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格竹為什麼不算格物致知,王陽明為什麼要格竹?

2021-03-03 22:07:28 字數 5944 閱讀 1864

1樓:胖次象腿

王陽明原本很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說法,於是七天七夜認真觀察竹子,但最終沒悟出竹子的「理」來,反而生病了。他改變了對「格物致知」的看法,提出了「致良知」的觀點,否定了「格物致知」。他主張「內省」,提高自身修養,從「心」思考事物的規律,達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響好像是負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識、認識.「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

荀子說「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體上還不錯.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簡化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實驗研究被排除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致知是從本心出發,而不從外物著眼,因為 那樣是本末倒置

王陽明為什麼要格竹?

3樓:匿名使用者

從中國科學的發展史來講,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響好像是負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識、認識。「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

荀子說「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體上還不錯。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簡化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實驗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窮理」,就是要通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普適的規律。朱子的理學,別的不論,但格物窮理是對格物致知正確的具體化。

但到了王陽明,他要實踐一下怎麼格物窮理。於是一連七天靜坐在他辦的書院裡觀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廢寢忘食、目不轉睛地看著、想著,一直坐得支撐不住,病倒了,也始終沒有體會出竹子的道理來。

這就是「王陽明格竹子」這個故事的由來。應該說,王陽明能這麼做實驗算相當不錯的。後世的梁啟超,孫中山,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響,建議樓主友看看他的評傳吧。

守仁公可是乙個「完人」啊。 有明三百餘年江山,以文臣治軍者,無出守仁之右。

上馬為將,下馬為師。

文能安邦定緯,武能保家衛國。

用在他身上最合適了。

他的詩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過因為他在哲學上的成就。所以,掩蓋了他的才氣

4樓:匿名使用者

他想體會一下 格物致知 ,但卻把探查外界誤以為**自己,就坐在竹子面前想了幾天幾夜,結果以頭痛、失敗而告終

5樓:匿名使用者

竹為物,格物致知。同時受朱熹影響。中庸讚賞了竹給分

王陽明格竹失敗,為什麼失敗

6樓:護盾之王

最後失敗了?我們現在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是「研究事物以總結出理論性的知識」王陽明「格」竹子的錯誤在於他沒有採用正確的研究事物的方法,以獲得和竹子相關的知識.所以他只是在院中對著竹子苦思冥想,就是比如通過觀察,前人並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所以他換了乙個思路轉而從人自身的內心去尋求答案、實驗等認識和研究手段了解竹子的習性.

但王陽明是想通過「格竹子」實驗找到從乙個事物中**世界根本原理的途徑、特點,那樣又能「格」出什麼來呢.因為「格物致知」中格物怎麼格

7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格竹為什麼失敗了

王守仁(2023年10月31日—2023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

,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2023年)中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年輕時的王陽明一心想成為聖賢,一直篤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為了實踐,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夠格出竹子之理,但換來的卻是刻骨銘心的失敗,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

在記載他最重要的哲學思想的《傳習錄》中,王守仁敘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這件事:「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

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

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在今天看來,王陽明格竹失敗,原因是他雖然是唯物的,但卻是形上學的,他格竹的方法是形上學,把竹子當成孤立而靜止的自然事物,用外在的方法去觀察,試圖從這種觀察中增進知識,

根據辯證法的觀點,事物是普遍聯絡和變化發展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因為辯證法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最一般規律的科學,人認識事物應當用辯證的方法,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用辯證的方法去格竹,就應當把竹子當成自然生物中的一種,把它看成一種變化發展的事物,通過觀察它與其它環境因素的關係,它的生長過程,從中總結哪些因素有利於竹子成長,哪些因素不利於竹子成長,哪個階段成長快,哪個階段成長慢等規律,這些規律給我們什麼啟示。

