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的兵和勇,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1-03-04 06:43:55 字數 5280 閱讀 2757

1樓:呂屹

清國的兵是指綠營,旗子為綠色得名,相對正鑲黃白紅藍講,從這都可以看出其目的,彌補八旗軍的不足,由清國滅亡明國後將投降他的明軍和其他漢兵部分參考明**制整編而來,有大約四十萬,將領由兵部任命,兵部滿漢尚書各一人,滿尚書掌實權,綠營兵為世襲,到弘曆時期形成了旗人為將的綠營格局,綠營的任務是協助常備軍八旗軍作戰,分駐各地,維護地方穩定,鎮壓漢人起事,勇營是胤禛弘曆時出現的一種組織,事開則招事畢解散,沒有正式編制,勇營將領因功則會給以綠營官職,勇營的指揮和任命都歸地方督撫,鎮壓太平軍時,八旗軍綠營都顯得明顯不足,清國允許自辦團練,曾國藩對勇營組織進行了一些列調整,因為要負責給勇營籌餉,則給予曾國藩李鴻章等以地方總督巡撫官職,戰後曾國藩的勇營沒正式編制解散,將領給以綠營官職或地方行政職位,李鴻章在鎮壓太平軍捻軍後以海防需要為名保留下來一部分,稱防軍,這部隊還是勇營性質。

清朝時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2樓:川柔兒

大家經常在有關清朝的書籍、文章或影視劇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別是電影、電視劇集上 整裝待發 的清軍隊伍裡,通常背上貼著這兩個字。好像這使人容易聯想到「勇」就是 特種兵 ,「兵」就是一般 軍人 ——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

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 八旗 軍和 綠營軍 。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而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

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 使命 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戌京師,為國家 精銳 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布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

通常影視劇上浩浩蕩蕩的大軍都是綠營兵。

順治 以後綠營兵日漸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 康熙 年間清朝建立不久,力圖以和為貴,於是軍備廢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長期處於 養尊處優 的地位,以至於 三藩 起事時臨陣磨槍亦難振軍威和 武力 ,所以平定三藩之功實屬綠營兵。

雍正 登基後,立志彰顯滿軍 尚武精神 ,乃 三令五申 「八旗為 滿洲 根本」,大動干戈,整軍治軍,終於使得士氣大振,維護了國家統治。

史載「勇」也是兵的一種,是在雍正、 乾隆朝 後如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即便是戰時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 太平天國 時, 曾國藩 以 團練 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 湘軍 ),定 兵制 ,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兵」成為了國家的正規軍主力。

雍正、乾隆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鄉勇組成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為國家的主要 軍事力量 。

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清朝士兵中兵和勇就一字之差而已,他們之間的區別到底有多大呢?

3樓:三月三

清朝士兵中衣服上的兵字表示他們是清朝的正規軍隊,而衣服上有勇字的清兵,他們是來自漢臣組建的鄉勇之兵,在一開始不是正規軍隊,後來因為日益強大才會破格提公升為正規軍,這兵與勇字就是為了區分他們。

清朝入關之前的正規軍隊是八旗子弟兵,不過當時清朝人口肯定沒有漢族多,清朝入關之前統治東北地區,那地方面積也不大,所以滿清的八旗兵士也夠用了,而且因為入關之前,清朝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這些八旗子弟兵非常驍勇,畢竟經常打仗,不把自己的本領練好,就是拿命上戰場送給敵人人頭的,所以那個時候,清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但是清朝入關之後,要治理的土地面積翻了幾倍,當時清軍的八旗兵人數就大大不夠了,因此清軍便開始建立綠營兵,這些兵士其實都是漢人,不過這些漢人也不是一般的漢人,是清朝入關前的一些包衣出身,本來他們一直都是輔佐八旗兵的,後來這些人也成了清軍的主力。

可惜到了清朝晚期,不管是八旗子弟兵還是綠營兵,他們的戰鬥力都非常弱了,這個時候鄉勇兵便出現了,這些鄉勇兵就是漢人組建的軍隊,他們有戰事的時候,便聚集在一起外出作戰,當沒有戰事後,他們便安心務農,不過他們上了戰場之後,戰鬥力很強,所以當時晚清便破提公升鄉勇兵為正規兵,於是他們的衣服上便有勇字。

