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學教育對教師教學大學生學習行為會有什麼影響

2021-03-04 07:18:58 字數 6207 閱讀 5909

1樓:匿名使用者

教師是學生心中的楷模,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校園生活的陪伴者,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師生實際並不平等,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徵或符號意義。那麼,學生們當然會「在乎」教師的態度,教師的態度也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

凡是事業有成的人經常會說:「態度決定一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各種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待學生的態度(如語言、口氣、眼神、手勢、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誠實、有禮貌,還是生硬、虛偽、粗暴等,都對學生的心理活動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其作用直接反應在實際教學效果中。

學生也在受教育e69da5e887aa7a6431333335343365的過程中體察到教師的態度。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深情地說:「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後,我得到了乙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

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當過教師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一臉陽光地走進教室時,學生們的心情就會很舒暢、很輕鬆;當我們一臉怒氣地走近他們時,學生們則噤若寒蟬,生怕自己撞到老師怨氣的槍口上。

我們在課堂上以熱情的語氣肯定學生,以讚賞的眼光激勵學生,他們的心裡會充滿幸福與喜悅,表現得很興奮;我們指責、挖苦、嘲諷學生,則無疑是給他們心靈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烏雲。

教師的態度怎樣影響學生?

一、教師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

進出校門下車推行,隨手撿起地上的雜物,不隨地吐痰,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與人交流溫和坦誠而不是動輒發脾氣,包括性格、氣質、能力等個性心理特徵和品格、修養等

二、教師積極的工作態度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

課堂教學嚴謹、細緻,作業批改及時、認真,

它當然會影響教育計畫的有效性,會影響教育者的正確決策。從而對整體的教育活動產生負面影響。更為嚴重的是,老師的態度會逐漸被當事人覺察。

會在教育物件身上產生回應,而回應又會加重負面影響。

教師有兩種態度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消極影響:一是忽視。教師長時間把某些學生放在視線之外,不在意,不關心,不了解。

二是輕視。教師一般不會有意為難學生,整他們,但有些教師會對那些與自己鬧對立或「屢教不改」、「沒有長進」的學生.暗含不屑,認為「不可救藥」、「沒有希望」,因而把他們「打入另冊」,有意地不予理睬。

一般來說,學生會有兩種回應:一種是那些迷信教師權威、相信教師言行都有符號意義的學生,他們會在老師放棄自己的同時,自己也放棄了自己,形成所謂的「破罐破摔」,放棄相關學科或全部學科的學習。另一種是年齡較大、自主意識較強的學生,他們會產生對立情緒。

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這些學生力求在非主流文化中尋找支援.除了少數人會通過自我奮鬥去「證明」自己以外。其他學生常選擇同教師「作對」,用所謂的「英雄」行為來證實自己與眾不同,最終形成所謂的「雙差生」,形成班級中的另類。

在非正式場合,這類學生往往會表現出「恨」老師的情緒,他們會以「氣老師」為榮.會把「就不好好學習」視為對教師的反抗或懲罰。他們的意識有相當的扭曲成分,他們對教師的指責也不盡符合事實,他們的問題會發展到或超出學習困難,但是,他們的問題卻是由師生關係不良、由學習困難開始的。

三、教師積極的親和力對師生間情感的影響

熱情回應學生的問好,主動與學生交流,閒談(關心學生的衣著、身體、家庭事件等),

美國一位教育家在對9萬多名學生進行調查後,歸納出好教師的12種素質:①友善的態度——「她的課堂猶如乙個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學了。」②尊重課堂上的每乙個人——「她不會在他人面前把你像猴子般戲弄。

」③耐性——「她絕對不會放棄要求,直至你能做到為止。」④興趣廣泛——「她帶我們到課堂外去,並幫助我們把學到的知識用於生活。」⑤良好的儀表——「她的語調和笑容使我很舒暢。

」⑥公正——「她會給予你應得的,沒有絲毫偏差。」⑦幽默感——「她每天會帶來歡樂,使課堂不致單調。」⑧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與其他人一樣會發脾氣,不過我從未見過。

」⑨對個人的關注——「她會幫助我去認識自己,我的進步賴於她使我得到鬆弛。」⑩伸縮性——「當她發現自己有錯,她會說出來,並會嘗試其他方法。」(11)寬容——「她裝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將來也是這樣。

」(12)頗有方法——「忽然,我能順利念完課本,竟然沒有察覺到這是因為她的指導。」

顯然,學生對好老師與壞老師的評價主要是以教師的態度為參照標準的。教師對學生的不良態度被認為是對學生的「心靈施暴」或「心理虐待」。施暴和虐待有的是有形的,有的則是無形的。

有形的是指教師直接用語言、手勢、強烈的臉部表情等,來嘲笑、侮辱學生,使之受到傷害。而無形的則更可怕、更隱蔽,國外有心理學家稱之為「看不見的災難」。

作為教師要清醒認識到學生只是暫時的社會角色,其人格. 是平等的。他們是受教育者,是發展中的人,存在問題是正常的,有賴於教師的教育。

1.語言方式。言為心聲,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態度情感,教師應該善於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態度情感。

2.動作方式。「情動於中而形於外」。乙個人的態度情感往往有意無意地通過外部的表情動作而流露出來。

如讚許的點頭、會心的微笑、親切的撫摸、讚美的手勢等,都可使學生產生被重視感和被關懷感。

3.眼神方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教師講課時,眼睛應該與學生保持交流,使坐在角落的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看見我了,老師在跟我點頭呢!」

「態度決定一切。」教師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學生,決定著學生的成長;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決定著工作的成敗。

同學你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右上角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謝謝哦

新課程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有什麼要求?

