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在繪畫方面畫墨竹,師文同(即文與可),比文更加簡勁,且具掀舞之勢。公尺芾說他「作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餘問:
何不逐節分?曰:竹生時,何嘗逐節生?
亦善作枯木怪石。 公尺芾又云:「作枯木枝幹,虯曲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盤鬱也。
均可見其作畫很有奇想遠寄。其論書畫均有卓見,論畫影響更為深遠。如重視神似,認為「論 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式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並明確提出「士人畫」的概念等,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 造詣。
為其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存世書跡有《黃州寒食詩》、《赤壁賦》、《答謝民師**》與《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等。存世畫跡有《古木怪石圖卷》、《竹石圖》;又近年發現的《瀟湘竹石圖卷》也是他的作品。
蘇軾的繪畫藝術影響
2樓:kitty小小貓
11世紀,從藝術創作主體來看,中國的文人士大夫已經取代了世襲的豪門貴族,成為文化方面的主導力量。此時,以散文、詩詞、書法等多方面成就馳名宋代文壇的蘇軾,則代表了新興文人藝術家的審美觀,對後世影響極大。對於繪畫方面,蘇軾是文人畫理論的最早倡導者和創作實踐者。
然而,蘇軾於繪畫方面的成就歷來存在爭議。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蘇軾並沒有專門的繪畫著作,其繪畫思想多體現在其題跋和論畫詩中。由於題跋和論畫詩的特殊體裁,導致人們對其理解有較多偏差。
另一方面,對於蘇軾的繪畫創作,文獻記載較少。但我們可以確認蘇軾並沒有經歷專門繪畫學習的過程,所以蘇軾並不是一名專業的畫家。碩果僅存的一幅《古木怪石圖》並不能體現其繪畫水平,這就導致了無法通過他的繪畫作品對蘇軾文人畫思想進行理解。
本文通過其題畫詩和書法對其文人畫觀進行**。
蘇軾的文人畫觀及其歷史影響。
一、詩畫論。
蘇軾的繪畫理論中乙個重要內容就是「詩畫本一律」,即詩歌與繪畫關係的理論:
論畫以形似, 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 定非知詩人。詩畫本一律, 天工與清新。
邊鸞雀寫生, 趙昌花傳神。何如此兩幅, 疏淡含精勻。誰言一點紅, 解寄無邊春。
1]在蘇軾的詩中「詩畫本一律」有人解釋為「詩畫相通」。詩與畫的關係在西方就有著激烈的爭辯。對於兩種不同的藝術兩者有著明顯的形式上區別和各自的藝術特質。
詩是語言的藝術,繪畫屬於造型藝術。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形態,兩者的「一律」必然是一種「無形」的「相通」,即體現在藝術物質形態之外的審美、藝術風格、構思手法、以及藝術家對人生、對歷史、對宇宙的感悟等等深層關係。所以簡單的認為「詩畫本一律」就是詩畫相通」並不能說明問題,問題在於通過蘇軾的隻言片語合理的闡釋其關於詩畫關係的本意。
3樓:網友
蘇軾在繪畫方面的成就:關於繪畫的理論其影響是深遠的。他認為繪畫要有詩意,應是表達作者的主觀感情。
他反對因襲前人的一些陳舊方法,反對純客觀地模擬自然,提出了「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繪畫觀點。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在詩、文、詞、書、畫、修心、悟道、自然辟穀等許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
4樓:和和和
蘇軾在中國文人繪畫發展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有關這一點,過去我們理論上的認識多,而結合作品對他具體的繪畫實踐分析較少。其主要原因是蘇軾現存的作品數量很少,而且是否為其真跡也十分可疑。
不過,應該看到,即使現存的這些作品都是贗品,也完全有分析它們的必要,因為在原作不存的情況下,贗品也能成為我們認識乙個藝術家的重要依據;至於作品數量的多少,那就更不是理由了。
從蘇軾現存的幾幅作品,諸如《枯木竹石圖》《古木怪石圖》《瀟湘竹石圖》及後世關於蘇軾畫作的評議來看,蘇軾的繪畫作品在題材上儘管廣有涉及,但他最為喜愛的,不過鬆、木、竹、石而已。蘇軾常以松木竹石入畫,初看之下似乎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松木竹石從造型難度來說,遠低於山水花鳥,二是這些繪畫題材能充分顯示書法筆意,展示蘇軾深厚的書法功底。所謂「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①。
不過,這兩方面的原因,實際上僅僅是表層的。蘇軾在繪畫造型上何以要避難就易,他何以要以書入畫,這顯然都值得深究。
應該看到,蘇軾繪畫造型方面的避難就易,並非是由於蘇軾造型能力低,無力描摹形體結構複雜的物件。據載,蘇軾也擅畫人物、佛像。他畫的蟹,瑣屑毛介,曲隈芒縷,無不具備,顯示了較高的寫實能力。
所以,對於造型難度較高的物象,蘇軾非不能也,乃不為也。蘇軾選取松木竹石入畫,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他尚簡、尚寫及審醜的文人畫美學趣味。
尚簡,歷來被認為是文人畫最突出的審美趣味,最能代表這一趣味的言論不外是倪瓚所謂的「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毛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②。文人畫意義上的「簡」,實際上是從蘇軾開始的。蘇軾不但在理論上倡導「簡」,所謂「發纖。
以下四個方面中,除了(),蘇軾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宋代最高的.