4樓:微醺s啦

在清朝兵就如字面的意思,行軍打仗,領著固定工資的士兵。兵字服裝就猶如正統的執照。而「勇」反而是最差的,,這些披上勇字服的士兵不是正統的士兵,所招募的都是平民百姓,沒經過歷練,也沒有軍餉,只保溫飽,其他沒有,而且勇兵相當辛苦,幹最髒的活做最累的事,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保突發戰況導致的兵力不足而提前候補的部隊。

5樓:毛陌年

這個疑惑,那麼就要談起清兵的起源了,清朝並不是由漢人創立,而是滿人創立,可八旗制度卻是早已存在,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努爾哈赤就已經建立了民兵合一的八旗制度,正黃旗,正藍旗,正紅旗,後又增設了四旗。

在滿族中,稱自己的軍隊為八旗軍,滿八旗是最為高等的軍隊,其餘的漢八旗和蒙八旗都略低一等,這個在清宮劇中也是常見的,即使是妃子的出身也分得三六九等,那麼軍隊更是如此,可這三軍都被皇帝統一管理,除此之外清朝還在民間收了許多的男子作為補充軍隊,有曾經的漢人軍隊,也有招降的士兵,還有民間徵收的農民,組成比較複雜,是為「兵「。

而勇「是如何出現的呢?比如綠營軍在鎮壓三藩之亂的時候,軍事力量有些不足,便從民間臨時徵收了許多的鄉勇人士,經過訓練後與他們一同上陣殺敵,等到戰爭結束後,他們就可以回家,無需再軍營裡訓練,這樣看來,」勇「似乎就是國家臨時的僱傭兵,談不上屬於赦免兵種,也談不上享受什麼國家待遇。

多次碰到大規模的戰役,那麼身著「勇」衣著的士兵也就多了起來,使得他們較為常見,其實鄉勇也是可以被轉化為正式士兵去守衛土地的。清朝末年,曾國藩便這樣做了,只不過鄉勇並非為國家正式承認,而是在他手中「正式承認」,他將鄉勇稱為「練勇」,享受著正式士兵的待遇,歸他一人所有,士兵們也聽從他的命令,就這樣形成了一支軍隊,後來的湘軍也是**於此。

其實貧苦的農民百姓也只是缺少乙個機會,只要有人給他們乙份正當的職業,比如招募「勇」軍,只要發放糧餉,長期穩定,即使是打仗賣命,他們也是可以的。

這樣看下來,「勇」和「兵」的區別就挺明顯的了,乙個是為國效力,正式編制,而另乙個是為個人效力,只要不危及到國家的統治,必要時可以幫助維護清朝的統治,皇帝睜乙隻眼閉乙隻眼,他們也就可以存在,否則在強大的軍力下,私人軍隊根本是無法存活的。這便有人說道,「兵」是親娘養的,而「勇」是後娘養的。

6樓:陪你去瘋逛

非常的不一樣,這個「兵和勇」的區別就像是「臣和奴才」的區別是差不多的。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是指他們滿人的軍隊,而「勇」則是指民間組織的漢人士兵。在清朝,他們的軍隊一般分為「兵」和「勇」兩種,雖然都是為大清王朝而服務,可是他們間的福利與待遇卻有著天壤差別。

而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是「兵與勇」的根源不同。 在清宮影視劇中,身著印有「兵」字的部隊,那是朝廷的的嫡系部隊。

7樓:小爺本無心

您好,「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勇」字兵服的兵,大多在軍隊中只能算是臨時人員,清朝的正規軍除了八旗兵,還有綠營兵,如果兵士數目不足的時候,清**也會選擇從外地招攬一些新鮮血液,這就是「勇」字兵服。

望採納,謝謝

8樓:1小貓不吃醋

勇營的成立是在清末,說到這,他的淵源還是挺深的,在我們都印象裡,清朝兵出場的服裝上的字總是不一樣的,出場最為之多的是兵、卒、捕、衙、勇,其實清朝的士兵服裝是用來區分軍總,總共有兵、勇為軍隊士兵,卒、捕、驛為國內各地治安的士兵,牢、衙為處理斷案與監獄的士兵

9樓:windy當失望

就和現在咱們的正規軍和雜牌軍的區別

10樓:老笨

在古代兵是正規軍,地方武裝相當於今天的民兵。

11樓:跋涉者

當時兵是國家的常規主力,由於兵力不足臨時招募的稱鄉勇。後來因兵吃國家糧餉戰時懶於賣力,而勇就象臨時工一樣比較賣力,勇慢慢的就強於兵了,再後來勇也就成了國家的主力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是**,乙個是民團。

