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城市發展特點,宋代城市發展的特點是什麼?回答具體一點

2021-03-04 03:57:38 字數 4906 閱讀 6337

1樓:匿名使用者

特點:1、坊市製打破 2、打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3、官府的控制減弱 4、行政和軍事因素減弱,經濟功能上公升 5.城市的面積和繁榮也超過前代,城市的管理範圍也日益擴大

影響:文化上隨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擴大,社會對商業限制減輕,促進了宋詞的產生與發 展。

2樓:慕雨珞

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社會經濟繁榮昌盛,使宋代時期的城市出現了許多新特點:第

一,城市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經濟職能出現多樣化,有工商型城市、商業型城市和手工業型城市等三種型別。第二,農村商品經濟發達,「草市」逐步演化為商業性集鎮。宋代「草市」向集鎮的發展過程,大體上經歷草市大量湧現、草市向商業集鎮演變和商業集鎮向手工業專業鎮轉化三個階段。

第三,海外**空前發達,港口城市大量出現,促進了雙邊**的發展,加速了**口岸城市的發展。

宋代城市發展特點

3樓:孫亦磊

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到北宋出現了新的轉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割槽,即住宅區與商業區嚴格分開。北宋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徹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線,商店可以隨處開設,不再採取集中的方式。

北宋都城開封是最繁華的城市,市內手工業作坊眾多,街道兩旁商店、旅舍、貨攤林立,人來車往,十分熱鬧。市場上的商品既有來自國內各地的百貨,也有來自國外的各種商品。營業時間不受限制,除白天營業外,還有夜市和曉市。

城內另有固定市場和定期集市。其中大相國寺每月開放五次,規模很大。市內還出現了「瓦舍」(或稱「瓦肆」),裡面有「勾欄」(歌舞場所)、酒肆和茶樓,還有說書、演戲的,成為娛樂的中心。

宋人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城市商業繁榮的藝術反映。

北宋時期,由於舊坊制被打破,城市中行業分割槽性逐漸消失,因此行會的地位更顯重要,組織更加嚴密。唐朝時,有些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北宋時更加發展。農村中還有定期開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南方叫做墟或趕場。

在草市或集、墟的**中,農產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佔大宗,也有一些生產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或集、墟在交換發達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固定的市鎮。市鎮是城市和鄉村的橋梁,它的發展,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繁榮。

宋代城市發展的特點是什麼?回答具體一點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城市商品經濟

快速發展,經濟職能出現了多樣化

在宋代,由於社會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的經濟職能有了進一步加強。在城市建設上,那種傳統的坊裡制度逐漸被打破,出現了臨街設店的景象;而在商品流通上,產生並逐漸推廣了「交子」(紙幣),「交子」的出現與應用進一步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在賦稅制度上,也開始徵收商稅,據《宋史》卷85~90《地理志》記載,宋朝時期全國著名的經濟都會總數不下

四、五十處,僅徵收商稅在10萬貫以上的就有42個城市。由此可見,這一時期許多以政治職能為主的城市已逐步演變為政治、經濟職能並重的城市,城市型別開始多樣化。從經濟角度看,宋朝時期的經濟性城市型別大體上可以分為工商型城市、商業型城市和手工業型城市等三種型別。

1、工商型城市

這種型別的城市通常出現在農業生產和商品生產都比較發達的地區,它們既可以利用周圍農村提供的原料發展手工業生產,又可以吸收周圍鄉村集市的商品和自身生產和商品來發展商業**。例如,成都在北宋時期,既是成都府治,又是歷代全國的紡織生產基地,是西南地區重要的工商業都會。當時,蜀錦乃為全國著名的絲織品,有「羅、紈、錦、綺等物甲天下」之稱。

[1] 蜀錦的產量也相當可觀,僅北宋****每年就從四川地區採購「上供綾錦鹿胎萬二千匹」。[2]在南宋時,國都臨安(今杭州)、婺州(今江西金華市)、平州(今蘇州市)、鎮江、常州、湖州等地已成為當時全國最主要的絲織業中心。尤其是平州,既是府治所在,又是全國紡織生產基地和商品交換中心,成為江南地區工商業都十分繁榮的都會。

