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農樂舞的介紹,朝鮮族農樂舞的風格特色

2021-03-04 01:55:40 字數 4381 閱讀 5626

1樓:№←偷人王

「農樂舞」俗稱「農樂」,流傳於吉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等地的朝鮮族聚居區。歷史可追溯到古朝鮮時代春播秋收時的祭天儀式中的「踩地神」。農樂舞分為十二部分。

朝鮮族農樂(象帽舞、乞粒舞)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3年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達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並批准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3年5月20日,朝鮮族農樂舞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朝鮮族農樂舞的風格特色

2樓:那孩子

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農樂舞演出時,各個村寨都派出自己浩蕩的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及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和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舞隊的儀仗部分。

接下來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參加人數不限。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一種重要形式,種類繁複,舞技多樣,分「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種類。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後立象尾,有單甩、有雙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撲地甩等多種。

象尾有幾尺長的,亦有幾丈長的。甩象帽是象帽舞的基本動作,也是它表演技巧的獨特之處。表演時,舞者以頸項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甩象帽動作花樣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能夠邊甩邊跳躍,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難動作,帶動帽子上的飄帶形成線條流暢的一幅幅動態圓環,帶給欣賞者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感覺。

象帽舞是群體表演,它的表演時非常講究,分一定的步驟和程式。首先**響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較簡單的舞蹈動作;接著再換中象帽,配以長鼓,做鑽圈、旋子、扶地翻轉等肢體動作;最後,由一至三人甩長象帽,做跳紙條、上台階、圈人等高難度動作,使舞蹈達到最高潮。在舞蹈過程中,時時輔以手鼓、長鼓、邊鼓以及大鑼、小金、洞簫、短笛和朝鮮族嗩吶等樂器伴奏。

象帽舞蹈活潑優雅,節奏歡快舒暢,充分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中的精神風貌和民族氣質,是朝鮮族在長期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

製作工藝

象帽的特殊製作工藝決定了象帽舞的表演方式。最早時象帽由鋸成一半的葫蘆製作而成,將乙個木棒插於其底部,然後用牛皮繩綁上長長的窗戶紙固定在木棒上。舞者頭上所戴的帽子種類繁多,大多由硬塑製成,其彩帶也演變為一種「玻璃紙」,因特點不同而分為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火花象帽等。

長、中、短象帽因其彩帶的長短不同而得名,短者僅1公尺多,長者達12公尺,目前最長者已有28公尺。其它的則因彩帶、帽子的材質和裝飾不同而得名,如羽象帽是將10根白鷺羽毛捆在一起,扎在象帽尖頂上形成甩動的帶子而得名;火花象帽則是在長帶子上綁上了幾十個螢火蟲,表演時彷彿螢火蟲上下飛舞,極為絢爛奪目。

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本溪市

乞粒舞是自娛性民間舞蹈。它不僅吸收了拔河比賽時「雙層舞」之精華,而且也把「乞粒」活動中的歌舞部分融於其中,從而形成獨特的表演形式。乞粒舞有著相對穩定的傳統程式,但又不完全受傳統程式的限制。

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姑娘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老年的扮演者不僅注重舞之韻味,而且注重姿態,動作變化繁多,能通過即興表演將心底的歡悅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乞粒舞參與人員多,影響廣泛,是朝鮮族農民群體舞蹈的典型代表。

每逢佳節喜慶之時,參加表演的人數眾多,場面巨集大,這就需要有人出來主持、引導舞隊進入表演場地。從舞隊入場至走出各種隊形變化,直到舞之盡興,表演程式相對穩定。在「做周」、「回甲節」、「回婚節」等朝鮮族活動時,因受表演場所及參加人員的侷限,就沒有入場、走隊形的必要。

因此,表演程式相對發生變化。因地制宜,因情而變,形成了乞粒舞表演形式的主要特點。乞粒舞的表演(以節日表演為例),需要在寬敞的場地進行,男女老幼皆可參加。

每次表演,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但長鼓手、圓鼓手必不可缺。場面熱烈,陣容強大。入場時,舞隊的前面,是頭戴「相帽」的小夥子和老人,他們不停地搖動著帽子上的彩色長綢。