13樓:血如墨書

乙個正規軍,乙個民兵

14樓:匿名使用者

兵是各**僱傭的,勇是皇家正規軍。

15樓:匿名使用者

區別很大,兵是正規軍,勇是民兵

16樓:海1234是我

清朝的兵和勇的區別如下:

1.建制不同: 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勇:是就地臨時招募的軍隊,稱作「鄉勇」。戰事一結束就立即解散,並非國家常備軍隊。

2.內部劃分不同: 兵:兵以民族劃分。有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以及綠旗兵。 勇:以地區或主官...

3.效忠物件不同: 兵:聽令於朝廷,直接忠於皇帝。 勇:只是忠於自己的將軍。勇營的官兵只是...

4.戰鬥力不同: 兵:初期八旗兵是世界上最強的騎兵部隊,雖然人少,但是戰鬥力很強。後期統一...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字:兵和勇,只有一字之差,究竟有多大的不一樣?

17樓:阿木和阿石

非常的不一樣,這個「兵和勇」的區別就像是「臣和奴才」的區別是差不多的。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是指他們滿人的軍隊,而「勇」則是指民間組織的漢人士兵。

清朝的**自稱是「奴才」的,都是滿

,用這種說法來說明自己是滿人,來表明自己對君王的忠心,比如當年的和珅就是這樣的。而稱「臣」的**都是漢人做官的,因為他們不是滿人,當時的清**非常不信任漢人,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區分。

「兵和勇」的區別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有「八旗子弟」的制度,這是當年努爾哈赤為了管理女真,也是為了當年的民兵和一做出的政策,本來是四旗,後來擴張到了八旗。這八旗子弟裡都是滿人和女真人,當時的規定是這些八旗子弟裡的後代都是世世代代為兵的,都是屬於八旗子弟的一員,這些屬於朝廷的正規部隊,都稱作為「兵」。

後來的這些八旗軍隊已經不夠用來鎮守各地,當時也是吸納了很多的漢人為兵,但是他們並不是屬於八旗人,而是另外用綠旗作為獨立的部隊,也被稱為「綠營兵」。因為八旗子弟兵都是滿人和女真人,他們的地位都是比漢人要高一等的,他們一般負責守衛京城周圍的重地,由於常年的輕鬆安逸的生活,他們的戰鬥力逐漸喪失。

到了清朝後期,發生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等的事件,清王朝屬於內憂外患的局面,沒有辦法只好重用漢臣,將大清的管理大權交給了很多的漢臣,這時候的漢臣們招募兵勇,來充實軍隊,這個時候招來的兵都是「勇」。

古箏和古琴到底有什麼區別,古箏和古琴到底有什麼區別???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是什麼?古琴雅古箏俗 呵呵也許有點過了 古箏的曲子比較容易被接受 而古琴的曲子必須懂樂的人才能欣賞的了 我覺得古箏比古琴悠雅.古箏和古琴給人的感受有什麼區別?琴弦乃心弦,古琴最宜獨彈,或邀約兩三知己共賞,古琴給人感覺是古樸的,沉穩的和古箏不同。我被家長逼學了十年的古箏後結果,越彈越浮...

情感和感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情感和感情之間的區別,感情包括人世間的 喜,怒,哀,樂 等感覺。和你自己的性格生活環境都有很的關係,感就是你所承受的感覺,而情是依託和依賴,兩者之間看似沒有關係,去又不可分。如 爸媽時刻關心著你,問你的點點滴滴,你吃飯了沒,天冷多穿衣服。你就會感受到你爸媽的愛意和你爸媽所付出的感情。情感其實就是態度...

粉刺和痘痘到底有什麼區別,痘痘和粉刺的區別

西醫美容認為痤瘡是毛囊的炎症,然後所有的解決方案都集中在針清擠壓後,用消炎的產品處理炎症上。但是缺點是擠壓過度留下痘印,痘疤。擠不乾淨會二次感染。導致問題反覆。中醫美容認為痤瘡是體內的風,熱,溼,邪,燥等引發的 問題。粉刺 痘痘 痤瘡 明白了嗎 你多大了 你是粉刺還是痘痘 多久了都在什麼位置 是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