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為什麼是貶義詞,為什麼花瓶是貶義詞

2021-03-04 04:56:42 字數 1456 閱讀 4131

1樓:樓觀道道長

孔子是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的倒退,因為孔子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已經廢除了用人殉葬的制度,不管活人還是人甬都沒有。而人甬的出現,代表了貴族階級已經出現想用人殉葬的苗頭,只是暫時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用人甬代替,所以這是種文化的倒退,後來也的確再次出現了活人殉葬的現象,直到秦始皇又明確廢除活人殉葬,但他還是用了兵馬俑殉葬,看似進步,實則不甘,這的確是之前文化倒退的惡果,甚至後來的朝代也再次出現過活人殉葬的現象。準確理解先賢所言,必須結合他的時代和歷史,不能只看字面。

文化很多時候就是個圈兒。

2樓:錦里煙塵外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孔子詛咒首先用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的話,後用「始作俑者」比喻某項壞事或某種惡劣風氣的開創者,是貶義成語。

可能是因為古時用活人殉葬才被認為是正確的,用俑代替反而不正統,但在現代人道主義都不這麼認為了

為什麼「花瓶」是貶義詞

3樓:北京燕園思達教育

花瓶作為名詞不是貶義詞,是用插花的; 但是它也被用來形容只是外表好看,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所以貶義。

4樓:冬雪飄陽

花瓶是用來插花用的,所以花瓶一般都很好看,漂亮。但是花瓶易碎,並且不是很實用,花離開花瓶是可以的,但沒有花的花瓶就是一無是處。他只能是靠其他東西來提公升自己,而自己本身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

所以用來形容人的時候貶義詞。

做人俑代替人陪葬難道是不好的?為什麼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焉」那又為什麼始作俑者成了貶義詞呢?

5樓:匿名使用者

人俑出現是種倒退。網上大多數人都覺得孔子詛咒始作俑者是因為人俑像人,但是作為先聖這種觀點難脫迂腐之嫌。其實孔子對於人俑的反感遠不止於此,有他內在的高深思考。

商超人殉盛行,周朝作為仁義之師取而代之,是明確禁止人殉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周朝並無人殉,人俑也並未出現。然而隨著禮制的潰退,人殉情節的苗頭又重新出現,表現在現實中就是最早出現在春秋末期楚國的木人俑和最早出現在戰國初期齊國的陶人俑。

孔子支援周朝禮制,看到木人俑的出現意識到了人殉情節沉渣泛起死灰復燃的可能性。「其無後乎」也並不是惡毒的詛咒,而是感嘆:他們自己難道沒有後代麼?

難道不害怕自己的後人稱為人殉的犧牲品麼?事實也證明了孔聖人的未卜先知,**遠矚。戰國中後期就陸續有君主實行了人殉,雖然始皇帝又重新廢除了人殉,但仍有不甘,還是使用了人俑。

這恐怕也為遼宋元明人殉的重新出現開了先河,打下了基礎。所以孔聖人其實是預見到了人俑的出現可能導致人殉的重新出現,對於始作俑者也是慨嘆,而不是簡單的惡毒詛咒。在這個角度上來講,從沒有人殉也沒有人俑的周朝,到春秋末期人俑的出現,確實是一種文化的倒退。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積極的 但是孔子認為這是不仁的 因為俑太像人,用俑同樣是不仁 這句話是說:「第乙個製作人俑的人,大概是沒有後代吧。」罵人斷子絕孫 你說是不是貶義詞

公知為什麼是貶義,公知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

愛國這個詞為什麼會成為貶義?當有人以愛國的名義,拿著u型鎖將別人送進醫院的時候,愛國就成了貶義。同理,當有人以公知的名義,將美國包裝成救世主,而你只是指出兩伊戰爭時期美國 充當戰爭販子的行為,他們就給你扣上小粉紅的帽子,這樣的事情干多了,公知就成了貶義詞。同理,當你指出某些小粉紅的邏輯漏洞 我國是全...

飛黃騰達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飛黃騰達為什麼含貶義?

飛黃 亦名 乘黃 傳說中的神馬名字,騰達 本作 騰踏 上公升,形容神馬飛馳貌,像飛黃神馬似的很快地上公升著.形容駿馬奔騰飛馳.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地位很快高公升.亦作 騰踏飛黃 請大家注意 這個成語是含貶義的.比喻驟然得志,一般情況下,突然上公升很快,很可能是採取了不正當的手段,所以是含貶義.詞的褒貶...

到底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為什麼有人說娜姐

這個 娜姐 指的是湖南衛視的 謝娜 只是一種親切的稱呼而已,沒有其他含義。就像在單位稱呼 李姐 王姐 趙姐 一樣。不排除一些粉絲包含尊稱或崇拜的成分在裡面。僅供參考 傲嬌 到底算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中性詞拼音 o ji o 傲嬌是指人物為了掩飾害羞靦腆而做出態度強硬高傲表裡不一言行的代名詞.例句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