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一人民出版社裡的重要課題有哪些

2021-03-04 07:01:59 字數 5170 閱讀 9549

1樓:匿名使用者

一、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

1、了解西周的建立:

西周(約前1046—約前770年):西元前2023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為維護統治,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數民族來犯,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

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前476年),周天子大權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壞,諸侯

不再聽命於周天子,各諸侯國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間進行戰爭。奴隸社會瓦解時

期。戰國時期(前474-前221年),一些強大的諸侯紛紛改稱王,為富國強兵,開始進行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改革和變法,力圖通過兼併戰爭來統一天下。封建社會確立時期。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實力日益強大,先後滅掉六國,於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統天下,建立秦朝。

2、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西周的分封制——嶄新的政治風格

目的: 維護周王室的統治

物件: 子弟、功臣和先代貴族

權利: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有設定**、建立武裝、徵派賦役的獨立性。

義務:向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有守土作戰、朝覲述職等義務。(理解「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的意思)

影響:進步性: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促進文化交流,擴大統治疆域。

侷限性:後來隨著實力的變化,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併,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

3、理解宗法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西周的宗法制——典型的政治特徵

概念:按照血緣關係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絡的制度

目的:鞏固王權,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

特點:①嫡長子繼承制;②以血緣關係為紐帶;③嚴格的等級制;④宗法制與分封制緊密結合。(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結果:由血緣關係的親疏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的由宗法關係決

定的等級結構

影響:它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維護統治集團的穩定和團結,同時

也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

二者的關係:宗法制是分封制實行的基礎,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具體體現。它

們互為表裡,相互依存。

4、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徵

①王權與神權結合;②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③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二、中國古代**集權制度的形成

1、了解秦的統一(秦朝君主****集權制度建立的前提):

前提條件:戰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日益強大;

過程: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結果: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蒙恬)北伐匈奴,修築長城和直道,收回河套

南征百越,統一嶺南(開鑿靈渠,勾通湘水和灕水,把長江和珠江連在一起),設定三郡:

南海郡、象郡、桂林郡

管轄「西南夷」,納入版圖:東到東海、南到南海、西到臨洮、北到長城一帶。

影響:擴大了統一帝國的規模,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2、了解「始皇帝」的來歷和秦朝**官制:

秦國統一六國後,秦王嬴政創「皇帝」稱號(「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成為我國歷代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謂被沿用。

皇帝制度的基本內涵:皇帝獨尊、皇權至上(集行政、司法、軍事指揮等大權於一身)、皇位世襲。皇權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內容。

評價:君主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國家變成乙個人的國家,政治變成乙個人的政治

秦朝**三個最**職,後世習稱「三公」:即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負責監察系統);太尉是(秦朝最高軍事長官,主管軍事)。

3、理解郡縣制度的建立和作用:

郡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戰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後,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始設36郡,後增至40餘郡。

郡是直屬於**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郡」設郡守、郡尉、監禦使等職官;縣隸

屬於郡;縣級以下設「鄉」「裡」兩級地方基層行政機構。(郡——縣——鄉——裡)

郡縣制的特點有:①**垂直管理地方②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作用:其建立是**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誌。

評價:**嚴格控制地方,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了解漢朝的郡國並行制:

西漢初年郡國並行制 (郡縣與封國並行)

危機:隨著諸侯王的勢力不斷增強,割據一方,開始形成**勢力,威脅**集權

解決:漢景帝平定「七國(封國)之亂」;漢武帝為強化皇權,鞏固國家統一和**

集權,採取建立中朝、設定刺史和頒布「推恩令」等措施,最終解決了危機

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唐在**設中書省(決策或草擬)、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尚書省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作用:三省最高長官都是宰相,相權削弱,皇權加強。

唐代**機構: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權力的舉措

宋代**機構:中書門下、同平章事(宰相);參知政事(副宰相),設樞密院,管軍事,長官為樞密使;設三司總理財政,長官為三司使。

實質:擴大宰相人數,分割相權,加強了皇權;同時也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設立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領六部,行使宰相職權;以行中書省(簡稱行省)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元朝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區劃設定:行省、腹裡、宣政院轄地(**)

權力行使:受**的節制,沒有**的同意不能更改賦稅徵收制度,也不得調動軍隊。

監督控制:**監察、省官互遷、定期向皇帝述職

歷史作用:加強了**集權、維護了國家統一;後代沿用、影響至今。

元代**機構:

