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高利聖詠歌詞,格里高利聖詠

2021-03-04 05:23:12 字數 4978 閱讀 3536

1樓:文韻清馨

格里高利聖詠形成於8、9世紀,是以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為羅馬天主教聖詠禮儀的同意規範和最高權威。

基本特徵:①無伴奏的純人聲(男聲)歌唱的單聲部**形式。②以拉丁文為歌詞。

③即興式無明顯節拍特徵。④建立在單純的自然音階基礎上。⑤歌詞主要來自聖經和詩篇。

⑥旋律音調平緩,以級進和三度為主。⑦音域狹窄。

格里高利聖詠

2樓:匿名使用者

**教與中世紀的**

中世紀時代的歐洲,教會比國家或其它社會集團,都有更強大的統治權力。在那個時代,包括哲學的各種學問和藝術都為教會服務,中世紀的**由於**教而取得了不尋常的發展。在教會**中,開創了複調**的形式並完成了對位法。

最初印刷樂譜,是教會為了作彌撒而用的。鍵盤樂器的興起以至其教授法,沒有一件事能夠離開教會而產生。從**的全部理論到記譜法,以至合唱、合奏,多半都是中世紀教會的遺產。

今天的交響樂和歌劇的內容雖然絕大部分是描寫世俗的,也不能說與中世紀的教會無關。

教會**,最初大概是原封不動地採用了從猶太王國傳來的形式,即歌唱聖詩、朗誦聖經,可以想象是純粹的聲樂。宗教**歷來以聲樂為主,這是因為聲樂有歌詞。與此相反,器樂主要是作為世俗**而得以發展起來的。

羅馬式**

「羅馬風格」一詞主要來自那個時代的建築用語。羅馬式**是世界藝術史上最偉大的紀念碑式遺物之一。這種**既無和聲也無伴奏,其特徵是以齊唱形式為主,通過教堂天井的回音產生莊嚴的和聲感,其純樸、清麗的宗教感情與羅馬風格的教堂建築是完全一致的。

羅馬式**是中世紀這一時期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代表當首推格雷戈里聖詠(gregorian chant),這是典型的天主教**。在漫長的中世紀裡,**方面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正是格雷戈里聖詠,它是純粹的單旋律的歌唱。在格雷戈里聖詠中,已經有多利亞調式、弗利幾亞調式、裡第亞調式、混合裡第亞調式等四種教會調式及其變格調式。

到了十六世紀,出現了伊奧尼亞調式及愛利亞調式,進而形成今日的大、小調音階。在格雷戈里一世時代,已經在羅馬設立了稱為「歌唱班」的教授聖詠的學校,這可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學校之一。

安普羅修斯(ambrosius,340-397)聖詠則收集了在教會中所唱的歌曲,為教會**制定了由七音組成的四種教會調式音階,還創造了對唱的形式等。在聖詠中,歌詞與語言的語勢、聲調的高低和節奏的關係以極為理想的形式得到解決,它們非常自然而完善地表現了宗教感情,可以看作是到這一時代為止的**藝術的總結。

【藝術特徵】

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的權力高於國家和其它社會集團。

當時,一切社會意識形態,包括各種藝術 以及哲學在內的各方面都要為教會服務,因此中世紀的**借助於**教而取得了不尋常的發展。

可以說從**的全部理論到記譜法,從合唱、合奏到鍵盤樂器的興起及教學,無一不是與中世紀的教會 休戚相關的。今天的交響樂和歌劇雖然在內容上絕大部分是描寫世俗的,但它們與中世紀的教會也有著 千絲萬縷的聯絡。

教會**,最初是原封不動地採用了從猶太王國傳來的形式,即歌唱聖詩、朗誦聖經,是純粹的 聲樂。宗教**歷來以聲樂為主,這是因為聲樂有歌詞。與此相反,器樂主要是作為世俗**而 得以發展起來的。

從原始的單音**過渡到複調**,是中世紀**的重要特徵。此外,中世紀**在理論上 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完成了對位法和線譜記譜法。樂器的發明與製作也有了不小的進展,長號、小號和 圓號等樂器在當時已廣為流行,弓弦樂器(如維奧爾琴)也有了普遍的應用。

格里高利聖詠的特徵來自與它的功能,宗教精神要求理性,禁慾,有節制,因而聖詠也呈現出樸素風格,歌詞為拉丁文,大部分為聖經內容,**要服從歌詞,因而旋律為無伴奏,無固定節拍,平穩進行(以級進和三度為主,偶爾四五度跳)的單聲部**,即興式的,而且是純男聲。(聽)