2樓:袁佔舵

新課改對新型教師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專業道德水平到教學理念,從知識結構的重組到教師角色定位,從教學行為轉變到追求教學藝術的臻美,全方位詮釋新課程下新型教師的具體要求:

1、知識的學習者;

2、知識的探索者;

3、學習資源的開發者;

4、學生會成長的對話者;

5、學生成長的促進者;

6、學生會成長的引導著;

7、學習共同體的合作者;

8、學習型組織的推動者;

9、美的感受著;

10、美的體現著;

11、美的創造者;

12、學習過程的激勵著;

13、教學的專家;

14、教育的研究者;

15、反思型的實踐者;

16、個性教學風格的鑄造者。

這十六個要求是教師自我發展的具體體現,也是教師實踐「教育是為了每乙個學生的發展」的具體要求。

沒有教師的發展,就談不上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堅決不做「教書匠」!

對自己說:絕不做「重複勞動」的教書匠!

向成為「智慧型的教育家」邁進!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適應新課程的教學

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將發生哪些變化

4樓:中公教育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重和價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種學生:

①尊重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

②尊重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

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

④尊重有過錯的學生;

⑤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

⑥尊重和自己意見一致的學生。

尊重學生同時意味著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①不體罰學生;②不辱罵學生;③不大聲訓斥學生;④不冷落學生;⑤不羞辱、嘲笑學生;⑥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

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①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②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③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④讚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2.在對待教學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教怎樣促進學呢?教的職責在於幫助:①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麼和獲得什麼,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②幫助學生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③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④幫助學生發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⑤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⑥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並促進評價的內在化;⑦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傾向。

教的本質在於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和做人。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當學生迷路的時候,教師不是輕易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

當學生登山畏懼了的時候,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程序,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

在教學前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量高效地進行;教學後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後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教學反思會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面對學生外,還要與周圍其他教師發生聯絡,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與配合。課程的綜合化趨勢特別需要教師之間的合作,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教師要相互配合,齊心協力地培養學生。每個教師不僅要教好自己的學科,還要主動關心和積極配合其他教師的教學,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相互促進。

教師之間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團結互助,這不僅具有教學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必須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加強與家長的聯絡與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首先,要尊重學生家長,虛心傾聽學生家長的教育意見;其次,要與學生家長保持經常的、密切的聯絡;再次,要在教育要求與方法上與家長保持一致。

二.教師面臨的挑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課程體系在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以及管理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創新和突破。它給中學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諸多發展的機遇。可以說,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使我國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做出自己的回答。

新課程給教師帶來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已有課程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學生的管理者,是課程的執行者;在新課程裡,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課程的研製、開發者。

2.構建新型教學樣式

在已有課程裡,佔支配地位的教學樣式,其特徵是教師教授、學生接受的"單項傳授"關係和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新課程要求建立師生互動的教學關係、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構建起新型的教學方式。新的教學樣式,是以學生

的主動學習為核心,包括發現學習、掌握學習、合作學習、**學習以及活動學習等。教師必須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重新建立自己的新型教學方式。

3.提高綜合課程教學的素養

在過去的課程中,主要是分科教學,教師大多是靠個人力量解決課堂教學的所有問題。新課程的綜合化、平衡性和選擇性的特點,需要教師具有綜合性的專業知識修養,能夠開展合作教學,具有課程資源開發的能力。

4.建立現代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方式

新課程的建設和推展過程,要求教師建立一系列現代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方式,實現"六個"轉變:從重教師的教到重學生的學,從重知識傳授到重能力培養,從重認識到重情感,從重結果到重過程,從重教法到重學法,從重繼承到重創造。

5.養成新的教學技能

過去,課程統一內容、統一考試、統一教材、統一標準,教師過分依賴教科書,影響了創造力的發揮。新課程賦權給教師,使教師可以支配的因素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創造力被解放了。隨著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彈性加大,教材開發的空間加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利用資訊科技,採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教學形勢和教學方法,決定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決定教學組織形式。

為此,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課程整合能力、課程設計開發能力和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而對教科書的依賴將越來越低,進行課程資源開發的程度將越來越高。

6.提高教育教學**創造的素養

在新課程的建設過程中,從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到課程資源的開發等,是前所未有的創造過程,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通過科學**,發揮自己聰明才智,創造性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共同建立起新的課程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教育教學**創造的素養,投身到新課程改革之中,為新課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新課程改革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學內容的飛速翻新,教學方法的日益進步,教學手段的逐步現代化以及終身教育觀念的逐步深化,要求教師不斷地重新學習,接受在職教育,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專家水平。

大學生學習商務禮儀的心得和體會,大學生學習商務禮儀的心得和體會

看看這個網也許對你有點用 學習商務禮儀後的收穫跟感想 俗話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應有一定之規。禮儀,是一種在人與人交往中的行為準則和規範,是互相尊重的需要。平時在與人的交往中,特別是在與熟人的交往中,總以為不要講究這一套,粗魯一點沒關係。但是通過學習商務禮儀,我發現這長期以來扎...

大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論大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上天是有一桿秤的,它會衡量乙個人的得失,不會因為某個人富有而給予更多的時間和健康,也不會因為乙個人貧窮而索取時間和健康。這個世間任何的情況都有因果迴圈。種什麼瓜會得什麼果。不好好學習,帶到白髮才知道後悔莫及。那麼,學習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首先,學習的重要性體現在朋友方面。一般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了解...

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的重要性

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因為他學生很有可能以後再就是在社會上的重要的棟樑,教他們學會連線的話,更是對社會的乙個乙個責任以及一種義務。在如此寬闊的天地中,這頭驢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吃飽以後,繞著一棵樹不斷地兜圈子,直到最後死在這棵樹下。我們很多人,過著和這頭驢一樣的生活。從小我們就養成了各種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