[3]2、商業型城市

這種型別的城市通常出現在水陸交通都比較發達的地區,即交通樞紐地區,主要是由於貨物中轉和商業**比較發達而形成。隨著大運河的疏浚,在大運河沿岸,一些較大的政治中心城市如臨安、汴京(今開封)等一躍成為全國的重要商業城市,其規模之大,人口之眾,商業之繁華,在當時是其它城市望其項背的。據《汴都賦》記載:

當時的汴京是「竭五都之鑲富,備九州之貨賄」。據周寶珠研究,在北宋元豐年間,東京(即汴京,今開封)的工商業者及其他服務行業共約有15000多戶。[4] 唐朝時期的坊、市制度已被打破,工商業者臨街開店,大小商號鱗次櫛比。

主要商業區,終日車馬雜沓,交易繁忙。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開封城中汴河沿岸商業繁榮的真實寫照。這些商業區除白天營業外,還有夜市、曉市。

另外,開封城中還有相國寺、鼓扇百索市、巷陌雜市、乞巧市等定期交易市場,其交易規模也很大。[5]長江沿岸交通發達地區也出現了許多商業性城市,如京口(今江蘇鎮江市)、蕪州、江州蘄口、鄂州、荊州等,其中鄂州尤盛,其商業影響範圍東及于海,西至於川,南抵珠江,北達淮水,「蓋川、廣、襄、淮、浙貿遷之會」[6],「市邑雄富,列市繁錯」。[7] 真州(今江蘇儀徵市),在北宋時也已替代了隋唐時期的揚州的地位,成為兩淮、江浙諸路貨物的集散地。

[8]3、手工業型城市

這種型別的城市,與隋唐時期的手工業城市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它的起源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交通樞紐,它主要是依賴於手工業或礦業而形成發展起來的。這主要是宋朝時期在紡織、陶瓷、造紙、印刷、造船、兵器、冶金、製鹽等的生產規模、品種、數量和技術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進步,使手工業型城市排除了原有政治方面的因素而獨立發展起來。這一時期造紙技術已進入了相當成熟的時期,因而都城開封、浙江杭州、福建建陽、江西婺州、四川成都和眉山等都發展成為印刷業的中心,而吳江府的粉箋、溫州的蠲紙、台州黃岩玉版紙、杭州的藤紙、紹興府的竹紙、宣州的宣紙等,在當時也都是非常著名的紙製品。

從紡織業來看,有蜀錦、定州的刻絲、婺州的花羅、東陽的花羅、潤州的花羅、青州與邵州的隔織、撫州連花紗、越州的壽陵和綿州的巴西紗子、亳州的輕紗、明州象山女兒布、平江府崑山藥班布等。從製瓷業來看,窯址遍及全國,非常發達。其中定州的白瓷、汝州的青瓷、耀州的青白瓷、景德鎮的影青瓷等都相當著名。

[9] 由此可見,手工業型城市在宋代是相當發達的。

二、農村商品經濟發達,「草市」逐步演化為商業性集鎮

商業性集鎮繁榮,是宋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另一大特色。這種特色的標誌就是「草市」的大量湧現,並逐漸演化成商業性集鎮。「草市」是由農村交換剩餘產品而形成的定期集市演變而來。

正如《中國古代史》所評價的那樣:「在城市的周圍及廣大鄉村中形成了許多定期的**集市,北方稱集,南方稱墟,江淮地區稱草市,統稱之為坊場。這些坊場是連線城市和鄉村,鄉村和鄉村之間經濟聯絡的紐帶,得以使農民自用自食之外的農副產品轉化為商品,與市場發生日益密切的關係。

」[10]縱觀枕宋朝「草市」向集鎮的發展過程,大體上可以把其分為草市大量湧現、草市向商業集鎮演變和商業集鎮向手工業專業鎮轉化三個階段。

1、草市的大量湧現

草市始見於南北朝,隋唐時期已有了初步發展。[11]至唐末,在某些商業繁榮的城市開始出現夜市及附城草市,農村中定期的小市也越來越多。此類草市,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與交通狀況,各有不同的集期,如二日一集、三日一集、五日一集、六日一集、乃至十日一集等。

[12] 到了北宋,由於城市建設徹底衝破了坊、市之間的界線,商店可以隨處開設,從而導致了城市內部集市的產生。與此同時,許多城市由於規模的擴大,限於城垣以內的範圍已不夠使用,商業區域不斷向外擴充套件,與農村中的草市相呼應,從而加快了草市的大量興起。[13]