格里高利聖詠的歌唱方式有四種:獨唱(少),齊唱,交替演唱(交替聖歌)和應答演唱(應答聖歌)。演唱內容主要為誦經祈禱和禮拜歌唱,就如同歌劇中的宣敘調和詠嘆調,前者為半唱半說的朗誦風格,似和尚念經,後者旋律感稍強,突出莊嚴之感。

格里高利聖詠旋律根據歌詞與歌聲的結合關係分為三種型別:音節式(syllabic style)——一字對一音;紐姆式(neumatic style)——一字對乙個紐姆符號(多音);花唱式(meli**atic style)——一字對若干音,突出"花唱性"。

下面幾種重要的格里高利聖詠**形式體現了這三種**型別:

詩篇歌調(psalm tone):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聖詠旋律,內容是《聖經·舊約》中的150首詩篇,這些詩篇格律不嚴格,每句長短不一,僅有上下句為一節的框架,以平穩均勻的同音反覆為主,屬於"音節式"聖詠。它的形式基本包括,引入的"起"(只用於第一詩節),吟誦音(同音反覆的音,快速歌唱一詩節或句子),中間的"轉"(半終止)和結尾的"合"(是心旋律性最強的部分)。

交替聖歌(antiphon):原來為詠唱詩篇的方式,詩篇每一節的上下兩句分別由二個唱詩班交替輪唱,後來這個交替的部分獨立出去成為"交替聖歌",它屬於"紐姆式"聖詠。

應答聖歌(responsory):是格里高利聖詠中最富藝術性的形式,它與交替聖歌一樣,最初是指演唱形式——獨唱者領唱一節詩篇,後唱詩班重複該節的前半部分。之後,唱詩班部分選用其他內容為唱詞,而且旋律越來越花俏,成為獨具特色的'應答部'。

它屬於"花唱式"聖詠。

讚美詩(hymn):是早期格里高利聖詠中唯一的詩體形式,屬"音節式",有嚴格格律

聖歌(canticle):與詩篇歌調相似,但唱詞是聖經中其他內容,旋律裝飾性略強

短詩曲(versicle):以應答形式演唱,唱詩篇以外的內容。

【器樂樂器】

中世紀早期教會對器樂是排斥的,隨著中世紀後期世俗文化的繁榮,出現了一些器樂體裁,樂器種類也增多了。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撥弦樂器:從羅馬流傳下來的里拉琴、索爾特裡琴(psaltery)、琉特琴(lute)。

弓弦樂器:提琴(vielle或fiedel)和輪擦提琴(***anistrum)。

吹管樂器:豎笛(recorder)、橫笛、雙簧管類的肖姆管(shawm)、風笛、小號、圓號。 鍵盤樂器:大型管風琴、可攜式管風琴、固定式(桌式)管風琴。

打擊樂器:鼓、缽、響板等。

【疏失點評】

中世紀的**發展無疑是整個**史發展中禁錮最多、最灰暗的一段。

連年的戰爭加上宗教的禁慾主義,**內容與形式以宗教為前提,在通俗**與宗教**夾雜抗爭中發展。

這一時期最為顯著的**的發展:以聖詠為持續聲部的平行八度的平行奧爾加農到融入節奏模式的二聲部的第斯康特,一直到13世界**歌發展到頂峰,並且體現了宗教**與世俗**之間的相互影響。14世紀的法國「新藝術」是通俗**發展在中世紀的巔峰,無論是新的記譜方式等節奏的出現還是以馬肖為代表世俗複調**的創作在三種「固定形式」中的體現,為人文主義**與重視接到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承前啟後的作用。

雖然在西方**史的發展中,中世紀**的發展略為灰暗,但是它的藝術成就依然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格里高利聖詠是一種怎樣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中世紀初期,歐洲教會使用幾種不同的宗教儀式歌曲。拜占庭的聖詠融合了古希臘和東方**因素,採用八種調式的分類方法。安布羅西聖詠則是由公尺蘭的聖·安布羅西(st.

ambrose374~397年間的公尺蘭主教)編定的聖歌,他首次把敘利亞的對唱聖歌引入西歐,並編寫了大眾化的讚美歌。此外,還有法蘭克的高盧聖詠和西班牙的莫薩拉布聖詠。

據說,公元6世紀末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pope gregory i. 590~604年間在位)為了統一教會儀式,將各教會所用的儀式歌曲、讚美歌等收集選編成《唱經歌集》,稱為格里高利聖詠。

現存的早期格里高利聖詠有兩種,一種是公元8~9世紀流傳於法蘭克王國,帶有法蘭克風格的聖詠。這是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在他統治的廣大區域裡,大力推行標準的羅馬彌撒儀式和聖詠而流傳下來的抄本;另一種是公元11~13世紀的古羅馬本,據考證,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8世紀。

