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學革命是怎樣發生的,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原因

2021-03-04 04:10:58 字數 6078 閱讀 8701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是我們有了一千多年的白話文學作品:禪門語錄,理學語錄,白話詩調曲子,白話**。第二是我們的老祖宗在兩千年之中,漸漸的把一種大同小異的「官話「推行到了全國的絕大部分。

第三是我們海禁開了,和世界文化接觸了,有了參考比較的資料尤其是歐洲近代國家的國語文學次第產生的歷史,使我們明了我們自己的國語文學的歷史,使我們放膽主張建立我們自己的文學革命。此外,還有幾十年的政治的原因。第一是科舉制度的廢除(1905)。

第二是滿清帝制的顛覆,**政治的根本推翻,中華**的成立(1911-1912)。這個政治大革命雖然不算大成功,然而它是後來種種革新事業的總出發點。文學史上的變遷,其中各有多元的,個別的,個人傳記的原因,都不能用乙個「最後之因」去解釋說明。

主要內容是「四提倡四反對」,即提倡民主,反對****;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新文化運動

(1)政治方面: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②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

(2)經濟方面: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登上政治舞台,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後,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軍閥(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觀念和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

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對於辛亥革命失敗的反思。經過辛亥革命,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革命失敗的根源在於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必須從文化思想上衝擊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識,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真正的共和政體。

(4)階級方面: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

如何評價五四新文學革命

3樓:愉快放假

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偉大的開端。早在「五四」以前幾年,中國知識界中就出現了乙個思想啟蒙運動。這個運動是在內憂外患交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新的階級力量有所增強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華**,但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未能改變從鴉片戰爭以來逐步形成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封建軍閥,在帝國主義支援下竊取了國家政權,對內實行**統治,陰謀恢復帝制;對外迎合帝國主義的侵略需要,不斷出**家主權,簽訂喪權辱國條約。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雖然繼續進行著他們長期以來已在進行的革命活動,但在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聯合壓制下,屢遭挫折。

國內政治局面極為混亂,連「**」的招牌也有岌岌不可保之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洲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逐漸活躍,資產階級力量有顯著增長,無產階級也隨著壯大起來,自發性的罷工不斷發生。中國各階級力量的對比正在起著有利於革命運動的變化。

在這個形勢推動下,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響的先進知識分子,眼看到封建軍閥日益倒行逆施,帝國主義又乘間加緊對中國的掠奪,內憂外患,交相煎逼,而舊文化和舊思想又嚴重地阻礙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因此奔走呼號,致力於新的思想啟蒙工作,以喚醒民眾,挽救民族危亡的局面。這個啟蒙運動後來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得到傳播的條件下,轉化成為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五四文學革命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4樓:

一、五四文學革命的主要內容:

五四文學革命是一場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文學變革,主要目的為破壞古文的迷信、建立美的白話散文,破壞詩歌舊韻、重造新韻。

1、改良文學的「八事」,即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語俗字。

2、文學革命三大主義: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二、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

1、首先,五四新文化運動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而文學革命作為這一運動的組成部分,以激進的態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為其主導的傳統文化體系,宣揚了個性解放、人性自覺、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觀念,為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揮了巨大作用。

2、其次,在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過程中,它為白話最終成為中國現代民族語言奠定了基礎。經由晚清的白話運動和文學革命對白話文學的竭力倡導,終於在2023年,作為現代「國語」的白話納入官方教育體制,

一月,北洋**教育部頒令全國國民學校,

一、二年級的國文教育統一採用語體文(白話),這無疑承認了文學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為民族文化轉型的契機。

3、第三,打破中國文學孤立封閉的格局,建立了與世界文學的密切關係。文學革命完全改變了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它以極為開放的胸襟持續不懈地翻譯和介紹外國現代文學和文化思想,形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文化吸收潮流。

正是在這種文化引介的潮流中,西方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的各種思想和學說,在20世紀初的現代中國找到了通行的市場,不僅影響和構建了現代文學創作的風貌,也影響和構造著中國對現代化的追求和憧憬。

5樓:旋風遊蝦

主要內容是「四提倡四反對」,即提倡民主,反對****;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十月革命後,新文化運動出現了新發展,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意義一:五四運動是一次由陳獨秀等革命家領導、以學生為先鋒、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的革命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在這次運動中,工人階級成為乙隻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從此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中國歷史也從此由近代史跨入現代史。

二:五四運動迫使中外反動勢力作出妥協,北洋軍閥**被迫罷免曹汝霖等**賊的職務,釋放**學生並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這是我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偉大成功,推動了我國民主革命的發展。

三:五四運動比辛亥革民等革命運動有著更廣泛的群眾基礎,造成了更大的影響,真正做到「引導了國民的覺醒,準備了革命力量的團結」,為中國人民的進步和覺醒、以後革命運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四: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五:五四運動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後,受到**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地鼓舞和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

6樓:匿名使用者

「五四」新文化運動起於2023年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雜誌》)創刊。其主要人物為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周作人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封建舊思想舊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以科學與民主為兩大旗幟,是一場思想革命運動、文化啟蒙運動。