如「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以及網上流傳的一段話,用的就是用這種辯證的方法得到的,說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但從第五年開始卻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的生長,僅僅用了六周的時間就長到了15公尺,因為在前面的四年裡竹子已經將根莖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公尺。竹子之所以到最後能夠快速增長是源於其最初四年扎根土壤的耐力與努力,當根莖延伸的足夠寬闊時,吸收的養分也就足夠豐富,自然就會為後續的高速奠定厚實的基礎,所以不懼今後風雨的襲擊,悍然屹立在天地之間。

道德經上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界的規律,同樣對人類社會產生啟示。竹子的生長過程其實和人、企業追求成功果實的路途是一樣的道理,成功之前,需要默默地積蓄能量,但現實中能熬過那三釐公尺煎熬的卻寥寥無幾,所以人們常說成功的路上其實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並不多。

如此看來,如果王陽明懂得辯證法,可能就能從竹子中格出理,也就可能悟不出心學了。

王陽明靜坐格竹子是怎麼回事?

8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靜坐格竹子

,即王陽明格竹子,是關於王陽明的乙個故事:

王陽明所在的那個時代,朱熹的學說是官方學說,具有壓倒一切的影響力。王陽明和父親在京城同住期間,曾遍尋朱熹的著作,如飢似渴地閱讀。如何才能成為聖賢?

王陽明和好友討論後認為:要想成為聖賢,必須掌握朱熹所說的"格物窮理"。

王陽明父親就職的官署中有許多竹子,他就和他的朋友商定去「格」。他的朋友用了三天時間,孜孜不倦地「格」了三天竹子後,「勞神成疾」,不得不放棄。王陽明覺得,這是他精力太弱的緣故,於是,他親自去做,不分晝夜地全力"格竹子",連續做了七天,等待他的依然是失敗,病倒了。

因此,二人嘆息說 : "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從中國科學的發展史來講,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響好像是負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識、認識。「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

荀子說「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體上還不錯。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簡化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實驗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窮理」,就是要通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普適的規律。朱子的理學,別的不論,但格物窮理是對格物致知正確的具體化。

但到了王陽明,他要實踐一下怎麼格物窮理。於是一連七天靜坐在他辦的書院裡觀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廢寢忘食、目不轉睛地看著、想著,一直坐得支撐不住,病倒了,也始終沒有體會出竹子的道理來。

這就是「王陽明格竹子」這個故事的由來。應該說,王陽明能這麼做實驗算相當不錯的。後世的梁啟超,孫中山,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響,建議樓主友看看他的評傳吧。

守仁公可是乙個「完人」啊。 有明三百餘年江山,以文臣治軍者,無出守仁之右。

上馬為將,下馬為師。

文能安邦定緯,武能保家衛國。

用在他身上最合適了。

他的詩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過因為他在哲學上的成就。所以,掩蓋了他的才氣。

10樓:林律

王陽明二十歲的時候,和乙個同學商量要去格竹子。什麼是格竹子?當時以朱熹思想為代表的儒學教育認為,人世間的真理是存在於各種事物當中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所以王陽明和同學認為,要領悟世界的真理,就要去研究某一件事物,他們就挑選了竹子。

他們的方法是在竹林前鋪了席子,天天看,然後思索。三天過去,同學頂不住了,病了。王陽明又繼續了一星期,也頂不住了,思索過度,傷神傷身,修養了半年多。

從此他得出乙個結論,格身外物,徒勞無功,真正的道理,應該是存在於人的內心。舍內而求外,等於南轅北轍。

11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個竹子什麼結果都沒有。但他卻真的去嘗試了,這就是陽明先生最重視的「知行合一」。

如果每個人讀了論語之後都像陽明先生一樣去嘗試一下如何「格物」,而不是像陽明先生一樣,從此就放棄了格竹子之類,那麼就總有人會格出名堂來,這個名堂,我們現在稱為科學。(王陽明最後提出了「心無外理」的概念,徹底放棄了格物,這一定是與其格竹子沒有格出「知」有關。方法不對,沒有格出門道,就認為道理全來自於心。

王陽明的錯誤犯大了)。

這不是說孔子知道什麼叫做「科學」。

自然往復迴圈,古人在直覺上就可以推理說背後一定有「天道」主宰,並維繫著自然迴圈的「秩序」。與此對應,人類社會之有序,也是因為有一種與之對應的「道」。所謂天人合一,或「天不變道亦不變」,就是是這種道。

翻譯成現代語言,背後一定是由規律的,而且這種規律在某個層面是一致的。

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是「格物窮理」,掌握了規律就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今天我們看這個問題,有幾個超過了朱熹?