5、理解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

(1)含義:世官制:將官職限定在貴族範圍內,由貴胄子弟世代繼承祖上的權位

察舉制:由官吏向**察訪推薦合適人才,最後由**予以任用的選官制度

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的制度

(2)特點:世官制——血緣門第、貴族世襲

察舉制——以官舉士、世族壟斷

科舉制——考試選官、維護統治

(3)演變:秦漢以前以世官制為主(以宗法制為核心的分封制即為世官制之一)

漢武帝即位後詔令**舉士,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察舉制之一)隋唐以後科舉制成為主要的選官制度

(4)評價:①世官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但不利於人才的選拔;

②察舉制以官舉士,權操於上,百姓不得參與,帶有封閉性;

③科舉制擴大了**王朝的統治基礎,有利於**素質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有益於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其考試選官方式帶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但考試範圍侷限於儒學經義,特別是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禁錮了思想自由,更不利於有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人才的培養。

6、小結:⑴**政治制度的演變:

秦朝: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度;宋:中書門下制度;明:廢丞相,設內閣;清:設定軍機處。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君主**不斷強化,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廢除。

⑵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秦朝:郡縣制;西漢:郡國並行制;元朝:行省制度

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集權不斷發展,**嚴格控制地方政權,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動性越來越受到壓制。

(3)、矛盾:a.君主**:皇權與相權,其鬥爭趨勢是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廢除。

b.**集權:**與地方,其鬥爭趨勢是**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動性越來越受到壓制。

四、明清君主**制度的加強

1、了解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原因:丞相專權亂政,妨礙皇帝行使權力)權分六部,直接隸屬於皇帝;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以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

實質: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是君主**的產物。(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

內閣大臣的公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內閣是君主**強化的產物,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

作用:進一步鞏固了皇權(不能制約皇權)

2、了解清朝設定軍機處:

目的:適應西北軍務的需要;加強君主**集權

設定:清朝雍正年間設定,後成為常設機構

特點:職事廣泛,中樞輔助,秘書班子,人員欽定,秉旨辦事,效率較高,封閉性強。

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制度空前強化,標誌我國君主**進一步加強,發展到頂峰。

3、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積極:維護了國家統一,在恢**展古代經濟方面曾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消極: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題是重點?

2樓:聖雨暱諾

課題:u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u2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u3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u4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u5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u6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u7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

u8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背景: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明清君主**、英國君主**、辛亥革命、抗戰、解放戰爭、共產黨宣言……

3樓:想bu至刂

課題是高度濃縮的內容,我們老師是要求背的,能夠幫你掌握整課,整個單元以及整本書的主題,是重點,背景當然要背,考試會考的。

4樓:狂簡の小子

中國的政治發展 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助於更好的理解事件

5樓:匿名使用者

人教版,中學歷史教學圓地上有好的文章

人民版高中歷史教材共有幾本?選修有幾本?必修有幾本?高一年級上哪冊 20

6樓:木棉花花沫

必修有三本,第一本是講政治的,第二本講經濟,第三本講思想文化的。然後選修有4本,但只要學兩本,蘇南應該學的是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高一按我們的進度是上必修1和必修2,高二上必修3,然後上選修,高三基本開始複習了。

7樓:匿名使用者

蘇教版教材 一共有幾本必修,選修有哪些?高一學哪幾本,高二學哪幾本,高三呢?高中語文蘇教版教材一共有幾本必修,選修有哪些?高一學哪必修冊,選修...

高中歷史必修三重點內容,高中歷史必修一重點有哪些?

專題一,中國傳統主流思想演變 專題三,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潮流 專題四,20世紀以來重要四象理論 專題六,西方人文主義思想起源及發展 這是以人民版教材專題框架介紹的,人教版教材專題排版不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四個專題決定是重點內容,都是大題目的常客。在學習完這四個專題後,如果有能力,可以嘗試將這些內容與...

歷史必修三課本的內容,求高中歷史必修三人教版目錄。 要完整的

人教版高中歷史目錄 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第三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活動課 中國傳統文化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 歷史小 第四單元 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歷程 第五單元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六單元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第七單...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填空彙總答案

一 1 禹 夏朝 2 相 卿士 師 候 伯 3 宗法制和 分封制 二 一 1 周武王 2 有效的統治 分封制 3 土地 人口 功臣 姻親 殷商降族 鎮守疆土 隨從作戰 交納貢賦 4 周王室 5 楚王問鼎 二 1 互為表裡 分封制 2父系家長制 嫡庶 3 嫡長子繼承制 4 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