2023年起,《新青年》又開始了文學革命運動,於是,文學革命又構成新文化運動的乙個重要內容。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的關係是,文學革命是適應以思想革命為主要內容的新文化運動而發生的,因為舊文學中充斥著封建禮教道德的思想內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對舊文學的文學革命;而文學革命的開展,批判舊文學觀念和舊文學中封建思想道德觀念,新文學以民主主義、人道主義、個性主義為內容,也大大推動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開展。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相輔相成,使新文化運動蓬勃發展,成為自有中國以來最徹底反對封建文化和封建舊文學的革命。

2023年「五四」新文化運動(本質上是企求中國現代化的資產階級思想啟蒙運動,旨在打破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主義文化對人的精神束縛)。

五四精神:

一是主觀精神,

二是人文精神,

三是啟蒙精神,

四是科學精神。

民主和科學是兩面大旗。

7樓:top皇

1)前期實質: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

(2)前期內容: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文學革命: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3)後期內容: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五四以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

.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闢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不過,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後來。

參考資料:第五章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

「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背景

8樓:

背景:北洋軍閥**實行**統治,投靠帝國主義,大量出**家權利,中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2023年「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已經迅速壯大到二百多萬人,他們必然要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人民指出了解放鬥爭的正確方向;新文化運動的不斷發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2023年初,胡適,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相繼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和《文學革命論》的文章,標誌著文**動的正式興起。二人的文章從理論上拉開了文學革命的序幕。

9樓:寞and歿

1、新思想的傳播與社團的發展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戰爭之後大量傳入中國並影響年輕一族,而在**初年這種影響隨著《新青年》等刊物的發展以及白話文運動的推展,自由、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影響了學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人權、自由等大旗,從思想、政治、文化領域激發和影響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青年的愛國救國熱情,從根本上為五四運動的出現奠定了思想基礎和智力**。

社團組織在**的發展,包括少年中國學會、工學會、新民學會、新潮社、平民教育講演團、工讀互助團等等,為五四運動在全國的開展奠定了組織基礎。

2、北京大學為首的高等教育發展

中國的教育制度在清末的新政中,學習西方及日本學制而改革。到了民初,高等教育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北京大學,在校長蔡元培的領導下,引進了開放的學風,提出了「思想自由,相容幷包」辦學方針,李大釗、陳獨秀、章士釗、胡適、辜鴻銘(英國文學)、劉師培、魯迅(周樹人,教中國**史)、錢玄同(教音韻學)、吳梅(教戲曲史)、劉半農(教新文學)等被聘請於北大任教,同時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開放進步的思想和精神,這種思想和精神成為五四運動的重要動力。

3、民初以來的反日以及國恥情緒

2023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經70多天激戰,於11月7日全部占領德國租借地膠州灣。2023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北洋**在5月9日,接納了其中大多數的要求,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協定,為新聞界所得知,並釋出,激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使中國知識分子及民眾對於日本以及「**」的**強烈的不滿,被認為這是國恥,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反日的活動,這種情緒在五四運動中進一步發展而發揮作用。

2023年8月14日,北京**向德國宣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2023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提供了大量貸款,並協助組建和裝備一支中國參戰軍,其貸款還被用於安福國會龐大的賄選開支。同年9月,北京**與日本交換了關於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為借款的交換條件之一,又交換了關於山東問題的換文,其主要內容為:

1、"膠濟鐵路沿線之日本**隊,除濟南留一部隊外,全部均調集於青島"。2、關於膠濟鐵路沿線的警備:日軍撤走,由日本人指揮的巡警隊代替。

3、膠濟鐵路將由中日兩國合辦經營。 北京**在換文中,對日本的提議"欣然同意"。駐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親遞換文,後被北京學生痛毆。

在中國對德宣戰,與日本同為戰勝國,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沒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擴大了,這一換文成為巴黎和會上日本強佔山東的藉口。

4、一次大戰期間工商階層的發展

清末以來,中國的工商業雖有所發展,但在西方產品的輸入情形下,中國本土工商業的發展仍然有限,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使歐洲各國產業無力東顧,中國的工商業獲得很大的發展,參與工商業的人口持續增加,民族工業,尤其是輕工業得以巨大發展,城市中的工商階層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也更形重要,在五四運動中,他們成為聲援愛國學生的主要力量。

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原因,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

新文化運動 1 政治方面 帝國主義加緊侵略 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2 經濟方面 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登上政治舞台,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3 思想文化方面 辛亥革命後,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

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原因

北洋軍閥 實行 統治,投靠帝國主義,大量出 家權利,中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1919年 五四 運動前夕,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已經迅速壯大到二百多萬人,他們必然要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 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人民指出了解放鬥爭的正確方向 新文化運動的不斷發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導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戰...

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五四的文學革命開始的標誌性事件有哪些

新文化運動 1 政治方面 帝國主義加緊侵略 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2 經濟方面 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登上政治舞台,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3 思想文化方面 辛亥革命後,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