王陽明說,有知必有行,未踐行只能說明你還未知,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這是一種哲學了。

孔子的說法按朱熹的解釋是,你先要知,然後才有行。二者的差別不在於教導你如何做,而在於判斷何以為「知」。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說過的最多的話就是「知道了就要去做」!這是孔子的教誨。但王陽明說的是,你不做就等於不知道。

如果王陽明說的真是對的,我做了壞事就等於我「不知」,那麼老師就不好意思指責我了,因為這全是老師的錯。

知道了道理,然後去實踐之,這是什麼?這是康德所說的理性。乙個理性的人是做正確的事情,至今我們說乙個人犯了錯誤,都會說這個人不理性。

而康德和黑格爾都認為掌握了客觀規律並指導自己的行為方為「理性」。

除了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之外,中國儒學的基本思路和康德的理性主義是一樣的。尤其是在如何行為這個方面。

差別康德要論證理性行為與客觀規律的一致性。這是非常難論證的。康德正是因為被認為完成了這種偉大的工作而成為世界上最牛的哲學家。王陽明沒有做這個工作。

不僅是王陽明,中國歷史上的哲人都沒有做這種工作

無論是朱熹的理學還是王陽明的心學,雖然涉及到的都是理和行的關係,但在世界哲學史上地位都不高,原因就在於中國哲人不認為「證明」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王陽明格竹子,格不出來就是算了,他雖然提出乙個「心無外理」的主張,但他也並不打算在理論上質疑「格物方可致知」的孔子主張。他更沒有去**為什麼格不出來。他寧可去「行」,也不再繼續討論這種「沒用」的問題。

如果有興趣,可以格一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知與行是合一的嗎?

如果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過是告訴我們要「學以致用」,或者是告訴我們要在生活中做乙個好人。那不過是在無數條道德教化中多一條而已,和哲學沒有什麼關係。

如果有人懷疑「知行合一」,就被認為此人是教育我們要做乙個壞人。那就太糟糕了。

知就是知,行就是行,我格來格去,都發現,知識和行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至於格竹子如果格出名堂,王陽明就會成為乙個植物學家。但王陽明格竹子是試圖格出做人或者平天下的道理,這怎麼可能呢?

王陽明看竹子看出的道理,王陽明靜坐格竹子是怎麼回事?

有人說通過這個案例會不免有偏頗之嫌 看出了格物不是這麼格的 馬克思認識論看王陽明看竹子 認識的方法抄各有不同,儘管我們或襲許會取笑王陽明端坐數日靜觀竹子.馬克思及其夥伴聲稱自己是認識論專家 科學家 預言家 思想家等等,聲稱資本主義行將枯朽,自己的理論是科學,是真理,將橫行全球,可是今天資本主義還是活...

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王陽明「格」院子裡的竹子」的錯誤在

他最求一件事物。太在意外的原因。沒有注意到心理的變化。後來在龍場得道明白了。心。天性是外物的根本。那時候的王守仁還在追尋。朱的理學。思想還侷限在陸九淵學說 王陽明 格 竹子的錯誤在於他沒有採用正確的研究事物的方法。因為 格物致知 中格物怎麼格,前人並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所以他只是在院中對著竹子苦思冥...

王陽明心學的良知是什麼,王陽明心學中的良知是什麼?

王守仁的所謂 致良知 則是心之本體,也就是天地萬物的最高本體。王陽明心學中的良知是什麼?這個問題已經被人討論了幾百年,這裡我介紹一種比較常見的解釋說法 良知 思想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理論核心 良知 說起源於 孟子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 也 所不濾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裡 良知 是一種不經後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