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基於自我實現人假設的管理

2021-03-04 05:04:31 字數 1107 閱讀 5386

1樓:匿名使用者

「自我實現人是美國管理學家、心理家馬斯洛(abrahammaslow)提出的。所謂自我實現指的是,人都需要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人的才能分表現出來,人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人們除了上述的社會求之外,還有一種想充分運用自己的各種能力,發揮自己自身潛力的慾望。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人

馬斯洛對人格的研究的重要目標是認清人類究竟有多少適合於充分發展的潛力能。他認為研究心理健康只能研究極端健康的那種人。他批判了弗洛伊德等人只研究那些殘廢的、不成熟的、不健康的人,那只能看到人性的病態的一面。

只有研究最健康的人格,才能發現,能力究竟能發展到何種程度。

在他獲得特許了解韋特海默和本尼迪克特時,他抓住一切機會觀察他們,發現了他們與其他人不同的特徵。後來他們又選擇了活著的、已故的有卓越人格的49人。歷史人物包括傑斐遜、林肯、斯賓諾沙、愛因斯坦、羅斯福、歌德等人。

得出結論,心理成長和健康的潛能是生來就有的,潛能能否實現,決定於個體和社會力量,這些力量既能促使也能阻止自我實現。

馬斯洛清楚地認識,在現實社會中,只是極少數人達到了自我實現——少於百分之一,然而對於多數人達到人性理想境界仍持樂觀的態度。他認為人擁有的潛能比他們已經實現的要多,如果能夠釋放出這種潛能,能夠達到自我實現者們表現的理想境界。

馬斯格在自我實現人的研究中,發現策動心理健康者行動的動機不是一般人的缺失性動機。他把自我實現者的動機叫做超動機。在超動機狀態下,動機根本不起作用。

馬斯洛說,「最高端的動機是不促動的和非力求的。」也就是自我實現的人並不力求,而是發展。極度健康者——自我實現者,有更高階的需要:

實現他們的潛能和認識並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在這種超動機的情況下,這個人不是力求彌補欠缺,減少緊張。他的目的是擴大和豐富生活經驗,在現有的生活上增進快樂和欣喜。他們的理想是通過新的挑戰性的各種各樣的經歷增加緊張。

他們在環境中沒有獲得特定目標的物件。自我實現者沒有通常意義上的動機(即馬斯洛所言的缺失性動機)。然而他們有成為完美的人性、實現他們全部潛能的「超動機」。

這個動機是「特性的成長,特性的表現、成熟和發展。總之一句話:是自我實現。

」他們處在一種自發地、自然地、愉快地表現他們完美人性存在的狀態中。馬斯洛稱其為存在價值,其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簡述斯賓塞的實科教育思想,簡述斯賓塞的實科教育思想

首先,實科教育思想即實證論 科學主義的教育思想。其次,在斯賓塞之前,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發展軌跡上主要有兩大傳統。一是以誇美紐斯 洛克和盧梭為代表的實證論 自然主義思想傳統 二是以康德 赫爾巴特和福祿貝爾為代表的唯理論 理想主義思想傳統。斯賓塞一方面繼承了自然主義尊重兒童 注重兒童主動性 積極性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