2、草市向商業集鎮演變

隨著草市的進一步發展和大量興起,使一些大的農村集市成為附近地區的集散中心和城鄉交流的聯結點,從而演變為市鎮。在早期,我國的市和鎮之間是有著比較嚴格的界線的。據《吳江縣志》卷4《鎮市村》記載:

「有商賈**者謂之市,設官防者謂之鎮」。可見,「市」僅具有經濟職能,「鎮」則是鎮守地方,具有軍事、行政的職能。但是,到了北宋時期,這些市鎮的性質開始發生了變化,純粹以**為特徵的鎮市大量湧現,「諸鎮監官,掌警邏盜竊及煙火之禁,兼徵稅榷酤」。

[14]於是,在縣和草市之間也就有了鎮的建置。鎮的出現又加快了商業性集鎮的發展。這樣,市和鎮之間的區分標準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商況較盛者為鎮,次者為市」[15] 。

據樊樹志研究,北宋時代,黃河流域的市鎮發展佔有明顯的優勢,四京尤為突出,東京開封府有31鎮,西京河南府有22鎮,北京大名府有20鎮,南京應天府有13鎮。而同時代的江南地區相對較少,蘇州有4鎮,秀州有4鎮,杭州有12鎮,湖州有6鎮。南宋時代,隨著江南經濟的飛速發展,江南地區的市鎮異軍突起。

臨安府增至28市鎮,嘉興府達15市鎮,蘇州達19市鎮。可見,經有宋一代,草市不僅發展成集鎮,而且數量增加也相當迅速。

3、商業集鎮向手工業專業城鎮轉化

在宋代,各地市鎮儘管商業**職能較強,但各行各業的生產活動,即手工業生產活動也非常活躍,也是市鎮經濟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據《宋會要

宋代城市建築的特點

5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建築,泛指在960年至2023年的宋朝時期,於北宋及南宋境內的建築,一如以往的朝代,繼承著前朝的建築傳統。

宋朝在經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鬥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了自由多變的組合,並且綻放出成熟的風格並且擁有更專業的外型。為了增強室內的空間與採光度,採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碩大雄厚的斗拱鋪作層數增多,更出現了不規整形的梁柱鋪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鋪排的工整模式。

宋朝建築物的型別多樣,其中傑出的建築都是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園林設計特意追求把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的意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

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顏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梁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

數千年來,建築智慧型多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傳承下來,但關於建築的文獻亦早已存在,在傳世的中國畫中描繪的建築物也讓歷史學家更好地解宋朝建築的配搭。宋朝的建築文獻——《營造法式》對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獻更有組織,為後世朝代的建築提供了可靠依據。另一方面,朝廷設立了專門負責建築營造及相關的官職與機構——將作監以掌管宮室建築,使建築技術的傳承更加系統。

宋代城市發展有哪些特點?宋代城市發展特點

宋代城市發展特點 坊市製打破,打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官府的控制減弱,行政和軍事因素減弱,經濟功能上公升,城市的面積和繁榮也超過前代,城市的管理範圍也日益擴大。城市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經濟職能出現多樣化,有工商型城市 商業型城市和手工業型城市等三種型別。農村商品經濟發達,草市 逐步演化為商業性集鎮...

歸納宋代城市獨特的風貌,宋代城市風貌

一 宋代城市 抄特點 打破了唐代的市坊制,出現了市坊雜混局面。都市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出現了專門的娛樂場所和設施。娛樂和節日 1 瓦子 城市中娛樂和兼商業的場所,十分熱鬧2 節日 宋代就有了今天的傳統節日 宋代春節的風俗二 文化生活 衣食住行 1 衣 統治者衣飾華美 衣著受北方少數民族影響 婦女纏足的...

簡述現代城市發展的特點,簡述城市的特點

現代城市發展特點如下 1 近代以前以首都和各省省會為中心的交通體系,便轉化為以港口城市或省會為中心的新格局。2 港口 腹地 空間模式,已從經濟層面上公升到整個社會人文層面,可謂是理解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的關鍵。3 先進生產力首先在沿海沿江開端口地區形成,然後再向自己的腹地推進,與此同時沿邊口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