緊跟其後,便是整個舞隊的總指揮,一位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手中拿著銅鈸,邊走邊擊打著節奏,引導著舞隊出場。依次是兩個圓鼓手和兩個長鼓手及舞隊中的男女青年和上了年紀的老年人。

在舞隊最後面,是表演「雙層舞」的男演員。在他們的肩上,站著乙個小孩,小孩的手中拿著彩綢(或鮮花),不停地舞動。在「雙層舞」裡,也要有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居於長者應在的顯赫地位。

舞隊出場後,逐漸形成了乙個大圓圈,圓鼓手、長鼓手、男女青年和老年,依次下到場中,表演自己最拿手的技藝。高潮過後,表演者又會在總指揮的銅鈸聲中,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列隊退出。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如作周(一周歲生日)、回甲(六十大壽)、回婚(結婚60周年紀念日)或婚禮、店鋪開張、建造和修繕廟宇時,村里老人都會牽頭,組織歌舞表演。

乞粒舞多通過家族傳承。

習俗朝鮮民族能歌善舞,無論年節喜慶,還是家庭聚會,男女老幼伴隨著沉穩的鼓點與伽倻琴,翩躚起舞習以為常。居住在我國東北長白山下的朝鮮族,長期從事北方水稻生產。為了便於大面積的水稻種植和管理,他們多採取集體勞動、相互協作的勞動形式。

人們每逢下地,都將「扁鼓」和「嗩吶」與農具一起帶往田間。休息時,人們便在明快的鼓樂聲中即興起舞,以歡樂的歌舞蕩滌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即興歌舞便逐漸形成了遊樂性的朝鮮族民間舞蹈,貫穿於各種傳統民俗活動之中。

文化特色

創始於農業勞作,並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鮮族代表性民間傳統活動「農樂舞」,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舞蹈和啞劇形式進**節性的演出;而另一種,是在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節,以熱烈而豐富的傳統舞蹈為內容所進行的群眾性表演活動。屆時,各個村寨都將派出自己浩蕩的「農樂舞」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

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農樂舞」舞隊的儀仗部分。接下來是即將參加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農樂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

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疊羅漢」,多人表演的傳統「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長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於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鶴舞」,以及最後壓陣的男子「象帽舞」。首先在「小鑼」不同節奏的敲擊下,由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作為「農樂舞」程式化的開場節目首先登場,緊隨其後的是,一群舞童在「燕風颱」樂曲伴奏下,以快速旋轉動作進行各種隊形、佇列的變換與「疊羅漢」表演。隨著節目的進行,舞蹈表演的藝術性也越發濃郁起來。

多人表演的傳統「扁鼓舞」是男女都可參加的一種「鼓舞」。每人所用「扁鼓」的大小,因性別的不同而有區分。男子表演以群舞為主,舞者在激烈而歡騰的鼓聲中奔跑、跳躍,充分顯示著男子的陽剛之氣。

而身挎「扁鼓」的女子獨舞,不但要表現多樣而嫻熟的擊鼓技巧,還要在「扁鼓」頻頻發出頓、挫有節,急、緩交錯鳴響下,舞出朝鮮女性剛柔並濟、瀟灑遒勁的舞姿。這兩類別具風格的「扁鼓舞」,總會不斷引來人們讚美的掌聲。

現在雖然朝鮮族「長鼓舞」已被眾人所熟悉,但不少人卻誤認這個舞蹈只是朝鮮族的女子舞蹈。其實,民間中的「長鼓舞」是男女都可表演的舞蹈。「長鼓」是朝族樂器中,音色最優美和獨具特色的樂器之一。

它體形頎長、細腰,兩端鼓皮音色高低不同,並以鼓槌、鼓鞭和指掌配合敲擊,而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與特色。「長鼓」是樂器,同時也是倍受人們喜愛的舞具。在悠揚的伽倻琴伴奏下,她們右手持長約30公分的細竹「鼓鞭」,在左手指掌的配合下,從左右鼓面敲擊出清脆、和諧而又不同鳴響的鼓聲。

