分蘖的產生,增強抗倒伏和抗病蟲害的能力。

三、早施分蘖肥

水稻返青後需肥量逐漸增加。此時,根系多分布於表層土中,養分**不足,應及時施用分蘖肥。一般畝施尿素4~5公斤,均勻撒施,保持淺水層。

施肥應掌握肥田少施,瘦田多施。施肥方法:一是要早施分蘖肥。

一般返青後立即施用。二是要看苗施肥。長勢好的地方少施,長勢差的地方多施。

這樣全田長勢能達到基本一致。施肥後,田間要保有水層,不能排水,自然落乾後灌水。

四、病蟲害防治

1、主要的病害有葉瘟和紋枯病。

葉瘟的防治。在葉瘟初發期,畝用75%三環唑30克或40%富士一號乳油100毫公升,加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

2、紋枯病的防治。在分蘖末期,叢發病率達5%以上時每畝用井岡黴素可濕性粉劑5克或2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50克加水40~50公斤噴霧,重點噴水稻的中下部葉片。

3、主要蟲害有水稻螟蟲、稻飛蝨。

水稻螟蟲的防治。防治適期是分蘖盛期,從害率達1%以上時用藥防治。防治方法:

每畝可選用20%**磷乳油100毫公升或90%晶體敵百蟲200克、25%殺蟲雙水劑200毫公升、80%殺蟲劑50克,加水40~50公斤噴霧。

4、稻飛蝨的防治。當10叢蟲口達50頭以上時及時用藥防治,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克或80%敵敵畏100毫公升、25%撲蝨靈20克加水40~50公斤噴霧。

5樓:我只愛吃麵包

分櫱期:1個半月 封行期:快接近拔節前 孕穗期:2個半月 抽穗期 :3個月

6樓:匿名使用者

從移植到幼穗分化為分櫱期,這個過程約經30天左右(因品種、植期和育秧方式不同,而有變化)。分櫱期又可分為回青期(移植的)、有效分櫱期和無效分蘖期。回青期:

移植的秧苗,由於在拔秧、運秧和插秧過程中受到損傷,叫做植傷。因此,在插秧後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復原轉青而長出新根,這段時間就稱為回青期。回青期的長短與植傷的大小有關,植傷小的回青期短,植傷大的則回青期長。

一般在插後5~7天可回青。如早稻選擇在晴暖天、晚稻選擇在陰涼天插植的易回青;鏟秧的比拔秧的早回青,鏟秧的有的沒有回青期(即插後不會轉黃)。有效分櫱期:

回青後如條件適宜,即可從假莖基部葉腋的腋芽伸出新株,這就叫做分蘖。

互動百科上搜到的。

水稻分櫱期如何診斷?

7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分櫱期植株形態診斷:一般營養生長期4~5天長一片葉,生殖生長期5~7天長一片葉。以11葉品種為例,各葉全部抽出的最晚界限分別是:

6月5日長出4葉、6月10日長出5葉、6月15日長出6葉、6月 20日長出7葉,達到有效分蘖的臨界葉位,分櫱期各葉由下向上逐漸增長,葉面積指數分櫱期為2.0左右,盛期為3.0~3.

5,高峰期為3.5~4.0。

葉色由返青後的淡綠色逐漸轉深,功能葉的葉色深於葉鞘色,葉態彎披面不垂,葉耳間距逐漸遞增,分蘖叉開,角度增大,呈扇形。無效分蘖期到分蘖末期,葉色由青綠轉淡綠,葉片漸挺,根系發達,根白色有根毛,根基部黃色,無黑根。

水稻返青期診斷:返青期的長短受苗質、移栽質量、環境等條件的制約。水稻移栽後,當晴天中午有50%植株葉片,或早晨見葉尖吐水,或植株發出新根時,即為返青。

有效分蘖的診斷:在有效分蘖的臨界葉位(11葉品種為7葉、12葉品種為8葉)前出生的分蘖一般為有效分蘖。當主莖拔節,分蘖葉的出生速度仍與主莖保持同步的為有效,速度明顯變慢的為無效;有4片綠葉的分蘖為有效分蘖,有3片綠葉的可爭取,有2片綠葉的為無效;有較多自生根系的為有效,沒有自生根系的為無效。

拔節後1周,分蘖莖高達最高莖長的2/3為有效,不足者為無效。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水稻分櫱期是決定穗數的關鍵時期,也是為每穗粒數奠定基礎的時期。

(1)健壯株。

這種植株返青快,葉片色比葉鞘色深,分蘖在第二片新葉露尖時普遍發生,長勢蓬勃,長相清秀。

(2)徒長株。

出葉快而多,葉色黑過頭,在進入無效分蘖期後葉色深綠,葉鞘細長,葉耳距仍急劇遞增,葉片軟弱,株型鬆散。

(3)衰弱株。

這種植株葉色黃綠,葉片和株型直立,出葉慢,分蘖少,葉耳距遲遲不恢復正常遞增。群體在分蘖末期,葉色出現「脫力黃」,總莖數不足,全田不封行。

水稻分櫱期沒水4-5天了 怎麼辦? 40

9樓:騎著馬兒上高原

水稻分櫱期是很長的,是個時間段,要具體看你在什麼時期出現斷水。如果是前期,特別是分蘖數還比較少,苗數對於產量還不夠時,要及時補充水分,斷水4-5天也來得及,不然分蘖數太少(充足水分利於分蘖),產量較低;如果是後期(快拔節和穗分化了),分蘖數也足夠了,應該及時曬田,防止過多的無效分蘖(小分蘖)產生,它們不會成穗,而且使稻田過於隱蔽容易發生病害。