格里高利聖詠是單音**,拉丁文詞,男聲演唱,樂譜只有音高而無節拍的記錄。格里高利聖詠主要是在天主教會每日祈禱的日課和彌撒儀式中使用,它具有很強的宗教觀念和功能,追求超脫於現世的「彼岸」精神,迴避世俗的個性情感。

格里高利聖詠的詞有的取自聖經,有的是散文體的,也有詩歌體的。演唱方式有:對唱式的(antiphonal ,兩組合唱交替),應答式的(responsorial ,領唱與合唱應答)和獨唱或齊唱的。

它有三種主要的旋律型別:音節式,歌詞的乙個拉丁語音節對乙個音;花唱式,詞的乙個音節配一段拖腔;詠唱式,介於前兩者之間,乙個音節唱2至4或5個音。格里高利聖詠的調式有八種型別:

多里亞、弗里基亞、利地亞和混合利地亞四種正格調式,以及它們分別派生出的四種變格調式。

名詞解釋:格里高利聖詠

4樓:匿名使用者

格里高利聖詠 [gé lǐ gāo lì shèng yǒng]

格里高利聖詠(英語:gregorian chant)是西方教會單聲聖歌的主要傳統,是一種單聲部、無伴奏的羅馬天主教宗教**。格里高利聖詠主要是在第9世紀和第10世紀,法蘭克人到達西歐和中歐期間發展起來,後來繼續有所增加和編寫。

通常人們認為是教皇葛雷哥利一世 (pope gregory i)發明了格里高利聖詠,但學者們認為是在後來的加洛林王朝時期,綜合了羅馬聖詠和高盧聖詠而形成。格里高利聖詠共有8種調式。傳統上,格里高利聖詠由男人或男孩組成的唱詩班在教堂中演唱。

5樓:瘦豬待屠

「格里高利聖詠」是羅馬天主教做彌撒時所用的**。公元6世紀末,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為了統一教會儀式中的**,將教會禮儀歌曲、讚美歌等收集、整理成一本《唱經歌曲》(即「聖詠」),共收集整理了三千多首歌曲,它後來就被人們稱做「格里高利聖詠」。格里高利聖詠只用人聲,歌詞採用拉丁文,不用器樂伴奏。

格里高利聖詠沒有和聲和對位,旋律簡單,不用變化音和裝飾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過八度。雖然它的旋律沒有明顯的節奏重音,速度徐緩,但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詞的抑揚頓挫。格里高利聖詠原來是沒有記譜的,而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傳播。

後來,由於聖詠數目的增多而需要給演唱者提示不同旋律的輪廓,於是就逐漸產生了簡單的記譜。格里高利聖詠追求一種肅穆、超脫的氣氛,排斥人世的激情。格里高利聖詠在產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古希臘、希伯萊、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的**,因此,它使我們了解了已失傳的古代地中海地區的**文化。

同音,格里高利聖詠也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來的**藝術。

格里高利聖詠裡唱的歌詞是什麼,格里高利聖詠歌詞。

廢話 歌頌上帝,你說他唱什麼詞?很多都來自聖經 樓主,具體點ok不 格里高利聖詠歌詞。格里高利聖詠形成於8 9世紀,是以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為羅馬天主教聖詠禮儀的同意規範和最高權威。基本特徵 1無伴奏的純人聲 男聲 歌唱的單聲部 形式。2以拉丁文為歌詞。3即興式無明顯節拍特徵。4建立在單純...

格里高利聖詠的旋律有哪些,格里高利聖詠具有哪些藝術特徵?

格里高利聖詠又稱 素歌 素歌的特徵為以拉丁文演唱的單聲部歌曲。素歌的旋律有音節式的 即乙個音符對乙個拉丁文音節 或花唱式的 乙個音節配一段拖腔 或詠唱式的 介於前兩者之間 使用八種調式 即後稱之為教會調式的四種正格調式和四種變格調式 並以符號記譜法紐姆譜記譜 無固定音高,只有旋律走向 是典型的迴避世...

格里高利聖詠的基本特徵,格里高利聖詠的特徵是什麼?

格里高利聖詠的特徵來自與它的功能,宗教精神要求理性,禁慾,有節制,因而聖詠也呈現出樸素風格,歌詞為拉丁文,大部分為聖經內容,要服從歌詞,因而旋律為無伴奏 無固定節拍,平穩進行 以級進和三度為主,偶爾四五度跳 的單聲部 即興式的,而且是純男聲。聽 格里高利聖詠的歌唱方式有四種 獨唱 少 齊唱 交替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