樂曲聲中,一隊身穿白色短衣淡紅色拽地長裙,胸前繫著「長鼓」的舞者,踏著淙淙泉水般的輕柔舞步流轉於舞台。她們那鬆肩提臂的婀娜舞姿,柔如蠟焰、動如垂柳地輕盈體態,如只只躍躍欲飛的白鶴悠然起舞,令人陶醉與神往。一段慢版之後,舞者抽出另乙隻木質鼓槌,敲打出強烈而快速的節奏,舞蹈隨鼓樂進入狂放的急旋,矯健而奔放。

每逢此時,沉醉於高潮中的表演者,便開始紛紛亮出顯示個人「鼓舞」技巧的「絕活」,把表演氣氛推向最高潮。「長鼓舞」後,接著的便是由多人持大型花扇,開始表演源於古代「巫舞」的「扇舞」。舞蹈者以單扇或雙扇進行擺置圖案和造型表演。

接下來是假形類的舞蹈。裝扮成具有美麗的長頸鶴頭和兩隻黑色雙翅的一群丹頂鶴,邁著輕盈而飄逸的大步,跳起了展翅欲飛「鶴舞」,為人們祈求著未來的吉祥與安寧。為「農樂舞」最後壓陣的男子「象帽舞」,是向來令人矚目和興奮激動的舞蹈。

乙個個身著節日彩服、頭戴盤有彩帶圓帽的男青年,先後表演處於站立、行走和支、轉於地面姿態下,用頭部將彩帶甩出水平、垂直、傾斜方位的圓弧。更有技藝高超者置身場地**,表演著甩動長達20公尺彩帶的高難技巧。頓時,滿目的若干彩帶,似萬道霓虹橫空出世,若千條絲雨旋落碧空,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

高潮之中,手持「小鼓」、身掛「扁鼓」和「長鼓」的舞者再度登場,在彩帶的紛飛中再度起舞,作為「農樂舞」的終結。豐富而熱烈的「農樂舞」之後,人們將轉入自娛性的集體自娛舞蹈,作為歡度節日的繼續。

求朝鮮族歌曲,朝鮮族歌曲大全100首

韓文花信 樸孝信 一枝梅祕密 夏日香氣因為我頭腦不好 ss501 韓版花樣男子愛上鯊魚的人魚 趙冠宇 兄妹契約 朝鮮族歌曲大全100首 1 蘋果豐收 2 桔梗謠 3 陽山道 4 迎春舞 5 在泉邊 6 祖國的金達萊 7 下雪 8 長鼓舞 9 簸箕舞 朝鮮族歌曲大全不清楚,我們80年代的歌曲,我還是知...

朝鮮族服飾的起源,朝鮮族衣服的來歷是什麼

中國的朝鮮族大部分是清末陸續從朝鮮半島移居東北逐漸形成的乙個少數民族,所以,探索朝鮮族服裝的歷史淵源應從朝鮮半島的服裝入手。朝鮮半島服裝受中國唐朝服飾的影響較大,穿著朝鮮族服飾的夫妻 朝鮮人著裝整齊 乾淨,並認為這是一種道德。三國末期,貴族男子穿寬大的褲子 短上衣,腰間系腰帶 貴族中的女子則穿長裙和...

朝鮮族狗肉的做法 朝鮮族大醬湯的做法

狗肉分切大塊,冷水泡6 8小時洗去血水,放鍋裡加水 花椒大料茴香 桂皮 料酒 乾辣椒 薑片等大火燒開小火燜爛。熬狗醬,割點熟狗肥肉剁碎,加黃豆醬 醬油 辣椒粉 味精 鹽等熬好。狗肉撕條 帶皮狗肉切條,拌上狗醬,撒的香菜段,開吃,鮮辣鹹香。大醬湯材料 土豆乙個,洋蔥乙個,豆腐一塊,豆芽少許,西葫蘆乙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