10樓:匿名使用者

水稻分櫱期可以曬田的,前期輕曬,以露田為主,後期重曬,缺水可以至田不陷腳。要是曬田過度,可以覆水。

11樓:匿名使用者

田間不幹出裂子就沒事,現在水稻曬田也行了

水稻分櫱期施下什麼肥

12樓:匿名使用者

穗多、穗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雖然水稻具有較強的分蘖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蘖才是「有效分蘖」,才能夠成穗。因此提高水稻產量,不僅要在「促櫱」上下功夫,關鍵是要在促進水稻「早櫱」上下功夫。

增加水稻分蘖的措施,不僅僅只是肥料,還與秧苗質量、水量管理等有關係。以下是關於如何提高水稻分蘖率的措施:

1、選用健壯秧苗。最好是選擇旱育的適齡壯秧,這樣的秧苗株型矮健、根系發達粗壯、吸收力與抗逆性強,拋栽或插入水田後,髮根迅速,能夠很快返青生長,分蘖早、成穗率高,增產效果十分顯著。

2、施足氮肥、增施磷鉀肥。在施肥上,除了施足氮肥外,磷鉀肥必不可少。磷肥對促進水稻早期分蘖起著十分重要作用。

水稻分櫱期若磷肥**充足,則分蘖早而多;否則,水稻容易出現僵苗。鉀肥則對增強水稻抗逆能力,防止水稻穎花退化,提高水稻結實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必須在保證氮肥**基礎上堅持平衡施肥,特別是在缺少磷、鉀的田塊,在底肥中應增施磷、鉀肥,一般畝施過磷酸鈣40—5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

3、早插、淺插 。 秧苗適時早插,可增加吸收面積,改善通風透光,延長營養生長期,進而促進水稻早發分蘖、多發分蘖,形成大穗、提高產量。秧苗淺插,表土層通氣良好,泥溫易公升高,有利於分蘖的發生;插秧過深,會使分蘖時間延遲、分蘖位提公升,有效分蘖減少。

因此,要增加有效分蘖,插秧應盡量做到早插、淺插,如果是旱育秧,最好實施拋栽,以促進水稻早發、多發低位分蘖。切忌秧苗在秧田滯留時間過長,栽插過深。

4、淺水勤灌。溫度是影響水稻早期分蘖的重要因素,較高的溫度,有利於水稻秧苗前期早發分蘖、形成大櫱。因此水稻插秧返青後,應盡量做到淺水勤灌,除低溫陰雨天氣或寒冷的夜間需灌深水外,晴天田間保持3釐公尺左右水層即可,以提高水溫、泥溫,促秧苗早發分蘖,多發低位大櫱。

如果長期灌深水,會使秧苗分蘖遲發、分蘖節位抬高,不僅有效分蘖減少,稻穗也會變小。

5、早追促櫱肥。分蘖肥必須適當早追,確保分蘖時養分充足,能夠早發快長。具體追肥時間在水稻根系恢復生長、植株返青後(移栽後7--10天)進行,具體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底肥用量、秧苗長勢靈活確定,一般每畝追尿素5公斤左右,地力差、底肥少,秧苗長勢偏弱的田塊可酌情增加用量。

如果追肥偏遲、過多,雖秧苗生長旺盛、分蘖較多,但大多數是無效分蘖,雖然中期有漂亮的長相,後期卻無好的收成。

6、及時中耕除草。中耕能夠疏鬆土壤、提高泥溫、加速肥料分解、排除田間有毒物質,促進水稻秧苗根系發育,同時還能消除雜草,防止雜草與秧苗爭奪養分,因而對促進水稻前期分蘖也十分重要。中耕一般進行1—2次,第一次在追施分蘖肥後進行,第二次視苗期長勢在第一次中耕後7—8天進行。

樹根發芽了打一成語,乙個樹根發芽了打一成語

枯木逢春 拼音 k m f ng ch n 英譯 get a new lease of life 近義詞 枯樹生花 絕處逢生 枯樹逢春 鹹魚翻身 反義詞 暗無天日 生不逢時 用法 主謂式 作主語 謂語 定語 含褒義 基本解釋 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看圖猜成語樹樁上發芽的答案 枯木逢春 拼...

白了少年頭打一成語白了少年頭打一成語

鶴髮童顏 h f t ng y n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 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髮,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出自 唐 田穎 夢遊羅浮 自言非神亦非仙,鶴髮童顏古無比。示例 華佗 童顏鶴髮,飄然有出世之姿。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第十五回 語法 聯合式 作謂語 定語 含褒義 出 處唐 ...

汙王費玉清又發車了,女人生孩子,打一成語

血口噴人 xu k u p n r n 解釋 比喻用惡毒的話汙衊或辱罵別人。出處 宋 曉瑩 羅湖野錄 卷二 含血噴人,先汙其口 百丈野狐,失頭狂走。結構 主謂式。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用於譴責和揭露他人的誣諂。一般作謂語 賓語 狀語襪搭。正音 血 不能讀作 xi 噴 不能讀作 p n 辨形 血 不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