5樓:丨青衫薄
排除法,首先蘇東坡以詩詞流傳千古,所以詩詞就毋庸置疑的排除。
其次蘇軾的散文在宋代與歐陽修、王安石齊名,老實說蘇軾的文章我現在能背的就只有《前赤壁賦》,但是上邊兩位歐陽修、王安石都是一代文宗,文學造詣可謂登峰造極,能與之齊名的蘇軾自然也不會弱。
最後,剩下的就只有繪畫了。。。其實我第一次知道蘇軾會畫畫,了一下才發現原來蘇子瞻真的會畫畫!!!
所以我選d。
蘇軾為什麼在惠崇春江晚景上畫畫?
6樓:追風尋跡
這個問題不對,蘇軾寫的《惠崇春江晚景》是題畫詩,即先是惠崇(宋初九僧之一,福建的僧人)畫了一系列春江晚景的圖,而後蘇軾在畫上題了詩,比如最著名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題寫在鴨戲圖上的,還有另外一首詩題在歸鴻圖上。
畫畫自信蘇軾歲寒三友謎底是什麼?是什麼?
7樓:紅夏蘭忻民
胸有成竹。歲寒三友。
松竹梅。胸有成竹的來歷就是說畫畫。
意思就是很自信。
蘇軾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有一句:「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歲寒三友,畫畫,自信,蘇軾,聯想成語
8樓:狂人天痴
胸有成竹。
歲寒三友 松竹梅。
胸有成竹的來歷就是說畫畫 意思就是很自信。
蘇軾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有一句:「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蘇軾與誰在繪畫方面並稱「文蘇」?
9樓:卿塵
蘇軾與文與可在繪畫方面並稱「文蘇」.
文與可,擅長畫竹,就是"胸有成竹"的典故**的那位畫家。
蘇軾善於畫畫,喜畫竹枯木怪石,且詩畫一體,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譽,取法文與可,故在宋代文苑中每以「文蘇」並稱。有《枯木怪石圖》 《竹石圖》等圖傳世。
王維會畫畫嗎?蘇軾對他的評價是指詩還是畫?
10樓:網友
肯定會呀。古人是書畫不分家的。王維同學出身是比較好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會畫畫當然不奇怪。最起碼作為乙個比較知名的詩人,即使不會畫畫,鑑賞能力也不一定差呀。
11樓:臨淵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畫面感,很形象,讓人恍若置身其中!
人在畫畫上面小狗,小老虎猜成語,乙個人在畫畫上面乙個小狗,乙個小老虎猜成語?
畫虎類狗 基本解釋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拼音讀法版 hu h l i g u 使權用舉例 抄襲別人的東西,容易文不對題,會鬧出 的笑話。近義詞組 畫虎不成反類狗 畫虎類犬 使用方法 兼語式 作謂語 定語 含貶義 成語出處 後漢書 馬援傳 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因...
在葫蘆上面怎樣畫畫啊,怎麼在葫蘆上畫畫,怎麼處理新鮮的葫蘆。
就是用丙烯畫的,丙烯也可以畫衣服,畫牆上,畫上去容易幹,而且不易掉落。你就是起稿之後,最好用1號或2號的水粉筆,最好細的,別用毛筆,用水粉筆或勾線筆,仔細的畫,這個不能急。我以前經常畫衣服的,很細的線條我都能畫。主要是要仔細。最好先上色,最後描邊。不然你先描邊的話,上顏色就能蓋住了。相信你仔細一定能...
太陽在發火上面有箭頭,箭頭上面有一帆雲這是什麼成語
火冒三丈 hu m o s n zh ng 解釋 冒 往上公升。形容憤怒到極點。出處 陶菊隱 籌安會六君子傳 章太炎以自己慘淡經營 民報 多年,一旦復刑,竟被擯斥,不由得火冒三丈。結構 主謂式。用法 一般作賓語 謂語 狀語。辨形 三 不能寫作 山 近義詞 怒氣沖沖 反義詞 心平氣和 例句 你太愛發脾...