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與傳統節日」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1樓:網友
盼春節「恭喜恭喜,新年好!」這是過春節時常說的祝福話,我最盼望過春節了。
春節可以收到壓歲錢,可以放煙花炮竹,可以走親戚,可以開家庭聯歡晚會。我最喜歡放煙花炮竹和開聯歡晚會了。
晚上,我和媽媽、爸爸、爺爺、表妹一起拿著炮,下了樓。首先,放的是長鞭炮,姑父拿著打火機,對準炮捻,準備點了,我與表妹因為害怕鞭炮聲太大,一溜煙跺到大門後邊了,掛鞭炮的地方亮起了火光,「噼哩啪啦」響了起來,姑父他們都捂住耳朵,我和表妹透過門縫看,「噼啪」作響的鞭炮像跳踢踏舞一樣,歡快地跳著,一曲結束,火光慢慢地熄滅。接下來是放花炮,爸爸手拿打火機,點燃了花炮,高高地舉向空中,「嗖——」的一聲,一顆帶著尾巴的紅色小火球直公升入空中,只聽「呯——」的一聲,火球炸了,像天女散花一樣灑落千成顆小星星,又一聲「呯——」從天空傳來,綠得讓人耀眼,讓人清新。
離除夕還有一週時,我就開始準備家庭聯歡晚會,寫主持詞,做flash,準備遊戲專案、道具與獎品了。終於到了除夕夜,雖然是晚上,但是窗外依然燈火通明,火樹銀花。我走向客廳,大聲宣佈: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接下來,大家輪流表演了節目,我展示了我做新年快樂flash,爸爸和媽媽表演了雙簧「乙隻小花狗」,表弟朗誦了***詩詞《沁園春•雪》,妗妗唱了《北京歡迎您》,舅舅彈了一首手風琴《西班牙鬥牛士》。最後,大家一起又唱又跳地表演了《回孃家》「左手乙隻雞,右手乙隻鴨,身上還揹著乙個胖娃娃呀……」歌聲與舞姿溶為一體,伴隨著大家渡過了快樂的除夕夜。
可是現在,我只能在學校學習,回家寫作業,我是多麼盼望過春節啊!
2樓:永遠丶醬油
孩子,還是自己寫吧,傳統節日沒過過?
以「傳統節日」為話題的作文
3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端午。
節作文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公尺粒煮得泛黃,裡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公尺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
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公尺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公尺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公尺,這種甜也不膩了;公尺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公尺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於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乙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
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
但有時心裡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
以「我與傳統節日」為話題寫以上的作文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公尺,投放到汨羅江裡。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 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這不,我們一家人帶著外婆 舅舅 舅媽 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 賽...
關於傳統節日的古詩,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
1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宋 秦觀 鵲橋仙 纖雲弄巧 譯文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2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隋 薛道衡 人日思歸 譯文 入春才剛剛七日,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3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 杜牧 清明 譯...
滿族傳統節日,滿族的傳統節日
滿族節日 滿族節日有頒金節,上元節,走百病,添倉節,二月二,蟲王節,鬼節,中元節,開山節,臘八節,小年,春節等滿族傳統節日。滿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的風俗習慣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滿族節日。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釋出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